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從一排黑膠唱片中挑選出今天最想聽的那張《百樂門》,慢慢把它從封袋裡拿出來,小心翼翼地擦拭著,然後放到唱片機上,將唱針輕輕搭上去,溫暖細膩的聲線悠悠響起。這是黑膠發燒友任曉莉每天的聽歌寫照。比起那些深愛黑膠唱片多年的「骨灰級」選手,她身上這股「黑膠熱」是最近才燃起來的,但卻一發不可收拾。
任曉莉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最近不少歌手都紛紛出了黑膠唱片。「我喜歡的張靚穎、薛之謙等人前不久都出了黑膠唱片。我其實有點好奇,在這個手機隨便就能聽歌的年代,CD都很少有人買了,還有人會買那麼大的黑膠唱片嗎?」不得不承認,任曉莉的好奇讓她買下了第一張黑膠唱片。了解之後,她發現,原來黑膠唱片市場不乏以歌手周杰倫、五月天等為代表的潮流音樂作品,這讓想要重溫復古情懷的她一星期之內迅速下單了30多張黑膠唱片和一臺黑膠唱片機。聽數位音樂買黑膠唱片似乎成為許多像任曉莉一樣的人的潮流。
黑膠唱片的魅力在於更有儀式感
任曉莉最常買的是二手唱片,「很多原版黑膠價格實在太高,甚至有幾千元到上萬元的。而二手碟價格相對比較划算,一些隨機發貨的黑膠,平均才十幾塊一張。」任曉莉說,「由於很多黑膠屬於限量版,因被當做紀念品、收藏品來賣所以價高,其他還有很多是被人為炒高的。」
為了聽這些唱片,任曉莉不得不入手了一臺可連接藍牙的黑膠唱片機,價格1799元。「淘寶上種類很多,有帶大喇叭的仿真老式留聲機,也有現代化的wifi藍牙音響式唱片機,價格在1000元到40萬元不等。」任曉莉粗略一算,她已在黑膠唱片這個「坑」裡花費了快3000元。
黑膠唱片市場回暖
年輕客群佔比70%
杭州聆翔文藝從2010年開始銷售絕版黑膠唱片,創始人金方勇介紹,以前購買黑膠唱片的顧客多為五六十歲左右的人,因為他們擁有著黑膠記憶,最近兩年反而是年輕人越來越多。「現在的年輕人從記事起接觸到的便是數位音樂,黑膠唱片對於他們來說是影視劇同款。」金方勇認為,「黑膠熱」背後更多的是嘗鮮心理。
位於嘉裡中心的聲音小鎮門店裡,有一整個區域放滿了黑膠唱片,跨越各個年代,價格也各有不同。普通二手的唱片價格在200元左右,而限量籤名版、絕版唱片等價格則高達近千元。一位正在挑選的方女士表示:「我是田馥甄的粉絲,這次來買了一張《To Hebe》黑膠唱片。黑膠唱片讓我感到『真實地』擁有了音樂,是一種情懷。」
聲音小鎮的副店長晏何瀟表示,黑膠唱片市場有回暖趨勢。「黑膠唱片是有年代感的東西,以前老客戶年齡層次高達七八十歲,然而就近幾年的銷售情況來看,年輕客群足以佔到總體客群的70%。」他說,現在流行歌手出黑膠唱片已見怪不怪,那麼對於已試聽過數位音樂作品的粉絲來說,能夠擁有一張「時髦」的黑膠唱片也是極具吸引力的。
數位音樂的便捷性依舊無可替代黑膠唱片熱銷是用戶需要新鮮感的表現
據國際唱片工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銷售的新黑膠唱片的數量超過4230萬張,比2016年增長36.6%,創世紀新高。不難發現,國內黑膠唱片市場似乎正在「復甦」——2015年底,廣州永通音像成功投產黑膠生產線。今年5月,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宣布重啟已關閉20多年的國內黑膠生產線。
這股「黑膠熱」能持久地燃燒下去嗎?
浙江工業大學注意力與經濟學教授張雷表示,黑膠唱片的回暖,事實上,是一種與音樂相關的情懷復興。「儘管黑膠唱片的銷量經歷快速增長,但這並不能體現出大多數人聽歌方式的改變,畢竟就目前來說數位音樂的便捷性是無可替代的。另外,黑膠唱片的復興,必然帶動黑膠唱片機的復興,然而唱片機高昂的價格未必能收買大眾。且同一張專輯,黑膠唱片的價格要遠遠高出CD、電子下載版的價格,這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張雷認為,黑膠唱片熱銷背後是市場需要多元化,用戶需要新鮮感的表現,能否真正復興還需市場考驗。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