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次無人飛船發射,日本就想搞載人登月?原來美國給它走「後門」
)開發的H-II白鸛號無人太空船已經成功進行了九次對國際空間站的物資補給任務,從而提高了日本的國際形象。從那時開始,H-II白鸛號無人太空船向國際空間站的補給任務仍然以每年大約一次的速度進行,總共輸送了大約50噸的貨物,贏得了美國、歐盟、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信任。
-
SpaceX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 17日中午抵達空間站
導語: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於北京時間11月16日成功利用其載人龍飛船將第二批太空人送入太空。北京時間08:27分,SpaceX載人航天飛船準時點火升空。
-
龍飛船首次載人升空 美國9年後如何重啟載人航天?
任務中另一位航天員羅伯特·貝肯,也是經驗豐富的前太空梭乘員,曾於2008年和2010年兩次執行太空任務。他在太空中停留了708個小時以上,並6次實施太空行走,共計超過37個小時。貝肯此次負責交會對接、解除對接以及飛船與空間站處於對接狀態期間的各項工作。一切順利的話,「載人龍」載著兩人飛行19個小時以後,將與空間站對接,兩人隨後進入空間站。
-
十年來第一艘載人飛船飛往國際空間站,美國將重回太空統治地位
說起來有些諷刺,曾經第一個登月,也是唯一成功登月的美國,居然在載人航天上沉寂了將近十年,自2011年太空梭退役以來,美國一直用的俄羅斯航天的聯盟號飛船去到國際空間站,這一用就是整整十個年頭了!,除了撈回來幾塊月巖外實在沒有經濟性可言,登上月球的桂冠已經跑不了了,所以登月計劃漸漸走向沒落,到阿波羅17號登月後,美國徹底放棄了登月,把重心轉移到了空間站的建設上!
-
盤點那些載人上過太空的飛船,神舟載人6次,NASA爆炸2次
蘇聯—沃斯霍德(Voskhod)又名上升號 這是基於沃斯託克號進行改進的一個太空船,這是蘇聯為了能使太空人能夠實現太空行走所設計的,並且還要將多名太空人一起塞進去,所以飛船製造工程師們直接拋棄了彈射座椅,配備了穩定的座椅以及著陸系統。
-
載人龍飛船—美國在2011年以後重新獲得載人太空能力
載人龍飛船的頂端安裝傳感器和攝像頭,能夠自動控制與空間站的距離並進行對接。美國東部時間5月31日上午10點16分,載人龍飛船與空間站成功對接,成為迄今第一艘抵達空間站的商業載人飛船。NASA已經與SpaceX籤署契約,在CCDev項目下訂購了多達6次前往國際空間站的發射。2019年3月2日,龍飛船2號進行首次無人發射測試,前往國際空間站。飛船裡有一個假人模型,用來記錄真實航天員承受的各項數據。
-
SpaceX龍飛船首次載人發射成功,有哪些重要意義?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點22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首次利用載人龍飛船把兩位太空人送入地球軌道,在經過大約19個小時的飛行後,於北京時間5月31日22點18分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圖註:2020年1月19日,SpaceX成功進行了「飛行中止測試」試驗2020年1月19日,SpaceX成功進行了「飛行中止測試」試驗。
-
取樣成功!嫦娥五號之後,中國距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301克,後者通過六次載人登月獲得了但他們的無人探測器和載人登月地點都選在了月球正面的中緯度地區,因為嫦娥五號是目前嫦娥工程中唯一一個需要從月球返回地球的任務,它的「兩器分離」和「兩器對接」不出意外的話,也是未來載人登月過程中必須要進行的步驟,唯一的問題就是:
-
從SN4星船爆炸到載人龍成功,美國航天的技術自信才是最可怕的
31日凌晨3點,兩名NASA太空人乘坐載人龍飛船進入太空,獵鷹9號火箭一如既往的穩定,詳細內容大家可以看下文,來自SPACENEWS的休斯敦報導。我們更關心的是:5月29日,SpaceX公司的一艘星際飛船原型(SN4)在一次看似成功的靜態點火測試後不久爆炸被毀。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美國從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成功載人登月到1972年,共成功進行6次載人登月任務,先後有12人次踏上月球表面。對於美國來說,「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成功不僅有巨大的科學意義,還有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意義。雖然「阿波羅」計劃耗資巨大,其直接科學成果與花費相比要少,但是考慮到各種間接效益,阿波羅計劃取得的收益是巨大的。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飛往太空的船票或明年開售
正如此次Demo-2任務的成功發射一樣,載人龍飛船的返航本身,就在創造歷史——這是第一次由美國私營商業公司建造的載人飛船成功往返國際空間站。將人類送出並返回地球,在商業載人航天史上,SpaceX是第一家成功的公司;而馬斯克,是第一個改寫了這項歷史的人。從曾經不被看好的「陪跑員」到「領跑員」,馬斯克和SpaceX用了18年。
-
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正展開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認證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隨著「嫦娥」探月工程不斷取得成功,我國何時進行載人登月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熱點話題。9月18日,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拉開帷幕。在開幕式結束後舉行的主論壇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做了題為《載人月球探測方案及發展分析》的特邀報告。
-
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飛往太空的船票或將於明年開售
正如此次Demo-2任務的成功發射一樣,載人龍飛船的返航本身,就在創造歷史——這是第一次由美國私營商業公司建造的載人飛船成功往返國際空間站。將人類送出並返回地球,在商業載人航天史上,SpaceX是第一家成功的公司;而馬斯克,是第一個改寫了這項歷史的人。從曾經不被看好的「陪跑員」到「領跑員」,馬斯克和SpaceX用了18年。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國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實施載人登月計劃。「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吳豔華說,「當時美國和蘇聯搞太空競賽,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對於有媒體問「能不能搞載人登月旅遊」,吳豔華認為在技術上沒問題,關鍵是很貴。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成功,將開啟新的太空探索之旅
稿源: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簡稱五院)自行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出了探索浩瀚宇宙新的一步。
-
2次航天發射失利之後,中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中國上一次進行載人航天任務,還是2016年10月17日的神舟11號,在近20年的光陰裡,逐步實現了無人到有人、單人到多人,以及出艙和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的突破,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獨立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
-
飛赴國際空間站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發射升空
1996年6月,野口聰一被JAXA選為太空人候選人後前往NASA詹森航天中心進行太空人培訓。野口聰一擁有豐富的太空行走經驗。 SpaceX Crew-1成功發射後,野口聰一將是首位同時乘坐過太空梭、聯盟號和龍飛船的非美籍太空人。
-
SpaceX創造歷史 載人龍飛船成功降落!9月將有正式太空任務
美西時間2020年8月2日,據洛杉磯時報報導,美國宇航局太空人道格·赫爾利和鮑勃·本肯乘坐SpaceX公司的太空艙在國際空間站完成兩個多月的任務後,於周日成功降落在墨西哥灣,這是這艘私人飛船完成的首次任務。
-
攜嫦娥五號大勝之威,航天員何時登月?雙重防護載人登月艙亮相
月面起飛、月球軌道無人自動交會對接,包括再入返回,這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通過這些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幾句話輕鬆化解了登月競賽風險,而寥寥數語的背後是我國航天工程縱橫捭闔的戰略布局,以及植根強大國力的高效執行力。
-
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5日發射的飛船更安全、更快速、更耐高溫、更長(8.8米)、更重(約22噸),能夠搭載更多太空人(6人而非3人),並且可以部分重新利用。這些特點為中國打開了新前景。關注中國空間項目的獨立分析師陳藍(音)強調:「這次飛行是重要的一步。新飛船將讓中國在載人航天飛行領域比日本和歐洲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