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的要求,根據《中國工商業聯合會章程》和《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培育發展和規範管理社會組織的意見》(閩委辦發[2013]9號)精神,進一步加強我市工商聯繫統商會、協會(以下簡稱「商會」)組織建設,完善商會法人治理結構,規範內部管理,充分發揮商會的職能作用。現結合我市商會的具體實際,就做好商會工作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商會要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以促進「兩個健康」為主題,以提升影響力、凝聚力、公信力、自我發展能力和整體實力為重點,以健全內部治理結構為抓手,不斷加強和改進非公經濟領域的社會管理,建立起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結構合理、功能完善、作用明顯的商會組織體系,培育一批方向正確、管理民主、行為規範、服務高效、充滿活力的優勢商會組織。
二、辦會原則
商會是黨領導下的民間社團組織,也是工商聯的基層組織,具有統戰性、經濟性、民間性相統一的特徵,必須明確並堅持正確的辦會方向,按照「依法設立、自主辦會、民主管理、服務為本、行為規範、自律發展」的原則辦好商會,遵循「入會自願、經費自籌、會務自理、人員自聘」的辦會模式,以團體會員形式加入工商聯組織,接受工商聯的業務指導和服務。
三、商會職能
(一)政治引導 引導會員愛國、敬業、誠信、守法、貢獻,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強廣大會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引導會員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樹立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的理念,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
(二)政策宣傳 積極在會員中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促進會員企業科學發展;及時為會員提供有關企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各類政策信息,提升會員的政策意識,在企業發展和個人成長中用足用活政策。
(三)參政議政 引導會員有序參與政治協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積極參政議政;關注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大事要事,圍繞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等方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建議;組織會員參加各類培訓,幫助會員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拓寬議政建言渠道,組織會員通過人大、政協以及工商聯等渠道,積極建言獻策、反映社情民意,有序參與政治生活和社會事務。
(四)提供服務 整合各方資源、暢通服務渠道,搭建服務平臺,提高服務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提升服務水平;組織會員參加各類經貿活動,幫助會員尋找商機,拓展市場;努力為會員提供信息、政策、法律、融資、技術、人才、培訓等方面服務;增進商會與港澳臺及國際工商社團的聯繫、交流與合作。
(五)反映訴求 暢通會員反映訴求渠道,積極反映會員合理訴求;做好會員反映訴求的跟蹤、協調、落實工作。
(六)維護權益 幫助會員排憂解難,反映會員利益訴求,參與企業會員經濟糾紛的調解,維護會員合法權益。
(七)加強自律 引導會員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制訂自律公約,規範會員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增強會員誠信意識,倡導誠信經營,推動誠信建設;引導會員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八)聯絡聯誼 同業商會和異地商會要以「業緣」和「地緣」為基礎,積極發展同行同鄉企業及企業家加入商會,組織開展會員便於參與、樂於接受的聯絡聯誼活動,增進團結,促進交流與合作。
(九)管理會產 商會資產是集體財產,不得私分私用,嚴格按照制度規定和合議方式使用,確保資產保值增值。
(十)接受委託 承辦黨委、政府、上級工商聯和有關部門交辦的事項。
四、主要工作
(一)搭建平臺,在服務會員上積極作為
1.搭建信息服務平臺。商會要探索發揮網際網路優勢,創設專門的網站或會刊,編印《XX商會會員大全》等為會員企業交流商務信息、展示產品形象、拓寬銷售渠道,幫助會員企業推廣產品和服務,打響品牌;商會要指定專門信息員,構建起工商聯—商會—會員之間上下聯動的信息溝通網絡,及時將商會工作動態,會員企業和行業發展的情況和建議,以及會員企業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等信息內容上報市工商聯,利用市工商聯網絡、雜誌、快訊等平臺開展宣傳。
2.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商會要積極創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的合作平臺,創新融資產品和服務,暢通融資渠道,為會員提供融資服務;組織會員企業開展「抱團增信助融資」活動,推廣民生銀行「城市商業合作社」、工商銀行「商友俱樂部」、「商會授信」等銀企合作的有效做法,建立「銀行+商會+企業」合作模式,努力緩解會員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要充分運用民生銀行「商會寶」等金融產品,增加會員企業閒散資金的投資收益,幫助解決會員企業閒散資金投資難問題。
3.搭建政策諮詢平臺。商會要積極向會員宣傳國家、省、市出臺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尤其是要及時宣傳扶持小微企業和行業相關的政策,採取開闢政策解讀專欄、舉辦政策專題講座、政策解讀沙龍或短期學習培訓班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會員企業熟知政策、掌握政策,用好用足用活強企惠企政策。
4.搭建會員訴求反映平臺。商會要依法維護會員企業的合法權益,努力為會員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對會員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駐會工作人員要及時收集匯總,梳理分類,通過工商聯網站、工作QQ群等渠道,送交市工商聯或涉事主管部門研究處理,促進困難、問題和訴求的有效解決;要不斷豐富服務形式、充實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增強凝聚力,讓會員真切感受到商會這個「家」的存在、「家」的溫馨、「家」的作為。
5.搭建會員聯絡聯誼平臺。商會要建立健全會長、副會長分工聯繫常務理事、理事和會員制度,按照區域相近、行業相近的原則,把會員分片分區分小組加強聯繫,組織開展會員樂於且便於參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聯絡聯誼活動,做到會員間的聯絡聯誼全覆蓋;要在會員間廣泛開展「互學互幫互商促發展」活動。組織會員到會員企業考察交流,學習會員企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理念;要暢通會員間的信息溝通渠道,增進相互了解,建立互信,開發利用會員間「商」的資源,引導會員相互做生意,活躍商會內部互商氛圍;要把會員作為商會主體,不斷創新「暖人心、心貼心」,關心會員、愛護會員有效的工作載體,努力為會員辦實事辦好事,增強商會的內在活力和凝聚力。
【責任編輯:宣調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