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寶寶的牙齒一顆一顆地長出來,媽媽喜出望外。寶寶會出現流口水、牙齦腫脹和長牙發炎等問題,也讓家長很揪心!其實,要了解寶寶長牙期出現問題的原因,適當護理,寶寶就能輕鬆度過長牙期。
寶寶出牙順序及時間
按照不同月齡,嬰兒應出多少顆牙呢?
父母可採用下列公式簡單地估算一下:出牙數(嬰兒)=月齡一(4或6)。
例如9個月的嬰兒,乳牙應為5顆或3顆;在1歲時多數已有6~8顆乳牙;
2歲時乳牙應出齊,共為20顆。
出牙基本上是按一定順序進行的,一般是下頜先於上頜,由前至後的順序。最先萌出的常是是下面中間的門齒,然後是上面中間的門齒,以後挨著中間的門齒左右長出。
寶寶出牙期會碰到7個問題:
煩惱1寶寶時常流口水
原因:在長牙期,寶寶會流口水,尤其是在晚上。嬰兒牙齒的萌出刺激牙齦的神經末梢,導致唾液腺分泌增加。再加上寶寶的吞咽功能不完善,唾液分泌能自然流出。
煩惱二:牙齦腫脹、瘙癢原因:在牙齒萌出前,寶寶會出現牙齦腫脹、瘙癢的情況。這種牙齒的萌出會突破牙齦黏膜,會對牙齦造成一定刺激,出現牙齦腫脹、瘙癢的情況。
煩惱3:寶寶低燒
原因:有一些寶寶在長牙期會出現低燒。這個寶寶長牙時愛啃,不小心造成牙齦破裂,加上寶寶免疫力較弱,很容易引起口腔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發燒。
煩惱4:哭鬧、不願意進食、睡眠差
原因:在乳牙萌出階段,寶寶還會因為出牙感覺不舒服,而出現經常哭鬧、不願進食的情況,再加上乳牙不僅白天萌出,晚上也不斷在長,牙齦的不適,寶寶晚上當然睡眠差了。
煩惱5:長牙的寶寶總愛咬人
原因:寶寶的乳牙一般都很舒服。個別嬰兒可能有睡眠不安、哭鬧、流口水、喜歡咬硬東西咬手指、餵食時咬乳頭。
這些現象都是牙齒萌出時壓迫神經,有的可能出現牙床充血,出現紫色水泡,牙齒出來後自然消失。
煩惱6、有部分寶寶會表現出大便次數增多,甚至有的寶寶出現腹瀉。
原因:當寶寶長出牙齒時,體內來自母親的抗體就會消失。由於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很容易因飲食習慣的改變如添加輔食而引起腹瀉。
問題七:寶寶6個月不產牙,要檢測是否缺鈣?乳牙和恆牙胚在胎兒形成後期。出生後,寶寶的各個器官都在蓬勃發展和成熟,牙齒都一樣。我們會發現2——3個月大的嬰兒會用手去摘牙齦。嬰兒6個月後開始「長牙」和「長牙」
寶寶出牙期的注意事項
1、牙膠用起來
剛出牙的寶寶喜歡咬人,有時還會咬人。為了避免寶寶抓到不衛生和不安全的東西,媽媽們必須給寶寶買口香糖。大部分口香糖是用矽膠做的。它除了能緩解寶寶出牙時的不適,增加寶寶的安全感外,還能鍛鍊寶寶的咀嚼和咬合動作,有助於牙齒的健康成長。
2、口水巾不能少
嬰兒在出牙期喜歡流口水。這主要是寶寶出牙時刺激牙齦神經,導致唾液腺分泌增加。另外,小寶寶的吞咽功能並不完美,唾液自然會滴答下來。此時,為寶寶準備口水毛巾是一個圍兜,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在購買方面,記得要選擇透氣、柔軟、最重要的是高吸水性的產品。
3、口腔清潔很重要
寶寶牙齒萌出時,要特別注意口腔清潔。每次餵食後,寶寶都要把頭往後仰,食指上包上消毒紗布,蘸上溫開水,並將口香糖上的食物殘渣擦拭乾淨。
寶寶牙齒長出來後,幫他刷牙,讓他慢慢學會刷牙。刷牙時,應清潔牙齒的內、外和咬合面,有效去除牙齒牙齦中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生,為預防齲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牙刷的選擇上,可以選擇柔軟的兒童牙刷,帶有兩排髮夾。建議每行使用4——6根軟毛。每次使用完牙刷後,應將牙刷吹乾,並將髮夾向上,置於通風乾燥處,保持清潔。
長牙期營養特點
在寶寶長牙的前幾個月,提醒家長注意此時開始為寶寶補鈣。一般每天補充200~250毫克鈣,可以滿足寶寶的需要。
為寶寶選擇鈣劑時,關於品種和用量一定要諮詢醫生的建議。寶爸寶媽也可給寶寶選擇鈣含量豐富的輔食。
幫助寶寶長牙的食物
1、半固態的食物
對於長牙的嬰兒,應吃一些具有稠度的半固體食物,如土豆泥、蛋黃、穀物粥等,為嬰兒添加固體食物咀嚼奠定基礎。
2、普通偏軟的食物
軟米飯、熟大豆和其他食物。當門牙和後磨牙萌出時,可以給寶寶加些堅硬的食物,如芹菜、玉米、蘋果等食物。這些硬食物能使嬰兒的牙齒得到很好的鍛鍊。磨牙餅乾是個不錯的選擇。
能幫助寶寶緩解牙痛,鍛鍊咀嚼能力,增強面部肌肉,有助於加速乳牙的萌出。
3、強化營養素的食物
含以下營養素的食物都是有利於寶寶長牙的,可以適量給寶寶食用。
富含鈣的食物——牛奶、魚、蝦皮、豆製品、綠葉蔬菜等;
含磷豐富的食物——肉、魚、蛋、奶、糧等;富副食品——海魚等;
含優質蛋白質的食品——肉、魚、蛋、奶、豆製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