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復興黑膠唱片,把音樂凝固成藝術品!

2021-01-20 蜂聯Artworks


· 全文共1098個字,建議閱讀時間3分鐘。



藝術是有周期的,暫時退出歷史舞臺,也許只是為了下次捲土重來。


黑膠,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

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

直到1984年CD的誕生,

黑膠開始大量被淘汰,

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近幾年,一些書店開始重新賣唱機和唱片,

對於聽著MP3長大的一代年輕人來說,

他們沒有見過這種載體而又喜愛接觸新事物,

黑膠對於他們有巨大的吸引力。

這使得黑膠逐漸成為一種潮流,開始復興之路。



英國樂團 Sculpture《Plastic Infinite》的7寸西洋鏡特效黑膠唱片


在這之中,

QRP「優質唱片壓制公司」

業務品質恰如其名,

受到所有黑膠發燒友的喜愛。

他們在去年8月,

甚至因唱片訂單量過大,

不得不暫停接單。



美國Liars樂團《Mess on a Mission》的12寸嵌入纏繞毛線的黑膠唱片


QRP每年大約生產160萬張唱片,

是美國最大的唱片製造廠之一。

去年的大部分時間裡,

為完成積壓的大約50萬張逾期待壓制的專輯,

QRP的創始人兼執行長查德·卡塞姆,

不得不每天24小時讓工廠保持運轉。



《X-Ray Audio:The Strange Story of Soviet Music on the Bone》音樂書籍中附贈的X光唱片


很長一段時間,

黑膠唱片的核心顧客大多是兒時受到黑膠薰陶,

有文藝情懷且追求音樂品質的中年男性

QRP目前服務的對象也差不多是這個群體。



1977年,「航海家一號」太空船上的航海家金唱片黑膠


而現在,

有一大批千禧一代甚至是更年輕的消費者,

成為了黑膠的追捧者。

去年最暢銷的黑膠唱片是阿黛爾和泰勒·斯威夫特的專輯。



The Flaming Lips的專輯《The FlamingLips and Heady Fwends》限量充血黑膠唱片


在美國,買一張黑膠平均要花20美元。

在網絡音樂近乎於免費的時代,

這也算價格不菲了。



瑞典樂團Shout OutLouds單曲《Blue Ice》冰制黑膠唱片


根據尼爾森音樂統計顯示,

去年,在美國共售出1200萬張唱片,

比2013增長了一倍,比十年前增長了12倍。

唱片公司們因此創下了4.16億美元的收入,

比SoundCloud和YouTube所有這些流媒體加起來賺得都多。


Third Man Records為導演Baz Luhrmann電影《The Great Gatsby》發行原聲帶專輯白金和鍍金唱片


即便黑膠如此收到歡迎,

卡塞姆依然發現,

他現在的處境和成立QRP以前一樣了,

他要重新發行的唱片一直在推遲。

「蓋瑞和我大約每個月要開一次會,

我跟他說,『我的唱片要優先,』」

「我是開這家餐廳的主廚。我不想連自己吃飯都要排隊。」



美國迷幻樂團Worthless迷你專輯《Greener Grass》裝滿液體的黑膠唱片


雖然所有的媒體數據都顯示,

黑膠銷售上升260%。

但小眾的黑膠唱片店依然小眾,

主流的消費習慣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尤其是對習慣於免費音樂產品的中國消費者而言,

黑膠復興依然路漫漫其修遠。


美國樂團 Perfect Pussy專輯《Say Yes To Love》,加入主唱Meredith Graves自己的血,壓製成血液黑膠唱片


Anyway,

期待這美好之物再次捲土重來。






圖文整理於網絡

編輯:sharon

相關焦點

  • 令人腦洞大開的黑膠唱片
    他們直接用剪刀把 X 光片剪成一個圓,並且在這個圓的中間用淤頭燙出一個洞,這樣就能適用於每個唱片播放機。《X-Ray Audio: The Strange Story of Soviet Music on the Bone》就是一本談論蘇維埃政權音樂秘史的作品。如果你預購了這本書,裡面還附贈錄有這些骨頭音樂的軟模唱片(flexi disc),僅限量 500 份。
  • 更有儀式感的「黑膠唱片」悄然興起 年輕人是主力客群
    了解之後,她發現,原來黑膠唱片市場不乏以歌手周杰倫、五月天等為代表的潮流音樂作品,這讓想要重溫復古情懷的她一星期之內迅速下單了30多張黑膠唱片和一臺黑膠唱片機。聽數位音樂買黑膠唱片似乎成為許多像任曉莉一樣的人的潮流。  黑膠唱片的魅力在於更有儀式感  任曉莉最常買的是二手唱片,「很多原版黑膠價格實在太高,甚至有幾千元到上萬元的。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陸善存  黑膠  又稱LP,LongPlay,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  1 喜歡音樂熱衷動手DIY組裝黑膠唱機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CD的誕生,黑膠唱片才慢慢淡出大家的視野。
  • 11.11打造首個「黑膠日」,京東文娛帶用戶解鎖黑膠唱片新玩法
    京東文娛打造的首個「黑膠日」活動將於10月28日正式上線,近千張經典復古黑膠唱片優惠來襲,古典、爵士、藍調、搖滾、流行各類風格黑膠唱片應有盡有,將為熱愛黑膠音樂的文藝愛好者帶來一個獨特的、充滿儀式感的專屬狂歡節。
  • 「黑膠唱片」到底是啥?
    於是,蟲膠唱片成為了最早流行起來的聲音記錄,它改變了音樂的發展,使得被記錄下來的音樂能夠成為商品售賣。直到1948年,哥倫比亞唱片終於發明出每分鐘33 1/3轉PVC密紋唱片。之所以叫「密紋唱片」,是因為它的凹槽數比78轉唱片密集許多,每釐米最多120條,這意味著錄製時長的大幅提升。每面能錄製長達30分鐘的音樂!更重要的是,音質也有了質的飛躍。一年後,RCA唱片又發明出音質更好但容量較小的45轉PVC密紋唱片,用來記錄單曲和迷你專輯。
  • 重慶一醫院院長痴迷黑膠唱片 近二十年收藏上萬張
    從小喜好音樂曾組建樂隊黑膠唱片是啥?17年前一張唱片花費2500元上世紀80年代末,鄭漢對古典音樂的痴迷也逐漸演化成對音響和唱片的執著追求,「記得那會家裡只有2000對音樂敏感的鄭漢,從那個時起,常去書店購買一些新的黑膠唱片。但要論唱片收藏,得從世紀初說起,一檔節目《黑膠人生》讓鄭漢開始關注黑膠唱片,並由意識淘一些限量唱片。期間,他還認識了另外一名黑膠唱片「發燒友」徐勇。2003年,鄭漢從徐勇那裡買了一張斯達克演奏巴赫的《大提琴無伴奏主題曲》,花了2500元,這在當時算是天價。
  • 科普 把玩黑膠系統:您對黑膠唱片了解嗎
    但實際上黑膠唱片的類型與挑選技巧,甚至乎黑膠唱片為什麼會吸引人去聆聽,有不少黑膠發燒友並不是非常了解。以下關於黑膠唱片的內容由「影音新生活」整理與收集,希望能夠對剛開始玩黑膠系統的發燒友有所幫助。▌黑膠與模擬錄音人們通過耳朵從自然界獲得的聲音信號在時間和幅度上都是連續變化的,這種信號稱為模擬信號,黑膠唱片就是典型的模擬錄音。
  • 郭頂發行《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23日,環球音樂旗下唱作人郭頂發行個人全創作音樂專輯《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這是郭頂繼去年底「落地之約」巡演告一段落後,音樂上的又一全新舉動。經過近一年七個月的「飛行」,郭頂用《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為這趟旅程畫上完美句號。 據了解,《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是郭頂力邀自己很欣賞的黑膠母帶製作人Brian Lucey親自操刀的,雖然專輯已經與黑膠契合度很高,但對音樂始終有獨到見解的郭頂又不想把二者做得完全一模一樣,決定重新製作黑膠母帶。
  • 服務「價值上億的懷舊市場」,#vinyloftheday致力於成為黑膠唱片...
    據BBC報導,ICM做的一份名義調查顯示,黑膠唱片買家中有45%在購買唱片之前就已經在流媒體上買過了同一張專輯。根據英國娛樂零售商協會(ERA)的相關數據,黑膠唱片專輯的銷量已經超出了網絡端下載量。一個同事給我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在一個傳統中國茶葉聯誼晚會上,主持人一整晚都奔走於在唱機轉盤和Apple的音樂訂閱之間。
  • 數位化給黑膠唱片降身價 聲音還原度超CD
    然而,在北京卻有一位叫做喬小兵的音樂及音響發燒友,在做著一件看似逆復古潮流而動的事情——將黑膠唱片數位化,存儲於電腦硬碟之中。  有人說,黑膠唱片是這個數字世界的音樂孤兒,而喬小兵似乎正在改變著這個「孤兒」的命運。
  • 6/23郭頂《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準時落地
    環球音樂旗下唱作人郭頂將於6月23日發行個人全創作音樂專輯《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該黑膠唱片由環球音樂與嘿喲音樂聯合重磅發行。這是繼郭頂去年底「落地之約」巡演告一段落後,音樂上的又一全新舉動。
  • 黑膠唱片煥發「新春」?!統計顯示:2020年銷售額竟遠超CD
    黑膠唱片再度成為樂迷購買實體唱片的首選。(網絡圖片)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們聽音樂的習慣也隨之改變,如今在線串流音樂當道,實體唱片幾乎轉變成收藏用途,令人略感訝異的是,據美國銷售報告指出,黑膠唱片銷售竟然贏過CD唱片,是1980年代後首次。
  • 譚詠麟發 「籤名限量版黑膠唱片」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每一首經典金曲都能訴說一個年代的故事,每一張唱片都能喚醒一代人的回憶
  • 音樂流媒體帶來的碳排放量,並不比唱片和 CD 時代少
    音樂流媒體帶來的碳排放量,並不比唱片和 CD 時代少 名流搖曳生姿的黑膠時代已經遠去,磁帶和 CD 的青蔥歲月只能懷念,現在,免費或付費的數位音樂只用一臺手機就能聽成千上萬首歌
  • 在黑膠聲中遙想世界
    以前雖然像個饕餮一樣,隨走隨買了不少黑膠,但是很多都沒有仔細聽,也沒有仔細研究,浮光掠影,錯失了許多有意思的東西。 近些年,我逐漸開始從聽CD轉成聽黑膠。CD聲質雖好,卻不及黑膠溫暖莊嚴。
  • 這些唱片你聽過嗎?2019年度十大發燒唱片榜榜單揭曉
    第十五屆·2019年度十大發燒唱片榜頒獎典禮於 1月11日下午在星海音樂廳舉行,這是音樂與音響界每年一度的盛事,由廣東省音樂家協會、www.21hifi.com影音專業網站主辦,中國音樂家協會錄音藝術與唱片學會、廣東省音樂家協會音樂與音響藝術委員會協辦。
  •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在本節的開頭,我推薦的這張巴赫的音樂唱片,和我們這一節的文字有很多的聯繫,因為我在這些動聽的大提琴音樂中,聽到了建築的結構感。在美妙音樂的陪伴下,讓我們開啟這場藝術旅程。
  • 破產14年後,傳奇唱片店Tower Records線上回歸
    公司的每個人幾乎都是從職員做起,曾經在倉庫裡點貨的嬉皮,可能後來就成了倉儲物流經理。而從職員到採購、主管、經理的過程,他們會從中學到所有需要學習的東西。於是,每位店員身上散發出來的那股子酷勁兒,以及他們海量的音樂知識又不斷吸引著客人。
  • 音響專欄 | 世界上最貴的十大黑膠唱盤
    音響專欄世界上最貴的十大黑膠唱盤原載 what HiFi 雜誌翻譯 / 樂迪你希望你使用的黑膠唱盤是什麼價位的?以下我們收集了世界上最昂貴的十個唱盤,它們可能適合資深的骨灰級土豪黑膠玩家,但對於一般的黑膠玩家來說,了解它們的存在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