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日前來自以色列的科學家團隊在美國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有關於蝙蝠導航能力的論文,研究顯示,蝙蝠竟然和人類一樣,擁有「空間記憶能力」,它們的大腦中自動存在著一幅「認知地圖」,可以幫助它們在飛行的時候開啟導航功能,讓它們即使是「離家」幾十公裡,也可以準確地回到自己的巢穴。
什麼是空間記憶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用來記錄外界地理位置和環境、方向的一種記憶能力。比方說我們如果長時間生活在一個地方,那麼對於這個地方就會了如指掌,形成空間記憶,這個時候,只要是在這個地方的範圍之內,無論是去往哪裡,我們總能準確地找到最近的路線。
就好像我們平時坐計程車,會發現很多司機師傅都會走近路,而這些近路則是我們並不知道的,這是因為他們平時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自然就已經對整個城市擁有了空間記憶,自然也就可以輕鬆的找到最近的路線。
所以,以色列科學家對於蝙蝠的這項研究,也意味著,蝙蝠是具有空間記憶的,它們和人類一樣,對於自己生活的地方和周圍的情況了如指掌,它們會記住出現的標誌性物體,然後找到準確的方向,所以,無論它們為了覓食可以飛多遠,哪怕是從城市的一端飛去了城市的另一端,它們仍然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這項實驗是如何進行的?
早在多年之前,科學家們就已經發現了蝙蝠分辨物體的能力,發現通過聲波,對於周圍的物體蝙蝠可以準確識別的,不過這裡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對於遠離巢穴的地方,蝙蝠是如何準確找到方向的呢?於是,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就展開了研究。
在實驗中,科學家們一共對22隻果蝠進行了追蹤,在它們的身上安裝了小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而且實驗在這些果蝠還是幼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整個實驗一共持續了4年多,科學家發現這些果蝠利用城市中的建築物,在腦海中對於經常出沒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認知地圖」。
伴隨著它們的不斷長大,腦海中的「認知地圖」也就越來越完善,自然也就擁有了「抄近路」的能力,並且清楚的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的食物,這就讓它們在覓食的時候就會目標精準的直達目的地,並不會浪費時間去在路上隨機的尋找食物。
還有哪些動物擁有導航能力?
說起動物的導航能力,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鴿子,在去年國慶節的時候,天安門廣場放飛的和平鴿它們都是信鴿協會從養鴿愛好者的家中借來的,最遠的信鴿需要飛800多公裡,才會回到自己的家中。
這裡就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被提出,這些鴿子究竟是如何找到回家路線的?科學家表示,這與鴿子天生具有導航能力有關,不過一直到今天,至於鴿子究竟是靠什麼導航的,科學家們也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近年來,通過研究,很多科學家都認為,鴿子之所以擁有導航能力,是因為它們的鳥喙中存在著可以感應地球磁場的晶胞,而且鴿子的大腦中,還含有四氧化三鐵,它們也是磁性物質,可以幫助鴿子感應地球的磁場。
不過後來的一項研究卻發現,鴿子其實之所以可以找到家,是因為它們的腦海中也有著「記憶地圖」,它們通過記憶沿路的建築等標誌來抵達目的地。這個實驗結果,其實與這次科學家們對於蝙蝠導航能力的研究不謀而合。
難道鴿子也和蝙蝠一樣,擁有「空間記憶能力」,通過「認知地圖」來進行導航?下一步,科學家們就準備從蝙蝠入手,去研究鴿子的導航能力,看看它和蝙蝠之間,在導航方面是否有相似之處。
除了鴿子,很多鳥類、魚類等,也都擁有驚人的導航能力,那麼它們是否也是通過「認知地圖」來完成的呢?可以說,這次以色列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對於野生動物大腦的研究,有了新的啟發和研究方向,期待未來會有更多的答案被揭曉。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7月16日文章《以色列研究發現 蝙蝠藉助「認知地圖」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