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 新疆播種季】吐魯番葡萄「破土而出」起春藤

2020-11-29 天山網

  春分時節,天山南北萬物復甦。

  為切實反映新疆大地生動圖景,都市消費晨報策劃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型特別報導,今起推出「在希望的田野上」系列之一「新疆播種季」。播種,寓意著新的開端,承載著收穫的心願,我們將帶您一睹新疆各類農作物播種現場,與您一起聆聽春回大地、草木萌動的聲音,感受新疆各地群眾撒下希望的喜悅。

  扒土

人工扒土:連木沁鎮,一名小夥子正在給葡萄開墩。

機器扒土:連木沁鎮,村民使用開墩機開墩。

  甩蔓

  連木沁鎮曲旺克爾村,一名村民正在將葡萄主蔓上架。之後需要用繩子固定,一般葡萄蔓在架子上要相隔30釐米至40釐米。葡萄開墩上架後,經過施肥、澆水、修剪等步驟,等到8至9月,葡萄蔓上便會結出一顆顆「甜蜜」果實。

  天山網訊(記者石豐森 張萬德攝影報導)扒土、揭開覆蓋在葡萄蔓上的編織布,休眠了一個冬天的葡萄蔓重見陽光,再用力將葡萄蔓甩到葡萄架上、用繩子固定,葡萄種植戶將這一過程稱之為開墩,是葡萄種植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3月16日至17日,吐魯番市鄯善縣連木沁鎮曲旺克爾村,在當地村委會組成的「互助組」幫助下,村民正在抓緊時間進行葡萄開墩工作。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僅鄯善縣連木沁鎮曲旺克爾村葡萄開墩,吐魯番市高昌區、託克遜縣、鄯善縣等地,葡萄開墩工作已全面鋪開,預計在4月初完成開墩工作。

  在和田地區,葡萄開墩工作也同樣正在進行,北疆沿天山一帶、伊犁河谷等地要到四五月份才開墩。

  3月16日,記者在曲旺克爾村看到,在多處葡萄地中,村民正揮舞著坎土曼扒土、甩葡萄蔓或者藉助開墩機開墩。「葡萄開墩一般在3月份天氣轉暖後,要在發芽前完成。」正在開墩的村民艾合買提·斯迪克說,埋在葡萄蔓上側的土有30釐米厚,「我們要先用坎土曼將這部分土清理乾淨,之後再開墩。」

  據了解,鄯善縣連木沁鎮曲旺克爾村共種植3317畝葡萄,2019年3月3日開始開墩,每天可以開180畝,預計3月底結束。「開墩是個體力活,一般人一天只能開0.5畝左右。」自治區葡萄瓜果研究所駐曲旺克爾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陳洪冰說。

  連木沁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吾斯曼·力提甫介紹,該鎮8000餘戶村民種植了4.5萬畝葡萄,在該鎮,葡萄是村民的重要收入來源。「開墩時節,需要大量勞動力,為幫助村民儘快完成開墩工作,鎮上成立了396個互助組,村民通過互幫互助完成葡萄開墩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村民也可以互相學習技術,共同進步。」吾斯曼說,將村民家的葡萄地開墩完後,互助組成員還可外出務工,增加收入。

  曲旺克爾村一組村民依孜布力·阿布都熱木說,他家種有7畝葡萄,往年開墩時,要到市場上去僱一些勞動力幫忙,大大增加了種植成本。

  「2019年我加入了互助組,共6人。」依孜布力說,他們組內6人種植的40畝地馬上弄完了,就可以給別人家幹活掙錢了,按照每畝400元到450元計算,一人一天收入200元左右,幹10天,可以收入2000元。

  吾斯曼說,為解決葡萄開墩時節勞動力短缺問題,他們採用科學手段幫助村民,如提升改造葡萄架、採用機械化作業。「原來的葡萄架高1.3米左右,提升後的葡萄架2米左右,就可以利用開墩機作業了。葡萄架改造後,也方便村民管理葡萄園。」吾斯曼說,「對於改造葡萄架、購買開墩機的農戶,也會給予相應補貼。」

  據了解,新疆共種植葡萄220萬畝,其中,吐魯番市是葡萄的主要產區,種植面積達到56.7萬畝,年產葡萄100餘萬噸。除吐魯番市外,其餘主要分布在塔裡木盆地西南緣、伊犁河谷、北疆沿天山一帶、和田地區、焉耆盆地等地。

  自治區葡萄瓜果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駱強偉介紹,普通栽培的葡萄,每年收穫後要先進行埋墩防凍,等來年開春再開墩上架,開墩是葡萄種植過程中重要的一環,事關葡萄產量。

  在新疆,葡萄是當地農戶重要的收入來源,除鮮食、制幹、釀酒外,葡萄葉也可以出售,葡萄籽還可以提取葡萄籽油、製作面膜等。每年葡萄開墩和成長季,新疆各地也推出旅遊精品線路,開展觀光、採摘旅遊,增加農民收入。

相關焦點

  • 10條新疆冷知識,一起換個角度認識有趣的新疆|吐魯番|南疆|吐魯番...
    ,快遞都怕  讓無數快遞小哥害怕的新疆到底有多大?  別的快遞小哥已經送完了陝西湖南湖北、山東天津北上廣深等十三個省,而在新疆的你,還在和田去阿泰勒的道路上感到迷茫啊。    5、新疆吐魯番是我國最炎熱的地方。
  • 希望的田野上「新農人」:用科技播種「開心農場」
    在外闖蕩10年後,他毅然回到鄒平老家,利用廣泛的人脈,帶回來上億元投資,還與國內大型面點加工企業籤下長期訂單合同。在蔬菜之鄉壽光市,27歲的孟德隆兩年前從一家工廠辭職返回紀臺鎮農村老家,他和父親從村裡流轉了40畝地後,種了14個葡萄生產大棚,3個試驗大棚,去年葡萄平均畝產超過8000斤。父子倆一起培育出近10個葡萄新品種,葡萄苗遠銷青海、安徽等地。
  • 新疆四大水果之鄉第一名,火焰山下這條溝盛產全世界最好吃的葡萄
    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誇,葉城的石榴頂呱呱。這是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新疆民謠,讚美的是新疆最著名的幾個特產,葡萄、哈密瓜、香梨和石榴。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一提到新疆就流口水,新疆特產很多,這幾個只是最有代表性的,烤羊肉串、烤包子、手抓飯、拉條子拌麵、大盤辣子雞等等,新疆特產和美食太多了,你覺得哪個最能代表新疆呢?
  • 中國地勢最低和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新疆吐魯番盆地
    吐魯番盆地是天山東部的一個山間盆地,位於天山山地東端。"吐魯番"是維吾爾語"低地"的意思。它是一個典型的地塹盆地,也是中國地勢最低和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營造防護林和加強灌溉管理,風沙已初步控制,生態環境有所改善。
  • 原創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致敬施光南
    新華社杭州11月5日電(記者馮源)在撥亂反正的金秋歲月裡,《祝酒歌》唱出人民心聲;在改革開放的明媚春光中,《在希望的田野上》激發人民奮進……作曲家施光南逝世已經近30年,但是他筆下的首首歌曲至今膾炙人口。大型現實題材原創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3-4日晚在浙江音樂學院首演兩場,致敬人民音樂家施光南。
  • 我國新疆「吐魯番盆地」海拔低於海平面,為什麼沒形成巨大湖泊?
    我國的西北地區湖泊數量是比較少的,在新疆東南部有一個盆地,名叫「吐魯番盆地」,這裡不僅葡萄出名,而且海拔高度也十分特別,吐魯番盆地的絕大多數地方海拔是低於海平面的,其中最低的地方海拔為-154米,也就是低於海平面154米,為什麼海拔這麼低的地方沒有形成一個大的湖泊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湖泊的定義,湖泊是指地表的湖盆極其承納的水體,也就是地表蓄水的天然窪地。
  • 馬雪梅:幸福在希望的田野上生長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幸福在希望的田野上生長,有滋有味的日子不再是奢望。正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的一樣,「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為她富裕,為她興旺」。唱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唱出了美麗鄉村的幸福生活,而我有幸生長在這樣一片熱土,作為親歷者、踐行者,感到無比自豪。
  • 中國西北邊界的「神秘」地帶——新疆
    在新疆少數民族非常的多,在新疆也有我們眾所周知的崑崙山、阿爾泰山、天山、塔裡木盆地等,這些都是在我們地理上所了解的,那麼接下來就在小編的帶領下讓大家慢慢的去了解這個神秘城市的美麗景點。湖面的冰也開始慢慢地融化在秋天,樹上的葉子都開始發黃,顯得格外的有詩意,並且為了方便人們去觀看,政府還特意修了一條公路,天山天池上我們還可以看到龍潭碧月,南山望雪,定海神針,西山觀松,海峰晨曦,懸壺飛瀑等美景。很多地質學者也都經常新疆進行實地考察,天山天池的自然美景吸引了很多的遊客,我相信,如果大家來了的話一定會被這美麗的自然景觀所吸引。
  • 新疆吐魯番地區礦產資源
    近幾年新疆三維礦業公司在吐魯番南部的烏宗布拉克鹽湖對含硝酸鉀滷水進行了普查評價及開發工藝研究,探明晶間滷水型硝酸鉀儲量96萬噸,目前正在進行鹽田建設,即將投入開發。(二)鈉硝石為新疆獨有礦種,儲量在世界上僅次於智利。現有鈉硝石礦產地10餘處,中型礦床1處(鄯善縣小草湖鈉硝石礦),小型礦床8處,探明硝酸鈉總儲量234.5萬噸,硝酸鈉平均品位8.26%,屬現代鹽湖表生礦床。
  • 從「在希望的田野上」到「鄉村振興戰略」|40年40組關鍵詞
    從「在希望的田野上」到「鄉村振興戰略」|40年40組關鍵詞 原標題:   孟冬時節,山東東明小井村,暖陽高照,村東頭牌坊上的「改革第一村」紅色大字分外醒目,村道兩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描繪農村發展新藍圖」「創建美好鄉村
  • 在希望的田野上,博白亞山千畝馬鈴薯種植熱火朝天
    ▌在希望的田野上,博白亞山千畝馬鈴薯種植熱火朝天「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11月16日,當記者來到博白縣亞山鎮民新村,見到廣闊的田野上,農戶正在開展冬種馬鈴薯的熱火朝天的景象,心中不禁想起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 希望在田野上萌發
    【偉大的祖國,難忘的歌聲⑨】    希望在田野上萌發——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誕生記作者:郭克儉(浙江師範大學施光南音樂學院院長、教授)繼《祝酒歌》之後,施光南與曉光合作,創作出反映中國農村改革的名作——《在希望的田野上》。如今,這首歌已然凝結成一個劃時代的音樂符號,在新中國音樂史上譜寫下不朽華章,就讓我們一同回味這首伴隨億萬中國人民奔向光明未來和美好前程的時代讚歌吧。
  • 在世界上都有盛名的葡萄之鄉,令人十分嚮往的城市吐魯番!
    吐魯番市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在北緯41°12′--43°40′,東經87°16′--91°55′之間,東臨哈密,西、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靜、和碩、尉犁、若羌縣毗連,北隔天山與烏魯木齊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臺、吉木薩爾、木壘縣相接,是烏魯木齊的門戶,是全國著名的乾熱區,是新絲綢之路和亞歐大陸橋的重要交通樞紐。
  • 健康飲酒觀念加強 紮根吐魯番的蒲昌天然有機葡萄酒迎來發展春天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消費品質和健康的追求愈發重視,市場上有機水果、有機蔬菜、有機食糧備受市場歡迎。在葡萄酒領域也是一樣,「有機」的概念也出現在葡萄酒釀造的概念裡。雖然有機葡萄酒在國內剛開始起步,但在歐美國家用有機方式釀造葡萄酒已成為一種風潮。有機葡萄酒是指獲得 「有機葡萄釀造」 認證商標的葡萄酒。重點強調釀酒原料的有機性,即純天然性。
  • 新疆奇妙之旅:獨家體驗考古,夜宿吐魯番博物館及高崖子天文臺
    吐魯番博物館是新疆第二大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基地。這裡有舉世聞名的吐魯番美麗巨犀化石、吐魯番出土文書、吐魯番出土毛紡織品、吐魯番彩陶、吐魯番乾屍等,藏有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假肢、最早的月餅、中國最早的葡萄藤等。在博物館幽深而寧靜的氣氛中,專家將為孩子們深度講解文物背後的故事,探索絲綢之路的交流與融合,感受古代文明的恢弘篇章。
  • 【新疆夜宴】霓虹初上「夜宴」開席 你什麼時候到新疆來?
    霓虹初上時,別有一番滋味的「新疆夜宴」便熱鬧登場了。也許你曾在白天置身於巴音布魯克草原感受厚重的遊牧文化,在天山大峽谷感受大自然的雄奇險峻,在喀什古城感受歷史魅力與人文風情。但,白天不懂夜的美。新疆的夜,是空曠遼闊,是活力四射,是別樣芬香,是一次新疆之旅中不可錯過的精彩。
  • 【新華網】新疆吐魯番建成完整溫帶荒漠植物保育基地
    【新華網】新疆吐魯番建成完整溫帶荒漠植物保育基地 2015-11-20 新華網 徐麗 張麗霞 【字體:大 中 小】
  • 我們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們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就如這首歌曲所唱,榮獲2020年首屆浙江省青春助力鄉村振興帶頭人「青牛獎」的紹興市大學生農創客發展聯合會會長湯帥亮,和他的年輕夥伴們,正在祖祖輩輩耕種的這片黃土地上,播種著新生代農民的夢想與情懷。
  • 可生吃白菜在錫「破土而出」,預計元旦前後即可端上市民餐桌!
    目前,10畝「試驗田」在無錫已播種完,目前已「破土而出」,預計元旦前後就能端上無錫市民的餐桌了。在工廠化育苗中心的秧苗。經過10多年培育性狀已較穩定作為今年一項新的科研試驗項目,無錫農委從南京農業大學引進了一種新的白菜品種,在位於惠山區洛社鎮的六次產業園選了十畝地作為「試驗田」。
  • 吐魯番離赤道那麼遠,為啥會是全國最熱的地方?
    >提到「吐魯番」,人們就會想到葡萄,因為那裡的夏天最熱,盛產的葡萄也就嘴甜,最好吃。吐魯番是維吾爾語,漢譯過來就是「低地」的意思。根據資料記載,吐魯番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生活於吐魯番盆地一帶的土著居民是姑師人,他們在吐魯番盆地上建立了姑師國、後來改為車師國,也就是西遊記中記載的車師國。後來,在這片土地上,又相繼建立了狐胡國、小金附國、車師後城長國、車師都尉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