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命在哪?研究者認為:白矮星才是宇宙秘密的關鍵所在

2020-09-24 科技走向未來

地球在宇宙中非常的渺小,但又非常的特殊,要知道宇宙中有無數顆星球,地球只是其中一顆而已。但是,非常神奇的是地球誕生出了生命。

人類對宇宙的渴望和探索!

人類發展到今天,已經具備了初步探索宇宙的能力,起碼通過各種各樣的射電望遠鏡以及觀測設備,我們可以發現更多星球。科學家研究觀測研究宇宙,主要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宇宙,同時也希望可以發現宇宙生命的存在,甚至是宇宙的高等文明。因此,類地行星是研究人員的首要目標。

觀察方向或許需要改變一下?

地球誕生出生命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所以科學家會大規模的尋找類地行星,如果一個行星各個方面和地球都非常像的話,那麼就有可能有生命的跡象。但是至今我們也沒有發現任何的地外生命,也許我們可以把目標放寬一下,比如說白矮星,當一些恆星到了末期以後就會變成白矮星。

恆星就算變成了白矮星,它也會發光發熱,只不過強度會減弱很多。所以說,在這種條件下也有可能誕生出生命來,從某些角度來看,白矮星的星系也許更適合也說不定。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是,行星是最有可能誕生生命的,比如說太陽系的火星和金星,天文科學家就推測這些行星在幾億年以前就有可能存在過生命。

太陽系中真的只有地球一顆生命行星麼?

如果要說太陽系現在存在的高等文明,無疑就是地球這一顆行星,但太陽系是否存在生命體還不一定,因為在這些極端氣候的星球上面,也有一些微生物是可以存活的,這是人類通過模擬環境得出的結論。就算是火星人類已經發射過多顆探測衛星和探測車,我們也不敢肯定火星上面就完全沒有生命。

而且還有一點,人類考慮地外生命總是以地球作為藍本,也許在宇宙中存在著完全不同的生命行星是人類完全沒有接觸過的,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對人類來說,想要真正發現宇宙中的生命跡象,只有大力發展科技才可以。當有一天我們有能力親自踏足這些星球,才可以真正了解它們,甚至是發現未知的生命體。

相關焦點

  • 白矮星上可能有外星生命
    據我們所知,我們的搜尋範圍達整個銀河系,甚至整個宇宙。然而,搜尋仍在繼續,因為我們還沒有徹底搜索銀河系的每個角落。而且,雖然我們已經發出了無線電信號,但我們只發射了幾十年的外星無線電信息。我們星系的巨大範圍,即便是光速也要許久,幾十年對於宇宙不過是滄海一粟。
  • 人類在外白矮星大氣層中發現「生命配方」:宇宙中普遍存在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一顆距離地球170光年的白矮星可能含有某些形成生命的基礎物質。這顆白矮星位於牧夫座,其大氣層中富含碳和氮,甚至有水的成分。研究者稱,這顆白矮星擁有的行星系統很可能與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十分相似,意味著生命形成的某些條件其實並不像以往認為的那麼罕有。
  • 最新研究報告認為:外星生命在宇宙中可能很普遍
    【ALENG 自媒體】5月20日早間自媒體專稿,現代科學一直在尋找證據,以便確定在廣袤的宇宙空間,像地球人類一樣的生命是否是一個普遍的存在。儘管迄今為止,人類尚未在任何一個除地球以外的天體上發現任何生命的跡象,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地球生命是宇宙中絕無僅有的存在。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報告,科學家認為:外星生命在宇宙空間可能是一個普遍的存在,地球生命並非是一個幸運的例外。
  • 霍金有認為宇宙中肯定存在外星生命嗎?
    霍金並沒有認為宇宙中一定存在外星人或者說外星生命,關於這一點他有公開表態過。在2010年的《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系列紀錄片中,霍金在第一集《外星生命》中表示,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不小,但他並沒有說宇宙中肯定有外星人。
  • 紅矮星系特拉比斯特1的「眼睛星球」為何是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
    地球誕生生命的三個關鍵要素:陽光(能量)、水(液態物質)、空氣(可呼吸的氣體)。就算按照地球誕生生命所需要具備的條件:適宜的液態水和溫度。宇宙也有一類星球比地球這種位於恆星宜居帶的行星更容易誕生生命,它就是眼睛星球。
  • 美媒:地球是宇宙生命大贏家 外星生命或已滅絕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22日發表題為《研究:人類沒有發現外星生命可能是因為它們都死了》的文章稱,很快,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就會令我們得以窺見遙遠天宇那些史無前例的奇妙景象。我們將機器人送上了火星,以尋找這顆紅色星球遠古宜居的蹤跡。我們的射電望遠鏡對準了神秘的星球,以傾聽那些喧囂嘈雜的來自外星文明的聲音。然而儘管如此,我們連個外星微生物的影子都沒找到。
  • 探索 美媒:地球是宇宙生命大贏家 外星生命或已滅絕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22日發表題為《研究:人類沒有發現外星生命可能是因為它們都死了》的文章稱,很快,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就會令我們得以窺見遙遠天宇那些史無前例的奇妙景象。我們將機器人送上了火星,以尋找這顆紅色星球遠古宜居的蹤跡。我們的射電望遠鏡對準了神秘的星球,以傾聽那些喧囂嘈雜的來自外星文明的聲音。
  • 外星生命可能以是以宇宙塵埃顆粒形式存在
    【每日科技網】  用灰塵重釋外星生命  漫天飛舞的灰塵您一定不陌生,遙遠神秘的外星生命您也肯定感興趣,但是您能想到這二者之間的聯繫嗎?您能想到外星生命有可能以舞動的灰塵顆粒形式存在嗎?
  • 5萬光年遠的外星信號被破譯,科學家:第4宇宙和第12銀河系在哪?
    ,但是人類還是相信宇宙中是存在外星生命的,因為宇宙實在太大了,宇宙有多大?我們太陽系所在的銀河中直徑為10萬光年,這裡至少存在1000億顆恆星,按照一顆恆星攜帶8顆行星計算,那麼整個銀河系的行星數量高達8000億顆,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十幾年的時間裡面總共探測了3500顆天體,其中找到了20多顆類地行星,而真正適合生命居住的類地行星只有1顆,也就是說宇宙中類地行星的存在概率為3500分之一,即使把這個概率提高100萬倍,那麼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220顆行星存在地外文明,更不用說整個宇宙總存在
  • 費米悖論認為外星文明有可能已經來過地球了,你們怎麼認為呢
    當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看到浩瀚的宇宙和渺小的地球,被神秘浩瀚的宇宙震撼,這個時候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浩瀚的宇宙中存在和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嗎?可以說,從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一個新的話題熱議主題出現了,那就是有關外星文明的存在和探討。
  • 一種全新理論:為什麼一直探尋不到外星生命?或與時間相對性有關
    故此,人類很早便開始了尋找地外生命的探索。我們堅信,在如此浩瀚無邊的宇宙中,一定還存在著其他的生命體,或比我們人類更有智慧,或與我們人類的科技文明水平相當,也有可能,他們的文明發展才剛剛起步。可是,為什麼人類一直在尋找地外生命存在的痕跡,卻一直尋找不到呢?哪怕是,最簡單的地外生命,似乎我們也無緣與之邂逅?
  • 10 種搜尋外星生命的方法
    他想知道為什麼宇宙中有那麼多宜居行星,我們卻沒有遇見任何外星生物。有很多理論都解釋了我們為什麼還沒有和外星人取得 聯繫,但或許,我們在演繹過程中犯了一個普遍性的錯誤:我們假設外星生物有著和我們相似的體態和性格,但一旦這個假設不成立,那所有跟搜尋外星生物有關的 推測都將沒有意義。所以我們現在更改這個假設,擴寬我們的思路和分析方法,去接觸異於人類的外星生物。
  • 白矮星揭示了宇宙中碳起源
    對白矮星的新分析支持了它們作為碳的關鍵來源的角色,碳是銀河系和其他星系中所有生命的關鍵元素。大約90%的恆星以白矮星的形式結束它們的生命,白矮星是一種非常密集的恆星殘餘物,在數十億年的時間裡逐漸變冷變暗。然而,在它們崩潰前的最後幾次呼吸中,這些恆星留下了一個重要的遺產,它們通過富含化學元素的恆星風將它們的灰燼擴散到周圍的空間,這些化學元素包括碳,是在恆星死亡前的最後階段在恆星內部深處新合成的。
  • 一分鐘了解白矮星
    一顆恆星進入生命的後期,就會變成白矮星,一顆白矮星,它呈白色,體積小,但是溫度很高,密度極大,恆星瀕臨死亡時,其內部的原子會互相擠壓,這是造成白矮星密度大的原因,一勺來自白矮星的物質,其質量就重達一噸,太陽也會面臨著這樣的命運,六十億年後,太陽也會變成一顆白矮星,而太陽的死亡,則預示著地球生命的終結
  • 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
    我們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可能只是滄海一粟,因為宇宙浩瀚,人類非常渺小。關於外星生命是否在宇宙這個問題一直很令人好奇。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雖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但毫無疑問,外星生命必然存在於宇宙之中。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宇宙中有外星生命嗎?這在科學界可以說是千百年來的一個謎,因為在浩瀚的宇宙中,總有那麼多東西是你無法想像的,就像科學家以前宣布的宇宙中最可怕的聲音,普通人是聽不到的。所以關於外星生命在宇宙中的問題,宇宙毫無疑問肯定是有外星生命。
  • 白矮星研究揭示了對宇宙中碳起源的新見解
    據外媒報導,一個新的理論可以解釋關於銀河系和其他星系如何創建的最大謎團之一,探索白矮星在創造宇宙的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碳不僅是星系形成的工具,也是生命的工具,然而它在銀河系中的起源仍不清楚。碳原子是由恆星產生的,是氦氣進行聚變過程的產物。但它究竟是如何從那裡進入星系的,一直存在爭議。
  • 200光年外白矮星發現生命組分
    原標題:200光年外白矮星發現生命組分   科技日報北京2月12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每日科學網近日消息,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項天文學最新發現:200光年外一顆白矮星中包含有生命基本組成成分。
  • 科學家認為:大量外星生命已經死亡
    科學家認為:大量外星生命已經死亡奇點使者 2021年1月2日 摘自企鵝號據報導,近日,NASA(美國國家宇航局)的科學家團隊,聯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一起進行了一項新的研究,研究的內容就是:為何人類至今都找不到外星人,這個問題的答案近日被公開:人類找不到外星文明,或許是因為他們早已死亡。
  • 科學家認為:大量外星生命已經死亡!
    目前的觀點認為,銀河系的年齡大約在130億年左右,這意味著,如果銀河系中存在著外星文明,那麼,銀河系中的初代外星文明,要比地球文明早出現50億年左右。 其實,人類尋找外星文明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是:人類是很害怕孤獨的,人類也害怕自己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因為這會讓宇宙看起來非常的可怕,甚至擔心宇宙是虛擬的。 所以,人類才想要找到自己的「同伴」,不過,一直到今天,卻連一個可以100%確認與地外生命有關的無線電信號都接收不到。
  • 來自太空的神秘電磁波持續時間達半小時,難道又是外星生命的傑作
    趣味探索訊 宇宙是一個包羅萬象、瞬息萬變、財富和危險並存的神秘空間。地球上的天文學家們每天都能捕捉到很多個來自太空的無線電波,每一次的無線電波則代表著宇宙一次重大的爆炸。英國華威大學的天文學家安德魯·萊文認為,電磁波輻射是宇宙中最自然的現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