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煥發「新春」?!統計顯示:2020年銷售額竟遠超CD

2020-11-30 騰訊網

黑膠唱片再度成為樂迷購買實體唱片的首選。(網絡圖片)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們聽音樂的習慣也隨之改變,如今在線串流音樂當道,實體唱片幾乎轉變成收藏用途,令人略感訝異的是,據美國銷售報告指出,黑膠唱片銷售竟然贏過CD唱片,是1980年代後首次。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2020年中銷售報告顯示,CD今年上半銷售額為1.29億美元,黑膠唱片高達2.32億美元。

雖然黑膠唱片已是上2個世代的產物,但其在音樂質量上的表現優異,且對現代人說,擁有黑膠唱片展現出一種古典、優雅的氣質,近年銷售逆勢上揚,去年的成績比2018年高出了45%。此外,實體唱片銷售在今年上半下降了23%,其中CD大跌48%,黑膠唱片則是上漲了4%。

報告中指出,串流音樂的獲利仍在成長中,今年上半增加12%,金額達到48億美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數位化給黑膠唱片降身價 聲音還原度超CD
    近兩年,國內漸漸興起一股黑膠熱,前不久中唱公司上海分公司推出了一套復刻版黑膠唱片,原本只是市場試水,但銷售情況卻出人意料,1000套共5000張價格不菲的唱片,很快就銷售一空。其中,「金嗓子」周璇的唱片賣得最好,目前零售價已達480元一張。  黑膠熱帶動了黑膠唱片二手炒賣市場。喬小兵的一個業界朋友曾經告訴他一組數據:2008年至2011年三年間,國內黑膠唱片市場銷量提高了10倍。
  • 藝術 復興黑膠唱片,把音樂凝固成藝術品!
    近幾年,一些書店開始重新賣唱機和唱片,對於聽著MP3長大的一代年輕人來說,他們沒有見過這種載體而又喜愛接觸新事物,黑膠對於他們有巨大的吸引力。這使得黑膠逐漸成為一種潮流,開始復興之路。黑膠唱片的核心顧客大多是兒時受到黑膠薰陶,有文藝情懷且追求音樂品質的中年男性。
  • 「黑膠唱片」到底是啥?
    上一期入門三十三問,我們講述了黑膠唱片是不是有錢人的遊戲。在後臺留言中,我們發現不少朋友對黑膠唱片有著極其模糊的認知,比如把膠木唱片與乙烯基唱片、SP與LP混為一談。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黑膠唱片」到底指的什麼?這要從一百多年前唱片誕生的那天說起,你可能在哪讀到過愛迪生發明了唱片。
  • 科普 把玩黑膠系統:您對黑膠唱片了解嗎
    但實際上黑膠唱片的類型與挑選技巧,甚至乎黑膠唱片為什麼會吸引人去聆聽,有不少黑膠發燒友並不是非常了解。以下關於黑膠唱片的內容由「影音新生活」整理與收集,希望能夠對剛開始玩黑膠系統的發燒友有所幫助。▌黑膠尺寸與轉速黑膠唱片有三種轉速:33 1/3RPM,45RPM,78RPM(RPM,每分鐘轉速,黑膠唱片在一分鐘內轉出的圈數)。
  • 令人腦洞大開的黑膠唱片
    在 2014 年的 Record Store Day,美國樂團 Liars 發行了單曲《Mess on a Mission》,他們在 12寸的透明黑膠唱片裡嵌入了彩色的毛線,而且在全球只限量 1000 張這樣特別的黑膠唱片
  • 服務「價值上億的懷舊市場」,#vinyloftheday致力於成為黑膠唱片...
    據BBC報導,ICM做的一份名義調查顯示,黑膠唱片買家中有45%在購買唱片之前就已經在流媒體上買過了同一張專輯。根據英國娛樂零售商協會(ERA)的相關數據,黑膠唱片專輯的銷量已經超出了網絡端下載量。一個同事給我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在一個傳統中國茶葉聯誼晚會上,主持人一整晚都奔走於在唱機轉盤和Apple的音樂訂閱之間。
  • 11.11打造首個「黑膠日」,京東文娛帶用戶解鎖黑膠唱片新玩法
    京東文娛打造的首個「黑膠日」活動將於10月28日正式上線,近千張經典復古黑膠唱片優惠來襲,古典、爵士、藍調、搖滾、流行各類風格黑膠唱片應有盡有,將為熱愛黑膠音樂的文藝愛好者帶來一個獨特的、充滿儀式感的專屬狂歡節。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1995年,老陸大學畢業回到海南工作後,為了買了一套CD音響設備,花光了1萬多元年終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音響雜誌,開始涉足音響器材,自此就是一條「不歸路」。  一套完整的黑膠唱機由唱盤、唱臂、唱放(功放)等組成。  1997年,剛入門黑膠唱片的老陸,花2000元買了一臺二手設備,邊玩邊研究。2000年後,音響行業又發展到了一個小高潮。
  • 音樂流媒體帶來的碳排放量,並不比唱片和 CD 時代少
    近日一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過去黑膠唱片顛峰時期曾在 1977 年產生了 3.46 億磅(約 15.7 萬公噸)的溫室氣體,而現在下載和串流音樂服務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則估計達到了 4.41 億磅(約 20 萬公噸)至 7.72 億磅(35 萬公噸)之多。
  • 更有儀式感的「黑膠唱片」悄然興起 年輕人是主力客群
    比起那些深愛黑膠唱片多年的「骨灰級」選手,她身上這股「黑膠熱」是最近才燃起來的,但卻一發不可收拾。  任曉莉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最近不少歌手都紛紛出了黑膠唱片。「我喜歡的張靚穎、薛之謙等人前不久都出了黑膠唱片。我其實有點好奇,在這個手機隨便就能聽歌的年代,CD都很少有人買了,還有人會買那麼大的黑膠唱片嗎?」不得不承認,任曉莉的好奇讓她買下了第一張黑膠唱片。
  • 譚詠麟發 「籤名限量版黑膠唱片」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每一首經典金曲都能訴說一個年代的故事,每一張唱片都能喚醒一代人的回憶
  • 郭頂發行《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23日,環球音樂旗下唱作人郭頂發行個人全創作音樂專輯《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經過近一年七個月的「飛行」,郭頂用《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為這趟旅程畫上完美句號。 據了解,《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是郭頂力邀自己很欣賞的黑膠母帶製作人Brian Lucey親自操刀的,雖然專輯已經與黑膠契合度很高,但對音樂始終有獨到見解的郭頂又不想把二者做得完全一模一樣,決定重新製作黑膠母帶。
  • 重慶一醫院院長痴迷黑膠唱片 近二十年收藏上萬張
    都市熱報消息,前不久,偶像天王周杰倫宣布將出道至今的14張專輯做成28張黑膠唱片套裝發行,不得不說,這帶領了黑膠唱片又一次回歸潮。在重慶,就有這樣一位黑膠唱片「發燒友」,他叫鄭漢。近20年裡,收藏了國內外上萬張黑膠唱片,其中有不少罕見珍品,他也因此成為行內知名的黑膠唱片收藏家之一。
  • 6/23郭頂《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準時落地
    環球音樂旗下唱作人郭頂將於6月23日發行個人全創作音樂專輯《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該黑膠唱片由環球音樂與嘿喲音樂聯合重磅發行。這是繼郭頂去年底「落地之約」巡演告一段落後,音樂上的又一全新舉動。
  • 破產14年後,傳奇唱片店Tower Records線上回歸
    從1999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到2000年銷售停滯,當Tower Records陡然意識到危機時,它已經走得太遠。最終,2006 年8月20日,Tower Records申請破產,美國國內的店鋪全部結業。一代傳奇,就這樣在時代的風中逝去。從雜貨店一角到跨國企業,Tower Records的商業密碼是什麼?
  • 在黑膠聲中遙想世界
    編者按 2020年春節,我買了一張直飛日本的機票,打算從有馬溫泉一路殺到北海道,《情書》的取景地小樽。機票、酒店,甚至連米其林三星的餐館都訂好了,新冠疫情暴發,只好果斷而無奈地取消了行程。但是我反手又買了一張清明節飛日本的機票,想當然地以為兩個月疫情怎麼也煙消雲散了。
  • 北京日報:未來你還買CD唱片嗎?
    這是數位音樂正規軍化的一個標誌,也是數位音樂必將取代傳統唱片的一個標誌。」  牛年伊始,來自移動無線音樂業務的一個舉動,讓人再次將目光投向數位音樂與傳統唱片業這對歡喜冤家。據太合麥田音樂公司老總宋柯透露,移動2009年每季度將數字發行兩張音樂專輯(太麥旗下音樂製作人張亞東作品輯《潛流》已經首發),即一年推出8張非實體唱片。此前,移動無線音樂版圖上基本是各支單曲逐鹿拼殺。
  • CD碟沒用了? 編輯教你將實體唱片數位化
    那個時候網際網路才剛剛起步,獲取唱片資訊只能通過電視和紙媒,熱門歌手發一張新專輯往往會出現搶購斷貨的情況,一邊聽歌一遍翻看唱片中的歌詞本也是多數人的常態。而對於喜歡歐美非主流音樂的人群來說,淘打口碟也是休閒生活的一部分。
  • 發燒友情懷撐起線下唱片店
    記憶中的地標性門店  「想起老北京的獨音唱片,鼓樓大街姚記炒肝拐彎兒就到,現在換到鼓樓西大街了,唱片店真的是很浪漫的地方啊!」一位網友提到開店近10年的獨音唱片,幸福感溢於言表。  獨音唱片原店址就在鼓樓一拐彎兒的丁字路口處,來鼓樓遊覽就能看見這家唱片店。
  • 音響專欄 | 世界上最貴的十大黑膠唱盤
    音響專欄世界上最貴的十大黑膠唱盤原載 what HiFi 雜誌翻譯 / 樂迪你希望你使用的黑膠唱盤是什麼價位的?以下我們收集了世界上最昂貴的十個唱盤,它們可能適合資深的骨灰級土豪黑膠玩家,但對於一般的黑膠玩家來說,了解它們的存在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