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又一研發機構晉級國家隊 掌握生物醫藥晶片式核心資源

2021-01-07 廣州日報

廣藥集團「國家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入選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

具有創新藥物研究「卡脖子」式科技戰略資源的Beagle犬

專題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於發布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優化調整名單的通知》,廣藥集團旗下廣州醫藥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的「國家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被納入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名單,該資源庫為全國唯一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同時也是廣東首家進入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研發機構。

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與國家實驗室級別相同,此次共有30個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庫和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成功入選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此前,廣州已有中山大學(2個)、廣州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再加上此次新增的「國家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意味著又一廣州研發平臺晉級「國家隊」,並填補了廣東省沒有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空白。

文/李端

全國唯一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

掌握「卡脖子」式科技戰略資源

廣藥研究總院早在1983 年起就開始犬類實驗動物資源的引種、繁育、保種育種及開發應用。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建成了國內歷史悠久、種源純正、管理規範、水平領先的實驗Beagle 犬資源專業研究平臺,主要為國內實驗動物繁育機構、科研院所、高校、新藥研發機構等提供高質量種犬、科研用犬、教學用犬等公益性服務,同時為相關機構訓練並提供檢疫犬,保障我國農林牧業、生態及生物安全。2010年,經科技部批准廣藥研究總院正式成立全國唯一的「國家犬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

據悉,實驗Beagle犬是貫穿藥物研發整個階段最重要的實驗動物,是創新藥物研究「卡脖子」式科技戰略資源。目前全球範圍內都在大力發展生命醫學及生物製藥產業,對高質量實驗Beagle 犬的需求越來越大。而目前,國外都把Beagle犬種質資源作為戰略資源,嚴格控制該犬種質資源的出口,不對外共享。可以說,犬類實驗動物資源是中國生命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活動的「晶片」,是核心要素。「國家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是國家從科技戰略發展層面設立的、唯一的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肩負著中國犬類實驗動物戰略種質資源的保存與利用的重任。

此次,廣藥研究總院「國家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 被納入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將有助於解決對國外資源的高度依賴和實驗動物資源瓶頸,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基礎資源支撐與保障。

廣藥研究總院「國家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被納入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後,在「國家犬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基礎上建設「國家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將繼續推進實驗犬資源的匯集、整合及開發利用,有望提供更多優質的實驗用犬及多元化的疾病模式犬以滿足醫學研究、藥物研發的需求,為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戰略資源支撐,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實驗動物資源利用開發技術全國領先

為生物醫藥研究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廣藥研究總院是廣藥集團的核心研發平臺,在實驗Beagle 犬種質資源保存與利用、資源信息共享與開發利用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並取得了眾多開創性的突破。

據介紹,廣藥研究總院建立了國家犬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信息管理系統,實現Beagle 犬生長繁育終身記錄;首家引入RFID 電子晶片管理系統,實現種犬信息化高效管理;實現實驗Beagle 犬資源數據化並全國共享集成利用;牽頭制訂「實驗Beagle 犬共性描述規範」等多項技術規範;承擔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藥創製」「實驗用Beagle 犬及疾病模式犬研究開發平臺」等國家省市科研項目40 多項;研發部分特殊疾病模式犬模型;建成國內首家「Beagle 檢疫犬培訓中心」等。

值得一提的是,廣藥研究總院於2015年成功構建全球首例基因敲除Beagle 犬模型,填補國內外空白。這項技術的突破將打開未來對犬基因組實施精準編輯的大門,為開展其他人類重大疾病(如神經退行性、心血管疾病等)犬類動物模型的研究奠定重要基礎。

廣藥研究總院院長倪慶純表示,廣藥研究總院將充分利用「國家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的資源優勢及技術力量,實現定製人類重大疾病模型犬,填補國內外空白,並提高人類重大疾病精準醫療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促進我國醫藥水平的提升和居民生活健康水平的提高。

廣藥集團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爭當粵港澳地區科技創新排頭兵

當前,廣東省正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強省建設,廣州市也在積極建設科技創新強市,推進IAB計劃,發展包括生物醫藥在內的新興戰略性產業,廣藥集團正積極在其中爭當排頭兵,大力引進創新人才、建設各類創新平臺,打造創新驅動型企業,推動廣東省乃至粵港澳地區生物醫藥科技創新部署的實現。

據悉,目前廣藥集團已擁有由諾獎得主3人、國內院士和國醫大師20人、博士及博士後近百人組成的高層次科研人才隊伍。加上此次入選的「國家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廣藥集團累計擁有國家研發機構9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4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6家。在廣東企業創新500強排行榜中,廣藥集團位居廣州企業前列。

在創新驅動戰略的引領下,廣藥集團持續取得高質量發展。今年一季度,廣藥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52億元,同比增長13%,實現利潤總額19億元,同比增長35%。

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表示,廣藥集團正大力打造具有產業特色、文化鮮明的世界一流企業,力爭2020年衝刺世界500強,研究總院「國家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庫」被納入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不僅為廣藥集團藥物研發提供支撐,同時也有利於廣藥集團加強與粵港澳地區醫藥科研機構的合作,助力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據悉,接下來,廣藥研究總院將在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總體框架下,進一步推進Beagle犬科技資源匯聚與整合,強化Beagle犬開發應用與挖掘,提升科技創新和支撐能力,加強關鍵技術研究,建成保種水平領先、科研實力一流、特色資源突出的犬類實驗動物資源共享平臺,爭當粵港澳地區科技創新排頭兵。

相關焦點

  • 【資訊】廣藥集團生物醫藥「晶片式」項目揭牌,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資訊】廣藥集團生物醫藥「晶片式」項目揭牌,打造世界一流企業金羊網  作者:  2019-11-11 11月7-8日,2019《財富》全球科技論壇在廣州如期舉行。
  • 第五屆廣州市生物醫藥研發機構+醫院+企業對接活動舉辦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駱)12月18日上午,第五屆廣州市生物醫藥研發機構+醫院+企業對接活動在廣州成功舉辦。本次對接大會吸引了生物產業園區、高校、科研機構、醫院、企業、金融機構等200餘位單位代表參會,共同就中醫藥產業研發合作、臨床試驗、產品推廣、市場融資等進行資源對接。
  • 華南生物醫藥創新研發技術服務聯盟在廣州揭牌
    《意見》從研發註冊、醫保政策、稅收優惠等具體方面鼓勵仿製藥的研發與質量提升,最終降低全社會藥品費用負擔,保障公眾的用藥要求。 記者獲悉,為切實推動仿製藥質量的提升,4月4日,華南生物醫藥創新研發技術服務聯盟在廣州揭牌。
  • 「國家隊」資本布局揭秘:15支醫療基金,近70個項目,重點投生物醫藥...
    第二類投資機構代表是由科技部、財政部設立的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以下簡稱轉化基金),轉化基金又成立、運營了數支子基金,進行各行業的投資。在醫療領域,轉化基金子基金投資有蘇州邁瑞微電子、上海鼎晶生物醫藥、亨利醫藥、華健未來、納百生物等。
  • 聯盟成員博濟醫藥拿下國家隊研發抗腫瘤新藥項目
    近年來,博濟醫藥持續提升新藥研發全流程「一站式」CRO服務能力,深耕臨床試驗和藥學研究等業務優勢領域,目前在研創新藥臨床試驗項目達20多個,國內外IND申報階段項目達40多個。 與此同時,博濟醫藥還先後投資建設了藥物評價中心(已經獲得國家藥監局GLP認證)、藥物CDMO生產基地和生物醫藥孵化器(已通過廣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登記)。為進一步落實博濟醫藥臨床監查、新藥研發屬地化戰略,公司與地方政府合作打造以孵化器+高端共享研發平臺、製造平臺和營銷網絡平臺為核心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 為何漕河涇開發區能夠成為生物醫藥產業研發的「最強大腦」?
    據了解,臨港集團旗下的核心園區——漕河涇開發區是以微電子起家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物醫藥並不能稱為漕河涇開發區的先導產業。然而,隨著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迅猛發展,光機電、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領域加速融合,科研機構集聚、創新資源豐富、信息產業發達的漕河涇開發區同這一全球最活躍的創新領域形成了最佳契合點,正在成為生物醫藥產業研發環節的「最強大腦」。截至目前,漕河涇開發區已有5家生物醫藥企業在國內外主要資本市場實現上市。
  • 睿智醫藥(300149.SZ):江蘇睿智與尚健生物將建立新藥研發等方面的...
    智通財經APP訊,睿智醫藥(300149.SZ)公告,公司全資孫公司睿智醫藥江蘇有限公司(簡稱「江蘇睿智」、「乙方」)於近日與杭州尚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尚健生物」、「甲方」)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加快雙方優勢資源的融合,雙方本著「平等自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原則,建立長期、穩定、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
  • 2020「國家傑青」齊聚生物醫藥領域
    在廣東的15名「國家傑青」中,超過半數來自生物醫藥領域...一、廣東青年積極助力,疫情防治顯成效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以下簡稱名單),共有300人入選,有15人來自廣東高校或科研院所。
  • 全球「抗疫」背景下,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C叔 11月20日,2020啟明創投第十二屆CEO雲端峰會周第三天的醫療健康論壇的CEO圓桌環節,千麥醫療執行長陳婭妮,仁度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居金良,推想科技創始人兼執行長陳寬就《全球新冠疫情大考下的中國生物醫藥企業核心能力》展開討論,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擔任主持人
  • 德國機構探索在生物醫藥領域應用人工智慧
    新華社柏林12月19日電(記者張毅榮)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19日發布公報說,該中心與德國生物醫藥企業賽多利斯合作啟動「賽多利斯人工智慧實驗室(簡稱SAIL)」,共同探索人工智慧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
  • 2020年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佛山賽區)圓滿收官
    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佛山賽區)總決賽現場 主辦方供圖  今年,佛山市共有209家企業報名參賽,成功晉級複賽94家,參加市總決賽的共36家。  佛山市科學技術局二級調研員賈煊表示,創新創業大賽對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集和整合各種創新創業資源,搭建服務創新創業的平臺,弘揚創新創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說,大賽這一平臺是實施「雙創」戰略的重要抓手。
  • 沃特世生物製藥高端會議圓滿落幕,共話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中國上海,即時發布 –近日,由沃特世公司組織的華南地區生物製藥高端會議在廣州成功舉辦。來自生物製藥企業、監管機構及重大創新載體的業內人士匯聚一堂,分享分析科學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共話生物醫藥質量體系搭建,共謀產業創新發展。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有哪些優勢?將怎樣布局?在大會期間,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市大灣區辦主任曾進澤解讀了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藍圖。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廣州完全有能力、有責任把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率先建成全國乃至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 「人工智慧+醫藥研發」產業研究
    「人工智慧+醫藥研發」流程圖  一、「人工智慧+醫藥研發」概述  醫藥全產業鏈包含醫藥製造、流通、醫療機構和消費者等多個環節  (一)人工智慧發力,大大縮短新藥研發周期  從整個醫藥產業鏈來看,共有四大環節,包含上遊的藥物原料,中遊的藥物研發和製造及下遊的藥物流通。各環節參與者眾多,包含原料生產企業、製藥企業、高校、研究機構、醫藥流通企業等。各環節參與者各司其職,使得藥物從研發到流通形成穩定的通路。
  • 被唱衰的晶片式數字PCR,反轉來了!——走訪小海龜科技有限公司
    而在這一細分領域,國內企業雖起步稍落人後,但逐漸有後來居上之勢。近兩年,近十家國產數字PCR廠商相繼湧現,數字PCR 新品絡繹不絕,市場好不熱鬧。  從液滴生成的原理來看,數字PCR大致可分為微滴式和晶片式兩種。從市場表現來看,目前市售的產品中大部分為液滴式。
  • 廣州獲評「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 成為全球生物醫藥...
    項目歷時近五個月,邀請了20位來自生物醫藥行業不同領域的專家,根據三個優選條件與加回條件對全國城市進行初步篩選,最終入選的72個城市分布在28個省市。會議期間,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中國醫藥創新協會共同授予廣州「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稱號。在基礎設施、政策保障、研發資源、創新體系、融資能力和企業能力等6方面指標中,廣州均名列前茅,總排名第三。
  •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
    打造高端生物醫療器械研發中心  裴鋼認為,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首先要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要做好生物醫藥產業所需的各種軟硬體,特別是政府一定要做到位。同時,要更好充分發揮廣州的優勢。「廣州的醫療資源豐富,有30多家三甲醫院,如何發揮此優勢,把醫院更好和生物醫藥產業相結合,迸發出1+1大於2的效果,這也是一個挑戰。」裴鋼說。
  • 洞察|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究
    圖片來源:作者手繪 三、產業集聚:打造「一谷一鎮三園」產業格局,特色化、集聚化發展態勢已形成 近幾年,南京逐漸成為江蘇省創新資源匯聚的核心城市,生物醫藥產業基礎良好,產業空間廣闊,並初步形成「一谷一鎮三園」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格局,即南京生物醫藥谷、南京生命科技小鎮、江蘇生命科技創新園、高淳醫療健康產業園
  • 全球「抗疫」背景下,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作者|C叔微信公眾號|ipozaozhidao11月20日,2020啟明創投第十二屆CEO雲端峰會周第三天的醫療健康論壇的CEO圓桌環節,千麥醫療執行長陳婭妮,仁度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居金良,推想科技創始人兼執行長陳寬就《全球新冠疫情大考下的中國生物醫藥企業核心能力》展開討論,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擔任主持人
  • 珠海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到2020年總產值達260億元
    支持本地醫藥健康類企業創新服務模式,適度延伸發展老齡健康服務、慢病療養、母嬰護理、醫療美容、健康旅遊等醫療健康體驗服務。五、重點工程(一)創新能力提升工程1.推動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支持鼓勵我市生物醫藥企業積極對接國家、省重大科技專項開展核心技術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