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太陽系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快解體

2020-12-05 冬哥譜科

儘管我們腳下的土地感覺堅固而令人安心,但這個宇宙中沒有什麼是永恆的。

總有一天,我們的太陽會消亡,在它的核心收縮成一顆白矮星之前,它會噴射出很大一部分質量,逐漸釋放熱量,直到1000萬億年後,它只是一塊冰冷、黑暗、死寂的巖石。

但到那時,太陽系的其餘部分早就消失了。

根據最新的模擬,只需要1000億年的時間,剩下的任何行星就會悄悄地穿過銀河系,把垂死的太陽遠遠地甩在後面。

至少幾百年來,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一直試圖弄清楚太陽系的最終命運。

理解太陽系的長期動態穩定性是天體物理學最古老的追求之一,可以追溯到牛頓本人,他推測行星之間的相互作用最終會導致太陽系不穩定。

但這比表面上看起來要棘手得多。

一個動力系統中相互作用的天體數量越多,該系統就會變得越複雜,也就越難預測。

這就是所謂的N體問題。

由於這種複雜性,不可能對太陽系天體超出特定時間尺度的軌道做出確定性預測。

但是,如果我們能弄清楚太陽系將會發生什麼,這將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宇宙可能如何演化的信息,其時間尺度遠遠長於目前138億年的年齡。

大約50億年後,當太陽消亡時,它將膨脹成一顆紅巨星,吞沒水星、金星和地球。

然後,它將拋出近一半的質量,在恆星風的作用下被吹到太空;剩下的白矮星將只有目前太陽質量的54%左右。

這種質量損失將放鬆太陽對其餘行星--火星、外層氣體和冰巨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引力控制。

其次,當太陽系圍繞銀河中心運行時,其他恆星應該足夠近到足以擾亂行星的軌道,大約每2300萬年一次。

研究人員寫道:「考慮到恆星的質量損失和外行星軌道的膨脹,這些相遇將變得更有影響力。」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其中一些會離地球足夠近,從而使剩下的行星分離--或者說不穩定。」

考慮到這些額外的影響,研究小組使用強大的共享霍夫曼2星系團,對外行星進行了10次N體模擬(省略了火星以節省計算成本,因為它的影響應該可以忽略不計)。

這些模擬分為兩個階段:直到太陽質量損失結束,以及之後的階段。

雖然10次模擬並不是一個強有力的統計樣本,但研究小組發現,每次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太陽完成白矮星演化後,外行星的軌道較大,但仍保持相對穩定。

然而,木星和土星會以穩定的5:2共振被捕獲--木星每繞太陽運行五次,土星就會繞太陽運行兩圈(這種最終的共振已經被多次提出,尤其是由艾薩克·牛頓本人提出)。

這些擴展的軌道,以及行星共振的特點,使該系統更容易受到經過的恆星的擾動。

300億年後,這樣的恆星擾動將那些穩定的軌道擾亂成混亂的軌道,導致行星迅速消失。

除了一顆行星外,所有的行星都脫離了軌道,以流浪行星的形式逃往銀河系。

最後那顆孤獨的行星還會存在500億年,但它的命運已經註定。

最終,它也會受到經過的恆星的引力影響而鬆動。

最終,在太陽變成白矮星1000億年後,太陽系將不復存在。

這比1999年提出的時間框架要短得多。

而且,研究人員謹慎地指出,這取決於對當地銀河系環境的當前觀測,以及對恆星掠過的估計,這兩者都可能發生變化。

然而,即使對太陽系滅亡的時間線的估計真的改變了,它仍然是數十億年後的事。

人類存活到足以看到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將比我們想像的更快完全解體
    總有一天,我們的太陽會死去,在它的核心萎縮成白矮星之前,會噴射出很大一部分質量,逐漸洩露熱量,直到一千萬億年後,它不過是一塊冰冷、黑暗、死寂的巖石。但那時太陽系的其餘部分早已不復存在。根據新的模擬,只需要1000億年 ,太陽系當中的行星就會消失,只剩下垂死的太陽。早在數百年前,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就一直在試圖弄清太陽系的最終命運。
  • 新的研究表明,太陽系會比我們想像得更早完全解體
    儘管(大多數時候)我們腳下的地面感到堅實而令人放心,但這個宇宙中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遠存在。有一天,我們的太陽將死,在其核心收縮成白矮星之前,噴射出大部分質量,然後逐漸散發熱量,直到一千億年後,它不再是一塊冷的,黑暗的,死亡的硬塊。但是到那時,太陽系的其餘部分將不復存在。
  • 太陽系或將提前解體
    NASA太陽系的解體是不可避免的,它只是個時間問題。和所有恆星一樣,太陽也會有死去的一天。距今大約50億年後,太陽將變成紅巨星。隨後,核聚變停止,大約一半的質量會被拋出,只留下一個熾熱的核——一顆白矮星。
  • 如果另一個太陽進入我們的太陽系,會發生什麼?
    如果另一個太陽進入我們的太陽系,會發生什麼?1908年,一顆落在西伯利亞的小行星大約摧毀了8萬棵樹木,作用範圍達到37公裡,7萬年前,一顆質量很小的紅矮星曾與奧爾特雲擦肩而過,距離最近時僅為0.8光年,之後,這顆紅矮星朝著相反的方向折返而去,因此沒有為太陽系帶來太大的變化。
  • 地球速度比想像中更快,更靠近銀河系的黑洞
    根據日本的天文學家VERA對星系的一項新調查顯示,地球移動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離銀河系中心的日本對銀河系的一項近期調查表明,我們的地球和太陽系的移動速度都比天文學家們意識到的得更快然而,日本國家天文臺最新觀測結果表明(在第一本VERA天體測量目錄中強調),我們的星球距離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距離比之前認為的要近2000光年。而且,就如同在的太陽系中,離太陽近的行星比離太陽遠的行星運動得更快,地球和太陽現在的運動速度比我們知道的要快4英裡/秒(7公裡/秒)。
  • 第一位已知的星際彗星竟然將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存活
    並且天文學家預測它在近期沒有進一步爆發的可能,即在太陽系中存活了下來。  【圖源】:cnBeta.  今年的早些時候,一顆彗星從一顆遙遠的恆星漫遊到太陽系,而當它開始解體的時候,就是它消逝的時候。但是表面現象也可能是具有欺騙性的,因為一項對於2I/Borisov的碎片的分析報告指出,這顆彗星的主要部分在它進入太陽系後,將保存下來。
  • 第一位已知的星際彗星竟然將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存活
    毫髮無損的星際來訪者2i/Borisov是第二位已知的星際來訪者,也是第一顆已知的星際彗星,根據天文學家對它的觀測,它在近日點後解體分裂成兩半,第二塊碎片被發現。並且天文學家預測它在近期沒有進一步爆發的可能,即在太陽系中存活了下來。【圖源】:cnBeta.
  • 如果太陽突然爆炸,我們會不會瞬間消失?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太陽系中心溫暖的黃色球體太陽,將會轉變成一個較冷但仍然炙熱的紅色巨星。毫無疑問屆時它將拉著水星、金星和地球都去為它陪葬。但由此產生的輻射也會隨之毀滅地球,導致地球臭氧層破壞和物種大規模滅絕。爆炸會使地球直接面向太陽的表面而蒸發。而爆炸後的太陽溫度會比太陽表面現在高出15倍,整個太陽可能會在幾天內解體。
  • 假如人類研製出了接近光速的飛船,我們敢飛出太陽系嗎?
    可是我們都知道,宇宙浩瀚廣闊,大到我們無法想像,人類現在可觀測的宇宙範圍就達到了920億光年,而這個範圍有可能只是浩瀚宇宙的冰山一角。不要說整個宇宙了,就是人類目前生存的太陽系,直徑也達到了2光年左右。我們即使要走出太陽系,也是需要一個超快的速度,那這個速度最低要達到多少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愛因斯坦相對論已經對速度的極限進行了一個設定,那就是光速。
  • 一顆太陽系行星的消失會影響我們當下的生活嗎?
    現在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整個太陽系。每顆行星的重量都超過10^23千克,但它們之間的距離也非常巨大。因此,行星對彼此的引力影響,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太陽系中,引力的真正掌握者是太陽,它控制著行星的軌道。太陽的消失會導致整個太陽系的混亂。
  • 我們找到那麼多宜居行星,我們是否可以去太陽系外面定居?
    那麼如果做了充分的準備,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能達到去太陽系外定居的水平嗎?第一人類沒有解決長途星際旅行的能源問題。星際旅遊需要遠遠不斷的能源。現狀是:我們沒有強大,持久的便攜能源。星際旅行需要我們有試錯的機會,這也是必備的硬性條件。我們的控制系統要有備份,人員要有備份,計劃要有備份……而萬無一失的後備,會讓星際旅行變得格外的累贅。就拿宇宙飛船的體積來說,可能要比真正需要的體積,大十幾倍甚至上百倍……第三人類的飛行器不夠結實。
  • 如果另一個太陽進入我們的太陽系
    但是有些物體比你想像的要近。偶爾,一顆隨機的星際小行星會穿過奧爾特雲,奧爾特雲是太陽系邊緣的冰碎片團。但是,如果另一個恆星星系毫不客氣地橫衝直撞穿過奧爾特雲呢?如果它把其他行星也帶上了,那會有多糟糕?現在,另一顆恆星正向我們的方向移動。Gliese 710的質量約為我們太陽的60%,它正以52000千米/小時的速度穿越銀河系。在這個恆星入侵者進入太陽系之前,我們還有多長時間?當它發生時會發生什麼?
  • 闖入太陽系的Borisov彗星開始解體,地球上的生命來源於彗星?
    去年十月份由夏威夷的凱克天文臺發現的Borisov彗星已經漂泊了半年時間,這顆流浪彗星是人類發現的第二顆系外天體,第一個是前年突然闖入太陽系的「奧陌陌」,隨著觀測設備越來越先進,科學家如今能夠很快地發現闖入太陽系的各種天體,Borisov彗星被發現時就因為其發出炫麗的光芒而被關注,現在這顆流浪彗星正越來越靠近太陽,可能即將被太陽的高溫烤化。
  • 地球會是外星文明的實驗室嗎?真相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
    科學家認為,既然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的存在不用懷疑,那麼只要我們開展全面的探索,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發現地外生命以及地外文明存在的一些證據。可是想像很美好,現實往往會跟我們開玩笑,科學家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探索尋找,不要說外星文明了,連最簡單的外星生命都沒有發現。
  • 我們的太陽系和宇宙恆星
          而我們的家園——地球,就是太陽系中圍繞太陽旋轉的一顆行星,也是在宇宙中目前人類所知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坐火車從哈爾濱到廣州要二三十個小時(當然高鐵就更快了),從北京坐飛機到華盛頓也需要十幾個小時吧,旅途是夠累的!
  • 美國「神操作」意外幫了我們?超越美國或許比想像來得更快
    這一舉動引起美國國內不少人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樣會導致美國逐漸失去主要優勢,以及最佳智力資源。要知道我國學者一直在為美國科學做出顯著貢獻,現在的五角大樓阻止中國工程師學者入境會直接造成美國在高科技人工智慧等相關領域的地位遭到破壞。
  • 50年前,我們飛向月球 50年後,我們環遊太陽系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    暑期的夜晚,站在大地仰望星空,你會不會想到每一顆星星都可能是一個絕妙的度假地,想像自己身處木衛二,近距離觀賞著木星上已經存在數百年且比整個地球還要大的巨大風暴,或是在整個太陽系中最大的峽谷裡攀巖,又或是在金星的懸浮城市中觀賞窗外奶油糖果色的天空和壯美的金色雲霞……    自從《太陽系度假指南》面世後,在全球就掀起了一場
  • 我們搞錯了地球在銀河系的位置
    看起來我們標錯了地球的位置。根據銀河系最新的星圖,太陽系的位置不在我們原以為的地方。它不僅更靠近銀河系中心——那裡的超大質量黑洞Sgr A * ——還在以更快的速度旋轉。沒什麼可擔心的。雖然更近了,但也沒近到危險的地步。
  • 我們的太陽系是什麼樣子的?
    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其所有受到太陽引力的天體,都圍繞太陽公轉。距離太陽近的大多數天體都會圍繞接近同一個平面公轉,遠點的離散天體會偏離這個平面並繞太陽公轉,不過彗星、小行星等除外,它們的軌道特徵都有。圖:太陽系的行星和矮行星。圖中僅大小按比例繪製,距離不依比例。圖: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圖片不按比列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是我們的太陽首先我們要講解的是太陽系家族中的老大,它就是我們的太陽,它位於太陽系的中心。
  • 第二個奧陌陌正在解體嗎?兩個神秘的星際穿越者有啥不同?
    問題來了——很快會解體嗎?是否會葬身於我們太陽系?這是個既神秘又有趣的問題。 先來看看天文學家都有哪些最新觀測發現: 鮑裡索夫彗星從2019年12月8日通過近日點算起,至今已經5個多月,最近天文學家觀測發現,這顆跨星際彗星似乎正在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