發燒友情懷撐起線下唱片店

2020-12-02 新華網客戶端

  唱片店曾是一個城市獨特的風景,如今,在這個數字聽歌的時代,還有哪些人對聽唱片情有獨鍾?唱片店如何生存?8月29日,國際唱片店日。蝦米音樂推出了「一定要去的中國唱片店」專題,獨音唱片、酷樂唱片、福聲唱片三家唱片店入選。記者對這三家京城樂迷心中的「聖地」進行了探訪。

  記憶中的地標性門店

  「想起老北京的獨音唱片,鼓樓大街姚記炒肝拐彎兒就到,現在換到鼓樓西大街了,唱片店真的是很浪漫的地方啊!」一位網友提到開店近10年的獨音唱片,幸福感溢於言表。

  獨音唱片原店址就在鼓樓一拐彎兒的丁字路口處,來鼓樓遊覽就能看見這家唱片店。現在的獨音唱片雖搬遷至鼓樓東大街,但人們提起它,還是會想起它與鼓樓的關聯,這已成為北京街景中的獨特記憶。

  新址位於冰窖口胡同的福聲唱片,上下兩層,既有CD也有黑膠,記者停留的半個小時左右,僅有兩位顧客結伴而來。購買竇唯CD的徐同學說,他習慣了用手機聽歌,「買唱片是為了送給喜歡竇唯的朋友,查到只有這裡有賣,就來了。」福聲唱片是竇唯唯一認可的唱片銷售方,在樂迷心中有獨特的地位。

  位於東四附近的酷樂唱片,不僅品類齊全,還有不少絕版黑膠,而且可以試聽,受很多音樂愛好者青睞。

  「現在很多網友在線聽歌,根本想不起來城市裡還有唱片店,但實體唱片店連接著音樂與生活,是城市裡很浪漫的角落。」阿鼓是蝦米編輯部製作唱片店專題的編輯,也是個資深的獨立音樂愛好者,在她看來,很多經營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唱片店,不僅為樂迷提供精神滋養,更成為了城市的獨特風景。

  攤薄成本「立體經營」

  獨音唱片主理人郭誠曾做過統計,2005年時北京有大大小小的音像店3000家左右,十年之後僅有20家左右。唱片店數量縮水,反映了大眾聽歌方式的變化,碩果僅存的唱片店也嘗試做出符合時代潮流的改變。

  開設線上淘寶店或微店,一般是實體唱片店的第一選擇。獨音唱片的淘寶店已開設多年,受疫情影響,獨音唱片僅2月沒有對外營業,線上店卻始終開放。最近《樂隊的夏天》熱播,五條人樂隊的專輯銷量在線上一路走高,購買者來自全國各地。與此同時,郭誠還將鏈條前移,經營音樂廠牌,給旅行團樂隊、反光鏡樂隊等國內眾多獨立音樂人發行唱片。

  還有一部分唱片店開始「立體經營」,在出售唱片的同時經營咖啡、酒水,不少新開業的livehouse也會闢出專門的唱片區。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城市中經營唱片的場所較前兩年有所增加,也與此有關。

  在郭誠看來,純做唱片店成本很高,採購、房租、運營都成本高昂,唱片也從一種音樂的傳播載體,變成獨特的收藏品,銷量必然下降,「時代催生了這種立體經營的模式,行業變動推動了經營方式的變動。」

  發燒友形成穩定圈層

  誠如郭誠所說,唱片在當下更多的成為收藏品,雖然小眾,但已成為發燒友們無法割捨的情懷。

  一位唱片收藏愛好者這樣描述他對唱片的感情:「古玩、字畫在網上下載圖片也可以看,但實物本身的價值並不受影響,這個物質載體本身就有價值。」對他來說,逛實體唱片店是「不能被替代的享受」。

  「很多人說唱片行業是個夕陽產業,但對我來說就是愛好和情懷,我不能天天想著它會死。」酷樂唱片的老闆安鵬已經經營唱片店20年,他經歷了實體唱片的光輝歲月,也親歷了數位音樂的浪潮,他的態度卻不悲觀。酷樂唱片也是少數沒有經營線上店鋪的唱片店,安鵬經常能找到絕版的「孤品」,上架就很快被買走。

  安鵬更願意把時間花在和顧客的面對面交流上。店裡有黑膠機,客人可以試聽,他會根據客人的要求做出精準的推薦,也會拿出自己珍藏的老唱片,「您聽聽這個聲音的質感,還有現場的還原感,數位音樂很難有這種感覺。」常來的客人和安鵬加上微信,以後想要什麼唱片就會問他,店裡上了什麼新的唱片,他也會向顧客推薦。

  「這個圈子是不大,但都是朋友,非常穩定,喜歡的就會一直喜歡。」安鵬說,現在做傳統零售業都會有壓力,但他相信術業有專攻。「我的客人找到這兒,就是相信在這兒能買到好的唱片,有好聽的音樂,這也是現在還有人喜歡唱片店的原因。」(記者 韓軒)

相關焦點

  • 破產14年後,傳奇唱片店Tower Records線上回歸
    11月13日消息,宣布破產14年的傳奇唱片店Tower Records以線上唱片店的方式回歸全球市場。在這樣的局勢下誕生的Tower Records成了這項運動毫無疑問的受益者,舊金山店開張的那天,人們蜂擁而至。
  • 打卡必去唱片店:能堅持的,一定對接年輕潮流人情味兒
    獨音唱片店 聽音樂的載體是不斷進化的,音樂唱片情懷是一代人的記憶阿鼓覺得,逛唱片店,可以真正達成 「跟音樂的連接」。 聊起發生在唱片店的故事,唱片迷的回憶都是收不住的。隨便提起一座城市,阿鼓都能迅速開啟與之有關的唱片店記憶。 比如在北京工作時,阿鼓經常去鼓樓那兒的「獨音唱片」。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在海口,有這樣一位黑膠唱片「發燒友」,他叫陸善存。在這個圈子裡,陸善存被親切稱為「老陸」,是公認的資深黑膠「發燒友」。20多年裡,他收藏了3萬張黑膠唱片,囊括古典音樂、民樂、港臺流行樂等,花費數百萬。  記者 鍾起的/文 李志良/圖  「尋找黑膠過程中,最開心的時刻就是買到自己喜歡並且找了很久的唱片。每買到一張珍貴的黑膠唱片我的心情都會激動好幾天。」
  • 重慶一醫院院長痴迷黑膠唱片 近二十年收藏上萬張
    都市熱報消息,前不久,偶像天王周杰倫宣布將出道至今的14張專輯做成28張黑膠唱片套裝發行,不得不說,這帶領了黑膠唱片又一次回歸潮。在重慶,就有這樣一位黑膠唱片「發燒友」,他叫鄭漢。近20年裡,收藏了國內外上萬張黑膠唱片,其中有不少罕見珍品,他也因此成為行內知名的黑膠唱片收藏家之一。
  • 廣州「華強北」20年:昔日男人的淘寶天堂,如今只剩情懷了
    店裡賣老闆從各處搜羅來的古董電器,以相機為主,下至百元的傻瓜機,上至萬元級別的絕版寶麗來。每個產品上都有一張便利貼,有「易烊千璽同款」,也有《春光乍洩》經典臺詞:「不如我們重頭來過」。店裡標著「歡迎拍照留念」的牌子,更是讓這裡變成了網紅打卡地。一到假日,打扮新潮來淘相機的年輕人就把冷清的電器城圍得滿滿的。丁丁雜貨一角。
  • 更有儀式感的「黑膠唱片」悄然興起 年輕人是主力客群
    仔細從一排黑膠唱片中挑選出今天最想聽的那張《百樂門》,慢慢把它從封袋裡拿出來,小心翼翼地擦拭著,然後放到唱片機上,將唱針輕輕搭上去,溫暖細膩的聲線悠悠響起。這是黑膠發燒友任曉莉每天的聽歌寫照。
  • 藝術 復興黑膠唱片,把音樂凝固成藝術品!
    >,業務品質恰如其名,受到所有黑膠發燒友的喜愛。>是美國最大的唱片製造廠之一。黑膠唱片的核心顧客大多是兒時受到黑膠薰陶,有文藝情懷且追求音樂品質的中年男性。卡塞姆依然發現,他現在的處境和成立QRP以前一樣了,他要重新發行的唱片一直在推遲。
  • 11.11打造首個「黑膠日」,京東文娛帶用戶解鎖黑膠唱片新玩法
    近幾年,在影視劇和復古文化的推動下,黑膠市場呈現出迅猛的回潮趨勢,這種有情懷、有品位的獨特聲音魅力成為諸多文青心中的「白月光」,擁有一張黑膠唱片和一部黑膠唱機已經變成他們心中的小願望。為承接音樂迷們的情懷,京東文娛專門打造「京東文娛黑膠日」,每月28日定期上線開啟「經典狂歡party」,為消費者帶來近千張復古黑膠唱片,其中不乏京東獨家或首發的強勢新品,為用戶提供挑選商品的便利和超大額優惠福利。
  • 數位化給黑膠唱片降身價 聲音還原度超CD
    ,用專用的刷子輕輕拂去上面的灰塵,然後放到唱機上,唱針划過旋轉的唱片,柔和、溫潤的聲響緩緩流出,拂過耳畔,也許偶爾還有「刺啦、刺啦」聲,定格下舊日的時光……對眾多黑膠唱片愛好者來說,這樣極具儀式感、優雅感的賞樂方式,讓人沉醉。
  • 探訪京城最後的唱片店:鼎盛時全城共3000家 如今只剩不到20家
    在雨後的周三下午,安鵬打開東四北大街499-1「酷樂唱片」的大門。溼潤的空氣隨著玻璃門的開啟,飄進這個30平米的唱片店。「對不住啊,下雨,有點兒晚了。我先找張盤,咱們邊聽邊聊。」42歲的安鵬就是這家唱片店的老闆,從1999年開始,這已經是「酷樂唱片」的第五個店址。
  • HiFi發燒友一年一度的盛宴來了!2019廣州國際音響唱片展下周開展
    作為HiFi發燒友一年一度的盛宴,2019廣州國際音響唱片展將於12月6日至8日在廣州東方賓館、中國大酒店舉行。 本次展覽由廣東廣播電視臺音樂之聲、中國圖書進出口深圳公司、廣東天天精彩傳播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主辦。該展覽已成功舉辦25屆,是目前全國最大型的音響展覽、全球第二大的音響展覽。
  • 十年重開店,線上零食巨頭百草味怎麼玩線下?
    起於線下,廝殺於線上,如今又再攻線下,不過是為了市場份額的「殊途同歸」。採訪&文| 鍾小玉編輯| 尹茗百草味聯合創始人王鏡鑰在會議上,發了脾氣,「如果再用曾經的經驗來套模板,新項目是推不下去了。」這個新項目是「百味千尋」,由王鏡鑰牽頭。主要是尋找時令食材,給消費者提供具有時令感受的跨品類產品。
  • 撐不住了!英國美妝集合店Space NK將撤離中國市場
    撐不住了! 導讀 受疫情影響,已經有美妝店撐不住了
  • 【新譯者訪談】馮克利:在唱片店裡翻譯哈耶克的人
    與財富失之交臂,在唱片店翻譯哈耶克1994年,馮克利賣掉了自己苦心經營五年的小企業。他當時在山東社科院任職,對於下海做生意,單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馮克利積極投身其中。「我在八十年代末找了一個朋友,他父親當時是濟南信託投資公司的頭兒,借了五萬辦了這個小企業。」據他回憶,他的企業在九十年代中期已經小有氣候,以賣辦公耗材為主,僱了六七名職員。
  • 線上馬太效應加劇,線下會是「二次元服飾們」的新出路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十二光年暫時未在線上設購買渠道之外,重回漢唐和十三餘都採用了「雙渠道」模式,在線上線下均開設了店鋪。 據IT桔子的數據顯示,2019年,漢服、JK制服、Lolita服的總體市場規模達到135.2億元,而這個數字預計還將繼續增長。一個由小眾文化撐起的新市場正在被打開。
  • 鑑定設備聲音好壞 必備的經典唱片推薦
    1測試設備的經典唱片推薦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我們知道,無論是普通的消費者還是發燒友,他們購買一款音頻設備都是用來享受音樂的。並且這些被很多剛入門的發燒友奉為天碟的唱片也無非都是用那些經典的唱片中不同曲目拼湊而成。2國外知名的小提琴試音碟推薦  小提琴我們都知道,它是西洋樂器的代表,時而悠揚時而低沉的樂曲,扣人心弦。
  • 淺談線下實體店社群運營化
    社群運營方式利用線下實體店資源優勢,轉化成線上的經營優勢1.線下導流線上在門店張貼海報、列印進群二維碼、進行店員培訓,但凡所有到店顧客最大限度的導流掌柜微信號或微信福利群。微信電子會員 1.線上轉化實體店擁有自然客流,靠近消費者,最短時間滿足用戶需求,但線下實體店習慣了等客上門,被動地依賴自然客流,倘若旁邊再有同類店鋪開張,自然客流也會被切分,將目前的自然客流轉化自然客群才是重要一步.
  • 銀盛E店一鍵打通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助力高效經營管理
    銀盛E店一鍵打通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助力高效經營管理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線下各行各業的實體店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中小微企業受到的影響尤甚,許多依靠周邊生意發展的小商戶正面臨著生存危機,廣大中小微企業、商戶亟需加快線上數位化轉型的步伐
  • 科普 把玩黑膠系統:您對黑膠唱片了解嗎
    對於喜歡黑膠的發燒友來說,如何調整、校正黑膠唱盤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
  • 肺炎影響下的電子菸眾生相:線下店雪上加霜,電子菸捐款武漢
    電子菸線下店主動或被動關閉電子菸從業者都知道,國家菸草總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在2019年11月出臺了禁止電子菸進行線上銷售的1號禁令,由此電子菸轉入線下經營。1號禁令讓行業中小品牌無法再繼續經營,最終轉入線下經營的品牌也只有少數幾家品牌有實力,如今的天災肺炎,突然又給電子菸的線下渠道蒙上了陰影。我們採訪的幾個電子菸線下店店主告訴藍洞,品牌店基本上已經關閉了,路邊集合店還在經營,有的是考慮到春節放假和肺炎影響人流少主動關店,有的是商場關閉導致被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