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凌晨4點的時候,在知乎上看過這樣一個活躍度極高的問題:
"是哪一個瞬間讓你徹底死心的?"
姑娘回答了很多,但有一句話顯得特別的扎眼:「我真的想過會和你結婚。」
是啊,如今的不愛了,是認真的,但曾經我愛你,也是認真的。
有不少人問過我,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突然之間就不愛了。
但我並不這樣認為,很多時候,兩個人看似只是因為一件不經意的小事而分手,實則在這件小事的背後早已堆積了無數個令人失望的瞬間。
而最後,那件讓自己下定決心分手的事情,也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朋友阿美和他是在大學的時候認識的,也共同度過了大學的四年時光。
阿美是上海人,而男生是陝西人,所以,很多朋友經常會問阿美:"你倆畢業之後怎麼辦呀,你會為了他嫁到陝西?"
每當這個時候,阿美就特別篤定地說:
"他以後要是真的對我好,我肯定會跟他回家的。"
只是,感情似乎從來不會像我們想像般的那麼容易,
漸漸地,阿美覺得男生對自己的態度有些變了,電話越來越少,見面時男生的態度也開始越來越不耐煩,甚至有的時候在關心男生的時候,男生也會覺得阿美話多。
記得有一次兩個人約好了去看畫展,阿美拿在票在展館的門口等了近兩個小時,在阿美打電話追問男生到哪裡的時候,男生在電話裡直接揚言說著,催催催,你不願意看就別看了,別煩我。
很多時候,阿美只是把心裡的委屈放在肚子裡,用阿美的話來說就是,每一次見他我都想緊緊的擁抱他,但在看到他對我冷漠和敷衍的態度時,舉起來的雙手,只好又悻悻地放下。
但很多時候,愛是積累起來的,不愛也是,正是很多個像這樣的瞬間,讓他們的關係慢慢走向盡頭。
他們分手前幾天的一個下午,天氣很熱,阿美中暑進了醫院,第一時間趕到阿美身邊的卻不是他,而是阿美的朋友。
坐在病床上的阿美不停地望著窗外,期待著他來看自己,終於,兩個小時之後,他趕來了。
剛到醫院的他,似乎剛打完籃球,左手拿著一瓶礦泉水,右手刷著手機,然後淡淡地掃了一眼輸液的阿美,說了一句,你怎麼這麼沒出息。
阿美說:"那一刻,我腦海裡一片空白,我真的想不到一個讓我深愛的人,在此時卻看不出一丁點的關心,那一刻,我就覺得,沒有他,我可能會過地更好,因為我再也沒有力氣失望了。
也許,那些所謂的不愛就像他們一般,即使我已經做好和你一直在一起的準備,但你卻一再的推我離開,甚至連我離開你的那條路都是你親身為我鋪好的。
電影《後來的我們》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方小曉的一句話:
"如果當年你上了那輛車,我會跟你一輩子。"
方小曉和沈見清是在北漂的時候認識的,在北京無依無靠的兩人也慢慢走到了一起。
當時的他們,雖然很窮,住著狹小的地下室,吃著簡陋的三餐,但卻很愛彼此。
可是,這渾渾噩噩的生活終究抵擋不過現實的殘酷,方小曉看著整日頹廢的沈見清,漸漸心生失望。
方小曉決定離開的那天,沈見清隔著地鐵的車廂,想要挽留,但最終卻沒有踏上那輛車。
再次見面後,見清遺憾的問著方小曉。
「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如果當時你有勇氣就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其實,當我們每一次做決定的時候,都在等著對方能做出一點點改變,但始終都看不到。
所以,即使再不舍,也只能離開了。
我曾聽說過這樣一句話:
"她是你一顆糖就能收買的女孩,但也是你十座金山都無法換回的姑娘。"
在感情的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曾很信任、很愛一個人。
愛到什麼程度呢?
他說的每一句話,我們都會牢牢地記在心裡。
和他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成為了最美好的回憶。
也曾幻想過,有一天,能為他穿上白色的婚紗。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像這樣足夠地愛一個人,就一定會有結果,但後來才知道,所有的感情並不是單項付出就可以獲得圓滿的,更多的時候,愛情更像是一對齒輪,是彼此成就彼此。
可能很多年後
我們還會再見面
但遺憾的是
我們的未來不再彼此有關
我從來不會在某一刻突然的不愛你
只是你的那些回應漸漸的磨滅掉了
我在愛情裡為你奔赴餘生的勇氣
但你一定要知道
我真的曾堅定不移的愛過你
END
七情六塵五欲,人在紅塵裡滾,你我共聚此時,歡迎關注我企鵝號,情感解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