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
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老陸珍藏的張國榮專輯
老陸珍藏的蔡琴專輯
老陸展示黑膠唱片
滿牆都是黑膠唱片
本報訊 前不久,偶像天王周杰倫宣布將出道至今的14張專輯做成28張黑膠唱片套裝發行,不少音樂評論稱,這位偶像天王帶領了黑膠唱片又一次回潮。
在海口,有這樣一位黑膠唱片「發燒友」,他叫陸善存。在這個圈子裡,陸善存被親切稱為「老陸」,是公認的資深黑膠「發燒友」。20多年裡,他收藏了3萬張黑膠唱片,囊括古典音樂、民樂、港臺流行樂等,花費數百萬。
記者 鍾起的/文 李志良/圖
「尋找黑膠過程中,最開心的時刻就是買到自己喜歡並且找了很久的唱片。每買到一張珍貴的黑膠唱片我的心情都會激動好幾天。」
——陸善存
黑膠
又稱LP,LongPlay,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
1 喜歡音樂熱衷動手DIY組裝黑膠唱機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CD的誕生,黑膠唱片才慢慢淡出大家的視野。
老陸上世紀70年代出生於海南,從小在廣州長大,中小學時期,為當時的電影配樂旋律所迷,逐漸走向愛樂之路。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內地開始掀起音響熱潮。1995年,老陸大學畢業回到海南工作後,為了買了一套CD音響設備,花光了1萬多元年終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音響雜誌,開始涉足音響器材,自此就是一條「不歸路」。
一套完整的黑膠唱機由唱盤、唱臂、唱放(功放)等組成。
1997年,剛入門黑膠唱片的老陸,花2000元買了一臺二手設備,邊玩邊研究。2000年後,音響行業又發展到了一個小高潮。2003年,他又花了2萬元買了一臺國內歐博品牌的唱盤,搭配丹麥morch唱臂,高度風royal唱頭,DIY自製了一臺唱機。
越玩興趣越大,老陸不斷更新升級設備,而且熱衷於自己研究和動手。
「我現在用的黑膠轉盤,是幾年前參考了德國多能士的旗艦產品(二手市場需要60多萬元)。我查閱了大量資料、圖紙,在國內找人加工了轉盤,從網上買進口軸承、馬達後自己組裝出來的,材料費用共花了3萬多元,這也是我用過的設備中目前效果最好的一臺。因為還沒有上漆,算是半成品吧。」老陸向記者介紹說。
「真正的音響『發燒』,一直都是硬體(設備)和軟體(唱片)相伴相隨。好的音響器材播放起音樂,能更好地展示音樂的內涵,更讓人投入;而每一次硬體設備的升級,都會是一次滿滿的成就感。」老陸說,「發燒友」之間除了交流唱片,交流玩器材的經驗也是一種快樂。不過,說起音響與音樂的關係,音響始終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
2 23年不斷買買買花300萬買3萬張唱片
「我最早期聽的是磁帶,磁帶的樂感比較好,聲音自然,但細節不太豐富,噪音比較大;後來流行CD,它的音質比較乾淨、聲音清晰,但是數碼味稍重些;而黑膠(LP)的聲音雖然不如CD那般乾淨,但它的樂感是最好的,品相好的黑膠底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聲音溫暖迷人,細節豐富自然,最主要的是那種空靈感和現場感是無法取代的。」談起黑膠唱片,老陸一臉陶醉,「黑膠音樂還原的藝術有著一種獨特的魅力,『發燒友』們一旦聽到黑膠的聲音,便會沉醉不已,不可自拔。」
老陸家的客廳,除了擺放音響設備外,還有一面唱片牆,上面都是黑膠唱片,兩個房間內也擺滿了黑膠唱片。因為藏品太密集,他每拿出一張唱片都要用力才能「拔出」。
老陸最早接觸黑膠,是在1997年。當年他出差到廣州時,碰上一家專賣黑膠唱片的音像店,本打算是隨便看看的他,一聽到黑膠唱片的聲音便痴迷上了。當時黑膠唱片市場正走向低潮,剛好這家店在甩賣,他一次挑了100多張。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每次出差廣州、北京、上海都要逛音像店淘黑膠唱片。2007年後,網絡盛行,因為網上的資源更多、性價比更高,老陸也轉戰到網絡上淘黑膠唱片。23年來,老陸收藏的黑膠唱片逾3萬張,投入超過300萬元。他收藏的這些黑膠唱片,按照目前的市場價,總價值估計得翻番。
3 買一張老唱片花了4000元
收藏唱片就如同收藏人生。「尋找黑膠唱片過程中,最讓人開心的時刻就是買到自己喜歡並且找了很久的唱片。每買到一張珍貴的黑膠唱片我的心情都會激動好幾天。」老陸告訴記者,他收藏的黑膠唱片,內容有古典、民樂,港臺流行樂等,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比如一張小提琴家大衛·奧依斯特拉赫的唱片,他花了4000多元。在這些藏品中,有不少是難得一見的絕版,比如他最喜歡的有朱逢博的《橄欖樹》,裡面有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的插曲。8年前,他在網上第一次看到這張專輯,但還沒等他聯繫店家便被賣了,這讓他遺憾了許久。直到去年,他又看到這張專輯,立即花了800多元買下了,終於了卻一樁心願,他開心了好幾天。
4 分享收藏故事講述塵封往事
20多年來,老陸一直在堅持收藏黑膠唱片,現在收藏的方向以國內的音樂為主。他說,這不僅更方便欣賞音樂,從情感來說也更容易接受。
那麼,什麼樣的黑膠唱片值得收藏呢?
「從藝術角度來說,要看名盤,就是知名音樂家的黑膠唱片;從收藏角度來說,名盤的頭版往往收藏價值更高,升值空間也更大。」老陸介紹,版次、品相、年代、內容、出品公司和發行量大小等都是黑膠唱片價值的決定因素,如果有條件的話,收藏儘量考慮買頭版和品相好的黑膠,因為品相、版本等不同,黑膠的價格相差也極大,便宜的僅幾十塊錢,貴的可高達數萬元,目前市場上許多黑膠價格大都在100多至300多元之間。
「好的黑膠唱片有保值空間,越是有名的唱片升值空間越大。比如鄧麗君、蔡琴、張國榮等珍藏版專輯十分受歡迎,價格也不斷上漲。」老陸說,最好的黑膠唱片基本都是幾十年前出品的,收藏品級別較高,價格較昂貴。這些黑膠不僅記載著唱片的發展歷程,更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發展。
老陸說,閒暇時間,他總會找出一張唱片,放在唱機上,輕輕抬起唱臂,把唱針放上去,讓音樂開始流淌,「平時最快樂的事,就是與朋友喝喝茶、聊聊黑膠、享受音樂。」
每一張黑膠唱片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尋找這段故事分享給更多的「發燒友」,是老陸最大的滿足。最近,老陸開了個公眾號,把自己喜愛音樂作品的體會與大家交流,分享黑膠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