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儀式感的「黑膠唱片」悄然興起 年輕人是主力客群

2020-11-30 溫州新聞網

  仔細從一排黑膠唱片中挑選出今天最想聽的那張《百樂門》,慢慢把它從封袋裡拿出來,小心翼翼地擦拭著,然後放到唱片機上,將唱針輕輕搭上去,溫暖細膩的聲線悠悠響起。這是黑膠發燒友任曉莉每天的聽歌寫照。比起那些深愛黑膠唱片多年的「骨灰級」選手,她身上這股「黑膠熱」是最近才燃起來的,但卻一發不可收拾。

  任曉莉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最近不少歌手都紛紛出了黑膠唱片。「我喜歡的張靚穎、薛之謙等人前不久都出了黑膠唱片。我其實有點好奇,在這個手機隨便就能聽歌的年代,CD都很少有人買了,還有人會買那麼大的黑膠唱片嗎?」不得不承認,任曉莉的好奇讓她買下了第一張黑膠唱片。了解之後,她發現,原來黑膠唱片市場不乏以歌手周杰倫、五月天等為代表的潮流音樂作品,這讓想要重溫復古情懷的她一星期之內迅速下單了30多張黑膠唱片和一臺黑膠唱片機。聽數位音樂買黑膠唱片似乎成為許多像任曉莉一樣的人的潮流。

  黑膠唱片的魅力在於更有儀式感

  任曉莉最常買的是二手唱片,「很多原版黑膠價格實在太高,甚至有幾千元到上萬元的。而二手碟價格相對比較划算,一些隨機發貨的黑膠,平均才十幾塊一張。」任曉莉說,「由於很多黑膠屬於限量版,因被當做紀念品、收藏品來賣所以價高,其他還有很多是被人為炒高的。」

  為了聽這些唱片,任曉莉不得不入手了一臺可連接藍牙的黑膠唱片機,價格1799元。「淘寶上種類很多,有帶大喇叭的仿真老式留聲機,也有現代化的wifi藍牙音響式唱片機,價格在1000元到40萬元不等。」任曉莉粗略一算,她已在黑膠唱片這個「坑」裡花費了快3000元。

  黑膠唱片市場回暖

  年輕客群佔比70%

  杭州聆翔文藝從2010年開始銷售絕版黑膠唱片,創始人金方勇介紹,以前購買黑膠唱片的顧客多為五六十歲左右的人,因為他們擁有著黑膠記憶,最近兩年反而是年輕人越來越多。「現在的年輕人從記事起接觸到的便是數位音樂,黑膠唱片對於他們來說是影視劇同款。」金方勇認為,「黑膠熱」背後更多的是嘗鮮心理。

  位於嘉裡中心的聲音小鎮門店裡,有一整個區域放滿了黑膠唱片,跨越各個年代,價格也各有不同。普通二手的唱片價格在200元左右,而限量籤名版、絕版唱片等價格則高達近千元。一位正在挑選的方女士表示:「我是田馥甄的粉絲,這次來買了一張《To Hebe》黑膠唱片。黑膠唱片讓我感到『真實地』擁有了音樂,是一種情懷。」

  聲音小鎮的副店長晏何瀟表示,黑膠唱片市場有回暖趨勢。「黑膠唱片是有年代感的東西,以前老客戶年齡層次高達七八十歲,然而就近幾年的銷售情況來看,年輕客群足以佔到總體客群的70%。」他說,現在流行歌手出黑膠唱片已見怪不怪,那麼對於已試聽過數位音樂作品的粉絲來說,能夠擁有一張「時髦」的黑膠唱片也是極具吸引力的。

  數位音樂的便捷性依舊無可替代黑膠唱片熱銷是用戶需要新鮮感的表現

  據國際唱片工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銷售的新黑膠唱片的數量超過4230萬張,比2016年增長36.6%,創世紀新高。不難發現,國內黑膠唱片市場似乎正在「復甦」——2015年底,廣州永通音像成功投產黑膠生產線。今年5月,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宣布重啟已關閉20多年的國內黑膠生產線。

  這股「黑膠熱」能持久地燃燒下去嗎?

  浙江工業大學注意力與經濟學教授張雷表示,黑膠唱片的回暖,事實上,是一種與音樂相關的情懷復興。「儘管黑膠唱片的銷量經歷快速增長,但這並不能體現出大多數人聽歌方式的改變,畢竟就目前來說數位音樂的便捷性是無可替代的。另外,黑膠唱片的復興,必然帶動黑膠唱片機的復興,然而唱片機高昂的價格未必能收買大眾。且同一張專輯,黑膠唱片的價格要遠遠高出CD、電子下載版的價格,這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張雷認為,黑膠唱片熱銷背後是市場需要多元化,用戶需要新鮮感的表現,能否真正復興還需市場考驗。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數位化給黑膠唱片降身價 聲音還原度超CD
    ,用專用的刷子輕輕拂去上面的灰塵,然後放到唱機上,唱針划過旋轉的唱片,柔和、溫潤的聲響緩緩流出,拂過耳畔,也許偶爾還有「刺啦、刺啦」聲,定格下舊日的時光……對眾多黑膠唱片愛好者來說,這樣極具儀式感、優雅感的賞樂方式,讓人沉醉。
  • 11.11打造首個「黑膠日」,京東文娛帶用戶解鎖黑膠唱片新玩法
    京東文娛打造的首個「黑膠日」活動將於10月28日正式上線,近千張經典復古黑膠唱片優惠來襲,古典、爵士、藍調、搖滾、流行各類風格黑膠唱片應有盡有,將為熱愛黑膠音樂的文藝愛好者帶來一個獨特的、充滿儀式感的專屬狂歡節。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2 23年不斷買買買花300萬買3萬張唱片  「我最早期聽的是磁帶,磁帶的樂感比較好,聲音自然,但細節不太豐富,噪音比較大;後來流行CD,它的音質比較乾淨、聲音清晰,但是數碼味稍重些;而黑膠(LP)的聲音雖然不如CD那般乾淨,但它的樂感是最好的,品相好的黑膠底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聲音溫暖迷人,細節豐富自然,最主要的是那種空靈感和現場感是無法取代的
  • 「黑膠唱片」到底是啥?
    之所以叫「密紋唱片」,是因為它的凹槽數比78轉唱片密集許多,每釐米最多120條,這意味著錄製時長的大幅提升。每面能錄製長達30分鐘的音樂!更重要的是,音質也有了質的飛躍。一年後,RCA唱片又發明出音質更好但容量較小的45轉PVC密紋唱片,用來記錄單曲和迷你專輯。這兩種PVC塑料唱片才是如今我們常見的「黑膠唱片」。
  • 藝術 復興黑膠唱片,把音樂凝固成藝術品!
    藝術是有周期的,暫時退出歷史舞臺,也許只是為了下次捲土重來。黑膠,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的誕生,黑膠開始大量被淘汰,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近幾年,一些書店開始重新賣唱機和唱片,對於聽著MP3長大的一代年輕人來說,他們沒有見過這種載體而又喜愛接觸新事物,黑膠對於他們有巨大的吸引力。這使得黑膠逐漸成為一種潮流,開始復興之路。
  • 科普 把玩黑膠系統:您對黑膠唱片了解嗎
    但實際上黑膠唱片的類型與挑選技巧,甚至乎黑膠唱片為什麼會吸引人去聆聽,有不少黑膠發燒友並不是非常了解。以下關於黑膠唱片的內容由「影音新生活」整理與收集,希望能夠對剛開始玩黑膠系統的發燒友有所幫助。▌黑膠尺寸與轉速黑膠唱片有三種轉速:33 1/3RPM,45RPM,78RPM(RPM,每分鐘轉速,黑膠唱片在一分鐘內轉出的圈數)。
  • 6/23郭頂《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準時落地
    經過發行近一年七個月的「飛行」,郭頂用《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為這趟旅程畫上完美句號。   《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郭頂力邀自己很欣賞的黑膠母帶製作人Brian Lucey親自操刀,雖然專輯已經與黑膠契合度很高,但對音樂始終有獨到見解的郭頂又不想把二者做的完全一模一樣,決定重新製作黑膠母帶。
  • 令人腦洞大開的黑膠唱片
    這些令人著迷的動態圖像,如果再加上燈光照射,並用攝影機以每秒25格的幀率拍攝或是使用特殊儀器觀看,就會有種栩栩如生的感覺。英國樂團 Sculpture 的歌曲《Plastic Infinite》的7寸黑膠唱片就是一個很棒的例子。
  • 譚詠麟發 「籤名限量版黑膠唱片」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每一首經典金曲都能訴說一個年代的故事,每一張唱片都能喚醒一代人的回憶
  • 郭頂發行《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23日,環球音樂旗下唱作人郭頂發行個人全創作音樂專輯《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經過近一年七個月的「飛行」,郭頂用《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為這趟旅程畫上完美句號。 據了解,《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是郭頂力邀自己很欣賞的黑膠母帶製作人Brian Lucey親自操刀的,雖然專輯已經與黑膠契合度很高,但對音樂始終有獨到見解的郭頂又不想把二者做得完全一模一樣,決定重新製作黑膠母帶。
  • 黑膠唱片煥發「新春」?!統計顯示:2020年銷售額竟遠超CD
    黑膠唱片再度成為樂迷購買實體唱片的首選。(網絡圖片)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們聽音樂的習慣也隨之改變,如今在線串流音樂當道,實體唱片幾乎轉變成收藏用途,令人略感訝異的是,據美國銷售報告指出,黑膠唱片銷售竟然贏過CD唱片,是1980年代後首次。
  • 重慶一醫院院長痴迷黑膠唱片 近二十年收藏上萬張
    都市熱報消息,前不久,偶像天王周杰倫宣布將出道至今的14張專輯做成28張黑膠唱片套裝發行,不得不說,這帶領了黑膠唱片又一次回歸潮。在重慶,就有這樣一位黑膠唱片「發燒友」,他叫鄭漢。近20年裡,收藏了國內外上萬張黑膠唱片,其中有不少罕見珍品,他也因此成為行內知名的黑膠唱片收藏家之一。
  • 服務「價值上億的懷舊市場」,#vinyloftheday致力於成為黑膠唱片...
    二十一世紀最初十年間,亞馬遜的出現促成了大量小型利基線上公司的發展,與此類似,音樂流媒體也使老式黑膠唱片重受追捧。如Spotify,Apple Music和Tidal,這類訂閱流媒體服務已經越來越受歡迎。這與其說是一種競爭,不如說是一種補充,它促進了這項已被淘汰近半個世紀的技術的發展。
  • 音樂流媒體帶來的碳排放量,並不比唱片和 CD 時代少
    隨著數位音樂的興起,美國唱片業的塑料使用量急劇下降,2016 年降到了 800 萬公斤。但實際上,音樂流媒體也會消耗極大的能量。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 (IFPI) 的數據顯示,從 2007 年到 2016 年十年間,全球黑膠產業的營收增長近 10 倍,在英國唱片業協會數據統計中,2015 年黑膠唱片銷售收入甚至超過 YouTube、Spotify 等流媒體廣告及點播總收入,創下 21 年來新高。畢竟黑膠唱片曾撐起過 20 世紀音樂愛好者的夢想。
  • 在黑膠聲中遙想世界
    因灌錄技術的原因,黑膠的聲音雖沒有CD純淨,有時伴有蠶豆聲和沙沙聲,但較CD更真切,更溫暖,更有年代感;而且黑膠需輕拿輕放,聽時不能快進快退,也不能選擇曲目,只能細細聽完,比聽CD更有儀式感,更能走進音樂。黑膠的封面大多是極精美的圖片——或是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的照片,或是音樂會現場照片,或是西方著名的繪畫,或是國外著名的風景名勝,本身也是可以當作藝術品收藏的。
  • 破產14年後,傳奇唱片店Tower Records線上回歸
    由於地理優勢,好萊塢巨星與樂手時常光顧此地,當地的年輕人也習慣約在店內碰頭,戀人們更將這裡當成約會的一站。Tower Records成了一處時髦並有著文化光環的社交場所。Tower Records誕生的時候,那是一個十幾歲孩子都有一堆45轉黑膠唱片收藏的年代。每個時代都有很多迷惘叛逆的年輕人,他們需要一種聲音告訴他們並不孤獨,而這一代人聽到的就是唱片中的音樂。當時,60年代的美國年輕人,人人都在參與反主流運動,Tower Records則從方方面面都體現著它的嬉皮士精神,吸引著年輕人走進這裡。
  • 發燒友情懷撐起線下唱片店
    現在的獨音唱片雖搬遷至鼓樓東大街,但人們提起它,還是會想起它與鼓樓的關聯,這已成為北京街景中的獨特記憶。  新址位於冰窖口胡同的福聲唱片,上下兩層,既有CD也有黑膠,記者停留的半個小時左右,僅有兩位顧客結伴而來。購買竇唯CD的徐同學說,他習慣了用手機聽歌,「買唱片是為了送給喜歡竇唯的朋友,查到只有這裡有賣,就來了。」福聲唱片是竇唯唯一認可的唱片銷售方,在樂迷心中有獨特的地位。
  • 射箭運動在瀋陽悄然興起
    本月,瀋陽市射箭協會正式成立,協會會長張繼勝對記者說:「射箭作為一種時尚的健身項目,逐漸在瀋陽興起。」張繼勝告訴記者,瀋陽的射箭俱樂部中,最早的一家已經成立十年,都市白領就是消費主力,「平均一個月300多元的費用吧」。昨天正值周末,在一家位於渾南區的射箭俱樂部中,記者看到這裡基本都坐滿了人,有些一看就是「常客」。他們拿出自己的裝備,輕車熟路地進行拉弓射箭,而有些年輕人則是初學者或是體驗者,使用俱樂部的弓箭在周末時間前來休閒娛樂。
  • 音響專欄 | 世界上最貴的十大黑膠唱盤
    音響專欄世界上最貴的十大黑膠唱盤原載 what HiFi 雜誌翻譯 / 樂迪你希望你使用的黑膠唱盤是什麼價位的?以下我們收集了世界上最昂貴的十個唱盤,它們可能適合資深的骨灰級土豪黑膠玩家,但對於一般的黑膠玩家來說,了解它們的存在也是很有必要的。
  • 典型購物中心最新客群分析報告完整版來襲
    ▼上海地區年輕人更能接受高端水平的消費,客群以80後和90後為絕對主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大悅城、華潤、百聯等中高端購物中心90後人群也佔有相當大比例。2)主力客群性別分析北京地區女性較偏愛時尚潮牌類型購物中心,其中萬達人群較其他品牌女性消費者略多,佔比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