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亞洲股市明年將迎來盈利超級周期,建議高配A股和港股

2020-12-08 市商網


牛牛敲黑板:

瑞信認為,除日本外的亞洲股市過去近十年都是個位數增長,但明年將轉為兩位數增長,步入盈利超級周期,預計將有19%的上行空間,跑贏全球市場。建議高配中國內地和香港股市。

行業板塊方面,建議高配周期股和成長股,低配防禦股。

瑞信(Credit Suisse)表示,除日本外的亞洲股市將在未來十年步入嶄新的盈利超級周期,持續錄得雙位數的盈利增長,扭轉2011-20年間令人失望的單位數增長。

瑞信亞太股票策略聯席主管Dan Fineman表示:

我們看好亞洲(日本除外)市場,截至2021年底之前,預計將有19%的上行空間,跑贏全球市場15%的增速。結構性和周期性因素將同時帶動市場。結構性因素方面,預計每股盈利(EPS)增長將持續改善。

在瑞信分析師們看來,推動EPS增長持續加速的四個因素包括:(1)GDP增長趨穩;(2)企業對GDP的貢獻比例提高;(3)槓桿率有望加大;(4)稅負壓力減小。Fineman 還表示:

自9月以來,EPS已轉為趨向於增長。過去17年以來,亞洲股市從未在淨資產收益率(ROE)上升及EPS增長加速的年份下跌。

除盈利超級周期的結構性支持外,瑞信對亞洲市場的樂觀態度還受多個中期驅動因素得支持,包括出口加速、利潤率提升、出口商在拜登任內的經營環境料將更趨穩定、貨幣升值、估值相對全球同業低廉,以及外資持股水平偏低。

疫情消除可望令市場顯著得益

瑞信看好很有潛力受益於疫情危機過去、高度依賴旅遊和周期性行業、估值相對全球同業具有吸引力、極易受貨幣升值提振,以及大有可能實施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的市場。因此,瑞信建議高配韓國、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泰國及新加坡股市。

韓國仍然是瑞信2021年的首選,因為區內貨幣升值對其極為有利。韓國2021年的EPS增長預計為43%,EPS動量位居區內(馬來西亞除外)之首。韓國經濟正在強勁復甦,出口增長已恢復至貿易戰之前的水平,而零售銷售額則恢復至2019年的水平。隨著新冠疫情得到成功控制,各項消費指標應會重拾回升動力。

受到多項有利因素帶動,瑞信預計中國內地的表現將穩穩領先全球市場:人民幣仍處於低位,有進一步升值空間;近期外來直接投資回升顯示投資者對中國長期增長前景的信心增強。中國資本市場持續向外資開放,應會強化基本面在釐定股價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中國香港的房地產前景在區內最為亮麗,因物業升值潛力最高而政策打壓風險最低。香港還擁有區內僅次於泰國的第二大旅遊市場,估值相對具有吸引力,在瑞信的評估體系中位居第三。

泰國具有最大的回升潛力,預期將於2021年下半年取得強勁表現。倘新冠疫苗明年在全球成功投入使用,泰國2021年下半年的GDP及EPS可望大幅上升。

瑞信比較看好新加坡,認為該國的財政刺激潛力在除日本以外的亞太經濟體中居於首位。新加坡擁有發達的銀行業及房地產業,這些都是瑞信目前最看好的行業。對疫苗及GDP回升的樂觀情緒升溫,料將促進EPS進一步上調。交通、銀行及資本貨物等關鍵行業有望推動2021年的盈利增長達到37%。

看好周期股和成長股

行業板塊方面,瑞信建議高配周期股和成長股,低配防禦股。

房地產在瑞信的行業權重中的偏高比重最大。一些市場的實體房地產已出現復甦跡象,尤其是政策打壓風險低的香港。雖然長期利率可能輕微上漲,但按歷史標準衡量仍然異常之低。在亞洲大多數地區,按揭利率以收益率曲線的短端利率作為定價基準,而短期利率很可能在至少一至兩年內維持目前水平。這意味著收益率曲線的形態比長期利率的絕對水平更重要。

瑞信建議戰術性高配銀行股。隨著全球增長加速及資產質量明顯改善,銀行股有望一舉收窄相對成長股與整體股市的估值差距。

瑞信認為,保險股應會受益於長期債券收益率上升及中國保險市場的偏低滲透率。保險是一個結構性成長型行業,將受益於周期性利好因素。

瑞信還建議小幅高配亞洲科技行業股。亞洲科技股看起來優於美國科技股,原因是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比重較高、估值較低,以及疫情過後需求持續不振的風險較小。瑞信預期,DRAM平均售價將因供應受限而於2021年第一季度止跌回升。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市商網無關。市商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

相關焦點

  • 瑞信:亞洲(日本除外)股市將於明年迎來盈利超級周期;瑞信分析師...
    瑞信:亞洲(日本除外)股市將於明年迎來盈利超級周期;瑞信分析師今日發布最新報告表示,亞洲(日本除外)股市將在未來十年步入嶄新的盈利超級周期,持續錄得雙位數的盈利增長。「我們看好亞洲(日本除外)市場,截至2021年底之前預計將有19%的上行空間,跑贏全球市場15%的增速。我們認為,結構性和周期性因素將同時帶動市場。
  • 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 港股...
    ②長期股權時代與小牛熊周期不矛盾,21年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即「股」舞人心。③A股是轉型升級牛,科技和內需是中期主線,短期金融修復。未來AH溢價收窄或源於港股補漲。「股」舞人心——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摘要:股權時代背景特徵。
  • 香港股市有望明年迎來大爆發!
    香港房價穩住了!就在不久前,澳大利亞央行就曾擔憂零利率會造成房價泡沫的困擾。美聯儲主席鮑威爾2、香港股市有望明年迎來大爆發!為什麼看好明年香港股市有望迎來大爆發?首先第一點,資產價格是相通的,香港儘管受到修例風波影響,但是不改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 【瑞信:明年股市將帶來可觀收益 新興市場資產將有不俗表現】瑞信...
    【瑞信:明年股市將帶來可觀收益 新興市場資產將有不俗表現】瑞信今日發布的《2021年投資展望》中預計,隨著經濟逐步走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需求持續穩步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有望回升至4.2%。各主要發達經濟體面對零/負利率常態化,意味著股市依然能夠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從回報前景來看,股票依然是最富吸引力的資產類別。
  • 瑞信:明年股市將帶來可觀收益 新興市場資產將有不俗表現;瑞信今日...
    瑞信:明年股市將帶來可觀收益 新興市場資產將有不俗表現;瑞信今日發布的《2021年投資展望》中預計,隨著經濟逐步走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需求持續穩步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有望回升至4.2%。各主要發達經濟體面對零/負利率常態化,意味著股市依然能夠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從回報前景來看,股票依然是最富吸引力的資產類別。
  • 港股研報乾貨專享:未來12個月恆指目標價曝光 看好資產稀缺性的新...
    一、讀研報·市場艾德證券:繼續看好市場震蕩上行艾德證券分析,對於港股市場中短期走勢,我們繼續看好市場震蕩上行,看好大宗商品及科技公司的結構性機會,而對於內地銀行股、大消費股和醫藥健康類公司,受市場輪動影響,短期機會或減弱。
  • 廣發證券:港股市場風格轉換,關注低波動周期,網際網路軟體仍是重點方向
    中國與海外經濟數據持續超預期,疊加「美元弱、港元強、人民幣反彈」的匯率條件利於資金流入與盈利預期上修,市場風險偏好回升。行業配置關注:(1)經濟復甦疊加板塊低估值,配置低波動周期(地產、基建產業鏈);(2)中概股回歸受益的網際網路軟體仍是重點方向;(3)公共衛生事件「低敏感」的板塊必需消費、醫藥仍享有「確定性溢價」。
  • 高盛建議高配A股 中國6G研發去年已開始 附概念股名單
    原標題:盤前情報丨高盛建議高配A股,中國6G研發去年已開始,附概念股名單   昨日A股
  • 估值低而盈利將改善 機構看好明年周期股行情
    展望2020年,周期性行業盈利有望大幅改善,周期板塊中已經經歷過總需求下滑壓力測試的低估值、高分紅的周期龍頭企業將較好匹配理財替代、險資配置等增量資金需求,或是明年最重要的投資機會之一。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域本周,A股市場周期股與科技股「搭臺唱戲」。
  • 張憶東對話東方紅資管孫偉:港股科技龍頭在國內基金重倉股中佔比將...
    今後可選消費品將會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新消費業態將迎來黃金髮展期。 從發展的角度看,當中國人民溫飽已經解決了,小康已經達到了之後,中國最優秀的一批公司如食品飲料、消費電子、家電和汽車等消費品龍頭都將具備全球複製能力。
  • 海通證券:明年將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海通策略荀玉根...
    海通證券:明年將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海通策略荀玉根等今日發布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2019年市場處在由流動性驅動的牛市孕育期,今年是基本面和資金面雙輪驅動的牛市爆發期,2021年市場將進入由基本面和情緒面驅動的牛市泡沫期。預計2021年全部A股歸母淨利潤累計同比增速為15%,市場情緒將從目前的60度進一步上移,明年將是「股」舞人心的一年。
  • ...配置計劃多數將向權益類傾斜!看好金融、地產等低估值順周期...
    財聯社記者多方採訪了解,鑑於低利率的情況仍將持續,險資今年配置將向權益類資產傾斜。整體看,險資認為港股市場的預期收益率及配置價值相對A股更高,同時看好金融、地產等低估值順周期板塊的重估機會,此外,認為科技、消費和醫藥板塊回調之後的長期配置機會也值得關注。
  • 高盛:看好2021年全球股市,各個板塊「百花齊放」
    來源:澎湃新聞高盛:看好2021年全球股市,各個板塊「百花齊放」澎湃新聞記者 孫銘蔚在12月2日舉行的高盛媒體電話會上,高盛投資策略組亞洲區聯席主管王勝祖表示,2021年全球股票市場將迎來新周期,股市投資風格將出現從科技股
  • 中信證券2021年股市、經濟、全產業策略來了!
    以上述研判為基礎,我們綜合了量化和行為金融的方法論進行大勢研判,預計明年A股將經歷慢漲「三部曲」,具體節奏和配置建議如下:從跨年直到明年二季度中是第一階段輪動慢漲期,建議堅持配置順周期品種,包括可選消費和工業板塊,併兼顧半導體、生育政策等主題;明年二季度中至三季度是第二階段平靜期,建議增配大金融和必選消費,主題方面可以關注新能源、國防安全;明年四季度開始是第三階段共振上行期,其間科技板塊和醫藥的相對配置價值將會提升
  • 大咖錄丨成長和價值股「再平衡」下的四個R選股策略
    &nbsp&nbsp&nbsp&nbsp核心觀點:&nbsp&nbsp&nbsp&nbsp市場尚未充分反映明年盈利修復的預期,預計A股和港股明年上漲10-20%。
  • 上市23年獲提私有化,又一個港股老兵亞洲衛星要「退役」?
    就在整個衛星通訊行業旋將迎來全新調整周期的當前,在亞洲地區居於領先地位的衛星通訊行業龍頭企業亞洲衛星(01135-HK)也在近日做出了足以被載入行業發展史冊的舉動——其已經計劃要從盤踞了23年之久的香港資本市場私有化退市了。
  • 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附股)
    行業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安信證券表示,乳業進入新一輪原奶上漲新周期,此次疫情下,具有剛需特徵的白奶消費需求旺盛,長保質期低溫奶成為重要增量;國內乳製品生產對生鮮乳更強的依賴,加上奶價波動、國內原奶成本持續提升,推動乳製品龍頭企業加速上遊資源佔有。例如2020年以來,伊利通過子公司要約收購中地乳業,通過優然牧業收購恆天然在應縣和玉田的牧場群。
  • 華興證券:2021年將有更多中概股回歸,做空機構並非是必勝一方
    與此同時,伴隨著監管趨嚴,中概股也迎來了回歸港股和A股的浪潮。 2021年已經如約而至,中概股又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前景?2020年的中概股熔斷潮、IPO潮,以及增發潮又是怎麼回事?投資者面對亂局又該何以自處呢? 值此之際,騰訊財經邀請到了華興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來和我們一起盤點2020,展望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