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小編認為鮑勃·迪倫是偉大的美國藝術家之一,他的成就值得任何數量的讚揚和認可。問題是,他已經擁有了所有這些。他在「20世紀最偉大的100位美國人」榜單上名列前茅。「他得到的金錢、名譽、認可和獎勵多得他數不清。我認為授予他諾貝爾獎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諾貝爾獎,不包括和平獎,仍然是非常強大和受人尊敬的。諾貝爾文學獎可能是最具影響力的獎項。諾貝爾獎得主在化學或物理等領域都是很容易預測的,他們已經獲得了很多獎項,而且通常都能賺到足夠的錢來維持舒適的生活方式。然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們通常默默無聞地工作,他們的名字很少得到認可和金錢。諾貝爾獎可以在一夜之間改變這一切。而且,文學是一個獎項相對較少的領域。如果你不是在寫《哈利·波特》或《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你很難讓別人注意到你在寫任何東西。這樣,諾貝爾獎就能真正影響文學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它可以讓人讀,也可以讓人寫。許多偉大的作家仍然必須有一份「日常工作」,而諾貝爾獎的獎金可以讓他們騰出時間來寫作,就像讚助人的津貼讓哈珀·李能夠寫作《殺死一隻知更鳥》一樣。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浪費了這種權力。雖然他們讓更多的人去閱讀託馬斯·特蘭斯特羅默的作品,但沒有人會去聽鮑勃·迪倫的作品,因為他獲得了諾貝爾獎。有些作家的作品相對不被人注意,但由於這個獎項,他們的作品越來越不被人注意。有些人可能讀過文學藝術的標誌性作品,但他們不會這麼做,因為這個獎項。
真正讓人感覺像的是,諾貝爾委員會試圖通過把自己和一個非常酷的人聯繫起來來「酷」,同時試圖宣稱自己是「打破常規」的思考者。這就像一個醫生在移植心臟之前假裝像籃球那樣運球一樣運球——這與實際情況不符,可能會造成實際傷害。
儘管再次被冷落是件令人失望的事,但這次諾貝爾獎是一個裡程碑。
定義需要與時俱進。這是文學的一大進步。
《電子爭霸》(Tron, 1982年)因被認為使用電腦「作弊」而未能獲得奧斯卡最佳特效獎。在音樂創作中使用合成器和電腦程式也是如此。著名的四色定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認為是正確的,但是證明是在1976年,這要歸功於肯尼斯·阿佩爾和沃爾夫岡·哈肯的努力。然而,再一次,數學團體迅速貶低了他們的努力,因為他們已經用電腦做了。
看看我們現在的處境。計算機在幾乎每個領域的使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人們已經開始接受這一點。
那麼,為什麼文學的定義會停滯不前呢?為什麼散文要優於戲劇呢?剝去音樂,一首歌本質上就是一首詩。如果詩人和他們的作品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為什麼作詞家和他們的呢?
我們生活在一個邊界正在慢慢消失的世界。音樂家、遊戲開發者、畫家等都在使用數學模式和計算機代碼進行創作。性別、社會和文化規範正在同時融合和多樣化。不到10年前的普立茲獎承認,在線新聞與傳統新聞不相上下。
他被大多數評論家認為是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影響之一。幾十年來,他的歌詞一直受到評論家和學者的廣泛關注。約翰·列儂、尼爾·揚、西德·巴雷特、大衛·鮑伊和約翰尼·卡什等音樂家對他的影響很大。他的音樂是多種流派的融合,主要是布魯斯、鄉村、爵士、福音音樂和民間音樂。
對於一個長期享有盛譽的人來說,「打破」規則是合適的,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他的話,他就是一個反傳統主義者,一個打破規則的人,一個不墨守成規的人。
對於鮑勃·迪倫你是怎麼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