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合」做磁共振檢查,麻醉醫生給你「來一針」!

2020-11-25 騰訊網

在核磁共振室外,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

兒子

「媽媽,我不想進到那個黑箱子裡面檢查,我怕黑。」

媽媽

「兒子,我可以不做這個檢查嗎,裡面的噪音太大了,吵得我頭疼。」

兒子

「醫生醫生,我媽媽腰痛平躺不下去,怎麼做檢查呀?」

核磁檢查是一種診斷率很高的檢查,需要受檢者長時間平臥在一個狹小幽閉的桶型結構裡進行檢查,或許大部分人都能配合完成,但仍有一部分特殊人群(如:低齡兒童、老年痴呆患者、顱腦損傷患者、因疼痛而無法平躺的患者)為了進行這項檢查絞盡腦汁,費盡心思而無果,最後因無法明確診斷而延誤病情。

近日,就有這樣一位患者。彭某,益陽人,反覆左髖腿部疼痛半年,需要行核磁檢查明確診斷,但由於髖部疼痛無法平臥腿無法伸直,而且患者在聲音刺激下會出現肌肉不自主抖動,曾在當地醫院及省級醫院多次行核磁檢查都未能配合完成。患者得知株洲市中心醫院能在麻醉下行核磁檢查,遂滿懷期待的向我院求助。

得知這位患者的情況後,麻醉科張國光主任仔細對患者進行了全身評估,在麻醉科進行了麻醉前討論,並初步擬定了合適的麻醉方案。日前,患者先在手術室內行椎管內麻醉後,由張國光主任、夏冰副主任醫師陪同前往核磁檢查室,在準備間內行鎮靜麻醉後觀察30分鐘生命體徵平穩,送入核磁室最終順利的完成了檢查。

明確診斷後,患者次日在局麻下行「腰3/4左側出口根神經阻滯術」,術後髖腿部疼痛明顯緩解。患者及家屬對我院麻醉科的精湛醫技讚嘆不已,深表感謝。

2018年,株洲市中心醫院麻醉科在省內率先開展舒適化核磁檢查,越來越多的患者慕名而來。麻醉科本著「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宗旨,大膽創新,周密設計了一套安全、可靠的無痛技術手段,讓哭鬧害怕的低齡兒童安靜、放鬆的進行檢查;讓運動障礙亢進等神經系統性疾病的患者舒適、鎮靜的配合檢查;讓疼痛難忍處於強迫體位的患者無痛、安全的完成檢查。

舒適化核磁這一項目的開展毫無疑問是病友們的福音,也是目前舒適化醫療的衍生物。目前,株洲市中心醫院開展的舒適化醫療項目包括:無痛胃腸鏡、無痛人流、無痛取卵、無痛分娩、無痛纖支鏡、無痛ercp、舒適化核磁、舒適化口腔等,使患者在整個就醫過程中達到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愉悅感、無痛苦和無恐懼感。

諮詢電話;28561333

專家名片

張國光

麻醉科 主任醫師

畢業于衡陽醫學院醫療系,現任株洲市中心醫院麻醉科主任,湖南省麻醉專業委員會委員,株洲市麻醉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畢業後一直從事麻醉工作至今,並於1994年在福州軍區總醫院進修學習,1999年至2002年初參加援辛巴威醫療隊並獲嘉獎。曾在國家和省級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多次參加國家及省級麻醉會議,並進行經驗交流,組織本地的麻醉學數會議及經驗交流活動。

夏冰

麻醉科 副主任醫師

現任株洲市麻醉質控中心秘書長,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麻醉專業基地教學秘書,株洲市中心醫院青年學術委員會委員。畢業於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麻醉系,畢業後在株洲市中心醫院麻醉科工作至今。常年工作在臨床第一線,能勝任各類急、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工作,尤其擅長心臟和心血管手術的臨床麻醉及圍術期管理。在株洲地區,率先開展了超聲引導下的動靜脈穿刺及多種神經阻滯、經食道超聲(TEE)的圍術期應用以及多種高級血流動力學監測的新技術等。

【來源:株洲市中心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幽閉恐懼症患者害怕做磁共振怎麼辦?醫生:7點建議助你完成檢查
    案例1: 患者陳先生,因頭暈頭痛來湖南旺旺醫院門診就診,行頭部磁共振檢查只見陳先生臉色蒼白,自言自語:「醫生太可怕了,我心跳加速,呼吸不暢……」 案例2: 患者張女士,因肩頸痛前來湖南旺旺醫院放射科行頸椎磁共振檢查,一進入檢查室她就怯怯的探著頭往裡面看,她告訴醫生,她一想到要躺到機器上做檢查她就害怕,心慌。 曾經兩次嘗試做核磁共振,都失敗了。
  • 濟南艾瑪婦產醫院醫生一針麻醉,開啟舒適分娩之旅
    要問麻醉醫生是幹什麼的,很多寶媽可能會說就是打「無痛」的,讓寶媽生孩子感覺不到疼痛。是這樣的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個「神秘」的科室。事實上,絕非是打一針那麼簡單。宮口開到3指時,寶媽就可以打「無痛」了,助產士通常會給寶媽一個枕頭,讓寶媽抱著枕頭,指導寶媽做出正確的姿勢,以便注射麻醉藥。
  • 肝臟疾病為何要做磁共振檢查?磁共振的注意事項
    原標題:肝臟疾病為何要做磁共振檢查?磁共振的注意事項   為什麼肝臟疾病需要做磁共振檢查呢?由於磁共振檢查是放射檢查的一種,會有相應的輻射,因此很多人都會較為排斥磁共振檢查。但是,肝臟疾病做磁共振檢查是不能少的哦。
  • 做頭顱檢查時,CT與磁共振哪個更好?這兩種檢查方式各有特點
    人們的身體出現問題之後都要去醫院做檢查,因為有些時候醫生也會判斷不出來到底是哪些問題,只有通過做檢查的方式才可以準確的判斷出身體到底哪些部位出現了問題,才可以對症下藥,讓這些問題得到很好的治療以及緩解。
  • 浙江男子頭暈就醫,磁共振做不了,醫生檢查發現脖子裡有東西
    ,因為時不時地感受到頭暈,近日他決定去台州醫院進行一個檢查,可是當他在進行磁共振檢查的時候,儀器卻發出了攜帶金屬儀器的提示音,林先生一臉茫然,表示自己身上並未攜帶任何金屬物品。 醫生也仔仔細細地檢查了林先生的穿戴,確實沒有發現什麼帶什麼東西,這下就奇怪了,難不成身體內部自帶?不然為何會無法做磁共振檢查。
  • 倫琴影領:做磁共振檢查時感覺很「吵」,能不能把聲音關掉?
    做過磁共振檢查的人都知道,封閉的磁共振室裡不僅空間小,做檢查的時間長,而且還會產生非常強烈的噪聲,往往會引起部分患者的不適和恐懼。由於部分患者難以保持鎮定,從而影響了後面檢查的配合,比如患者因緊張而移動,則會影響圖像效果。這些噪聲是怎麼產生的呢?這些噪音對患者有沒有影響?能不能阻斷或者是降低噪音的分貝呢?
  • 心慌、氣促、冒冷汗……幽閉恐懼症患者要如何完成磁共振檢查?
    然而檢查開始後沒多久,王先生突然一把拽掉頭上的線圈,從檢查床上跳了下來,一個健步衝出門外。 醫生趕緊追了出去,只見王先生滿頭大汗,臉色蒼白,一邊捂著胸口一邊說:「太可怕了!一進那機器我的心就跳得飛快,喘不過氣來……」 天心區43歲的陳女士也有同樣的情況。
  • 拍了片還要做磁共振檢查 到底為了啥?
    &nbsp&nbsp&nbsp&nbsp拍了片還要做磁共振檢查 到底為了啥?&nbsp&nbsp&nbsp&nbsp相信不少外傷患者、特別是傷筋動骨的患者都在醫院經歷過拍片、做磁共振等雙重檢查。
  • 這些磁共振檢查的注意事項,醫生可能沒告訴你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場內所產生的信號經重建成像的一種影像技術。因此,人體接受磁共振檢查時位於強磁場環境裡。這個強磁場有多強?這裡不說科學術語,只給你一個宏觀印象:一個辦公室轉椅,靠近核磁機器時將產生600到800公斤的吸力;病人輪椅靠近機器,將產生一輛汽車重量的吸力。01、除去身上所有的飾物醫生會告訴你,核磁檢查時要取下金屬飾物,如耳環、戒指等。
  • 裝了心臟起搏器不能做磁共振檢查?·都市快報
    浙醫二院項美香教授: 看看你植入的是不是磁共振兼容起搏器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魯青 本報訊 前兩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收治了一位68歲的骨折患者,骨科醫生很為難:要做磁共振檢查,可患者3年前裝了心臟起搏器。
  • 磁共振(MRI)檢查有什麼作用,什麼情況需要做,為你解開神秘面紗
    磁共振(MRI)檢查有什麼作用,為你解開磁共振的神秘面紗不少人去醫院看病的時候,尤其是看五官科、神經內科、骨科的病人,醫生會給他們開具核磁共振檢查。由於核磁共振中帶一個核字,有些人就犯嘀咕了,這個檢查會不會有核輻射?檢查過程中有沒有痛苦?對人體是不是有傷害?小編今天就帶你了解一下關於磁共振的一些真相。
  • X光片、CT、磁共振檢查?你的疑問在這可以找到答案
    「醫生,可以幫我把X光片換成CT嗎?CT貴些是不是好些?」「醫生,聽說核磁共振更清楚,為什麼要給我照X光呢?」「醫生,我們可以不照磁共振嗎?都說有很大的核輻射。」在醫院,經常有患者和家屬面對各種影像檢查,提出類似的疑問。
  • 什麼是磁共振檢查?檢查需知這些
    原標題:什麼是磁共振檢查?檢查需知這些   什麼是磁共振檢查呢?磁共振檢查是可以輔助醫生確診很多疾病症狀的一種方法,並且檢查的時間較短,是很方便的醫學影像檢查方法。今天,不如就來一起看看磁共振檢查都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前了解吧。
  • 醫生:做磁共振檢查前不注意這兩點,或會變成植物人!
    住院的老王正在跟前來探望的老友嘮嗑。[這兩天醫生讓我去做個核磁共振,我很擔心啊!][醫生讓做就做唄,你擔心啥?]那得趕緊問問醫生,有沒有什麼副作用才行。]說起核磁共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正確的操作下,核磁共振是安全的。但由於在核磁共振機器及核磁共振檢查室內,都存在著非常強大的磁場,所以特殊的人群還是要提前了解一下注意事項,否則容易出現重大事故,如腦動脈瘤夾在掃描時嚴重移位,心臟起搏器折斷導致病人死亡等,都是觸目驚心的案例。
  • 教你避免不必要的磁共振檢查
    原標題:磁共振有副作用嗎?教你避免不必要的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有副作用嗎?磁共振檢查雖然是大多數人體檢項目中常見的一項,但是如果是不必要的磁共振檢查還是應該要儘量避免。接下來,就來教你如何避免不必要的磁共振檢查,快來一起看看吧。
  • 做核磁共振時,為何醫生讓家屬陪患者而醫生卻出去呢?實話告訴你
    你好,我是知心藍醫生。我本人也曾做過磁共振檢查,還是比較了解的,來告訴你真相。在醫院裡面做各種檢查,需要家屬陪護也是常見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對於一些老年人、兒童或者有精神異常的患者,無法自行配合檢查的。做核磁共振檢查時,為什麼醫生在外面看,而家屬卻要在醫院陪護,關於這個問題,我試著這樣來解釋解釋。1、我做磁共振的體驗10+年前吧,那時候在醫學院上大學三年級,有一次老師說需要幾個志願者,大概是一個臨床試驗,試驗的方法就是用針扎某個穴位,過後給做頭顱磁共振,看有什麼變化,大概是這樣子。那時候感覺新鮮啊,從沒見過,欣然報名,也沒管那麼多,想想老師總不會害我們吧。
  • 麻醉醫生雖然「隱形」卻不可或缺!
    有許多關於麻醉的箴言在坊間流傳:「手術治病,麻醉保命」,「只有小手術,沒有小麻醉」,「麻醉醫生是手術室裡的內科醫生」,「麻醉科是醫院的樞紐平臺」……也有人曾經說,每個麻醉醫生都有著姜太公釣魚的風範,表面看似波瀾不驚,實則內心波濤洶湧。
  • 醫生手記:做磁共振前你要知道的幾件事
    然而,過程中,一些患者因攜帶「違禁品」進行檢查而影響成像結果,甚至出現生理不良反應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做磁共振前,患者非常有必要了解以下幾件事。  首先,確保無任何金屬或磁性物質植入體內,包括假牙、電子耳、義眼、心臟起搏器等。這是因為檢查過程中的磁場十分強大,相當於三萬倍地球磁場,它能吸走金屬附件導致患者受傷,也可損壞上述設備造成後續影響。
  • 醫生告訴你 為何做磁共振時不能攜帶金屬物品
    「威力」,病人不聽勸解會造成什麼惡劣後果呢?來聽聽南京市第二醫院放射醫學科杜超主任怎麼說。  三萬倍地球磁場強度高速吸走一切金屬物品  杜主任介紹,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磁場完成成像的檢查方法,對人不存在電離輻射損傷,但如果病人不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攜帶「違禁品」入內,則可能受到很大傷害。  超導磁體的原理是通過通電螺線管產生磁場,即一個超導圓環,電流在圓環中不停地轉,產生極其穩定的磁場。
  • 做磁共振該留意什麼?不注意3點,醫生警告:或會變成植物人
    提起醫院的核磁共振,關於做磁共振時發生的事故層出不窮。曾在美國發生過一次嚴重的核磁共振事故,一名女護士違反規程將氧氣瓶推入了核磁共振掃描室裡,結果氧氣瓶飛入了磁體中心,導致一名正在做磁共振掃描檢查的六歲兒童被砸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