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腦洞大開的黑膠唱片

2021-01-20 上海市華文創意寫作中心


在早期還沒有電影院出現時,西洋鏡藉由展示連續圖畫或照片,成為當時最先進的動畫裝置;而現代人則是將圖像用印刷或蝕刻的方式放在黑膠唱片上,當你一把唱片放入機器撥放時,上面的圖案就會隨著唱片旋轉而跟著動了起來!這些令人著迷的動態圖像,如果再加上燈光照射,並用攝影機以每秒25格的幀率拍攝或是使用特殊儀器觀看,就會有種栩栩如生的感覺。英國樂團 Sculpture 的歌曲《Plastic Infinite》的7寸黑膠唱片就是一個很棒的例子。




在 2014 年的 Record Store Day,美國樂團 Liars 發行了單曲《Mess on a Mission》,他們在 12寸的透明黑膠唱片裡嵌入了彩色的毛線,而且在全球只限量 1000 張這樣特別的黑膠唱片。主唱 Angus Andrew 便說道:「之前我們對於放毛線這個點子是僅只於聊聊而已,倒也沒想過會有實體化的一天!畢竟,以前沒有歌手會把彩色毛線放在黑膠唱片裡!所以當這個想法徹底成真的時候,對 Liars 來說這是相當獨特而且有趣的東西,因為它在視覺上很符合我們的歌名宗旨。」





在冷戰期間,前蘇聯有部分走私唱片的小販和當地醫院私下合作,將報廢的 X 光片拿來用自製的機器把那些被禁的專輯壓成唱片。他們直接用剪刀把 X 光片剪成一個圓,並且在這個圓的中間用淤頭燙出一個洞,這樣就能適用於每個唱片播放機。《X-Ray Audio: The Strange Story of Soviet Music on the Bone》就是一本談論蘇維埃政權音樂秘史的作品。如果你預購了這本書,裡面還附贈錄有這些骨頭音樂的軟模唱片(flexi disc),僅限量 500 份。





lathecuts.com 對於這項技術就做出了特別的說明:「這和普通壓唱片的生產方式不一樣,從我們家出來的東西百分之百一定是手工製作。假設唱片收錄的時間總長10分鐘,那這張唱片的製作時間就是10分鐘,還得另外再加上準備的時間。這些負責裁切唱片的人,都相當具有經驗,這樣的人事成本當然也得反應在價格上。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張唱片,更是一個藝術品!藝術家的心血結晶和印有藝術家作品的便宜貨雖然看似一樣,但實則天差地遠!」歌手Son Lux的專輯就運用到這個設計。



航海家金唱片


在1977年,美國向外太空發射了「航海家一號」太空船,當時的NASA也在船上裝上了幾張唱片,內容收錄的是代表著地球多元文化以及生態多樣性的影像和錄音,目的是希望住在外太空的人類或是未來的人種,能夠有機會發現這些唱片。由康乃爾大學的Carl Sagan率領幾名委員為NASA精選出這些作品,他們集結了116張圖像和各種不同的大自然音效,例如海浪聲、風聲、雷聲,以及動物聲(包括鳥叫與鯨魚聲)。此外,他們也根據不同的年代和文化,特別在唱片裡收錄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還有55種古代和現代的語言,以及當時的美國總統Jimmy Carter和聯合國秘書長Kurt Waldheim的文字訊息。




充血黑膠唱片




這個特殊的唱片是來自於The Flaming Lips的專輯《The Flaming Lips and Heady Fwends》。當時這張充滿人血的專輯只限量10份,一張要價2500美金,所有的收入將全數做為慈善基金,捐給美國奧克拉荷馬人道協會。而熱情把自己的血捐出來做成專輯的歌手包括Nick Cave、Erykah Badu、Coldplay的Chris Martin,以及Ke$ha。另外Harry Manfredini的《Friday The 13th》電影原聲帶也曾經做過這樣的充血黑膠唱片,限量100份。



冰制黑膠唱片




瑞典樂團Shout Out Louds為了他們的單曲《Blue Ice》,和斯德哥爾摩的廣告公司一起合作,製作出冰制的黑膠唱片。搭配特殊的模具以及一瓶水,只有被唱片公司選中的十位歌迷才能幸運聽到這張冰制的黑膠唱片。





Brian Eno、Karl Hyde和Warp唱片,與HoloDecks的創辦人Lukasz Karluk和Toby and Pete工作室合作,共同打造出一款給iOS用戶免費使用的互動式擴增實境APP。當下載完後,你可以把這個APP使用在專輯《Someday World》黑膠唱片上。打開後,你會發現一座虛擬的城市就這樣浮現在眼前!



白金和鍍金唱片



著名的Third Man Records為導演Baz Luhrmann的電影《The Great Gatsby》發行了電影原聲帶專輯。但是這些限量發行的唱片堪稱是史無前例,因為唱片本身是由金屬所打造而成!Disc 1是以白金製作,而Disc 2則是鍍金而成。而且更酷的是,就連唱片封套也是木製的,用鐳射的方式在封面打出花紋,並以鋁釘固定。這張融合各項元素的專輯,不僅擁有著現代藝術裝置的風格,更是集合了經典與新潮設計於一身,象徵電影《The Great Gatsby》和Third Man Records的合作。





全世界首張每分鐘三轉的黑膠唱片,就出現在Third Man Records的三週年派對上,免費送給參與活動的來賓!這張唱片微妙的地方就在唱片旋轉的速度雖然很慢,但是播放出來的效果卻是相當快速!音樂的編排方式是7寸黑膠的規格,但是卻放在12寸的唱片裡。這個3rpm的唱片主要是收錄了Third Man Records的未發行的藍色系列單曲。藍色系列主要是由Jack White監製,路過或是剛好在納什維爾當地有表演的音樂人,就會被邀請到Third Man Records來錄製一些作品。





由Ray Parker Jr.所製作的電影《Ghostbusters》的原聲帶,特別在2014年的Record Store Day上發行限量5000張的30周年紀念螢光黑膠唱片。






一般來說,黑膠唱片不能播放的那面才會有雷射鵰刻的部分。不過有業者略作調整,把雷射鵰刻的花紋放在溝槽面,同時也不會影響到播放品質。這些唱片在燈光照射下,就會呈現出五顏六色的變化。紐西蘭樂團Split Enz 的《True Colours》專輯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色圈組合黑膠唱片




由Cos/Mes 製作,Ronny & Renzo混音的〈Naruto〉,其唱片設計是把單面的10寸透明黑膠唱片,以及一張7寸單面黃金唱片一起黏在特製的內層裡,總共限量100份。而美國樂團Glassjaw的迷你專輯《Coloring Book》,在樂迷們購買時則是隨機出貨彩色的黑膠唱片。總共有黃色、橘色、綠色、紅色、藍色以及白色;唱片又再細分為7寸、10寸以及12寸規格,其排列組合可達120種,可依據各個色圈的編號來做搭配。





由創辦人Amanda Ghassaei解說便能窺知一二!





根據PeaBrain唱片公司的描述,這張獨特的2寸黑膠唱片會和唱片公司的自家雜誌一起隨書發行,內容則是收錄The Shorts、Black Anchor、Joythief、Shooting Fish、Chemical Threat以及Baby Jugglers等英國朋克樂團的作品,每首歌各10秒,限量300份,全部賣完為止!而擔心唱片放不出來的朋友也不用擔心,在購買的同時PeaBrain的工作人員也會附上一個下載連結,讓你可以試聽全部樂團的作品。





The Jazz June樂團在2014年發行的《After The Earthquake》專輯,其首發限量200張的黑膠唱片,上面都附有銀色的亮片。紐澤西樂團Dads的迷你專輯《Pretty Good》,則是限量發行100張上面印有彩虹色亮片的黑膠唱片。至於英國愛丁堡樂團The Spook School則是曾經發行專輯《Dress Up》限量版的霜狀亮片黑膠唱片。





美國迷幻樂團Worthless曾為迷你專輯《Greener Grass》,發行限量15張的裝滿液體的黑膠唱片;後來又再追加50張,由Curtis Godino親自手工製作。至於在2012年的Record Store Day,Jack White也曾經發行單曲《Sixteen Saltines》的液體黑膠唱片,一旦在唱盤上轉動,你就能看到透明的藍色液體就在唱片裡面攪動!而這張唱片當初只在Third Man Records和Rolling Record的店裡販售。



巧克力唱片



法國DJ兼製作人Breakbot在2012年時發行單曲《By Your Side》的限量120張的可食性巧克力黑膠唱片,而且這張唱片是無法重複播放的。而做巧克力唱片的歌手也不只一個!克羅埃西亞歌手Gibonni在2013年發行的《20th Century Man》專輯,一樣也是把它做成了巧克力!還附帶以下的聲明:「某天我讀到一篇文章,內容是提到巧克力裡面含有幸福的荷爾蒙,而且還能提高人的性慾!因此我認為,能把巧克力和以1980年代音樂為基底的搖滾樂做結合是件很棒的事!還有,來看看影片裡的男人如何做出,以及聽巧克力唱片。」




3D列印唱片


這張唱片製作的概念比較像實驗性質!就如同上述木製唱片的製作。你可以透過以下影片看到整個製作過程,以及成品的聆聽效果!




玻璃唱片



這個很特別的玻璃唱片是在1880年由伏打實驗室的Alexander Bell,以及他的表兄弟Chichester Bell和Charles Sumner Tainter一起製作而成。在1937年時,則是由研究美國文物的史密森尼學會在Alexander Bell的女兒以及孫子的陪同下,將這份珍貴的玻璃唱片開封。下面的影片你可以聽到收錄在這張唱片裡的歌曲!






美國樂團 Perfect Pussy在2014年發行的迷你專輯《Say Yes To Love》,就加入了主唱Meredith Graves自己的血,壓製成300張限量的黑膠唱片。





英國樂團Emperor Yes在2014年發行的首張專輯《An Island Called Earth》,就將撞碎的隕石放入限量發行的100張唱片裡頭。





美國樂團Barren Harvest的《Subtle Cruelties》專輯,其限量100張的黑膠唱片裡都放入了真正的秋天枯葉。假如你愛好收集此類特殊唱片,也會被同時告知在聆聽此張黑膠唱片時,音質上會出現雜音和不規則的音效。




在英國有家名為And Vinyly的公司,專門提供一項獨特、卻有點怪怪的服務!就是可以把你的骨灰或心愛的人(寵物)的骨灰,壓製成一張12寸的透明黑膠,你可以選擇想要的音樂或聲音放進唱片中!你只需要提供骨灰給他們位於倫敦的工廠,並且支付3000英鎊的「基本包裝費」,就可以得到30張定製且專屬於你的骨灰黑膠唱片。





Eohippus樂團在發行他們的單曲《Getting Your Hair Wet With Pee》時,也推出限量100張裝有團員尿液和毛髮的黑膠唱片。根據他們的說法,這絕對是全世界首個集毛髮與尿液於一張的唱片

翼書網絡寫作培訓班《詩歌美文班》、《小說創作班》、《影視劇本班》滾動招生中。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訪問華文翼書網。翼書網華文世界最純淨的文學網站,歡迎作者入駐,自主定價,自助出版專書

相關焦點

  • 「黑膠唱片」到底是啥?
    上一期入門三十三問,我們講述了黑膠唱片是不是有錢人的遊戲。在後臺留言中,我們發現不少朋友對黑膠唱片有著極其模糊的認知,比如把膠木唱片與乙烯基唱片、SP與LP混為一談。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黑膠唱片」到底指的什麼?這要從一百多年前唱片誕生的那天說起,你可能在哪讀到過愛迪生發明了唱片。
  • 藝術 復興黑膠唱片,把音樂凝固成藝術品!
    近幾年,一些書店開始重新賣唱機和唱片,對於聽著MP3長大的一代年輕人來說,他們沒有見過這種載體而又喜愛接觸新事物,黑膠對於他們有巨大的吸引力。這使得黑膠逐漸成為一種潮流,開始復興之路。他們在去年8月,甚至因唱片訂單量過大,不得不暫停接單。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越玩興趣越大,老陸不斷更新升級設備,而且熱衷於自己研究和動手。  「我現在用的黑膠轉盤,是幾年前參考了德國多能士的旗艦產品(二手市場需要60多萬元)。我查閱了大量資料、圖紙,在國內找人加工了轉盤,從網上買進口軸承、馬達後自己組裝出來的,材料費用共花了3萬多元,這也是我用過的設備中目前效果最好的一臺。因為還沒有上漆,算是半成品吧。」老陸向記者介紹說。
  • 科普 把玩黑膠系統:您對黑膠唱片了解嗎
    但實際上黑膠唱片的類型與挑選技巧,甚至乎黑膠唱片為什麼會吸引人去聆聽,有不少黑膠發燒友並不是非常了解。以下關於黑膠唱片的內容由「影音新生活」整理與收集,希望能夠對剛開始玩黑膠系統的發燒友有所幫助。▌黑膠與模擬錄音人們通過耳朵從自然界獲得的聲音信號在時間和幅度上都是連續變化的,這種信號稱為模擬信號,黑膠唱片就是典型的模擬錄音。
  • 數位化給黑膠唱片降身價 聲音還原度超CD
    與此同時,歐美國家也有黑膠回暖趨勢,2011年英國黑膠唱片的銷量比前一年增長了43.7%,達到了2005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而美國的黑膠唱片銷量更是比前一年增長了71%。  在喬小兵看來,相比於CD裡看不見摸不著的數位音樂,黑膠唱片所承載的音樂是一種「可以觸摸到的起伏與凹凸」,是實在的、物質的存在。他不否認,從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CD唱片比黑膠唱片更先進。
  • 譚詠麟發 「籤名限量版黑膠唱片」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每一首經典金曲都能訴說一個年代的故事,每一張唱片都能喚醒一代人的回憶
  • 郭頂發行《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23日,環球音樂旗下唱作人郭頂發行個人全創作音樂專輯《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經過近一年七個月的「飛行」,郭頂用《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為這趟旅程畫上完美句號。 據了解,《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是郭頂力邀自己很欣賞的黑膠母帶製作人Brian Lucey親自操刀的,雖然專輯已經與黑膠契合度很高,但對音樂始終有獨到見解的郭頂又不想把二者做得完全一模一樣,決定重新製作黑膠母帶。
  • 11.11打造首個「黑膠日」,京東文娛帶用戶解鎖黑膠唱片新玩法
    京東文娛打造的首個「黑膠日」活動將於10月28日正式上線,近千張經典復古黑膠唱片優惠來襲,古典、爵士、藍調、搖滾、流行各類風格黑膠唱片應有盡有,將為熱愛黑膠音樂的文藝愛好者帶來一個獨特的、充滿儀式感的專屬狂歡節。
  • 黑膠唱片煥發「新春」?!統計顯示:2020年銷售額竟遠超CD
    黑膠唱片再度成為樂迷購買實體唱片的首選。(網絡圖片)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們聽音樂的習慣也隨之改變,如今在線串流音樂當道,實體唱片幾乎轉變成收藏用途,令人略感訝異的是,據美國銷售報告指出,黑膠唱片銷售竟然贏過CD唱片,是1980年代後首次。
  • 6/23郭頂《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準時落地
    環球音樂旗下唱作人郭頂將於6月23日發行個人全創作音樂專輯《飛行器的執行周期》黑膠唱片,該黑膠唱片由環球音樂與嘿喲音樂聯合重磅發行。這是繼郭頂去年底「落地之約」巡演告一段落後,音樂上的又一全新舉動。
  • 更有儀式感的「黑膠唱片」悄然興起 年輕人是主力客群
    比起那些深愛黑膠唱片多年的「骨灰級」選手,她身上這股「黑膠熱」是最近才燃起來的,但卻一發不可收拾。  任曉莉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最近不少歌手都紛紛出了黑膠唱片。「我喜歡的張靚穎、薛之謙等人前不久都出了黑膠唱片。我其實有點好奇,在這個手機隨便就能聽歌的年代,CD都很少有人買了,還有人會買那麼大的黑膠唱片嗎?」不得不承認,任曉莉的好奇讓她買下了第一張黑膠唱片。
  • 重慶一醫院院長痴迷黑膠唱片 近二十年收藏上萬張
    都市熱報消息,前不久,偶像天王周杰倫宣布將出道至今的14張專輯做成28張黑膠唱片套裝發行,不得不說,這帶領了黑膠唱片又一次回歸潮。在重慶,就有這樣一位黑膠唱片「發燒友」,他叫鄭漢。近20年裡,收藏了國內外上萬張黑膠唱片,其中有不少罕見珍品,他也因此成為行內知名的黑膠唱片收藏家之一。
  • 服務「價值上億的懷舊市場」,#vinyloftheday致力於成為黑膠唱片...
    二十一世紀最初十年間,亞馬遜的出現促成了大量小型利基線上公司的發展,與此類似,音樂流媒體也使老式黑膠唱片重受追捧。如Spotify,Apple Music和Tidal,這類訂閱流媒體服務已經越來越受歡迎。這與其說是一種競爭,不如說是一種補充,它促進了這項已被淘汰近半個世紀的技術的發展。
  • 在黑膠聲中遙想世界
    誰知到了清明,我們連學都沒有開,還困坐家中上著網課。這就是我的2020年,與全球共命運。 我一向這麼形容自己:不定期買書狂、資深業餘音樂愛好者、非專業旅遊達人。因為疫情,不能外出旅遊,也就意外地有了大把的時間待在家中,重新整理自己的藏書和藏碟。疫情在家期間,我把所有的黑膠碟全部完整地聽了一遍。因為沒法遠行,又把家中客廳裝上書牆,把家中所有的書籍理了一遍。
  • 破產14年後,傳奇唱片店Tower Records線上回歸
    CD剛出現的時候,唱片公司一度將它拒之門外,Solomon卻是CD最早也是最大的擁護者,他覺得這些創新的、高端的光碟會成為唱片零售店的救星。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人們熱切地從黑膠轉向了CD。1988年,CD的銷量呈現爆炸式增長,黑膠唱片的銷量下降了將近2/3。
  • 音響專欄 | 世界上最貴的十大黑膠唱盤
    音響專欄世界上最貴的十大黑膠唱盤原載 what HiFi 雜誌翻譯 / 樂迪你希望你使用的黑膠唱盤是什麼價位的?以下我們收集了世界上最昂貴的十個唱盤,它們可能適合資深的骨灰級土豪黑膠玩家,但對於一般的黑膠玩家來說,了解它們的存在也是很有必要的。
  • 打卡必去唱片店:能堅持的,一定對接年輕潮流人情味兒
    20年堅持開一家唱片店是什麼感受?「年輕的小宋變成了老宋、宋叔叔」,然後看著好多「死忠粉」從讀書、工作、結婚到帶著娃來買唱片。 「我的店除了賣唱片,還有點人情味兒。我除了掙那點錢,還『掙』了他們的人。」老宋說。
  • 音樂流媒體帶來的碳排放量,並不比唱片和 CD 時代少
    近日一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過去黑膠唱片顛峰時期曾在 1977 年產生了 3.46 億磅(約 15.7 萬公噸)的溫室氣體,而現在下載和串流音樂服務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則估計達到了 4.41 億磅(約 20 萬公噸)至 7.72 億磅(35 萬公噸)之多。
  • 這些唱片你聽過嗎?2019年度十大發燒唱片榜榜單揭曉
    參與本屆唱片榜評選活動的唱片公司有北京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有限責任公司、廣東星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唱片廣州有限公司等30多家,參選作品300多個唱片專輯。 最終,《中國三大男高音·主題音色合輯1號》、《寧峰·當代十一名琴·克萊斯勒·最美小提琴作品集》等10個專輯作品榮獲「年度十大發燒唱片獎」;《中國三大男高音·主題音色合輯1號》、《達人·拾年》等35個專輯作品榮獲「年度單項獎」;《趙季平·協奏曲》、《華之聲·中國交響音樂作品輯》等15張黑膠唱片專輯榮獲
  • 金唱片鬧烏龍,EXO第一排名遭質疑,粉絲曬獲獎名單反駁在哪?
    金唱片大賞,又被稱為韓國金唱片,是由日刊體育文化、韓國唱片產業協會舉辦的歌曲獎項。該獎項創立於1986年,是韓國最具公信力的歌曲頒獎典禮之一,意味著著韓國歌曲最高獎項,被稱作韓國「格萊美」。從2006年的第21屆金唱片大賞頒獎典禮起,逐漸區別音源與黑膠唱片,加設音源單位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