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之旅(9)達莫伊角

2021-02-15 紀行錄

 

         如喜歡,可點擊標題下方藍色的「紀行錄」,瀏覽更多圖文。

或許

我不遠萬裡

來到南極

最初只是為了圓一個心中的夢

圓一個童年的夢

一個冰雪的夢

一個藍色的夢

後來 

當一幅幅照片

一輯輯視頻鋪展在我面前時

我突然想明白了

我的南極之旅

並不只是因為這片大陸的

純粹和神秘

冷豔與美麗

我想打破的是

生命那70年歲月裡的

慣性與懶惰

我想再一次喚醒

我生命中已經被冷淡了許久的

激情  自信   感動

探索  嚮往  

還有好奇

 

【圖片記錄】

 

午夜陽光號的頂層甲板

從三層甲板登上登陸艇


遠處的雪山

文基島

藍色的冰山

登陸艇旁邊的大海

所以,這一次南極行,我們在南極半島上看到了更多粉紅色的雪藻,看到了巖石上棕色的苔蘚,甚至還能在有水流過的地方看到綠色的海藻,那嫩綠嫩綠的顏色,非常漂亮。探險隊員一再提醒我們,千萬不要踩踏,不要破壞了這些南極陸地上的原始生態!但我在驚異的同時,說不清內心裡有一種什麼情緒。只知道它們都在證明著:南極,雖然離我們那麼遙遠 ,但卻由於人類的活動正在迅速地變暖,融化,改變。
 我相信:世界有一條不變的法則。那就是,善待大自然,其實就是善待我們人類自己!人類總是太過健忘了,好了傷疤忘了疼,總是直到新的災難再次來臨時,才意識到:我們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麼盲目、遲鈍、無能為力!達莫伊角,是我從未聽說過的一個南極的地名。它距離人們熟悉的天堂灣不很遠。我們在這裡只停留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完成巡遊和登陸後,可能是因為部分團友的要求,也因為天氣方面的原因,郵輪就提前離開了。

   

【視頻記錄】

《紀行錄》能夠提供給大家的是一種個人的、感性的、受時間限制和環境制約,甚至會帶點片面性的旅遊信息。按最初的設想,它是我退休後外出旅行記錄行程的一種圖文隨筆;選擇圖文結合,是因為可以偷懶,方便藉助圖片和文字的互補性,既少寫字兒,又能表述旅行過程中最豐富的信息。

在這個知識爆炸、信息傳遞變得越來越迅速的時代,任何人都很難證明自己已經了解到了事物的全貌,追尋到了世界的真相。 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一個人都忠實地傳遞出他(她)的見聞、感知和思考,其實就已經對世界作出了貢獻。

公眾號叫《紀行錄》,就不求照片都是漂亮的明信片,因為它最主要的任務是:記錄我的行程和我在行程中的感受、思考、感悟。當然,我也會努力把照片拍得儘可能漂亮些。

在製作圖文隨筆的過程中,一想到自己80歲之後還能透過這些照片及文字,回憶和重溫曾遊歷過的地方,曾經歷過的事情,心中就充滿了激情。大有古詩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某種期待!我只所以越來越認真地編排這些圖文,也是希望有緣看到它們的人,能依託著這些圖片和文字,讀出一個退休後仍滿懷生命激情,不停地在大地上行走著的人 。 

真實、樸素、生動、有趣,是我願意在《紀行錄》中堅守的幾個關鍵詞。 

最後,我也學著把公眾號的二維碼曬在這兒。喜歡《紀行錄》的朋友,歡迎掃一掃!

轉發和分享可以讓快樂不斷成長。

相關焦點

  • 蘭大教授南極科考之旅:跨越萬裡繪「南極植物圖譜」
    中新社蘭州3月9日電 題:蘭大教授南極科考之旅:跨越萬裡繪「南極植物圖譜」作者 孔子俊提起南極,人們大多會想到寒冷、企鵝、海豹、冰川……如果說南極有植物,許多人的心裡都會有一個大大的問號。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肖灑和副教授陳書燕近期跨越萬裡繪製「南極植物圖譜」,並發現「南極不僅有如藻類、地衣、苔蘚和被子植物等,且其類型很有代表性。」蘭州大學9日發布消息稱,1月13日,肖灑和陳書燕受邀參加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
  • 一次沒有回程的南極「死亡之旅」
    1912年1月17日,英國極地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和他的隊友們在南極的冰原上奮力前行,他們正向著南極點的方向進發。糟糕的是,他們帶來的小馬全部死掉了,沒有任何運輸工具,他們只能每個人拉著200磅的雪橇在茫茫冰原上蹣跚前行。
  • 南極探險失敗之旅為何成史詩之旅
    南極大陸的古老夢想 至庫克船長三次太平洋探險(1768~1780)之後,世界的大航海或大發現之旅,在海洋層面上,基本結束了。但遠古的那個傳說——「未知南方大陸」(澳大利亞後來被英國人弗來德斯命名為「南方大陸」),仍沒有得到解答。 地理學家和航海家描繪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海岸圖之後,越發想知道更南邊冰封南極圈裡是個啥樣子。
  • 跨越萬裡 繪製南極植物圖譜——蘭大教授的南極科考之旅
    跨越萬裡 繪製南極植物圖譜——蘭大教授的南極科考之旅
  • 想去南極看看嗎?8條路線帶您開啟南極之旅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如今普通人去南極旅遊不再是夢想。從阿根廷或紐西蘭出發,飛越德雷克海峽或直奔南極。下面小編將向你開啟到達南極的8條冒險之道。1、經典西部半島之旅最經典的路線、最便宜的方式,也是初學者最好的路線之一。這段迷人的旅程開始於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阿根廷的烏斯懷亞。
  • 去南極! 邀請你加入挑戰自己的神奇之旅
    今年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計劃:2020年年末,我要去南極看看那片神奇的大陸。這是一次探索世界盡頭的旅行,也將是一次挑戰自己的神奇經歷。我想,很多朋友們也和之前的我一樣,對南極很興趣,卻不知道我們普通人也能去。所以,我想用這篇文章發出一個邀請,期待你和我一起出發,去南極!
  • 澳航波音787夢幻客機重啟南極觀光之旅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航空界老字號、以「飛行袋鼠」(the Flying Kangaroo)為其標誌的澳洲航空(Qantas Airways)決定重新啟動南極觀光之旅行程,甚至推派出重量級全新型雖然飛機不會直接降落在南極洲,但是在上空繞圈航行,使乘客能夠一覽冰天雪地的南極大陸。南極洲航空公司執行長Bas Bosschieter在接受媒體 「7News」 訪問時表示,搭乘南極航班不需要帶護照或行李,如果願意的話,甚至可以穿短褲前往。Bosschieter幽默地說 :「當你被問到 「這周末去做了些什麼事?」 時,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是 : 喔,我這個周末去到南極洲繞了一圈。」
  • 「微博」直播中國首次南極直飛遊
    12月17日~12月30日,心友匯國際旅行社俱樂部將攜手新浪網,對心友匯2011南極尋夢之旅進行微直播,這也是國內首次南極遊微直播,將為全球網民奉上一道南極之旅盛宴;同時心友匯官方微博也將全程微博傳送南極精彩歷程,屆時對南極遊有興趣的朋友將可全程體驗南極靜謐之美。
  • 自拍視頻記錄198天南極科考之旅
    作為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的助理工程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5屆畢業生郭安博宇,在2019年10月9日至2020年4月23日之間,跟隨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參加我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在這198天裡,他不僅運用專業知識,為南極科考提供精準的氣象參考,還拍攝了南極之行的各種見聞,受到眾多「後浪」點讚。
  • 高三男生已造訪南極北極 稱珠峰將是計劃之旅(圖)
    張童昆,一個1995年出生的高中生,卻已經名副其實地「走南闖北」:分別在去年和前年造訪過「世界三極」中的兩極——「南極」和「北極」。他說,高考之後,第三極珠峰將是自己的計劃之旅。  2012年去南極,張童昆吸取北極之行的經驗教訓,備上了帶有燃油動力裝置的冰鑽。但還是遇到了未料想到的困難。「電動的冰鑽確實很給力,一下就下去了,可問題是,當時鑽得太深拔不出來了。在北極是鑽了一個多小時,在南極是拔了一個多小時,都不讓人省心。」  在南極,張童昆從兩個地點取樣,經過對冰芯的分層後,共獲得75個樣品,為他論文的撰寫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 南極觀測到歷史最高溫度 南極是不是真的變暖了?
    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北端西摩島再次測得高達20.75℃的氣溫,再次刷新了南極大陸氣象觀測記錄溫度的最高值。2月9日測得20.75℃高溫的西摩島距中國南極長城站很近,長城站此前一天測得最高溫8.7℃「南極升溫」再次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南極是不是真的變暖了?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和工業排放嗎?冰川消融後全球海平面會上升多少?是不是真的會有大陸和海島會被淹沒?
  • 「侶行·破冰船南極行」平潭啟航 將助力中國南極科考
    主辦方 供圖  開啟南極極地之旅 探索世界勇敢追夢  2017年以來,東南衛視與「侶行夫婦」合力打造《地球之極·侶行》節目,至今已播出三季,全網播放量超過5個億,其中抖音帳號運營僅半年就收穫近百萬粉絲,播放量突破1個億,用傳媒的力量,鼓勵引導年輕人探索世界、創造價值、勇敢追夢。
  • 9月7號強登月球南極
    9月7號強登月球南極! 根據印度空間組織對外公布的消息稱:月船二號在2019年8月14號02:21的時候,在太空中完成最後一次軌道升空的機動,成為從地球軌道轉入月球軌道上,正式開啟奔月之旅,要知道自月船二號進入太空之後,在地球軌道上一共完成5次軌道提升,隨著主推動器結束達到20分鐘的推力,整個太空飛行器已經上升到413600公裡,超過地球和月球平均距離,讓探測器更好的改變軌道痕跡成為進入月球
  • 中國遊客最高花64萬直飛南極點,重慶成國內十大南極遊出發地
    去南極或南美+南極單人最高花費達到64萬元,最低在5萬元,人均花費11萬元。10年增長了100倍中國成南極遊「超級大國」中國人赴南極旅遊逐年上漲,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赴南極旅遊客源地。根據國際南極旅遊組織行業協會(IAATO)最數據顯示:2017-2018南極旅遊季,全球共計有51707名遊客到訪南極,中國遊客人數達到8273人,佔比達16%,僅次於美國。這一數字比2016-2017南極旅遊季增加了近3000人,增速驚人。
  • 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
    圖: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記者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我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即將配備一架卡莫夫(卡32)直升機--「雪鷹」,目前已經從俄羅斯購買入境,正在深圳進行試飛,不久將進行正式交接手續。
  • 去南極旅行—一個美麗而真實的童話
    然而去南極,也是有樂趣的—探索自然的奧秘,這裡是科學家、探險家的「香格裡拉」。南極是個永恆的白色世界,南極大陸有95%的面積覆蓋冰雪,常年不化,冰蓋平均厚度2000公尺,最厚的冰蓋達到4800公尺。冰蓋總體積約有2500萬立方公裡,達到地球冰雪總量的9/10。
  • 從雲南到南極,不再「難及」,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對於一些旅行愛好者而言,來一場「地球盡頭」之旅更具有誘惑性。擬赴長城站開展旅遊的企業,可在每年9月15日至9月30日期間的工作日,向自然資源部遞交申請。也就是說,遊客在中國的南極科考站裡感受南極美景的場景,將很快實現。
  • 南極之旅(6)去看看帽帶企鵝
    在南極除了海裡的磷蝦可能就數陸地上的企鵝最多了滿山遍野共有一億多隻形成南極洲在南極的嚴寒和風雪中成千上萬的企鵝會讓整個群體圍成一個大圓來保持群體生命的溫度,同時還要防範賊鷗的攻擊,非常不易。在南極只要有企鵝的地方就一定會有賊鷗。那是一個自覺、團結、共命運的生命群體啊!   而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們的小寶寶能夠健康成長。   看著那三隻小企鵝一路從山上跌跌撞撞的走下來,我便把相機的鏡頭始終對向它們並一直追蹤到海邊。
  • 竇驍《探秘行星地球》南極篇熱力上線
    即將於2019年1月3日的大型探險類紀錄片《探秘行星地球》南極篇近日首曝預告,團隊邀請演員竇驍作為體驗者,攜手老狼、張瑋瑋,橫穿德雷克海峽,在狂美的南極大陸,開啟一場風暴與心靈的試煉。表示帶著「特殊任務」出發的竇驍,在這次南極之行中將如何以體驗者身份更新他的極限態度,引發觀眾期待。整裝待發 竇驍領航「冰與海的世界」《探秘行星地球》南極篇預告片一經露出,便引發關注與討論。
  • 你想去南極嗎?你知道德雷克海峽嗎?
    2020年9月4日 星期五 晴我想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就是在此生能去一趟南極!那我們應該怎樣去呢?去極南的幾個步驟如你果要去南極,需要經哪歷些步驟呢?來,來給你說說第一步,籤辦證第二步,機票(飛到南美)第三步,船票(穿德越雷克)第四步,抵達南極,開始探險 籤證機票跟的你出發地有關,說說第三步,你經要過【德雷海克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