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針對引發關注的視覺中國黑洞照風波,南都記者致電歐洲南方天文臺德國總部,工作人員明確回應:「黑洞圖片向全人類開放,我們歡迎使用」。
北京時間4月9日晚,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這張照片也在網上瞬間刷屏。然而,在歐洲南方天文臺(The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簡稱ESO)發布該圖片後不久,視覺中國將該圖片列為版權圖片,稱商用需要付費,引發網友熱議。
視覺中國將該圖片列為版權圖片,稱「此圖片是編輯圖片,如果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400-818-2525或諮詢客服代表」。
在視覺中國網站中,此前明確將該圖片列為「版權所有」的編輯圖片,稱「此圖片時編輯圖片,如果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400-818-2525或諮詢客服代表」。4月11日下午,視覺中國官方微博發出聲明,再次強調視覺中國獲得該圖片版權,未經許可不能作為商業用途。多家媒體聯繫客服,工作人員明確表示,該圖片授權自「歐洲南方天文臺(ESO)」。
南都記者查詢歐洲南方天文臺網站,該網在發布黑洞圖片時對使用問題作出說明稱,「歡迎所有媒體採用和發布該該黑洞圖片。」
歐洲南方天文臺版權條例中規定,在ESO官網上發布的圖片、視頻和音樂,以及新聞稿、公告、博客文章和標題的文本,均根據知識共享署名4.0國際許可協(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獲得許可。
「如果任何單位或個人想在無需付費的情況下使用我們的材料,則必須以清晰易讀的方式向所有用戶提供完整的圖像和來源,且來源的措辭不能更改,例如:「ESO/JoséFrancisco(josefrancisco.org)。來源不應被隱藏或與圖片無關聯,且內容如附有連結必須可訪問。」
除媒體使用外,新聞稿、公告、一周圖片精選和圖注都應署名ESO;ESO的材料、圖像和視頻不得用於聲明和暗示ESO或任何ESO員工對該產品或服務背書;如果圖片內包括了可識別人物,則該圖片將不允許被用於商業用途。」
4月12日上午,南都記者致電歐洲南方天文臺德國總部,工作人員回應稱,「黑洞圖片向全人類開放,我們歡迎使用」。
此前,有媒體也向歐洲南方天文臺諮詢關於授權視覺中國版權問題,獲得詳細回復稱,「視覺中國沒有向我們索要過黑洞圖片的授權。然而,考慮到ESO圖片的版權條件,只要寫明了來源,視覺中國就可以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這些圖像。換言之,視覺中國根本就不需要提出授權的索求。」
視覺中國將所謂的「授權」視為它可以在中國境內銷售這張圖片的版權,並從中牟利,這種行為不合法。視覺中國在沒有預先告知我們的情況下使用了這張黑洞圖片,但這並不意味著版權的轉讓。視覺中國,或任何其他公司都可以使用這張照片,且只要清晰寫明了圖片的來源,他們甚至可以將這張照片用作商業目的。「然而,因為這張圖片的版權並不屬於他們,因此他們不能出售這張圖片的版權。」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餘毅菁 責任編輯: 蘇泓珵_NBJ9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