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出現好轉跡象 多國不敢奢望「報復性消費」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環球時報

多國不敢奢望「報復性消費」

本報駐外記者聯合報導

隨著全球新冠疫情出現好轉跡象,多國推動解封並鼓勵企業復工、民眾消費。疫情過後,經濟復甦是V型還是U型還是其他趨勢,是各國關注的重點。一方面,市場希望經濟迅速反彈,儘快恢復到疫情暴發前水平,但另一方面,老百姓口袋沒錢或者不敢花錢,讓全球經濟重啟面臨實際困難。目前各國老百姓消費意願如何?各地經濟能否快速恢復?《環球時報》駐外記者進行了調查。

紐約像一座空城

當地時間25日,《環球時報》駐美國記者看到,紐約街頭基本沒什麼人,仿佛成為空城,街頭餐廳和百貨商店基本都已經關門。紐約大部分人此時都傾向於網購,加上美國剛給年收入低於7.5萬美元的成年人發放了1200美元的補助,食品、藥品以及家庭用簡易健身器材等的訂單數量明顯上升,由於需求暴增,很多超市的發貨時間要排到五到七個工作日之後。記者的感受是,美國老百姓普遍有錢就會花,如果不花了,那就是真的沒有錢。

急於重啟美國經濟的總統川普,正密切關注每一條有利於重啟的消息。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5日報導,當地時間24日,川普在疫情簡報會上稱,蘋果CEO庫克預測美國經濟將會在疫情後呈現「V型」復甦。不過,蘋果方面沒有對川普的言論予以回應。

美國《商業內幕》25日稱,V型曲線是更為積極的經濟復甦前景,意味著經濟觸底後迅速反彈。U型復甦則味著經濟將在低點徘徊一段時間,甚至可能長達幾年才會復甦。川普的上述表態是在很多專家質疑美國是否能夠V型復甦之後,因為美國正在艱難遏制疫情,失業率屢創歷史新高。

日本經濟進入縮小型循環

而在消費觀念相對比較保守的亞洲國家,記者感受到另外一番情形。在新加坡,記者注意到,當地極為嚴厲的封鎖措施出爐後,民眾除了購買必需品,很少出門。有居民表示,疫情一時半會兒結束不了,要合理使用儲蓄,打持久戰。在中國,民間儲蓄甚至快速增長。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和螞蟻金服集團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一季度有超過一半(50.2%)中國家庭增加儲蓄並減少消費。

新加坡《聯合早報》26日稱,中國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一度被寄予厚望的消費行業卻沒如期迎來報復性反彈。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主管王靜文表示,經濟下行造成的一個直接後果是,老百姓收入減少,如果預期收入減少,甚至認為將來會失業,就會把報復性消費的心理收一收,先過平常日子。

日本東洋學園大學教授朱建榮2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政府決定給每個國民補助10萬日元,低收入者拿到這筆錢更多用於儲蓄以備未來而不是眼前消費。實際上,安倍內閣2012年以來一直以促進消費帶動物價上升為目標,但至今仍未實現。朱建榮認為,一個大背景是泡沫經濟破裂以後,日本經濟進入少花錢→少投資→發展緩慢→更少花錢→更少投資的縮小型循環。預計這次也很難打破這一循環。

V、U或L型恢復?

「V、U或L型恢復?」德國《焦點》周刊26日稱,專家認為,全球經濟復甦階段可能會出現四種場景:一是V型,可能性約35%。疫情在夏季達到高峰,全球增長可能會在2020年下半年再次恢復,到2021年上半年的增長將達到疫情前水平;二是U型,可能性約35%,經濟低迷但逐漸好轉,恢復時間比V型長;三是L型,可能性約20%,經濟處於停滯,全球保護主義盛行;四是美國經濟崩潰,可能性達到10%,美國重演金融危機,並蔓延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

綜合起來,認為全球經濟會經歷大規模萎縮、U型復甦更為可能的判斷更主流。路透社過去幾周對全球500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全球主要經濟體都會經歷U型復甦。摩根大通高級經濟學家漢森說,各經濟體復甦都會蹣跚前行,直到疫苗研發出來,這意味著多數經濟體都是U型而非V型復甦。

朱建榮認為,日本經濟V型恢復比較難。疫情發生前,日本已進入經濟循環下降階段,疫情使得下行趨勢加速,難以馬上剎住車。當然,朱建榮表示,日本有科技優勢,大企業仍有活力,不會一路下滑,但因為上述內外條件制約,恢復經濟最有可能是漫長的U型。

德國《柏林日報》26日的文章則看好歐洲經濟復甦,認為疫情只是給全球經濟按了暫停鍵,其損害並沒有金融危機等深遠。文章稱,隨著疫情消退,尤其是中國等已步入復甦快車道,歐洲復甦也將明顯提速,進而推動全球經濟快速復甦。▲

相關焦點

  • 期待汽車「報復性消費」,要先明白什麼是「報復性消費」
    這些觀點和數據的出現,是否就預示著一大波報復性消費即將來臨?報復性消費是什麼?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報復性消費是在傳統商業語境中出現的名詞,基本含義是在一個局部區域,因為信息不對稱,在較短時間突發性意外事件之後引發的強烈反彈消費行為。
  • 觀潮| 「報復性消費」來了?也許就是「薛丁格的貓」
    一次下單77杯奶茶,一口氣購買50支口紅,點了整本菜單的燒烤,連吃三天火鍋直接被送進ICU……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穩步向好,被壓抑多日的人們迫不及待地放飛自我,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消費現象屢屢見諸媒體。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消費性行業將迎來一波「報復性消費」。  觀潮君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 什麼是「報復性消費」?下半年報復性消費會來嗎?你願意消費嗎?
    而此次在疫情期間對人們的消費欲望當然產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推測下半年國內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的現象也是非常合理的,但是下半年早已開啟,似乎「報復性消費」並沒有出現,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報復性消費還會不會來呢?總體來說,整個社會的消費品零售額在復工之後還沒有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這主要和大部分人的消費欲望低下有一定的關係。
  • 疫情「坐牢」經濟催生下的未來消費趨勢
    新冠疫情讓所有人都不能獨善其身,不管是政府干預的管理與規範,還是個人與家庭對於風險的規避,「坐牢式閉關宅家」成了此次疫情下的主要消費場景,而這種主旋律必定影響疫情後的消費趨勢。 新冠大勢充斥著壓抑與灰霾,現實呈現出諸多因現狀而變化的場景行為。
  • 報復性消費來了?鄭州人民2天「團」了10467份外賣燴麵!
    尤其值得注意,自己動手做飯2個月後,報復性反彈在外賣領域格外明顯:剛剛過去的周末,鄭州人民2天「團」了10467份外賣燴麵,11372份胡辣湯,與2月份相比,翻了10倍還多。  鄭州市民小方曾一度認為,以後不需要去外面吃飯、不需要外賣也可以養活自己了。  然而,往事歷歷在目,3月份恢復上班的小方立馬又回到了靠外賣、堂食「續命」的日子。尤其是前不久外賣可以進小區,再也不用去門口自取以後。「為什麼要自己做飯?大廚們做的飯它不香麼?」小方的灶臺又開始備受冷落。  傳說的報復性消費,是不是要來了?
  • 今年冬天,新冠疫情還會再次發生嗎?
    而在國際上,現在由於進入夏季,氣溫升高,確實會對新冠病毒的傳播起到一定的仰製作用,但並不會使病毒徹底消費或切斷傳播。比如巴西目前處於天氣炎熱的季節,但是疫情照樣爆發,炎熱的天氣並不能消滅新冠病毒。而到了冬季,新冠病毒疫情就更容易在人際之間傳播,所以專家們預測今年11月份再來一波疫情,也並非毫無根據。那麼,對於防控新冠疫情而言,我們還面臨著哪些問題呢?
  • 2020車市開年遇冷,會像SARS之後迎來「報復性消費」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3日電 (張旭)2020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給汽車行業帶來巨大衝擊。有觀點認為,此次疫情和2003年的SARS非常相似,疫情結束後汽車市場將出現「報復性消費」, 因此對2020年的車市充滿信心。2020年車市的機會在哪裡,「報復性消費」會再次上演嗎?
  • 法國巴黎廢水中檢測出新冠病毒 多國新冠疫情首次出現時間點或大幅...
    當前,新冠病毒的陰影不僅沒有散去,反而正在全球範圍內加速蔓延。隨著全球對新冠肺炎疫情研究的不斷深入,多個國家的疫情發展時間線被改寫,出現確診病例或疫情本地傳播的時間點或被大幅提前。據央視新聞消息,法國《世界報》8日報導稱,近日,研究人員對巴黎廢水樣本的檢測結果顯示,新冠病毒有重來跡象。
  • 是什麼阻止了報復性消費?3樣東西「偷偷漲價」,你察覺到了嗎?
    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基本上已經進入了尾聲,現在絕大部分企業和商家都已經恢復營業,但是兩個月的消費疲軟讓所有商家都無法接受,很多商家也在期盼著報復性消費的到來,之前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復工的時候就有人猜測,已經結束之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事實表明,其實並沒有出現報復性消費。
  • 4月銀行每天流出266億,「報復性消費」開始了
    2020年因為一場意外,讓眾多居民意識到了儲蓄的重要性,大家都省著不敢花錢,生怕自己的資金不夠償還信用卡、花唄等欠款。一季度銀行每天入帳資金達到百億之多,就連市場一直預期的「報復性消費」,也因為群眾口袋裡沒錢未曾迎來。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局面又出現了變化。
  • 餐飲店老闆:報復性消費就是鬼扯
    從【商業街探案】走訪的火鍋、燒烤、小龍蝦商戶的反饋看,情況好像不太樂觀。老闆們紛紛表示「報復性消費是鬼扯,目前不虧已是萬幸。」如果只看外賣平臺的喜報,你會以為吃貨們對餐飲業的報復性消費早就來了:口碑餓了麼在4月10日發布數據稱,在持續了半個月的「318 城市生活周」 期間,餓了麼平臺上有大量商戶已恢復到了疫情前的訂單水平,火鍋訂單增長十倍,燒烤訂單增長近七倍,奶茶訂單翻兩倍,其中,8萬家火鍋店訂單數量超過了疫情前。
  • 喜茶多款產品漲2元,奈雪的茶也漲了!「報復性漲價...
    吃火鍋、喝奶茶被戲稱為疫情復工的「精神支柱」海底撈漲價後(詳情)沒想到復工後的第一杯奶茶似乎比年前也貴了一些有網友感慨說「還沒開始報復性消費結果等來報復性漲價」頭部品牌飲品邁入「30元時代」近期,有不少網友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高呼「喜茶漲價了」。
  • 不同種變異新冠病毒在多國傳播 我國正開展傳播風險等研究
    英國、義大利、丹麥、荷蘭、澳大利亞等國都出現了與英國變異新冠病毒相關的確診病例。而在南非,又發現了一個與英國不同的變異病毒,這讓全球疫情防控形勢變得極為複雜嚴峻,封鎖、禁航成為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阻止病毒擴大傳播的應急之舉。
  • 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看世界·新聞早知道】
    報導稱,今年9月,研究人員分別在布萊頓海灘、第42大道東海灘、富蘭克林公園海灘和埃裡克森公園海灘的水樣本中,檢測出微量新冠病毒的痕跡。《明星論壇報》援引研究人員的話表示,在這些水樣本中檢測出的新冠病毒,比在廢水中檢測到的水平「低1萬倍」。
  • 新冠病毒新變種加速傳播!多國已採取行動
    英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 當地時間12月20日,英國衛生和社會保健部公布,過去24小時內,英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5928例。目前英國平均每10萬民眾中有265人已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近期突然加劇的疫情與一種新變異的新冠病毒有關。
  • 新冠的最早發現是何時?答案來了,多國的新冠病毒發現時間提前
    新冠病毒的爆發,各國都在探索病毒最早的起源是在哪裡。然而今日有相關報導多國的新冠病毒最早出現都提前了。這一下可熱鬧了,看川普怎麼收場。今天看到一條新聞,不知道是應該振奮呢還是應該感到難過。隨著中國疫情的慢慢褪去,全球各國的疫情隨之爆發。但是病毒並不是起源中國,也並不是中國最早出現新冠病毒。今天有報導稱新冠病毒在別的國家或更早出現。但是美國總統川普卻在之前聯合其他國家向中國就新冠病毒索賠。請問,川普你是不是欠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一個解釋?
  • 3月下旬,不敢奢望愛情的星座,出現轉機,極易和前任複合
    3月下旬,不敢奢望愛情的星座,出現轉機,極易和前任複合金牛座其實金牛座在愛情當中,有的時候會覺得自己一直以來都小心翼翼,自己一直以來都渴望自己的愛情能夠圓滿,越是在愛情當中付出多的人,越是容易在愛情結束的時候受到傷害
  • 多例貓科動物感染新冠,研究人員:人傳「貓」但「貓」不傳人
    近日,多國出現了家貓等貓科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對此,研究人員表示,儘管人類或可以將新冠病毒傳染給家貓等貓科動物,但是沒有跡象表明它們會將新冠病毒再傳染給人。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6日報導,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5日發布消息稱,該園飼養的7老虎和1隻獅子被園內1名「感染新冠病毒」的飼養員傳染了新冠病毒,該飼養員屬於「無症狀感染者」,而老虎和獅子則出現了乾咳等新冠肺炎症狀。匹茲堡大學兒童中心兒童醫院傳染病科主任約翰威廉士(John Williams)曾對冠狀病毒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
  • 世衛提醒新冠動物溯源可能會耗費多年,多國疫情發展時間線被改寫
    視頻截圖延伸閱讀:新冠病毒再溯源,媒體:多國疫情時間點或大幅提前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6月26日發布公告稱,該校的一個研究小組對當地廢水樣本做了檢測,結果發現在去年3月12日採集的廢水中含有新冠病毒。隨著全球對新冠肺炎疫情研究的不斷深入,多個國家的疫情發展時間線被改寫,出現確診病例或疫情本地傳播的時間點或被大幅前推。日本:2019年初獻血血液中測出新冠病毒抗體報導稱,5月15日,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表示,日本紅十字會在去年年初的500份血樣中,檢測到兩份樣本新冠病毒抗體呈陽性 ,這意味感染比例是0.4%。
  • 2021年疫情有望好轉?WHO一句話道出真相,特別是北半球地區
    隨著冬季的到來和新冠變異病毒的出現,全球大多數地區疫情在經歷了一波好轉之後,又開始變得嚴峻起來,這讓很多人以為2021年疫情會有所好轉,成為了空想。事實上,今年的疫情形勢不僅難以好轉,還有可能比去年更加嚴峻,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最近對全球新冠疫情情況進行分析後,作出的客觀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