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的能力遠超人類想像,它不僅能聲波定位,還擁有空間記憶能力

2021-01-16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日前來自以色列的科學家團隊在美國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有關於蝙蝠導航能力的論文,研究顯示,蝙蝠竟然和人類一樣,擁有「空間記憶能力」,它們的大腦中自動存在著一幅「認知地圖」,可以幫助它們在飛行的時候開啟導航功能,讓它們即使是「離家」幾十公裡,也可以準確地回到自己的巢穴。

什麼是空間記憶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用來記錄外界地理位置和環境、方向的一種記憶能力。比方說我們如果長時間生活在一個地方,那麼對於這個地方就會了如指掌,形成空間記憶,這個時候,只要是在這個地方的範圍之內,無論是去往哪裡,我們總能準確地找到最近的路線。

就好像我們平時坐計程車,會發現很多司機師傅都會走近路,而這些近路則是我們並不知道的,這是因為他們平時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自然就已經對整個城市擁有了空間記憶,自然也就可以輕鬆的找到最近的路線。

所以,以色列科學家對於蝙蝠的這項研究,也意味著,蝙蝠是具有空間記憶的,它們和人類一樣,對於自己生活的地方和周圍的情況了如指掌,它們會記住出現的標誌性物體,然後找到準確的方向,所以,無論它們為了覓食可以飛多遠,哪怕是從城市的一端飛去了城市的另一端,它們仍然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這項實驗是如何進行的?

早在多年之前,科學家們就已經發現了蝙蝠分辨物體的能力,發現通過聲波,對於周圍的物體蝙蝠可以準確識別的,不過這裡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對於遠離巢穴的地方,蝙蝠是如何準確找到方向的呢?於是,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就展開了研究。

在實驗中,科學家們一共對22隻果蝠進行了追蹤,在它們的身上安裝了小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而且實驗在這些果蝠還是幼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整個實驗一共持續了4年多,科學家發現這些果蝠利用城市中的建築物,在腦海中對於經常出沒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認知地圖」。

伴隨著它們的不斷長大,腦海中的「認知地圖」也就越來越完善,自然也就擁有了「抄近路」的能力,並且清楚的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的食物,這就讓它們在覓食的時候就會目標精準的直達目的地,並不會浪費時間去在路上隨機的尋找食物。

還有哪些動物擁有導航能力?

說起動物的導航能力,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鴿子,在去年國慶節的時候,天安門廣場放飛的和平鴿它們都是信鴿協會從養鴿愛好者的家中借來的,最遠的信鴿需要飛800多公裡,才會回到自己的家中。

這裡就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被提出,這些鴿子究竟是如何找到回家路線的?科學家表示,這與鴿子天生具有導航能力有關,不過一直到今天,至於鴿子究竟是靠什麼導航的,科學家們也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近年來,通過研究,很多科學家都認為,鴿子之所以擁有導航能力,是因為它們的鳥喙中存在著可以感應地球磁場的晶胞,而且鴿子的大腦中,還含有四氧化三鐵,它們也是磁性物質,可以幫助鴿子感應地球的磁場。

不過後來的一項研究卻發現,鴿子其實之所以可以找到家,是因為它們的腦海中也有著「記憶地圖」,它們通過記憶沿路的建築等標誌來抵達目的地。這個實驗結果,其實與這次科學家們對於蝙蝠導航能力的研究不謀而合。

難道鴿子也和蝙蝠一樣,擁有「空間記憶能力」,通過「認知地圖」來進行導航?下一步,科學家們就準備從蝙蝠入手,去研究鴿子的導航能力,看看它和蝙蝠之間,在導航方面是否有相似之處。

除了鴿子,很多鳥類、魚類等,也都擁有驚人的導航能力,那麼它們是否也是通過「認知地圖」來完成的呢?可以說,這次以色列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對於野生動物大腦的研究,有了新的啟發和研究方向,期待未來會有更多的答案被揭曉。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7月16日文章《以色列研究發現 蝙蝠藉助「認知地圖」導航》

相關焦點

  • 蝙蝠的能力遠超人類想像,它不僅能聲波定位,還擁有空間記憶能力
    據報導,日前來自以色列的科學家團隊在美國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有關於蝙蝠導航能力的論文,研究顯示,蝙蝠竟然和人類一樣,擁有「空間記憶能力」,它們的大腦中自動存在著一幅「認知地圖」,可以幫助它們在飛行的時候開啟導航功能,讓它們即使是「離家」幾十公裡,也可以準確地回到自己的巢穴。
  • 蝙蝠比人類想像的還強大,不僅懂「聲波定位」,還懂構建虛擬地圖
    科技雖然是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顯著差異,但科學研究發現有些動物也能利用自然力量進行定位導航,例如蝙蝠。最新研究發現,蝙蝠通過建立「認知地圖」進行長距離飛行一直以來人類對蝙蝠的了解都處於「聽聲辨位」,即蝙蝠通過發出高頻率的超聲波來對附近的環境情況進行探測。
  • 你以為蝙蝠只懂「聲波定位」?人類想錯了,它們還能建立虛擬地圖
    雖然自然動物無法像人類這樣動用科技的力量建立全球導航系統,但它們能夠利用自身和自然的力量來進行定位導航,蝙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新研究表明,蝙蝠也能建立起「認知地圖」對於蝙蝠的定位導航,我們了解最多的應該是它的聲波定位。蝙蝠通過發出人耳接收不到超聲波信號來判斷周圍的環境情況,但最近以色列的兩個研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蝙蝠的定位導航能力還遠遠不止於此。
  • 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使人類具有類蝙蝠的能力
    原標題: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美國科學家日前以石墨烯為材料,製造出質量輕薄的超聲波發射器和接收器。這套系統使人類具有了類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聲音精確感知和測量身體周圍事物的距離和運動速度。    蝙蝠和某些海洋動物能夠利用高頻率的聲音進行回聲定位或信息交流。
  • 能回聲定位的不再只有蝙蝠,人類也可以!
    紅線代表人嘴發出的咔嗒聲的常見波形,藍色圖案代表人嘴發出咔嗒聲後,聲波在空間中的行進路線。對一個盲人來說,丹尼爾·基什(Daniel Kish)的「視力」超乎你的想像。和很多失明者一樣,基什依靠非視覺感官來感知、描繪和穿行於這個世界。但不同的是,他的這種能力相當奇異。原因在於,基什能回聲定位,就像蝙蝠一樣。
  • 唯一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鳥
    所謂回聲,就是當聲波碰到一個障礙物時,它會彈回來,這種反射回來的聲音稱為回聲。在戶外空曠的地方,回聲比較模糊,因為聲音的震動會向四處散開,能量會散失。而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如隧道),反射的聲音不會跑掉,所以回聲很大。
  • 動物界的「愛因斯坦」,聰明能力遠超人類的想像
    阿布是動物園裡的一顆明星,在所有母黑猩猩的眼裡,它不光長得帥有魅力,更重要的是它擁有一身讓人類都不能企及的才華,它不但會識別數字還有超強的記憶力,同時他還在接受日語詞彙識別訓練。20多年來以來潘巴尼莎幫助拉姆博士生火做飯,幹各種人類擅所長做的家務活動,博士教它識別各種不同的抽象符號,教它做一些人類特有的體育活動,潘巴尼莎還學會了使用剪刀幫助博士理髮,甚至還會拿剪刀幫博士剔牙或者剪指甲,當然它也會給自己剪指甲。
  • 蝙蝠十大超能力:超聲探測能力無與倫比
    蝙蝠也會捕魚: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它們的回波定位無法滲透水,它們是如何捕魚的呢?原來蝙蝠的回波定位非常靈敏,可以探測到水下魚兒活動產生的水面漣漪,雖然蝙蝠看不到魚,但是依據水面漣漪能夠捕魚,此外它們還會捕食青蛙。蝙蝠不會上當受騙:通常人們會認為蝙蝠僅能探測到移動狀態下的昆蟲,但事實上一些飛蛾靜止不動,也會被蝙蝠吞食。
  • 會回聲定位的不只是蝙蝠,人類也能習得這一技能? | 早期實驗室
    長約三英寸,但是舞動著比其身體還長的白色尾巴。它在黑暗中移動速度極快以至於在人類肉眼看來,它只是夜間模糊的一點而已。 這之所以令人驚奇的原因是,其實豬尾鼠是看不到任何東西的。當科學家用顯微鏡觀察豬尾鼠的眼球 時,他們發現其視覺系統簡直無用。研究人員這樣寫道:「不規則的視網膜褶皺破壞了圖像投影的連續性,而鏡片與視網膜之間窄小的空間無法對事物進行對焦。
  • 科學復盤:龍嶺迷窟-憤怒蝙蝠「回聲定位」 追蹤 潘粵明
    蝙蝠6500面進化史通常蝙蝠的視覺較差、但是為了能在夜間生活,生理機制根據自身的需求而發生進化,不斷優化身體機制、提升夜間生存適應能力!蝙蝠的身體結構進化最成功的是擁有了超聲波一樣的 聽力系統 生理機制,在夜間出行或捕捉獵物時 會持續的發出叫聲,在通過聲音回傳到耳朵 ,進行定位(類似於軍用雷達系統),持續不斷鎖定獵物的方位~
  • 人類現已失去的諸多超自然能力,未來科技或可一一補償
    地球上很多動物的感官能力都遠超於人類,比如:貓和貓頭鷹的眼睛具有「夜視」能力,遠超人類視力極限;蝙蝠擁有「回聲定位」系統,可通過發出超聲波辨別方向、捕獲獵物;蛇可感應到人類看不見的紅外線;而很多鳥類都能看見更短波長的紫外線;一些動物能看到比人眼所能看到的更多顏色,這些動物與人類看到的世界完全不一樣(誰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實的呢?)
  • 真的 聽莫扎特能提高空間記憶能力
    (原標題:真的 聽莫扎特能提高空間記憶能力) 莫扎特效應「莫扎特效應
  • 這種蝙蝠與眾不同,擁有最龐大的體型,卻不以吸血為生
    通過閱讀這些社交媒體上的訊息,我們了解到蝙蝠是一種隨身攜帶上百種病毒的哺乳類動物,而且是唯一一種能夠進行長遠距離飛行的哺乳類動物,這意味著它們能夠將攜帶的病毒傳播到很遠的地方,因此大多數人對蝙蝠都是敬而遠之。而且從網絡上流傳的圖片可以看出,蝙蝠面目猙獰,並不討人喜歡。但也並非所有的蝙蝠都長著一副醜惡的樣子,在眾多蝙蝠種類中有一種名叫「狐蝠」的蝙蝠就是個例外。
  • 所有蝙蝠都曾有回聲定位能力
    原標題:所有蝙蝠都曾有回聲定位能力   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中國與愛爾蘭科學家發現所有蝙蝠物種,包括無法回聲定位的蝙蝠,其內耳在演化之初都有回聲定位的能力。團隊通過研究胚胎發育而非基因或化石,為一個長久以來的演化謎團帶來了解答。
  • 人類也能用回聲定位嗎?
  • 全能右腦 | 如何擁有超右腦照相記憶能力?(開發右腦)
    右腦開發之超右腦照相記憶訓練七田真博士(右腦開發訓練教育專家)訓練內容:放置一些圖片,讓學生用語言將相鄰的兩張圖片聯想起來記憶。比如「石頭上放著草莓,草莓被鞋踩爛了」等。訓練結果:只能考30分的學生,均能能得滿分。
  • 像蝙蝠一樣感知--中國數字科技館
    他利用「聲納探測器」對蝙蝠的飛行進行監控,發現蝙蝠能快速有力地收縮咽喉肌,從而產生超聲波,即蝙蝠在飛行中產生頻率在2萬赫茲以上超出人類聽覺範圍之外的超聲波脈衝,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蝙蝠的「回聲定位聲波」。  並不是所有的蝙蝠都由嘴發出超聲波,有些是用鼻孔,有的兩者兼有。超聲波以發出點為延長線,形成一個圓錐體,當它遇到環境中的物體後就會以聲波的形式返回。
  • 向孩子科普蝙蝠與冠狀病毒
    說起蝙蝠,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個神秘的哺乳動物在我們的課本中經常出現。尤其記憶深刻的,它曾經是英語課本的主角,這個朝秦暮楚的傢伙反覆在考慮自己加入獸類陣營還是飛禽陣營。
  • 科學網—大腦和基因表達豐度影響蝙蝠回聲定位能力
    蝙蝠沈永義供圖 本報訊(記者張雯雯)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沈永義和博士生梁璐在中科院院士張亞平的指導下,發現蝙蝠回聲定位能力的形成不單單依賴耳蝸對超聲的感知,還依賴大腦對聲音信號的處理,這才是比較完整的回聲定位通路。
  • 以色列研究發現 蝙蝠藉助「認知地圖」導航
    蝙蝠具有超強導航能力,它們是如何在幾小時內飛行幾十公裡覓食、然後又準確回到起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