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次無人飛船發射,日本就想搞載人登月?原來美國給它走「後門」

2020-09-12 鄭太尉觀天下

近日,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發的H-II白鸛號無人太空船已經成功進行了九次對國際空間站的物資補給任務,從而提高了日本的國際形象。「產經新聞」稱這一無人載人飛船,將為日本載人航天技術做出了巨大貢獻,未來甚至能夠為執行日本首次載人月球探測奠定基礎。

H-II白鸛號無人太空船的首次發射是在2009年9月11日凌晨,從鹿兒島航天中心進行,發射載具是當時日本最大的火箭——H2B火箭。它的形狀像一個圓柱體,總長10米,直徑4.4米,大小類似於一輛觀光巴士。從那時開始,H-II白鸛號無人太空船向國際空間站的補給任務仍然以每年大約一次的速度進行,總共輸送了大約50噸的貨物,贏得了美國、歐盟、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信任。

H-II白鸛號無人太空船的開發過程可以追溯到1994年。當時日本選擇專注於發展國際空間站的Kibo太空實驗室而不是參與運輸任務,但後來美國要求日本承擔部分物資運輸方面的任務。大約在那個時候,日本剛剛發射了第一枚國產H2火箭,而美國對日本的太空技術並沒有完全的信心。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副總裁佐々木宏稱:美國人對日本的態度非常嚴厲,完善設計是一種真正的磨難。

H-II白鸛號無人太空船的關鍵功能之一是其溫度調節和壓力調節的貨艙,這使得太空人能夠穿著休閒服在太空中執行任務。這也意味著,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可以送到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手中,為那些在太空的人提供了更愉快的體驗。從安全的角度來看,國際空間站對接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因為有相撞的風險,所以H-II白鸛號無人太空船可靠性是至關重要的。它需要接近距離國際空間站約10米遠的一個點,與國際空間站機械臂連接,然後對接。

在克服各種問題後,經過15年的努力,第一個HTV白鸛號無人太空船完成了。它在完成運輸任務後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安全燒毀。這一成就當時被稱為「日本製造」的勝利。最初,計劃只有7次貨運飛船發射,但國際空間站計劃的延期導致了9次發射。2018年的第7次發射出現了新的變化。白鸛號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了一個小型返回艙,並從國際空間站收集了價值約一公斤的測試樣本。這一返回艙降落在東京附近的太平洋,這項技術實際載人飛船也可以使用。

白鸛號9次成功發射和返回艙的發展,意味著日本開發載人飛船已經是一個現實的目標。據產經新聞報導,在2021財年,日本計劃在白鸛號飛船的基礎上開發新型飛船「HTV-X」,未來將使用下一代H3火箭發射的。「HTV-X」的載荷將增加1.5倍,更大的燃料箱和太陽能電池板,將意味著更長的飛行時間。日方認為,依託「HTV-X」,使得載人登月任務也成為可能。

根據美國和日本政府於2020年7月籤署的月球聯合探索聲明,其中包括日本首次載人登月的細節,其中要求「HTV-X」能夠為美國製造的繞月飛行的「星門」空間站運送補給。日方認為,「HTV-X」將向「星門」空間站運送補給,也可能是將日本科學家送上月球的關鍵。由於在這個項目中,所有的太空人都是從「星門」空間站降落到月球,因此日本沒有必要開發重型火箭,修改「HTV-X」的設計,實質具備月面降落能力,就可以實現載人登月,等於是抄了近路。

美國宇航局的目標是在2024年之前將包括第一名女性在內的美國太空人送回月球表面。在那之後,日本太空人預計將獲得登陸月球的機會。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預計將採取具體步驟來挑選和培訓日本的月球太空人。當然這一項目的關鍵是美國能夠開發出強大的火箭來建造繞月飛行的「星門」空間站,但是美國本國卻對2024年實現這一目標完全沒有信心。當然日本也就只能望月興嘆了。

相關焦點

  • 無人太空船9次成功,日本打算利用「星門」空間站,進行載人登月
    H-II運載飛船是日本研發的一款無人太空飛行器,日本研發該飛船的目的,是為了給日本實驗艙「希望」號運輸補給。據了解,在2009年7月17日的時候,日本首艘H-II無人太空船就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完成了對接任務。日本H-II無人太空船的外形呈圓筒狀,能裝載約6噸的貨物,在完成補給任務後,它能從空間站脫離,並在衝入地球大氣層時燃燒殆盡。
  • 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因為美國此次的載人登月計劃並不是1972年之前的阿波羅計劃的簡單重複,而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目前已有10多家美國公司合力研發這套載人登月系統,但具體成果還未見公開報導。這將是「太空發射系統」與「獵戶座」飛船首次合體發射。這次發射不會搭載太空人,但飛船會繞月飛行,測試飛船的性能、生命維持系統和通信導航能力。
  • 2次航天發射失利之後,中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這是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之後,30天內第二次發射失利了!既能載人也可載貨,還可以還可以通過更換服務艙兼顧登月等深空發射任務,將成為成為與美國「獵戶座」和俄羅斯「聯邦」號同一水準的重型多功能載人飛船。另外,另外新飛船的壽命也大有提高,在軌停靠空間站的時間將從目前神舟飛船的半年增加到2-3年,提高了我國空間站的利用率。
  • 藉助美國載人飛船反超中國?日本太空人今日升空,十年後準備登月
    這是日本藉助美國載人航天技術,試圖反超中國,日本近日還追隨美國重返月球,計劃在十年後登月,建立月面基地。出品:太空伊卡洛斯SpaceX公司的Crew-1商業太空飛行計劃已經在今天發射升空,川普和拜登今天都對這次航天發射發出祝賀,不過,他們的言論基調是完全不同的。
  • 美國50年前就能載人登月,中國為什麼現在還不行?
    俄羅斯他是因為前蘇聯時期,他這個火箭技術基礎很雄厚,到現在為止總的發射次數應該最多的還是俄羅斯和前蘇聯。他們發射了好幾千次,大概接近3千次,我們現在也就發射了350多次,也就是說他火箭發射次數比我們大一個量級,所以他是基礎雄厚。
  • 載人登月為什麼不能發射多艘飛船在軌道上對接再去登月?
    一提起載人登月,人們一定會想到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儘管該計劃已經過去了50年,但其真實性仍然備受爭議,作為一名航天愛好者,我是相信的。而一提到「阿波羅」登月計劃,就一定會想到「土星5號」。這是一款超重型的運載火箭,其體積和地位,已經過去了50年但依舊沒有對手。「土星5號」是一個傳奇,13次發射成功率百分之百,作為一款上世紀的超重型運載火箭,這是相當好的成績了。
  • 新一輪登月潮,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美國登月成功6次,月球上沒有建火箭發射站,人是怎麼回來的?
    而到現在為止,美國依然是唯一有太空人登上月球的國家,並且是在遙遠的50多年前就連續6次登上月球,即便是當時這個領域技術同樣優秀的前蘇聯,也一次也沒有成功實現載人登月任務。不管是否認同,很多人都知道阿波羅11號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但鮮有人知第一個實現在月球附近環繞飛行的太空飛行器,卻是前蘇聯在1959年發射的月球一號無人探測器,而美國提出阿波羅系列月球探測計劃都已經是幾年後了。
  • 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還是日本?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還是日本?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美國載人登月計劃提前施行
    第一次飛行——「阿爾忒彌斯1」任務將於2021年11月開展,這是一次無人飛行,目前正處於測試階段的新型巨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將首次同「獵戶座」飛船一起升空。隨後,2023年,「阿爾忒彌斯2」將攜帶太空人繞月飛行,但不會在月球上著陸。
  • Space 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飛船承載馬斯克「火星殖民」野心
    在與波音競爭美國商業航空時代領跑人的6年中,它最初被視為來自初創公司不自量力的挑戰。但2019年12月,波音載人飛船Starliner的第一次無人駕駛試飛以失敗告終,而Space X在去年經過了無人試飛、逃逸演練及數次壓力測試的成功後,如今實現了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私人航天飛行壯舉,這被視為全球商業航空時代的正式開啟。
  • 長五b型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上天,它將帶來多種驚喜
    2020年必將是我國航天和宇宙探索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因為有多項重要的航天任務首次發射,2020年5月5日下午6點,我國首次出徵的長徵五號b型火箭攜帶著新一代航天飛船順利升空,這是我國新一代航天飛船的首次升空,也是一次實驗性任務,它的發射也代表著我國新一代空間站建設計劃拉開帷幕,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當此際,《新民周刊》從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相關內部人士處獲悉,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原來進行的載人登月準備工作暫緩。目前的探月計劃,將是——「嫦娥三號」達到落月;由於「嫦娥四號」已經投產,也將如期發射,未來將完成模擬載人登月,進行採樣,然後返回地球;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時隔44年再由月球取樣返回 將模擬載人登月
    如果任務圓滿完成,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成功由月球取回土壤樣本帶回地球的國家。關於「嫦娥五號」的技術問題我們要從以前的返回式月球探測器說起,在此之前人類共有9次成功由月球表面攜帶土壤和巖石樣本回地球,分別是美國「阿波羅11、12、14、15、16、17」號6次載人登月任務和蘇聯「月球16、20、24」號3次無人月球探測任務。
  • 登月大戰綜述:美國 俄羅斯 歐盟 日本 印度
    最終在美蘇太空競賽中,阿波羅飛船於1969年成功登月,「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不過美國太空人第5次登月結束後的20多年裡,月球被人類「冷落」了20多年。     直到90年代後半期,世界各國再度將探索的目光聚焦月球。除了美國和俄羅斯,歐洲航天局、日本、印度、中國先後提出自己的探月計劃。
  • 美國「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但回收失敗
    SpaceX 負責人表示,這次飛行的主要任務主要是貨運,並且是100%順利完成,但無法歡心慶祝,原因是獵鷹9號發射推動第一組合段的遠海無人平臺降落回收的試驗,則因速度過猛而墜毀失敗。  2012年5月22號,「龍飛船」搭載該型火箭發射升空,成為第一架飛往國際空間站的商業運輸飛船。從那時起,「獵鷹9號」就作為NASA商業軌道運輸服務平臺正式開始其太空之旅了。
  • 為載人飛船鋪路——蘇聯60年前無人飛船試驗揭秘
    -1」號飛船模型「東方-1K」系列無人飛船發射升空在實現載人航天前,相關載人太空飛行器進行無人試驗或搭載動物試驗,是人類進入太空的必經之路1960年5月15日,蘇聯第一艘無人太空飛船「東方-1K」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並進入近地軌道,開啟人類踏入宇宙空間探險的漫長徵程,並為蘇聯在1961年4月將尤裡·加加林送入太空,使其成為進入太空第一人奠定了基礎。最近,俄羅斯航天研究院院士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透露了蘇聯當年發射首艘無人飛船的秘辛。
  • 盤點那些載人上過太空的飛船,神舟載人6次,NASA爆炸2次
    美國—雙子座(Gemini) 不甘落後的美國,又一次製作並發射了同樣能夠運載不止一名太空人的飛船,雙子座。 其實雙子座也是水星計劃的升級版,而美國是把它當做著陸月球的一個實驗品。
  • 十年來第一艘載人飛船飛往國際空間站,美國將重回太空統治地位
    說起來有些諷刺,曾經第一個登月,也是唯一成功登月的美國,居然在載人航天上沉寂了將近十年,自2011年太空梭退役以來,美國一直用的俄羅斯航天的聯盟號飛船去到國際空間站,這一用就是整整十個年頭了!SpaceX公司研發製造的Falcon 9火箭搭載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十年來看著俄羅斯臉色做事的美國將一掃陰霾,川普總統據稱要親自前往甘迺迪航天中心觀摩此次揚眉吐氣的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