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病圖譜續集: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圖譜

2021-01-13 生命新知

還記得之前小編向您推薦過的《中國風溼病圖譜——類風溼關節炎分冊》嗎?


今天,小編要向你推薦這一系列圖譜的另一本:


《中國風溼病圖譜——系統性紅斑狼瘡分冊》,就是下面這本書。



這本圖譜收集了

全國一線臨床醫生提交的500餘張狼瘡圖片;

是中國風溼科醫生集體智慧的結晶;

也是臨床、科研和教學中不可多得的工具書;

書中的彩圖張張精彩,堪稱經典:


書中更多精彩圖片不容錯過

等你瀏覽。


這本書於2018年新鮮出版;

這本書的出版方是「復旦大學出版社」

如今全國最大、最出名的出版集團之一。


這本書的主編是

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主任張奉春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曾小峰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帥宗文


這本書已經成為一種流行

一種必須,一種風溼科醫生的標配

如果你是一位風溼科醫生

還等什麼,快來擁有!





第一步:掃描下方二維碼完成支付(收款方:上海哥特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第二步:支付成功後,將您①購買的數量、②姓名、③郵寄地址、④手機號發送到13764300661


我們為什麼要做這本圖譜?

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中國風溼病患者最真實的臨床表現;

為了讓中國風溼科醫生講課時,能引用本國患者的圖片;

為了讓世界頂級風溼病圖片上能出現中國人的名字!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圖譜,你get到了嗎?
    今天,小編要向你推薦一本剛剛新鮮出爐的書,這本書是風溼病系列圖譜中的一本——《中國風溼病圖譜——系統性紅斑狼瘡分冊》,就是下面這本書。
  • 系統性紅斑狼瘡醫生排名2.0
    張奉春 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類風溼關節炎、脊柱關節病(如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等)、系統性血管炎等各種風溼免疫國際名醫 【所在醫院】北京協和醫院 【醫生概述】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內科學系主任,亞洲太平洋地區抗風溼病聯盟董事會董事
  •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簡介
    雖然利妥昔單抗未被批准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但B細胞功能障礙被認為是SLE發病機制中最重要的一環, CD20是B細胞特異的表面標記物。2012年美國風溼病協會(ACR)指南建議,在誘導治療6個月後腎炎未得到改善甚至惡化的LN 患者,或CTX和MMF治療均失敗的患者,可考慮使用利妥昔單抗。
  • 【世界狼瘡日】系統性紅斑狼瘡一定會出現腎炎嗎?
    【世界狼瘡日】系統性紅斑狼瘡一定會出現腎炎嗎?腎臟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率最高的器官據流行病學報導,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腎臟受累率幾乎為100%,但是,出現腎損害相關的臨床表現患者卻只佔其中的45%-85%,也就是說還有15%-55%的患者雖然腎臟已經受損,但不會或尚未表現出任何不適及尿液指標的異常,你可以理解為代償期。
  •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癒再現曙光(圖)
    徐媛博士資料圖片中國網6月27日訊 來自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幹擾素調節因子5(IRF5)作為一種致病因子,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中起核心作用抑制IRF5可以阻斷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起關鍵作用的細胞信號通路,從而治癒紅斑狼瘡。這一發現為人類攻克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溼病和一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病的探索道路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該成果以長文的形式刊登在擁有百年歷史的學術權威雜誌《免疫學》中。據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徐媛博士介紹,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中自身免疫疾病,以致病因子的複雜和多樣著稱,其具體的致病機理一直以來都是個迷。
  • 妊娠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治(三)實驗室檢查|實驗室|SLE|診治|妊娠...
    參考文獻1、復發性流產合併風溼免疫病免疫抑制劑應用中國專家共識編寫組.復發性流產合併風溼免疫病免疫抑制劑應用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生殖與避孕雜誌,2020,40(7):527-534.2、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風溼病分冊[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12,45-56.
  • 新青蒿素類衍生物或可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導的,以免疫性炎症為突出表現的瀰漫性結締組織病。
  • 生物製劑首度入渝用於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
    去年12月,一款用於治療5歲以上患者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生物製劑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用於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仍具有高疾病活動度、自身抗體陽性的系統性紅斑狼瘡(SLE)5 歲及以上患者,重醫附屬兒童醫院也在全市率先開始使用該生物製劑用於兒童狼瘡臨床治療。
  • 《協和醫學雜誌》2020年3期主題:系統性紅斑狼瘡新進展
    本期主題:系統性紅斑狼瘡新進展:希望與挑戰 楊華夏,張奉春 專家論壇 系統性紅斑狼瘡藥物治療發展趨勢 楊念生 系統性紅斑狼瘡與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相關疫苗
  • 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告訴你,激素得這樣用 | 指南時間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病,患者體內存在大量自身抗體,可累及全身多系統、多臟器,嚴重可最終導致患者死亡。總之,《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是結合中國SLE患者發病、臨床表現和臨床轉歸發布的最全面指南,具有中國特色,指南對SLE激素應用做了較全面的規範。臨床醫師需密切關注SLE患者疾病活動,並應根據病情活動度、用藥時間長短,以及激素的不良反應等情況來調整用藥劑量與用法,對病情長期穩定的患者,可考慮逐漸減停激素。
  • 5個熱點研究,了解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最新動態
    5個熱點研究,了解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最新動態 2020-06-05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國科學家揭示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原因
    人民日報北京11月4日電(記者 白劍峰)國際期刊《科學》雜誌日前報導了我國科學家關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原因的研究成果。
  • 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更新了什麼?本文帶您一睹為快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經典的自身免疫病,病情異質性強,個體化診治要求高。隨著學科發展,我國SLE患者的預後雖已有了顯著的改善,疾病的遠期死亡率卻依然居高不下。
  • 患系統性紅斑狼瘡會有什麼症狀?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皮膚受損有什麼特點? 典型的蝶形紅斑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其表現常為新近出現的、輪廓清晰、有水腫的淡紅斑,表面光滑、平坦,分布在雙顴部及鼻梁部,看上去像抹了胭脂一樣,紅斑常在日曬後加重。但皮損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發生率為80%左右,並非每個病人都出現顴部蝶形紅斑。 皮損可在面部、額部、頸部、胸背部、也可在手掌或足底、指端呈點片狀紅斑,或指甲周圍無痛性紅斑。有時表現為斑丘疹,局部可有鱗屑。
  • 系統性紅斑狼瘡有多嚴重,不能只看症狀
    投稿發送至RP@high-med.com 應聘全職及兼職編輯,發送簡歷至 chenlf@high-med.com 提到系統性紅斑狼瘡
  • 生物物理所等發現系統性紅斑狼瘡易感長非編碼基因SLEAR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好發於育齡期女性,男女發病率之比約為1:9,中國的患病率約為31-70/10萬。一般認為SLE的發生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均相關,其中遺傳因素髮揮重要作用。
  • CELL雜誌刊登附屬仁濟醫院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最新成果
    4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風溼病研究所所長沈南課題組、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的陳玲玲課題組、中科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楊力課題組合作在《細胞》(Cell期刊)發表題為《環形RNA的結構與穩定性參與調控先天免疫PKR的激活》(Structure and Degradation of Circular RNAs Regulate
  • 周毅:獨到見解有效診治紅斑狼瘡
    廣東省醫學會風溼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風溼免疫醫師分會第二、三屆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溼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痛風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免疫學會臨床免疫分會副主任委員。
  • 系統性紅斑狼瘡如何提高生活質量?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累及多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結締組織病,根據此病病理也會被通俗認為免疫系統把自身的健康組織和細胞當做了外來入侵者來處理。因存在不同病症表現,或輕或重,需強調生活質量的維護。下文進行相關解析! 系統性紅斑狼瘡如何提高生活質量?
  • 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代表,需要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導語:系統性紅斑狼瘡,未曾以獨立病名出現在祖國醫學中,古代醫家對此病的認識,大多從本病所致各臟器或系統損傷的臨床表現方式來命名該病,直到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中國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將該病命名為「紅蝴蝶瘡」。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皮膚損害表現有光敏感,因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臉頰皮膚改變似紫外線照射後出現的皮膚損傷樣改變,患者皮膚可出現紅斑、盤狀紅斑、凍瘡樣皮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