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海冰面積驟減 從最高位跌至40年來最低點

2020-11-28 星空汽車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號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南極的海冰面積在2015至2017年間,從創紀錄的高位跌至40年來的最低點。

這項報告是基於40年的衛星數據分析得出的,衛星數據顯示,從1979年開始,南極的海冰面積穩步增長,並在2014年達到了歷史最高,隨後開始急劇下降,到2017年,短短3年內海冰面積減少了兩百多萬平方公裡,降至40年來的最低點,至1070萬平方公裡。

減少的面積比墨西哥還要大,這樣的縮減速度要比北極快得多。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帕金森表示,在短時間內發生如此巨變,這或是表明地球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此外,根據報告,雖然南極的海冰面積在2018年略有回升,不過在今年的5月和6月又回歸低點。

帕金森還指出,海冰對地球的氣候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海冰能將50%到70%的陽光反射回太空,但是當海冰融化時,它反而會吸收熱量。

融化的海冰越多吸收的熱量也就越多,全球氣候也就會隨之變得越暖。這也將影響許多生物的生存環境。

克萊爾·帕金森同時也提到,除了北極的北極熊和南極的企鵝會受到海冰變化的影響之外,海冰的覆蓋率還會影響鳥類、鯨、海豹和在海冰上裡生存的小生物,並且會影響整個食物鏈。(供稿編輯:王一涵(實習))

相關焦點

  • 南極海冰面積驟減 4年融掉一個東北+華北
    南極海冰面積驟減 4年融掉一個東北+華北  黃琨 • 2019-07-03 09:01:30 來源:前瞻網 E、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南極海冰面積驟減
  • 南極海冰面積驟減 引發全球每年將有25萬人死亡?
    近期,一項新研究顯示,南極洲附近的海冰自2014年以來「急劇」融化,面積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有分析認為,這或將加劇全球氣候變暖。  南極海冰面積驟減意味著什麼?南極海冰面積驟減對我們有危害嗎?
  • 南極海冰面積銳減至歷史最低點 融化速度還在加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美國宇航局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南極洲附近的海冰自2014年以來「急劇」融化,面積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報告稱,美國宇航局在分析了2014年到2017年間的衛星數據後發現,在這四年內,南極洲海冰的覆蓋面積驟然減少了200萬平方公裡,幾乎和北極近40年損失的一樣多,不僅如此,海冰融化的速度還在不斷加快。研究人員表示,海冰對於地球的氣候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海冰融化,更多太陽的熱量將被深色的海水吸收,導致全球氣溫上升,並影響極地生態系統。
  • 南極海冰面積驟減!融化面積相當於4個法國,或將面臨消失困境
    說起旅行,最近幾年熱度大增的目的地就是南極大陸了。然而,隨著全球氣溫變暖的趨勢,這一片備受推崇的旅遊地或許正在逐漸消失。根據英國衛報7月2號的報導顯示,南極洲的廣闊海冰面積從2014年開始,就已經面臨著極具縮減的危機,而且其縮短的速率遠遠快於北冰洋周的海冰減少趨勢。
  • 140年來最熱的6月 南極海冰面積降至新低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顯示,2019年6月是有史以來最熱的6月,南極海冰面積也在該月再創新低。  專家稱,這種極端氣溫與氣候變化有關,人們應想方設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極端高溫天氣可能會越來越多。
  • 為何北極海冰融化南極海冰增多?
    南大洋厚厚的海冰圍困住中國「雪龍號」前行的腳步;而去年8月,一隻年滿16歲的北極熊因海冰驟減、覓食無處,餓死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特群島上……  面對此情此景,人們不禁要問: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同是地球的極點地區,為何海冰會呈現出兩張風格迥異的面孔呢?作為幾十年來一直從事極地氣候研究,並多次踏足兩極冰地的資深科學家,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卞林根為讀者一一解開謎團。
  • 南極海冰結冰量創40年新高
    「地球整體在不斷變暖,海冰整體如預期一樣不斷減少,但和全球變暖現象一樣,並非在每一個有海冰的區域海水結冰的趨勢都在下降。」帕金森說道。自20世紀70年代晚期以來,北極每年丟失了53900平方千米的冰;南極每年增加了18900平方千米的海冰。今年9月19日,自1979年以來南極洲的海冰結冰區域首次超過了2000萬平方英裡,根據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這樣顯示。
  • 日本研究機構: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原因待查
    中新網3月23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本月23日宣布,覆蓋南極洲的海冰面積本月1日約為215萬平方公裡,為1978年使用人造衛星觀測以來最小面積。  據報導,該研究所極地海洋學副教授牛尾收輝就原因表示,「需要從海洋水溫、洋流、風等各種角度來檢證」。    報導稱,這一時期的南極是夏季,氣溫上升,海冰面積為一年中最小。但2000年至2009年觀測到的最小面積平均為303萬平方公裡,本月1日的數據顯示減少至約七成。  該機構對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水循環變動觀測衛星「雫」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分析。
  • 全球變暖致北極海冰驟減,氣候變化敲響警鐘
    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對野生北極熊的數量構成了不可逆轉的威脅,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的影響使北極海冰降至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冰的急劇減少減少了極地野生動物的自然棲息地,並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北極的衛星掃描顯示,北極的最低氣溫在9月18日跌至最低點,海冰將在秋冬季節回歸,春夏季節融化,但從現在到10月之間的風可能會進一步影響該地區。我們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無所作為,到本世紀中葉,北極熊的數量將會下降。
  • 南極冰蓋和海冰有什麼變化
    ■相關連結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經過近十年間對南極冰蓋的研究後發現,從1992年起,南極冰蓋的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7.6毫米,而且最近5年又上升了差不多3毫米。此後融化速度急劇增加,從2012年到2017年,南極大陸每年失去2190億噸冰,相當於每年海平面上升0.6毫米。  與南極冰蓋消減相反,南極海冰在過去40年出現了增加的情況。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驥平介紹,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總體顯著增加,但存在非常大的區域差異。研究指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南大洋水循環加強,降水以雪為主。
  • 全球海冰日益減少:北極消融遠超南極增加
    不過,相比北極海冰的迅速減少,南極海冰的增加趨勢就不值一提了。這張圖片顯示的是衛星在2013年觀測到的南極海冰面積最大時的範圍。全球海冰通常在10月時面積達到最大,主要歸功於此時南極海冰達到面積最大值。
  • 南極海冰大消融,兩個法國「沒」了…真兇找到
    最近幾十年,隨著全球變暖持續,北極海冰早就呈現逐年減少的傾向,而南極海冰則呈現強烈波動,甚至直到2015年之前,南極海冰面積都在逐步增長。2016年到2017年間,南極海冰面積經歷了歷史性的下跌,短短兩年間就損失了12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兩個法國面積。這引起科學家們的高度緊張。難道全球變暖加速了?直至最近,一項新研究終於揭開了謎底:從2015年9月開始,一次強烈風暴引發的冰穴,觸發了南極海冰的連鎖消融。
  • 南極海冰正急速擴張 北極海冰日益捉襟見肘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南北極海冰截然相反的變化趨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科學家於今年9月份宣稱,北極海冰量仍低於正常水平——已經持續數年的減少趨勢還在繼續,以至於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日益「捉襟見肘」。
  • 北極海冰可能在2035年徹底消失,南極變化令人迷惑
    按照目前的變暖趨勢,北極的海冰在2035年可能會完全消失,而南極正以3倍於全球平均升溫的速度致使冰川融化、海岸收縮,但南極氣候變化似乎並不簡單,表現出一些令人迷惑的地方。北極上一次北極間冰期有過一段時間的溫暖期,大約在12萬年前,那時海冰也大量融化,而春夏季節,冰面融化的地方形成一個個淺水池,這個水池吸收陽光後加速周圍的海冰融化。
  • 地球「發燒」時:最熱的6月、最小南極海冰面積…
    地球「發燒」時:最熱的6月、最小南極海冰面積… 原標題:   除了溫度計,人們可以通過很多方法感受夏天的到來,包括北京三裡屯一家網紅奶茶店每天多用的1000個塑料杯、街頭冒出的西瓜攤和突然暢銷的小龍蝦
  • 南極海冰大消融,兩個法國「沒」了…真兇找到!
    這樣廣闊的面積,加上超級厚度,冰量是個天文數字。而海冰直接在海上形成,厚度通常小於3米。因為海冰夏天消融,冬天擴張,面積不定,科學家們給出了一個平均值。據測算,北極海冰和南極海冰年均面積分別約為1000萬平方公裡和1200萬平方公裡。在各自的寒冷季節,北極海冰可以擴張到1600萬平方公裡,南極海冰則動輒超過20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兩個以上中國陸地面積)。
  • 南極海冰融化斷裂 南極半島企鵝接近滅絕
    這裡由於地形和氣候局部差異,冬季海冰不減反增,阿德利企鵝數量也在穩步增長,特別是在羅伊德斯海角,阿德利企鵝族群以每年逾10%的幅度在壯大。「這裡是企鵝天堂。」研究羅斯海企鵝長達40年的生態學家大衛·恩利說,「如果你是一隻企鵝,這裡就是你的夢想家園。」不過,2001年,這片「淨土」也躲不過氣候變暖的「魔掌」。
  • 最新觀測結果顯示北冰洋冬季海冰面積創新低
    最新觀測結果顯示,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北冰洋海冰面積降到有記錄以來最低點。   近年來,由於北冰洋氣溫平均升高了約2攝氏度,北冰洋夏季海冰面積持續處於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儘管冰層變薄,但冬季海冰平均面積相對穩定。
  • 研究稱南極海冰正急速擴張而北極海冰日益變少
    ——已經持續數年的減少趨勢還在繼續,以至於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日益「捉襟見肘」。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科學家於今年9月份宣稱,北極海冰量仍低於正常水平——已經持續數年的減少趨勢還在繼續,以至於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日益「捉襟見肘」。隨後,研究又發現,在北極海冰不斷融化的同時,南極海冰量卻居高不下——自上世紀70年代末有衛星觀測紀錄以來,2014年南極周圍海域的海冰覆蓋面積再刷紀錄。
  • 南極海冰大消融,始於一個冰窟窿
    孫紅雷飾演的富豪擲重金拿下了拍品,卻「很壞地」告訴她,北極一時半會兒融化不了,就是融化了企鵝寶寶也會沒事,因為它們住在南極。 雖然是個老梗,不過就在2015年之後,《非2》上映不到5年,南極冰迎來了歷史性大消融,短短兩年就失去了120萬平方公裡的海冰面積,相當於兩個法國。同樣令人意外的是,企鵝寶寶不僅沒事,還活得更加興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