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軒:成功企業需要在不確定的世界裡尋求確定性

2020-12-06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2019年12月5日至12月7日,第十八屆清華大學中國創業者訓練營在北京香山飯店舉辦。紫光集團董事、聯席總裁王慧軒以「創業領導力」為題在活動上進行了分享。

成功企業需要在不確定的世界裡尋求確定性

成功有三個坐標系。第一是世俗化、符號化、標籤化的成功。第二是高度自我認同的一種內心體驗。至少要達到這個境界,成功才會是一個穩定狀態。第三是基於歷史、人類價值尺度的一種認同。

每個時代都有無數成功的機會,都有創業成功的可能。王慧軒表示,今天的世界處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之中,世界正在進入秩序重建期。國際市場博弈的力量、複雜程度和變數增加。多重目標糾纏,宏觀政策和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技術進步正在再造人類的智慧能力,構建新的知識體系,並將深刻影響人類社會進程。商業模式發生改變,資源在向網際網路巨頭集中。

在這樣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環境下,一個優秀的企業應該把握和順應真正的趨勢,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中國企業需要在資本、人才、技術、市場這四個層面融入全球潮流,思考自己的定位和發展。

王慧軒認為,一個優秀企業應該堅守五個基本標準:一是遵從原理,二是成本管控,三是好的產品和服務,四是可靠的現金流管理,五是高運營效率和傳播效率。此外,一個優秀企業要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構建五個層面的領先優勢:技術領先、戰略領先、文化領先、價值領先和情懷領先。

成功的本質是少犯錯

成功的本質是少犯錯。成功的企業家要面對很多陷阱,包括利用貪婪的騙局、道德和能力無法匹配自己的野心、追求面子大於裡子、承諾不該承諾的事情、缺乏傾聽能力、不能夠控制憤怒、選錯合作夥伴、不當的危機處理等。成功的企業家需要把握趨勢、識別和管理風險、待人平等和真誠、知道如何正確做事、知人善任並給予有效激勵等。

王慧軒表示,選擇成功和選擇幸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追求成功像爬山,需要不斷去抗拒人性的貪婪懦弱,不斷自我重塑與自律。人生追求成功的意義是什麼?一定是登頂之後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而人們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改變社會、改善他人的生活,會產生一種遠超自身享受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如馬斯洛所說,人生一定要有自己的巔峰體驗。王慧軒認為,那種巔峰體驗可以使人們重塑人生目標,在灰暗的時候重新點燃起面向未來的希望燈火。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人民論壇:用確定性戰勝「不確定」
    許多人渴望擁有確定性、獲得安定感,然而現實生活卻時常「出乎預料」,令人不得不面對種種「不確定」。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持續攀升。新冠病毒突然襲擊人類,就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一個極大的「不確定」。如何面對「最狡猾的病毒」,怎樣應對突如其來的「不確定」,考驗各國治理能力與真功。
  • 世界從不確定走入確定,又從確定邁入不確定,上帝擲不擲骰子?
    在科學誕生之前,世界對於人類而言完全是不確定的。人類不知道何時會發生火山地震,人類不知道雨雪為什麼會降臨於世,人類也不知道旱澇災害為何會交替出現,更不明白旱災為什麼總是與蝗災相伴。而對於太陽和月亮的交替出現,人類更是一頭霧水,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所發生的一切自然現象,人類就那樣看著,人類對這一切無比熟悉卻又是一無所知。
  • 尋找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這可以說是2020年的首隻「黑天鵝」,事態還在進一步發酵,給本就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帶來新的變數,也給預測經濟走勢帶來了難度。上周,不少市場機構、智庫、知名媒體等都對2020年的世界經濟走勢作出預測,筆者試著在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中,梳理出一些「確定性」。
  • 記者手記|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只有中國能給我們帶來確定性
    本來由於工作的需要,他每兩個月就要返回香港一次,但今年大部分時間,他乾脆留在了北京開始租房子住。 同樣,Coach中國區總裁兼執行長楊葆焱今年一直就待在中國。 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況下,這些中國區負責人都意氣風發,進博會成為他們秀肌肉的舞臺。
  • 星空獨家︱不確定的市場中,陶瓷電容器MLCC的確定性機會
    臺灣業內把需要供電的元器件叫主動元器件,不需要供電的叫被動元器件。對應大陸的稱法是有源器件和無源器件。其中被動元器件有三個應用最廣泛的,分別是電容、電阻和電感。簡單的說,MLCC就是一種電容器,但比一般電容要複雜,全稱為多層陶瓷電容器。
  • 人類的開端:尋找「確定性」
    ,就意味著自身掙脫了自然的束縛,不能再完全依靠大自然提供的資源;而需要在繁雜的世界萬物中「創造」所需的生存資源;但要知道,無論是非生命的粒子,還是人類以前的生物因為沒有「意識」,所以都是不自覺擁有「確定性」,僅僅依靠自身先驗自帶的
  • 創業者遇到「不確定性」,一定要用好「漸確定性」
    一套自洽的學說可以重新組織物質世界裡的秩序安排,可以讓無序的資源分布變成有序的安排,可以打破現有秩序,並建立新秩序。這種情況不斷在商業領域發生,並越來越盛行。在商業生態的名義下,蘋果、臉書、亞馬遜、阿里巴巴、谷歌等都是強大的信號企業。它們傳播的商業價值信號過去並不存在。一經創造,信號開始重新組合市場資源,建立有壟斷地位的新市場秩序。
  • 量子力學的本質是不確定性嗎?
    有人認為,個量子力學的本質就是不確定性,一切都是隨機偶然的,也可以理解為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都只能用波函數來表達,我們永遠無法同時準確測量微觀粒子的位置和動量!而量子力學中的其他詭異現象都可以用不確定性解釋,比如量子糾纏,量子隧穿,疊加態等,都是不確定性的延伸!
  • 上帝不擲骰子,愛因斯坦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世界是不是確定的?
    在科學誕生之前,世界對於人類而言完全是不確定的人類不知道何時會發生火山地震,人類不知道雨雪為什麼會降臨於世,人類也不知道旱澇災害為何會交替出現,更不明白旱災為什麼總是與蝗災相伴。而對於太陽和月亮的交替出現,人類更是一頭霧水,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所發生的一切自然現象,人類就那樣看著,人類對這一切無比熟悉卻又是一無所知。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足以讓人恐懼和害怕的事情,而所有恐懼的根源就是兩個字:未知,也可以稱之為不確定性。
  • 君智戰略諮詢謝偉山:讀懂顧客,穿越周期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我不害怕風險,我害怕不確定性。」喬治·索羅斯講這句話時,一定沒有想到,2020一整年都籠罩在「不確定性」中。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探索「確定性」?10月15日~16日,億邦未來零售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以「確定性」為主題,特邀40位行業領袖登臺分享,800 家領軍企業高管參會交流,探秘新消費確定性,感受新生的熱烈與力量。
  • 管理哲學之父查爾斯·漢迪:當確定性消失,我們該怎麼做?
    大家知道或者自以為知道該如何管理企業,教授不同的人追求卓越方法的管理類書籍第一次登上了暢銷書排行榜。這是一個確定無疑的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說,那是一段令人陶醉的時光。確定性有其誘人之處。當我聽到沾沾自喜的同事在股票和房地產市場屢有斬獲,他們的獎金和房價不斷飆升,我感覺世界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秩序。
  • 人生如天氣,確定與不確定,測不準原理
    在量子力學裡,不確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又譯測不準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同時被確定,位置的不確定性越小,則動量的不確定性越大,反之亦然。 維爾納·海森堡於1927年發表論文《論量子理論運動學與力學的物理內涵》給出這原理的原本啟發式論述,希望能夠成功地定性分析與表述簡單量子實驗的物理性質。
  • 設計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無論是確定性還是不確定性,他們實際上都是由外部誘因觸發,給予用戶確定性的信任感,符合用戶的認知與操作習慣,讓用戶使用起來更加順暢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問題,主要來源於經濟行為學中的決策過程。2.1.3 超出認知的不確定性意為用戶不知道會即將發生的事情,這種情形的典型案例就是遊戲場景——每一關的打怪升級方式都不同,有些甚至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維認知才能通關。但是,超出預期的不確定性,卻不限於此。
  • 2020億邦未來零售大會 尋找未來零售確定性
    點擊2020億邦未來零售大會,關注2020未來零售新動向「我不害怕風險,我害怕不確定性。」喬治·索羅斯講這句話時,一定沒有預測到2020年。這是「不確定性原理」肆意橫行的一年:現在?不確定。未來?更不確定。只有獅子才懂獅子,只有鷹才懂得鷹。
  • 把握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相互轉化的辯證法
    2008年發生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陷入了低增長、低利率、低通脹和高負債、高風險、高度不確定性狀態,以確定性世界觀為基礎的現代經濟學體系已難以解釋現實和指導實踐。疫情帶來的衝擊更是導致全球治理與發展的混亂、衰退。面對不確定性的充滿風險的世界,需要新的認識和理論創新,尤其是公共風險理性,已更是不可或缺。
  • 趙磊等:「不確定性」是微觀世界的本質嗎?——「不確定性原理」何以被誤導(之一)
    「EPR佯謬」的科學含義在於,可能存在著尚未被發現的,且比現有量子力學能更完備地描述微觀世界的理論。所以,現有的量子力學只是這完備理論的「統計近似」而已。  既然現有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那麼可以用「隱變量理論」來解釋這種不完備性。
  • 世界會客廳·跨年場|羅翔:法治如何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
    講者羅翔是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他認為,法治是人類對於「相對確定」的追求。以下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的發言摘錄,以饗讀者。人生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的人生,對於剛剛經歷過2020年的人而言,可能更深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涵義。
  • 有意思、好玩、快樂、開心、驚喜,都來自於「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事物是變化的、人是變化的、世界萬物是變化的,所有的一切分分秒秒都在變化中,我們不知道明天的天氣、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不知道明天會失去什麼會得到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有很多不知道、不可預見,讓我們才有了生命的意義,這個意義就是「不確定性」。
  • 《資本論》邏輯的當代意義:如何解決經濟運行中「不確定性」
    如此,商品世界便充斥了拜物教性質。為什麼要消滅資本主義?這種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中普遍的拜物教性質是資本主義最終被代替的邏輯根據。在商品形式中包含了商品拜物教性質,秘密就在於商品生產者對自己生產出來的商品能否被實現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性給商品生產者帶來恐懼,因為當他的商品不能實現,不能完成「驚險跳躍」時,就將會掉入「峽谷」,摔得粉碎。
  • 萬物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原理
    現在的科學家都認為宏觀物體遵從確定性的宏觀力學原理,而微觀粒子卻遵從不確定性的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我來說出我的不同見解。 首先何為宏觀?何為微觀?在我自己與外界沒有糾纏時或者在無幹擾的自我世界我是不確定的,此時屬於基態或者自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