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划過一道閃光,我們如何判斷它是小行星、彗星還是普通流星

2020-12-06 萬象經驗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有數十億甚至數萬億顆不正常的天體繞著太陽運行。這些天體太小了,不能被稱為行星,它們被命名為彗星、小行星、流星體,如果它們到達地球,就被命名為流星或隕石。如果我們在天空中看到它們,我們應該如何區別?讓我們首先簡要地定義一下它們。

小行星:這些是太陽系行星形成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巖石。它們大多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圍繞太陽運行。

彗星:彗星是骯髒的太空雪球,主要由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形成的冰和塵埃組成。大多數彗星在太陽系的外圍有穩定的軌道。

流星體:流星體是微小的小行星或彗星的碎片。它們的大小從一粒沙子到1米寬的巨石不等。當流星體與行星大氣相撞時,它們就變成了流星。如果這些流星在大氣中存活下來並撞擊到行星表面,它們的殘骸被稱為隕石。

小行星

乍一看,小行星可能看起來像普通的太空巖石,但這些古老的太陽系殘骸有各種形狀、大小和味道。

所有小行星的質量加起來比月球還小,它們的大小範圍從最小的1米寬的巨石到最大的穀神星,穀神星的大小几乎是月球的四分之一。穀神星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它在2006年被提升為矮行星的地位,這和冥王星一樣引起了爭議。

大多數小行星看起來就像巨大的太空土豆,它們呈長方形,表面布滿了與其他小行星碰撞產生的大量隕石坑。只有一小部分小行星的體積足夠大,它們的重力可以把它們變成球體,比如穀神星。

幾乎所有的小行星都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環形區域,即小行星帶。這條小行星帶形成於木星誕生後不久,當時這顆巨大行星的引力捕獲了形成行星的殘留物,導致它們相互碰撞,形成了我們今天在這條小行星帶中看到的數百萬顆小行星。

彗星

數千年來,看到彗星都會引起恐懼和敬畏。古代的天文學家相信彗星預示了王子的死亡和戰爭的結果。現代天文學家知道,彗星是數十億年前形成我們太陽系的物質的冰殼殘餘物。

天文學家弗雷德·惠普爾是第一個把彗星描述為骯髒的雪球的人。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這個雪球構成了彗星的核心,通常直徑不到幾英裡。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彗核變暖,冰開始從固體升華為氣體。這就在彗星周圍產生了一種可以長到直徑數千英裡的大氣,稱為彗發。來自太陽的輻射壓力吹走了彗發中的塵埃粒子,從而產生一條長長的、明亮的塵埃尾巴。當高能太陽粒子電離這種氣體時,形成了第二個離子尾巴。

雖然小行星和彗星確實是同時形成的,但它們的形成條件卻不盡相同。太陽系是由太陽星雲、氣體和塵埃形成的。在星雲的中心,太陽是通過引力坍縮而誕生的。由於這種坍縮會釋放熱量,星雲的中心區域溫度更高、密度更大,而外圍區域溫度更低。

在高溫星雲中心附近形成的小行星,只有巖石或金屬在極端溫度下保持固態。彗星形成於所謂的冰凍線之外,冰凍線的溫度足以讓水和二氧化碳等氣體結冰。由於這個原因,彗星通常只在太陽系的兩個區域被發現: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

流星體

流星體是太陽系中真正的太空巖石。它們的大小不超過一米,有時只有一粒塵埃那麼大。它們太小了,不能被認為是小行星或彗星,但它們中的大多數是小行星或彗星的碎片。

如果流星體碰巧與地球上的大氣相遇,它們就會變成流星。流星在大氣中燃燒時發出的熾熱光芒比金星還要亮,這就是它們被稱為「流星」的原因。科學家估計每天有超過48噸的流星物質落到地球上。如果一顆流星從大氣層中墜落併到達地面,它就被稱為隕石。

當地球穿過彗星留下的碎片時,我們看到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流星雨表演,在夜空中可以看到數百顆流星。這些絢麗的流星雨提醒我們,儘管太空看似空曠,但我們與太陽系的聯繫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緊密。

相關焦點

  • 美麗的流星和彗星!
    太陽系中還有很多體積較小的天體。它們大都被歸類為彗星小行星或流星。彗星在夜空中會心是你能看到的光彩奪目的天體之一但究竟什麼是彗星呢?你可以把慧星想像成一個像一座山那麼大的髒雪球,衛星是冰塊塵埃和較小的巖石顆粒的聚結物,它們的軌道是一個很長很扁的橢圓。
  • 噓,流星划過天際了,你聽到了嗎?
    當流星划過頭頂時,你能聽到它的聲音嗎?一些人說聽到流星發出滋滋的聲音,就像煎培根的聲音一樣。現在科學家說了,確實可以聽到,而且還能解釋它是怎麼發生的。這精彩的畫面是Emma Zulaiha Zulkili在馬來西亞婆羅洲島的沙巴州上捕捉到的,一顆耀眼的流星正從金星前划過,時間是2018年12月15日。她寫道:「這顆流星在金星前划過一道閃光,圖像使用Photoshop CC2018對其對比度和降噪稍作調整。」
  • 狀似「火球」流星划過日本夜空,你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嗎?
    狀似「火球」流星划過日本夜空,你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嗎?在三重縣和愛知縣等地捕捉到的畫面中,可以看到一顆明亮的「火球」從天空中划過。在墜落地面前,「火球」顯得格外明亮耀眼,天空都被照亮了。
  • 流星划過天被照得像白天,監控拍下流星划過瞬間,目擊者:很神奇
    說到流星大家都一定不陌生,生活中很多人也把流星稱為是願望之星,在很多人眼中都認為流星划過的瞬間,只要你閉上眼睛許願,那麼願望就會實現,不過這樣的畫面一般只有在影視劇或者是特定的時間裡才能看到,而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卻是一顆真的流星,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 科學:小行星,流星和彗星如何消失?
    導語:最近讀到了有關於小行星,彗星和流星消失的論文。你對它們的失蹤的原因有什麼看法嗎?流火,當我們談論流星時,我們指的是被地球的引力吸收並落入其大氣層的小物體(通常直徑小於1米)。流星本身是留在下落物體(流星體)後面的發光尾巴,這是由於空氣的電離和隨後離子的重新組合。
  • 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之間有什麼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太陽系中,有數十億甚至數萬億個天體繞著太陽運行,除了八大行星外,還有許多因太小而不能被稱為行星,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等,如果它們墜落地球,就又有了新的稱呼如流星、隕石。有時我們會覺得難以區分,事實上,只要搞懂最基本的定義,就不會搞混它們了。
  • 太陽系當中騷動的小體量星體:小行星、彗星、流星體
    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宇宙中的各種星體,都是在中心天體的引力下繞著中心天體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行,小體量的星體也一樣。但是由於自身質量較小,容易受到周圍大體量星體的吸引,於是就變得騷動起來了,我們來看看它們都幹了什麼吧!
  • 天上的客人——流星
    夏夜仰望星空,經常可以見到一道亮光倏地划過漆黑的夜空。每天都有成千上萬顆星際物質闖入地球大氣層,但他們的數量秋季要多於春季,凌晨要多於白日,因此流星總是在夏夜最常見。流星體在進入大氣層時,大多數由於與大氣層強烈摩擦產生熱量而燃燒殆盡,消失在大氣層中,但極少數體積,質量較大的,在經過與地球大氣劇烈的摩擦後未能充分燃盡,最後就會墜落到地球的表面,人們稱之為隕星。
  • 流星?日本和美國的天空分別有巨大「火球」划過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1日晚,在美國伊利諾州等八個州的民眾,都親眼目睹了一顆巨大的流星滑落,照亮了整個天空。當地時間12日晚間,日本中部的長野縣和西南部的衝繩縣也觀測到類似現象。圖片來源:社交媒體帳戶截圖。
  • 科學(普)有道:關於流星的小知識
    當地球的軌道穿過彗星或小行星繞太陽運行時留下的碎片時,這種現象就會頻繁發生。例如,坦普爾-塔特爾彗星就是11月獅子座流星雨的起源。流星雨是由流星體組成的,流星體是在大氣中蒸發並留下發光痕跡的微小物質。大多數流星體不會落到地球上。流星是流星碎片穿過大氣層時留下的發光痕跡。流星體撞擊地面時,就變成了隕石。
  • 行車記錄儀拍攝到夜空中神秘閃光 科學家稱可能是一顆流星
    美國當地時間周三晚上,在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部分地區的夜空中划過了一道閃光,被附近行使在道路上的行車記錄儀拍攝來下來。科學家表示這很可能是一顆流星。據信,這顆流星是美國當地時間周三凌晨 4 點左右划過天空的。美國流星協會表示,它在15個州收到了大約700份關於該亮光的報告。
  • 小行星、流星以及化成灰燼的隕石,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
    你還記得1992年流星墜落在紐約的故事嗎?這是個流星,對吧?或者還是隕石?但這肯定不是個小行星吧...還是說?那些感興趣太空中令人難以置信的現象的人,你或許可以理解他們面臨的挑戰,但每當有人談論流星和隕石撞擊時,你還是會感到困惑。本著分享科學的精神,讓我們一起閱讀下面的文字,徹底消除有關這些「宇宙漫遊者」的困惑。
  • 22:59,一道「火龍」划過臨沂天際!竟然是它……
    8月16日晚上10點59分左右一道「火龍」划過臨沂天際尾部圓球在空中炸裂了一下照亮了整個夜空……不少臨沂小夥伴都親眼目睹了這一幕!流星?火箭?煙花?它真的真的是一顆流星!艾山天文臺全國流星監測網(CMMO)臨沂中心站、東營小杜站多臺站同時記錄到。CMMO所轄艾山天文臺中心站、臨淄子站設備全部記錄到末端閃光觸發。
  • 看一顆火球如何划過日本夜空
    據外媒報導,相信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來說,一個來自太空的天體究竟會在什麼時候造訪我們的天空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對於日本中西部廣大地區的人們來說,周日早上就是這樣一個時刻。據目擊者說,在當天早上天仍非常漆黑的幾個小時裡,天空中出現了一個火球並發出了一道明亮的閃光。
  • 一顆流星划過夜空
    天空湛藍湛藍的,幾朵白雲緩慢地移過夜空,天色慢慢地喑淡下來,偶爾會有星光閃現,但迅疾又不見了。夜晚靜悄悄地,稀疏有草叢裡蟋蟀的叫聲,間或樹上的鳥受驚的一兩聲鳴叫。不知道夜空的星星有多少顆,每一顆星星都很精彩,應該有我們不知的故事,我陷入了遐想之中。忽然一顆流星從夜空中划過,打斷了我的思緒,流星一閃而逝,轉瞬就消失了。我有幸目睹了短暫的光彩,卻無法得知它來去何方,徒留一道星光在心中遙想。
  • 如何最大限度增加你看到流星的機會?
    圖解:色彩多變的雙子座流星-影像提供與版權: Dean Rowe-圖片說明: 流星的色澤可以很繽紛。雖然人類的眼睛無法分辦太多色澤,但相機通常可以。上面這幅影像,呈現了相機在上星期的流星雨期間,所記錄的一顆明亮多彩的雙子座流星。這顆源自法厄松小行星的小碎片,在地球大氣中曳出一道超過60倍滿月張角的流星痕。
  • 歷史:古代文化如何解釋彗星和流星!
    歷史:古代文化如何解釋彗星和流星!彗星和流星因為它們首次在夜空中被發現而對人類著迷。但是,如果沒有科學和太空探索來幫助理解這些巖石和冰塊是什麼,古代文化往往轉向神話和傳說來解釋它們。在希臘人和羅馬人認為是彗星,流星和流星雨的出現是不祥。他們是發生或即將發生的好事或壞事的跡象。
  • 銀河系特大黑洞或在吞沒小行星 地球可看到閃光
    當半徑6英裡(約合9.6公裡)以上的小行星被這個黑洞吞噬時,便會產生X射線閃光。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發現,銀河系中央的特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可能正在鯨吞小行星,形成大約每天可從地球上觀測到一次的X射線閃光。觀測中,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發現這種X射線閃光持續數小時,亮度是人馬座A*黑洞正常能量爆發時的100倍。
  • 探尋流星和比拉彗星!
    流星體都很小,我們看到的那些流星絕大多數是由質量不足1克的流星體形成的。地球周圍的空間可說是布滿著無數塵埃狀物體,即流星體,地球在繞太陽運行過程中穿過它們時,就會有些流星體撞入大氣層而成為流星。由於流星體體積小、質量小,好多流星雖然閃光,但很短也不亮,我們不注意的話根本看不到它們。至於像《三國演義》裡的描述:"大星,赤色,光芒有角」。
  • 流星,小行星和彗星在夜空中轉瞬即逝,這其中有什麼奧秘?
    提問:我在報紙上讀到了有關小行星,彗星和流星消失的信息。您對失蹤原因有任何想法嗎?回答:您的問題很有趣,我將儘可能簡短地答覆。小行星,彗星和流星消失的機制是不同的,所以我的回答分為三個部分。流星當我們談論流星時,我們指的是被地球引力吸引並落入大氣的小物體(通常直徑小於一米)。流星本身就是留在下落物體(流星體)後面的發光尾巴,這是由於空氣的電離和隨後離子的重組所致。大多數流星實際上消失了,因為它們完全在大氣層中燃燒了。但是,一些最大的物體成功到達地面。我們稱這些物體為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