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媒:河豚在中國實現無毒養殖 食客不必拼死嘗鮮
原標題:西媒稱河豚在中國實現無毒養殖:食客再不必「拼死」嘗鮮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導 西媒稱,河豚之所以備受眾多老饕追捧,關鍵的一點是吃它要冒生命危險。有人認為只有吃過河豚才是真正的美食家。然而,如今中國已經實現了養殖無毒河豚,讓更多的人在享受至美滋味的同時不必再擔心性命不保。
-
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你敢吃嗎
浙江在線6月3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雲山)提到河豚,很多人會想到它的呆萌形象:圓滾滾的身材、大大的眼睛、雪白的肚皮,更多人會想到「拼死吃河豚」的諺語。河豚雖然鮮美,但體內含有劇毒,僅0.5毫克河豚毒素就能讓人致命。如果劇毒河豚變成了無毒河豚,你會買回家嘗鮮嗎?
-
上市在即,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你敢吃嗎
提到河豚,很多人會想到它的呆萌形象:圓滾滾的身材、大大的眼睛、雪白的肚皮,更多人會想到「拼死吃河豚」的諺語。河豚雖然鮮美,但體內含有劇毒,僅0.5毫克河豚毒素就能讓人致命。如果劇毒河豚變成了無毒河豚,你會買回家嘗鮮嗎?錢報記者昨天從江蘇中洋集團了解到,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將在今年登陸浙江市場。
-
上海出現人工養殖無毒河豚 北京人坐飛機來嘗鮮
「有了技術的保障,加上政府部門的有效監管,『拼死吃河豚』就能成為歷史。 」陽清發說。 使毒素「倉庫」無毒可儲 今年四十出頭的陽清發,與河豚魚打了十幾年交道。碩士畢業後,他來到上海市水產研究所從事魚類生物學、特種水產養殖研究,從那時起,他就對河豚魚人工養殖產生了興趣。
-
不用再「拼死吃河豚」了!崇明有了能安全吃河豚魚的餐廳
原標題:不用再「拼死吃河豚」了!崇明有了能安全吃河豚魚的餐廳 「長江三鮮」之一的河魨魚(俗稱河豚魚),肉質鮮美卻含有劇毒,讓「老饕客」們又愛又恨,以往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記者日前從崇明區了解到,隨著人工飼養無毒河豚魚技術的成熟和河豚魚「禁食令」的鬆動,崇明首個河豚魚魚源基地掛牌在望,目前崇明已有了能安全烹飪河豚魚的餐廳,人們再也不用一邊「提心弔膽」一邊享用美味了。
-
【胡律師說法】拼死吃河豚,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河豚,食客老饕謂之「天下第一鮮」,肉質細膩且無腥味,在歷史上留下許多佳話。 北宋美食家蘇軾曾言「食河豚而百無味」,據宋人孫奕的《示兒篇》記載,蘇東坡在常州時,友人擅烹河豚,要請他嘗鮮。蘇東坡一言不發只顧大快朵頤,眾家眷失望時突聞東坡高喊:「也值得一死!」
-
不到百元的無毒河豚 你敢吃嗎?
提到河豚,很多人會想到它的呆萌形象:圓滾滾的身材、大大的眼睛、雪白的肚皮,更多人會想到「拼死吃河豚」的諺語。河豚雖然鮮美,但體內含有劇毒,僅0.5毫克河豚毒素就能讓人致命。如果劇毒河豚變成了無毒河豚,你會買回家嘗鮮嗎?錢報記者昨天從江蘇中洋集團了解到,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將在今年登陸浙江市場,售價每條不到100元。
-
10分鐘測出河豚毒素多少 從拼死吃到放心吃
一說起河豚,市民腦海中就浮出兩個詞:劇毒、美味。誤食河豚中毒者,目前仍無有效解藥可救治;但河豚肉質鮮美,古往今來食客絡繹不絕,亦有「拼死吃河豚」一說,——海水魚類苗種繁育科研中試基地的鐘建興副研究員介紹說,這其實是一種不大不小的誤解,因為河豚種類繁多,並且河豚並非都有劇毒,河豚分屬強毒、弱毒和無毒。
-
無毒不河豚 不食河豚,不知魚味
「無毒不丈夫」,無毒也不河豚。要是說河豚一點毒都沒有,美食的挑戰性頓時消失,反而有點無趣。
-
廣州不解禁食河豚 專家:食用河豚是拼死行為(圖)
資料圖片:我國河豚魚共有40多種,幾乎所有種類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 我國一直禁售禁食的河豚在國內部分地區可能要開禁了。記者昨日獲悉,江蘇年內有望放開食用河豚限制,國家衛生部門近日也批准上海開展河豚試食試驗。
-
爽口鮮嫩的無毒河豚正式進軍澳洲!
這是嘗過河豚的食客們公認的一句話。食客們雖然愛河豚的鮮,但是也有不少人擔心河豚自身的毒素。還好,Premium Puffer團隊帶來了「無毒河豚」的養殖技術,吃河豚,不再成為一件奢侈的事!Premium Puffer團隊的合作方中洋集團從事水產養殖,已有66年歷史。從1993年開始的研發培育「無毒河豚」工作,歷經6年,終於收穫了成果。世界第一條無毒河豚誕生,並且,申請到了控毒養殖發明的專利。
-
拼死享用的極致美味——河豚,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河魨,為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俗稱河豚。自古以來中國食用的河豚皆生息於河中,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雞泡」(廣東)、「雞抱」(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等稱呼。古時稱「肺魚」。河魨的體型渾圓,主要依靠胸鰭推進。這樣的體型雖然可以靈活旋轉,速度卻不快,是個容易獵取的目標。
-
養殖河豚魚打破原有的食物鏈 已達「微毒」「無毒」級別
眼下,正是傳統吃河豚的好時節。 對於河豚,民間歷來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一是「食得一口河豚肉,從此不聞天下魚」,盛讚其鮮美;一是「拼死吃河豚」,雖然也是唾涎其美味,卻對河豚的劇毒心懷忐忑。於是,吃還是不吃,成了一對矛盾。 儘管「河豚魚禁令」由來已久,但有一個現象卻無法否認,那就是蘇城大小飯店,「紅燒河豚」這道菜越來越普遍。
-
野生河豚有毒 請勿「拼死吃河豚」
網絡配圖近日,武漢市食藥監局發布了「加強餐飲環節河豚經營監督管理的通知」。通知規定,任何餐飲服務單位都不準加工經營鮮活河豚。河豚又名河魨,由於河豚味道鮮美,民間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各地均有吃河豚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發生。
-
一粒魚籽能毒死幾十人 國家再次強調禁售河豚(圖)-廣西新聞網
河豚味道好,但內臟有毒,食客勿以身試驗。記者 徐冰攝 一粒魚籽能毒死幾十人 國家再次強調禁售河豚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張若凡 10月24日,廣東發生一起吃河豚中毒事件,10人嘗鮮吃河豚,中毒後險些喪命。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重申,禁止食品經營者銷售河豚魚。
-
沒有拿命吃過河豚,算什麼吃貨
▲雜種河豚很難通過外表來判別 圖/網絡野生虎河豚的肝臟含有劇毒,在日本明令禁止售賣,即便是養殖的無毒河豚,肝臟部位的料理也不會出現在餐單上,只有極其熟悉或投緣的食客,才得以品嘗到小小的一份。為了更安心地吃河豚,一方面,日本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培育養殖無毒河豚;另一方面,日本規定廚師需要考取河豚魚廚師資格證,經曆書面考試、20分鐘的實踐考試,確保廚師能清晰分辨每一種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河豚魚,並且能在20分鐘內迅速將河豚內臟利落分解、將河豚肉切成刺身。
-
中國年輕一代正興起吃河豚熱,這種「致命美味」真的值得追捧嗎?
因為河豚帶有劇毒,處理不當的話會致人於死,所以中國和日本都有過官方禁食河豚的時期,這個我們後面再講。中國由於近年來剛剛解禁河豚,所以我們這一代人可能對河豚的印象比較模糊。大多數人對河豚的印象如下:河豚是一種生活在長江中的魚(其實這個概念並不準確)。生氣的時候會變成一個球。味道特別鮮美,且有劇毒,所以在中國有河豚料理上桌後由製作的廚師吃第一口讓食客安心的習俗。
-
河豚雖鮮切莫"中毒"!專家:選擇正規來源養殖品種
原標題:河豚雖鮮切莫「中毒」!專家:千萬選擇正規來源養殖品種,野生毒性強 蘇軾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寫道: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春天正是品江鮮的好時節,而河豚是不少老饕的最愛,有著「食得一口肉,從此不聞天下魚」的高評價。
-
26年河豚「禁食令」有條件放開,兩種河豚可以擺上家庭餐桌
據中國漁業協會河豚分會的調研報告顯示,這兩種東方魨在中國養殖和食用範圍最廣。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業界養殖戶獲悉,紅鰭東方魨主要是海水養殖,產品大多外銷到日、韓等國,養殖基地多在遼寧、河北、山東一帶;長江流域養殖種類則以暗紋東方魨為主,產品以內銷為主,江蘇、廣東為主要養殖基地。業內專家稱,這兩個東方魨品種經過二十餘年經驗積累,其技術及安全性控制手段已完全成熟。
-
「無毒河豚」你敢吃嗎?
「無毒」河豚你敢吃嗎俗話說「三月河豚九月蟹」,河豚魚雖含有劇毒,卻因為有「天下第一鮮」的美譽,讓「老饕客」們又愛又恨,欲罷不能。然而,在感嘆「不食河豚魚,焉知魚味,食得河豚魚,百魚皆無味!」的同時,也要知道每年因為吃河豚魚而中毒身亡的事例並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