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0日,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2019年中國醫藥百強榜在珠海發布,據悉,此次有65家中資的上市公司上榜。作為我國輸液市場的龍頭企業,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的榜單中位列第15,排名與去年相同,公司的業務水平和影響力在領域內繼續保持著領先優勢。
8月31日,科倫藥業公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據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72.3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8.95%,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2.03元,較同期下降72.15%。受到疫情影響,公司整體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通過在研發領域的多年投入,公司上半年在新藥的研發和臨床上均取得了豐厚的成果,新藥的銷售收入和佔比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半年整體業績受疫情影響下降
新藥板塊成果顯著、收入逆勢增長
科倫藥業是一家綜合性製藥企業,主要從事大容量注射劑(輸液)、小容量注射劑(水針)、膠囊等25種劑型藥品及抗生素中間體、原料藥、醫藥包材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中國輸液行業中品種最為齊全、包裝形式最為完備的醫藥製造企業之一。近年來,公司正逐漸完成向創新藥企業的轉型。
上半年中,公司多項輸液和非輸液產品出現銷量下降,毛利減少的情況,其主要原因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各醫療機構非疫情科室診療工作受到影響。此外,科倫藥業的子公司伊犁川寧工藝持續優化及產能充分釋放,令產品生產成本持續下降,但由於部分產品價格仍未恢復至上年同期平均水平,因此利潤同比出現下降。
受疫情影響,輸液行業經歷了嚴冬,但據報告顯示,公司二季度的業績相比一季度已顯現出了明顯的恢復跡象,相信隨著下半年疫情形勢的好轉,非疫情就診人數將有望逐漸回歸常態,公司在輸液和非輸液產品的銷售和毛利情況也將隨之迎來恢復性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上半年整體環境形勢不佳,但科倫藥業的新藥板塊在同期仍迎來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上半年中,公司新藥板塊總體銷售金額9.2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90%。其中多室袋輸液產品同比增長92.63%,維生素B6注射液(塑料安瓿)同比增長達289.71%,是增速最快的兩項產品。此外,公司的兩個重磅品種:術必安、艾時達也在上半年上市,開始為科倫新藥的銷售業績做出貢獻。
據研究報告顯示,在腫瘤創新藥方面,公司不僅現已有兩款生物類似藥(EGFR 單抗和VEGFR2 單抗)處於臨床階段,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抗體偶聯藥物(ADC)臨床進展也較快。今年以來,科倫藥業共有12項藥物獲批上市,截至2020年6月30日,13個創新藥物品種進入臨床階段,同期,企業開展了18項藥物臨床研究,涉及惡性腫瘤、自身免疫、麻醉鎮痛、精神神經等多個重大疾病領域。
立足創新研發加大投入彰顯企業信心
科倫藥業將創新研發始終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並維持著較高水平的研發投入。根據Wind數據整理,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達到8.46億元、11.14億元和13.51億元,在所屬的申萬三級行業化學製藥中長期居於前三。據半年報披露,公司先後將60多億元資金投入研發創新,現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大容量注射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五大創新平臺。
面對上半年業績和行業緊縮的情況,公司選擇繼續在研發上加大投入,足見其自身的實力水平和對未來發展的強大信心。上半年來,公司研發投入7.69億元,同比增長15.48%。截至目前,科倫啟動了面向國內外市場的500餘項藥物研究,其中包括了423項具有集群、難度、特色和成本優勢的仿製藥及改良創新藥、80項具有me-better特徵的創新小分子和生物技術藥。
除此之外,公司在營銷上的投入也在進一步擴大。上半年,公司新建大客戶銷售事業部,核心業務板塊的營銷團隊由當初的1000餘人增加到3000餘人,產品的渠道覆蓋率和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2020年,公司在原有的中樞神經事業部基礎上增加男科產品線,成立中樞神經及男科事業部,並新組建大外科事業部、大內科事業部。
受業績預期回升影響,公司在二級市場表現活躍,並持續受到「聰明錢」北向資金的增持。目前,已有數家證券對公司給予或維持了「買入」的評級。據天風證券研究預計,公司2020-2022年EPS為0.58、0.68和0.79元,對應PE分別為44、38和33倍。隨著疫情的防控推進,公司輸液等產品領域的業績將得到持續改善;且公司研發項目逐步進入收穫期,創新藥業務有望持續高增長態勢。
(文章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