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風俗圖譜》:老舍看了說,中國也沒有這麼全的風俗圖譜

2020-11-29 北京日報客戶端

談到日本的漢學研究大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青木正兒,他是日本著名的漢學家,是日本漢學界京都學派的領袖之一。1925年,他來北京遊學,他觀察到,隨著西學東漸之風日盛,中國很多古老有趣的風俗,正在慢慢消失,於是他產生了要把北京的風情民俗畫下來的念頭。1925—1926年間,他延請中國畫師繪製了一百多幅北京風俗彩圖。隨著遊學結束,這些風俗圖被他帶回日本,由日本東北大學收藏。

《北京風俗圖譜》封面

《北京風俗圖譜》內文圖

直到1964年,出版機構平凡社注意到此書,打算將其收錄進「東洋文庫」,並由同為漢學家的內田道夫撰寫解說,次年出版了黑白縮印本。1986年,平凡社終於出版了此書的彩印本。

2015—2019年,耗時近四年,《北京風俗圖譜》彩色版首次引進出版,將近一百年前的老北京風俗回到國人視野,大家得以一覽20世紀老北京的風貌。譯者張小鋼教授曾感慨:「《北京風俗圖譜》從1925年青木博士策劃到今年翻譯成為中文,經過了九十三年的滄桑,終於在北京實現出版,頗有一種榮歸故裡的感覺。」

《北京風俗圖譜》,以一百餘幅老北京風俗彩畫廣泛地反映了中國民間傳統活動、婚葬祭祀儀式、生活用品、服裝食物、娛樂、戲劇、技藝等民間習俗。同時,每幅畫的解說都博採古今文獻,除了講述社會風俗,還對其與歷史文化的關係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作家老舍和前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王冶秋曾感慨,「中國也沒有這麼全的風俗圖譜」;而名物研究專家揚之水也評價道:「以圖譜的形式詳細介紹北京風俗,我所知道這是唯一一部。」

【作者介紹】

青木正兒不是等閒之輩,他是日本漢學界京都學派的領袖之一,歷任東北大學、京都大學、山口大學、同志社大學、立命館大學教授。他不僅在一生中三次訪問中國,還與王國維、胡適、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有著親密的交往。

青木正兒(1887-1964)

王國維本是青木正兒的老師狩野直喜(1868-1947)的朋友。青木大學畢業的翌年,就結識了當時正流亡日本的王國維,並向他求教。1922和1925年的兩度訪華期間,青木又多次與王國維當面切磋。青木的《中國近世戲曲史》,就是因為不同意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將明清戲曲貶低為「死文學」的觀點的刺激下而完成的。

1919年,青木正兒在日本創辦了學術雜誌《支那學》,在第1卷第1號上發表了《以胡適漩在中心的文學革命》,並將此書寄給了胡適。胡適隨後回復了青木,並盛讚「京都的學者向來很多研究中國學的,現在我看了這個雜誌,格外佩服」,二人自此開始交往。第一次中國之行,他在北京大學的招待宴會上見到了胡適。之後,二人通信頻繁,常常探討包括《水滸傳》在內的文學相關內容。

而與周氏兄弟的交往,則是以胡適為媒介展開的。青木正兒是第一位在日本公開評論魯迅小說的學者。胡適曾將青木的相關雜誌和書信轉寄給魯迅,魯迅也曾正式回復過青木正兒。雖然二人從未謀面,但魯迅高度評價了青木的著作《中國近世戲曲史》,併購買了其當時出版的所有論著。

相比起來,青木與周作人的友情則更加醇厚。周氏兩兄弟幾乎同時開始與青木有聯繫,但不同於魯迅,周作人與青木的書信交往長達半個世紀,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1941年,為汪偽政權效命的周作人到東京參加會議。途經京都時他見到青木,二人相談甚歡。而在旅日期間,青木為周作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斡旋與幫助,以助於周回國後,一連去了兩封信以表示感激。之後,周作人也通過信件對青木訴說著人生的沉沉浮浮。

【書摘】

夜市擺攤兒小賣

大街上眾多的小攤兒賣日用雜貨,「 夜店」是晚飯後散步的市民駐足遊覽的地方。

夜市賣的多是日用品,價格與普通的商店相比便宜一點。所謂「貪賤買老牛」─貪小便宜吃大虧─稍不注意,就會買沒有用的東西。商人不一定有惡意,但是因為價格便宜,所以不保證東西的質量,而且在略微發暗的燈火處選商品,和白天的挑挑揀揀不同。第二天早上仔細一看,完全是不同的東西。但是夜店也有好處,有點兒佔小便宜的心理,比如說買兩三塊手絹,因為比商店便宜,所以東西略有問題也沒有大礙。只是商店以「 言無二價」為宗旨,夜店標高價的時候多。完全不了解東西的價格,容易被矇騙。這一點,雖說客人不是上帝,在北京住慣的人們會巧妙地利用夜市。

「市」具 有最重要的意義是,在遠離都市的農村,一般村落沒有商店,所以買火柴、白糖以及買孩子們的一根鉛筆,人們都要到「市」上去買。在街道或河邊比較大的村落,規定的日子有「市」,也叫「集」。這樣的村落裡大體上有傳統的寺廟,說明了「市」和寺廟有著很深的關係。

「市」大體上中午以前就結束了。清晨,有趕著毛驢運糧食的,用扁擔擔棉花的,推著獨輪車運花生的,抱著的籃子裡裝著十幾個雞蛋的等,不管男女老少都腳步輕鬆地往集上走,這叫「趕集」。農民們從附近的村落像潮水般湧來,再像潮水般退去。山東有個地方趕「夜集」,黎明前還一片漆黑的時候,「市」就開始了;天亮以後,人們已經散了。這個習俗是因為往返於「市」,不影響當天的工作,所以「市」就自然形成了。

從事村落周邊物資的集散而定住在那裡的商人們擁有店鋪,收購農家生產的糧食和棉花。當地的富農借給農家高利貸。而擺小攤的小雜貨店的商人等隨著集市移動,四處做買賣。此外,還有按季節到當地收購棉花、花生、菸葉等土特產的城裡商人。物資的買賣是通過集市來進行的,所以必須說明農村社會的集市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強制徵稅非常嚴格,交易的農產品和家畜無一例外地課稅,也是在這樣的集市進行。

因為農民很少離開村落,所以平常和附近的村落也不太往來,通過集市,村落間的聯繫也增多了。另外,有集市的村落大體上設置徵稅、保安、郵政等政府機關,雖然不多,也設置一些分支機構。農民們到集市來,了解政府的告示,收發信件,了解物價的變動,打聽時事新聞,把所有這些信息帶回自己的村落,洋洋得意地四處傳播。在集市上用糧食換成現金,回家時給孩子買襪子,給老母親買點心,或者喝上一杯高粱酒陶然自樂。大的集市有說書的、魔術師和西洋鏡等,集市也是農民們娛樂的地方。

都會的廟會和夜市是農村機制的殘存,可以說是一種變形。

賣細花

根據蔡繩格的《燕市貨聲》,吆喝「翠啊花」的是賣翡翠玉簪的,吆喝「賣綾絹花囉 」的是賣假花的。這是兩個二尺左右的紙箱上串著一根棍子,擔在肩上走。如圖,綠色的箱子用扁擔前後挑著,也有隻挑後面的箱子的,裡面的商品是絹、燈心草、紙、蠟等材料製作的細花飾物、蝴蝶、絨球等。其中細花相當逼真,很漂亮,頗受市井的孩子和婦女們歡迎。各種各樣有趣的細花裝飾,戴在女子的頭上和胸前的風景,光是想像就不由得微笑起來。所謂「 賣假首飾 」,就是專門販賣寶石和貴金屬的模造品,市井的孩子和婦女們對此很鍾情。其他還有「 搖鈴的鏜鼓」販賣婦女日常用品的,肩上背著的箱子裡,有梳頭的梳子、髮飾、刷子、別針等。從前走村串戶賣婦女用品的貨郎什麼都賣。元雜劇《 張鼎智勘魔合羅》裡的貨郎拿著撥浪鼓,後來的賣貨郎也是一樣的吧。

日本也是一樣,細花充實著愛花的人們的心,無論何時都是那麼鮮豔。裝飾花草自古有之,古代歌謠集《詩經》裡也有這樣的描寫 :

自牧歸荑,

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

美人之貽。

年輕的姑娘從野外採集白茅草來送給我,多麼美麗,世上罕見。不,白茅草並不漂亮,那是美人送給我的緣故。

洧之外,

洵 且樂,

維士與女,

伊其相謔,

贈之以芍藥。

洧水的對岸真的廣闊而歡樂,年輕人互相嬉戲,贈送芍藥花。與自然為友,愛自然孕育的美好事物,欣賞花兒的心情,無論何時都體現在細節之中。

春聯門神

春聯是貼在家門或房間入口處左右柱子上的紅色長紙。上面寫著喜迎正月的吉慶文字。

宅第的門上一般貼著如下的聯句:「詩書繼世,忠厚傳家」 「雲獻吉祥星聯福壽」「花開富貴,竹報平安」「天增福祿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等。

門上的橫幅是「出入亨通」「五福臨門」等橫批。屏門 ( 裡面猶如屏風的四扇門 ) 斜貼著四方形的紙,寫著「福」字的叫「鬥方」。這些鬥方都是用紅紙(或雙紅紙)為底。另外,在正月到處張貼著「出門見喜」「抬頭見喜」等吉利語句。

春聯大概是與桃符同時出現的。桃符是「以薄木版長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畫神像,狻猊 ( 獅子 )、白澤 ( 黃帝所獲神獸 ) 之屬,下書左『鬱壘』、右『神荼』,或寫春詞或祝禱之語,歲旦則更之」,由此演變為今天的春聯和門神。

【名家推薦】

看到青木正兒的名字,自然就會格外留意,又不僅出自對編纂者的欽敬和信任,同時在於書裡多有我關心的民俗風物,因此這本書很早就託旅居東瀛的友人購得,雖然是平凡社「東洋文庫」的小開本,除兩卷卷首各有一幅彩版之外,其餘都是尺寸不大的黑白圖,不過印刷質量很好,圖版算得清晰。內山道夫的解說部分又穿插了若干照片,如「民國初年的正陽門」,「民國初年的西四牌樓」,如竹枝詞、子弟書中多有描繪的二閘風光。又有「最近的廠甸」,「最近的琉璃廠」,所謂「最近」,當然是作者撰寫說明的年代,距今則也不算近了,因也可稱難得。

在這之後,承友人相助,自中國國家圖書館借得平凡社一九八六年的彩印本,彩圖的好處是可以看清很多細節,便更覺喜歡。前幾年赴京都看展,這一部也終於買到手。同時還買到也是青木愛賞的寬政本《清俗紀聞》。

此書十三年前已由中華書局出版中譯本。該書《譯者前言》曾特別提到《北京風俗圖譜》:「除了《清俗紀聞》這本書之外,清末民初時,在日本人的著作中,關於中國北方的民俗,有青木正兒編輯的《北京風俗圖譜》,收集也頗為詳盡。這兩本書加在一起,日本人眼中的清朝盛世及末期的中國南北方風俗文物,就都可以盡覽於眼下了。」

確如所言,兩部書時代有早晚之別,地域有南北之異,前者詳於禮俗,後者詳於風俗,正不妨互補,而不少相近乃至相同之處,對照來看,也很有意思。比如《紀聞》卷二《居家》中列舉的樂器中有「銅角」,上細下粗的上下兩節,上端吹口像個小杯子,下端狀如長筒。在《圖譜》中正可以看到它在「迎親」和「燒船」等場合中的使用。

若有興趣尋找大銅角更早的圖像,那麼位於阿里扎達縣古格王國遺址拉康瑪波(紅殿)的殿堂壁畫「慶典圖」中已經有它的身影,時代約當十五世紀中葉。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人《出警入蹕圖》裡,也有大銅角和嗩吶兩兩成對。這自然屬於我關心的名物,特別是名物之沿革,而兩書都有不少。比如《圖譜》「綵絲系虎」一幅所繪孩兒戴著的艾虎,即早高懸在故宮博物院藏明人《春景貨郎圖》中。兩相對照,便有史的意思在裡邊了。

與出自南方商人見聞的《清俗紀聞》不同,《北京風俗圖譜》紀錄了不少滿族服飾,圖像旁邊標示名稱,自是極便認知,這裡便又有我所關注的實物與圖像的對應。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一件清代的藏獺卷簷帽,帽頂彩繡八枝蝴蝶捧出的四枝粉白牡丹,頂心一個紅線結。後垂的兩根飄帶上端併攏從帽簷預留的小孔穿進來,用一個小鉤掛在線環裡,底端分別結流蘇,算上流蘇總長几近三尺,紅飄帶上彩繡兩相對稱的花枝蝴蝶。首都博物館藏清代年畫《唱影戲圖》裡,足登花盆底鞋的滿族女子戴著的正是如此式樣的一頂。《圖譜》服飾部分的「禮冠便帽」一項繪有此物,標名曰「旂帽坤球」,因知此即清人筆記中說到的「困秋」。崇彝《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說婦女服飾曰:「冠則帶困秋帽,與男冠相仿,但無頂,無纓,皆以組繡為飾,後綴繡花長飄帶二條,此冬季所用者。」夏仁虎《舊京瑣記》「俗尚」一節說道「便帽曰秋帽,以皮為沿者曰困秋」。因是冬季所用,故多以毛皮翻折為帽簷。所謂「無頂」,是頂為組繡。追索物名,能夠得到這樣的印證,最是教人歡喜。

以圖譜的形式詳細介紹北京風俗,我所知道這是唯一一部。它的好處,其實展卷即知,原無須他人辭費。想必每個人都可以從這裡看到自己喜歡的部分,或發現久在尋覓的風土人情,收穫故事,豐富知見。今欣然於中譯本的問世,受責編之命拉雜寫下幾行文字,實在是很多餘的。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參全基因組圖譜測序完成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人參行業將如何扛起民族產業振興的大旗? 科技參:以國家需求為導向 日前,由中科院、通化市政府、紫鑫藥業共同主辦的「中國人參基因組圖譜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吉林省省長王儒林、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出席了發布會。
  • 風溼病圖譜續集: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圖譜
    還記得之前小編向您推薦過的《中國風溼病圖譜——類風溼關節炎分冊》嗎?
  • 古人為何如此重視風俗-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我談到「風俗」這個詞的時候,大家腦子裡反映出來的也許就是月餅、粽子、舞龍、舞獅、兔兒爺這些東西,這些都是風俗裡面比較淺表的東西。    其實在我國傳統文化裡面,「風俗」是極大的事情。它是由一個國家民眾的文化追求、價值認同所形成的總體風氣。古人認為,這個風氣正不正,是關係到國家長遠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宋代有個很有名的學者叫樓鑰,他說:「國家元氣,全在風俗;風俗之本,實系紀綱。」
  • 令人瞠目結舌的性愛風俗(圖)
    令人瞠目結舌的性愛風俗(圖) 索羅門群島:No「自摸」  索羅門群島附近,有一個叫做Tikopia的小島,那裡的男性島民居然沒有觸摸自己陽具的權力,可以說,沒有異性的「幫忙」,或是偶爾「跑馬」,他們通常不會嘗到射精的滋味。
  • 中國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
  • 北京動物園整理四十種動物血液圖譜
    北京動物園整理四十種動物血液圖譜,到昨天,已經整理收集了4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血液圖譜。
  • 中國兒童標準腦結構發育圖譜
    因此,繪製我國兒童特有的「腦發育圖譜」、建立兒童腦發育圖譜的「中國標準」,十分必要。在本研究中,他們基於328名認知正常中國兒童(6至12歲)的高質量磁共振腦影像數據,採用嚴格規範的圖像處理與質量控制流程,通過無偏迭代的模板圖譜生成算法,構建了中國兒童標準腦結構圖譜集(CHN-PD)。這些圖譜包括左右非對稱和對稱類型的標準頭/腦T1像結構模板、T2像結構模板以及對應的腦組織分割圖譜。
  • 全新人類腦圖譜
    原標題:全新人類腦圖譜據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他團隊經過6年的努力,成功繪製出全新的人類腦圖譜,即腦網絡組圖譜。該項研究的最新成果——全腦精細分區圖譜及其全腦連接圖譜在國際學術期刊《大腦皮層》上在線發表。人類腦圖譜是理解腦的結構和功能的基石。
  • 【乾貨】最全知識圖譜的概念篇
    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 以其強大的語義處理能力和開放組織能力,為網際網路時代的知識化組織和智能應用奠定了基礎。最近,大規模知識圖譜庫的研究和應用在學術界和工業界引起了足夠的注意力。知識圖譜旨在描述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實體以及實體之間的關係。
  • 六年級下學期作文入門:家鄉的風俗,怎麼寫
    今天,我們來說六年級下學期的第一篇作文,家鄉的風俗怎麼寫。我們先看題目要求。作文要求寫咱們家鄉的特別的風俗習慣。這對於現在的孩子們來說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現在的風俗習慣相較於二三十年前,是少了很多的。所謂的:「離家三裡遠,別是一鄉風。」在現如今,體現還不明顯。所以,作文的選材上,還是留有餘地的。寫之前,先查閱資料或問問長輩。深入了解這種風俗。
  • 《中國自然歷史繪畫》包含16本圖譜:中國動物圖譜、野生植物圖譜...
    這七組《中國自然歷史繪畫》包含16本圖譜:中國動物圖譜、野生植物圖譜、通草畫(棉布紡織、玻璃製造、竹紙製造、煤礦採運)、中國花鳥圖繪、中國制漆圖譜、各式爐灶圖、陶瓷燒制、金屬手工藝白描圖等等,其中部分動植物圖由法國畫家Pierre Joseph Buchoz繪製。
  • 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圖譜,你get到了嗎?
    今天,小編要向你推薦一本剛剛新鮮出爐的書,這本書是風溼病系列圖譜中的一本——《中國風溼病圖譜——系統性紅斑狼瘡分冊》,就是下面這本書。
  • 中國腫瘤基因圖譜計劃暨胃癌課題啟動會在北京召開
    2019年6月28-30日,北京消化腫瘤國際高峰論壇暨中國胃腸腫瘤臨床研究協作組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消化道腫瘤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致力於推動消化系統腫瘤的診療規範化
  • 手繪中國鳥類圖譜集中呈現
    光明網訊 (記者 田呢)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內,746張鳥類圖譜,將鳥類這一自然界的精靈,用傳統藝術和自然主義結合的手法靈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保利文化集團聯合推出的公益性展覽「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3月31日開幕。
  • 中國學者構建高精度乙醯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圖譜
    以往的研究通常獲得的是二維組織切片的圖像,只能大致獲取神經元的分布和估算神經元的數目;受限於成像方法和標記技術,更加難以獲取神經元的完整形態結構信息,因此一直沒有精確的膽鹼能神經元三維全腦分布圖譜的報導。
  • 首個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完成-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9月22日電(記者李慧)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孫效文研究員牽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聯合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哈佛大學、奧本大學等單位組建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完成了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成為國際上首個完成全面解析的異源四倍體硬骨魚類基因組圖譜。
  • 80年前舊著被譯回 《旗人風華》徐展舊京風俗
    其子羅進德也是翻譯家,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聯合國職員,精通多國語言,2005年被中國翻譯家協會授予「資深翻譯家」稱號。  在《旗人風華:一個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中,羅信耀仿馬克吐溫的小說筆法,虛構了禮士胡同的吳家三代,以吳小禿兒的出生到生子的全過程,描寫了北京民俗的方方面面。
  • 「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中國工作組成立
    」大科學計劃啟動前期工作座談會在上海市召開,本次會議明確了該計劃的推進路徑,宣布了中國工作組的成立,並就該計劃的具體實施思路和舉措進行研討。」這一倡議,認為其符合國際大科學計劃的基本原則,同意並支持由科學界先行發起「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
  • 科學網—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構建成功
    本報訊(記者高長安 通訊員全志武)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成功完成了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