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DNA分析有助於診斷多種疾病

2020-12-06 生物谷

2019年8月6日訊 /

生物谷

BIOON /——在日常工作中,醫生要處理很多具有不確定性的事情。通常,很難

診斷

是什麼使病人生病,因為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的症狀可能彼此難以區分。


臨床醫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制定一份最有可能的清單,並通過一系列的測試來縮小清單的範圍。然而,儘管今天在醫院進行了廣泛的、最先進的檢測,我們仍然不能

診斷

出大約50%的呼吸道感染(肺炎)、血液感染(敗血症)和神經感染病例。

圖片來源:http://cn.bing.com


由於現在的很多病人最終都沒有得到明確的診斷,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傳染病醫生和微生物學家們開始對運用計算機科學和生物工程的技能利用新興的測序技術開發一個用於分析DNA測序數據的計算管道,最終的目標是提供更準確的

診斷


什麼是下一代測序?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臨床診斷測試,可以從一個臨床樣本中解碼數百萬個DNA序列;例如,通過腰椎穿刺從住院病人身上收集的一管腦脊液,也稱為"脊髓穿刺"。這項名為"元基因組下一代測序"(mNGS)的測試的目的是

診斷

重症患者的神秘感染。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大部分經驗是使用這種測試來

診斷

最嚴重的病人與危及生命的感染。然而,研究人員設想隨著測序成本的下降,這項測試可以對所有疑似感染症候群患者進行常規檢測。

圖片來源:http://cn.bing.com


這項測試被稱為"元基因組",是因為所有潛在病原體--

細菌

、病毒、真菌和寄生蟲--以及病人的DNA都在同時進行測序。研究人員通過尋找致病病原體DNA的蛛絲馬跡來

診斷

可能的感染原因。目前,測試的總周轉時間為48-72小時。新的測序設備可能很快就能在6小時內完成這項測試。



一項最新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中,研究對象是來自美國8家不同醫院的204名兒童和成人。


為了確定病因,研究人員使用臨床mNGS檢測來確定引起患者急性疾病的病原體。


研究人員對這些患者的腦脊液樣本進行了mNGS檢測。在分析數據後,研究人員發現,很大比例的感染(22.4%)可以通過mNGS檢測作出及時和準確的

診斷


在這些僅由mNGS確定的感染中,有8例的

診斷

結果直接指導醫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適當的

抗生素

治療。在一起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神經系統感染中,mNGS的

診斷

可能使患者免於肝臟移植。這是因為她的戊型肝炎感染可以用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進行治療。如果醫生不知道病人的感染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就不會考慮使用這種有效的藥物。

圖片來源:http://cn.bing.com


總之,這項研究證明了元基因組檢測在診斷神經感染方面的臨床價值。該方法可用於其他類型的臨床樣本和感染,如分析呼吸道樣本

診斷

感染性肺炎。


研究人員希望這個強大的新診斷工具將改變醫生管理危重病人感染的方式。通過更早更準確的

診斷

來降低醫療成本,最終挽救生命。(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生物技術與新型生物標誌物助力多種疾病的診斷
    人工智慧有助於皮膚癌症的早期診斷最近,來自Waterloo大學以及Sunnybrook研究所的研究者們開發出了一種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檢測皮膚黑色素瘤的方法。這項研究利用機器學習軟體,通過對皮膚傷口圖像進行分析,從而為醫生們提供與黑色素瘤生物標誌有關的客觀證據。目前來講,黑色素瘤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惡性癌症,但如果治療及時的話還是能夠治癒的。
  • 研究認為皮膚活檢有助於診斷一類罕見神經系統疾病
    新華社重慶9月4日電(李松、張立斌)科學家最近研究認為,皮膚活檢是一類罕見神經系統疾病——青少年神經元核內包涵體病的有效輔助檢查方法,這有助於優化這類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的診斷和治療。該研究成果已在國際神經病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病學》在線發表。
  • 無創dna篩查的是什麼無創dna篩查最佳時期
    很多懷孕媽媽在懷孕過程中想必遇到過這樣的選擇困難症:在內地做無創dna產前檢測好還是到香港做無創dna產前檢測比較好。今天裕力健康給大家分享下內地和香港無創dna產前檢測有什麼區別。
  • Chem Commun:開發出可進行靶向DNA分析的新型遺傳診斷技術
    2015年8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研究者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雜誌上刊登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其可以利用一種適配子來分析多種靶向
  • 「5G+北鬥」時代的現場快速檢測:從疾病診斷走向健康預測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和一項全民皆知的核酸檢測,拉近了現場快速檢測(POCT)與公眾的距離,也加速了體外診斷行業的革新,特別是推動了分子POCT的發展。在2020中國POCT年會上,大會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實驗診斷中心教授康熙雄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在「5G+北鬥」時代,POCT將成為健康信息採集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從一種診斷疾病的方法轉變為預測健康的工具。
  • 美國麻省總醫院研究發現多種精神疾病具有共同的基因結構
    美國麻省總醫院和精神疾病基因組協會(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的最新研究發現,許多不同的精神疾病具有共同的基因結構。作為迄今為止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人員發現了100多種影響多種(一種以上)精神疾病患病風險的基因變異。
  • 肺氣腔疾病的影像診斷方法
    ,最差的情況是提供限於少數疾病的鑑別診斷。回顧分析系列影像表現是放射科醫生重要的日常工作。相對肺炎來說,數小時或幾天的快速吸收提示水腫(圖)或出血。有全身症狀的患者如果高密度影是短暫的和遊走性的,則應想到嗜酸性肺炎的診斷。
  • 非培養的新型診斷技術迅速發展,如何順應感染性疾病病原學診斷的...
    前言   感染性疾病仍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數據,患感染性疾病死亡人數佔全球死亡總人數的28%,由於傳統病原學診斷滯後,難以滿足感染性疾病的診療需要,故WHO提出,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應儘可能把目標集中於快速診斷方面
  • 「5G+北鬥」時代背景下現場快速檢測:從疾病診斷走向健康預測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和一項全民皆知的核酸檢測,拉近了現場快速檢測(POCT)與公眾的距離,也加速了體外診斷行業的革新,特別是推動了分子POCT的發展。「相比傳統臨床實驗室流程繁瑣、不能實施現場快速檢測的缺點,POCT實現了儀器小型化、操作程度簡便化、檢測現場實時化,並且高度體現了當代科技的信息化。」
  • 人工智慧算法有助於快速分析蛋白質摺疊結構
    近日,英國《自然》雜誌報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生物學家AlQuraishi開發出新型人工智慧算法,能夠快速分析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大大提高蛋白質三維結構預測的效率,將預測時間從若干小時或幾天縮短至幾毫秒
  • 無創dna可以篩查哪些疾病香港的無創DNA有必要做嗎
    那香港無創dna篩查哪些疾病檢查哪些內容?下面說看看裕力健康的對無創DNA介紹。在孕期達到10周後,通過抽取孕婦外周血並從中提取出胎兒游離DNA,利用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並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手段,便可準確判斷胎兒是否患有染色體病,這就是無創DNA檢測。 由此可見,孕媽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懷孕的孕周,這樣才能在合理的時間內做一些必要的產檢,否則可能會錯過最佳的產檢時間,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也有可能造成風險升高的結果。
  • 基因晶片技術是用來讀取dna分子的基因,優勢是培養細胞
    基因晶片技術是用來讀取dna分子的基因的,優勢是無需體外體內培養細胞,只需要利用細胞核酸展示培養的酶可以將人體細胞核中基因序列複製到細胞中,與原核細胞核酸片段一一對應。基因晶片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重複性、高解析度、高重複性、無菌等。比如可以分析人類的癌症基因,能將癌症基因區域的基因突變(如brca1、brca2、kras、s180、s280等)靶向性分析出來。
  • 生物標誌物的識別如何幫助改善多種人類疾病的診療?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多種指示疾病的生物標誌物,這對於多種疾病的診斷和新型療法的開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相關研究報導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McAleer博士說,「我們對T細胞基因表達的分析為研究環境產物如何控制T細胞活化和促炎功能提供了許多潛在的靶標。備受鼓舞的是,我們發現其中的一種靶標,即GPR68,調節T細胞產生化學信使分子的能力。這可能對黏膜表面(比如來自肺部和胃腸道)上的疾病產生影響。」這些研究人員研究了抵抗黏膜表面上的細菌、真菌和病毒的T細胞。當被無害的物質活化時,T細胞可能引發自身免疫疾病。
  • 無創dna幾周做最好無創DNA檢測與唐氏篩查的區別在哪裡?
    我相信經歷過產檢的孕媽都知道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及唐氏篩查吧,但還有一些新手孕媽卻不知道什麼是無創dna檢測,更別說它們之間的區別了,下面香港裕力健康就告訴大家都有哪些區別。 2、羊膜穿刺術:覆蓋胎兒23對染色體,既能診斷染色體數目異常,又能診斷染色體結構異常,診斷範圍廣,屬於侵入性避孕方法,但可能會導致流產、感染。併發症的風險,其中流產更為常見。我個人並不建議,如果胎兒沒有問題,但由於檢測而導致流產等傷害,那就得不償失了。
  • 每周AI應用方案精選:無感支付;精確診斷多種疾病的AI工具等
    同時新系統還支持機場公眾號繳費、自助終端繳費、現金繳費、上海交通卡繳費、微信/支付寶繳費等多種繳費方式,充分滿足多元化用戶的停車需求。 車主無需下車、無需掏現金、甚至也無需掏手機,就能自動完成扣款放行,快速離開停車場。無感支付停車場 0 秒識別車輛,出場後代扣停車費,通行效率較傳統收費方式提升 80% 以上。
  • 大數據分析如何助力人類癌症、HIV等多種疾病的研究?
    近年來,科學家們逐漸開始使用大數據分析來對多種疾病進行研究,當然,研究人員也取得了多項研究進展,本文中,小編就對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研究者Kellie Smith博士表示,我們希望能夠得到足夠的數據,通過利用一種名為MANAFEST的技術來幫助臨床研究人員確定癌症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一旦某個人被診斷為癌症,我們就希望能利用該技術為其制定最佳的治療手段,以前研究人員並沒有開發出MANAFEST技術,在過去幾年裡,研究人員通過對這項技術進行不斷改善,如今其能夠對多項數據進行分析來幫助有效治療癌症患者。
  • 基因檢測:儘早診斷兒童遺傳性疾病
    一方面,一些遺傳病的表型(如智力發育障礙)是在發育中逐漸顯現的,另一方面,遺傳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異質性,這些因素增加了對遺傳性疾病進行診斷的難度。   「目前,迅速發展起來的高通量二代測序技術,可以對全基因組進行序列分析,對於已有明確治療方法的遺傳病,可以儘早診斷並指導臨床進行早期治療,有效降低傷殘率和死亡率;對於尚無治療方法的遺傳性疾病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進行規範化治療,改善預後」。
  • 鉬靶及MRI紋理分析技術在乳腺疾病診斷中的研究進展
    而乳腺MRI在乳腺癌的診斷上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以高達94%-100%,但是根據以往的文獻報導其具有不同的特異性,約37%-97%,診斷中的高假陽性將導致不必要的活檢或是過度治療。因此提高乳腺疾病診斷率及特異性成為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需要更好的方法來輔助乳腺癌的診斷,使患者從輔助篩查和預防性治療中受益。
  • 口乾是怎麼回事 口乾是多種疾病的信號
    ③多種唾液的代用品:國外市場銷售多種唾液代用品,如潤滑劑、牙膏、凝膠等。國內引進的百奧素(Bioxtra)系列產品,包括噴霧劑、凝膠、牙膏等都有一定的療效。以上幾種方式相比較而言,最具療效的藥物應屬浦津硝酸毛果芸香鹼片,也是專家推薦用藥。
  • 尿液常規檢驗診斷報告模式專家共識
    通過尿液常規試驗、特殊試驗、早期腎損傷試驗、腎功能試驗等檢驗,有助於泌尿系統疾病的篩查、診斷與分期、鑑別診斷及療效觀察,對全身陛疾病如內分泌或代謝異常、黃疸等篩查或鑑別診斷均有重要意義。尿液常規檢驗包括理學檢查、化學檢查及有形成分檢查,這三者結合應用對泌尿系統疾病的篩查、診斷與鑑別診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