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晉仁課題組在PNAS上發文揭示中國水土流失引發的CO2通量效應
2016/06/01 信息來源: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流域土壤在水力、風力、凍融、重力等外營力作用下會發生破壞、剝蝕、搬運和沉積,其中在水力作用下造成的水土流失問題因其對生態環境的嚴重影響而受到廣為關注
-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虹課題組在Nature發文……【北大發布(4.27...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側鏈和端基同時氟化策略設計併合成了具有三維堆積和激子/電荷傳輸的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相關工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學系、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廉林研究員課題組與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崔鐵軍教授課題組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研製了2.4GHz這一無線保真頻段的電磁感知系統原型,實現了兆赫茲幀率的高質量微波成像和高精度肢體語言識別,為開發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感知系統開闢了新思路
-
倪晉仁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文揭示全球黃金航道的可...
2020/03/31 信息來源: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編輯:白楊 | 責編:山石 世界大河經濟帶可持續發展對全球內河航道承載力提升的要求日益迫切。
-
胡敏和郭松課題組在ES&T Letters發文 探究中式餐飲源排放生成二次...
2020/11/26 信息來源: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編輯:悠然 | 責編:山石
-
光壽紅課題組在《PNAS》上揭示反義核糖體小幹擾RNA新功能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壽紅教授課題組首次揭示了反義核糖體小幹擾RNA(risiRNA)參與核糖體RNA代謝調控和穩態維持:即細胞內錯誤加工的核糖體RNA片段除了被代謝降解之外,還可以激活細胞內的RNA幹擾通路,合成risiRNA,並通過細胞核RNA幹擾通路對核糖體RNA在轉錄水平進行調控。
-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志榮課題組揭示了天然無序蛋白質與配體小...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前沿交叉學院定量生物學中心劉志榮副教授課題組利用分子模擬的方法在天然無序蛋白質體系上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揭示了天然無序蛋白質動力學優勢的微觀原因【J. Mol.Biol. 393, 1143 (2009)】,提出了「動力學緩衝效應」的概念【Proteins 78, 3251 (2010); PLoS ONE 5, 15375 (2010)】,揭示天然無序蛋白質具有更好的焓-熵補償效應【Int. J. Mol. Sci. 12, 1410 (2011); Chem. Eur.
-
工學院能源與資源工程系吳曉磊課題組在PNAS發文 揭示微生物耐鹽鹼...
自然界中,除了含鹽濃度較低的淡水環境,在海洋、高鹽湖泊、鹽場結晶池,乃至被氯化鈉飽和的地方,都能發現生命的存在。對細胞而言,環境中的高鹽度可能導致非特異性的滲透效應和/或特定的胞內系統毒性,危害其生長和繁殖。為了適應這些極端環境,微生物進化了多種耐受鹽鹼脅迫以適應高鹽鹼環境生長繁殖的策略。
-
北京大學大氣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評估
受科技部委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估專家組於4月9日-11日對「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進行了評估,北京大學大氣環境模擬實驗室作為四家聯合實驗室中的一個接受了評估。4月10日上午,評估專家們蒞臨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對北京大學大氣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現場評估。
-
謝曉非課題組在PNAS上發文揭示利他行為緩解生理性疼痛
2020/01/02 信息來源: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編輯:凌薇 |
-
瞿禮嘉課題組在Science發文揭示植物中調控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的分子機制
2017年12月15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瞿禮嘉課題組的研究論文
-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JACS發文揭示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中起始原料的微小差異引發的「蝴蝶效應」,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分子構建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Am.Chem.Soc.,DOI:10.1021/jacs.0c09800)。
-
...Communications發文揭示PI3K/AKT信號通路和戊糖磷酸代謝通路...
2020年4月20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虹課題組的研究論文目前許多研究已經揭示了PI3K/AKT信號通路對腫瘤代謝的調控,但是代謝對於PI3K/AKT信號通路是否存在反饋調控,尚且知之甚少。該研究揭示了TRIM21和PHLDA3作為負調控因子,調控PI3K/AKT信號通路和戊糖磷酸代謝通路之間的相互作用。PI3K/AKT的激活通過抑制G6PD E3連接酶,TRIM21,促進PPP限速酶G6PD的蛋白穩定性和PPP代謝。
-
環境學院尚靜課題組揭示煙炱顆粒光催化自氧化增強健康損傷
2021/01/14 信息來源: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編輯:山石 | 責編:悠然 煙炱(soot)是碳質燃料(如煤、油、秸稈等)不完全燃燒的產物。
-
北大生科院瞿禮嘉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發文揭示植物中調控花粉管...
2017年12月15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瞿禮嘉課題組的研究論文「Arabidopsis pollen tube integrity and sperm release are regulated by RALF-mediated signaling」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上,該論文首次找到了擬南芥有性生殖過程中參與控制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的信號分子及其受體複合體
-
北大生科院吳虹課題組《自然·通訊》發表文章
2020年4月20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虹課題組的研究論文:TRIM21 and PHLDA3 Negatively Regulate the Crosstalk between the PI3K/AKT Pathway
-
PNAS | 清華大學黃善金課題組揭示花粉管頂端微絲聚合控制機制
近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黃善金課題組在PNAS發表了題為Mechanism
-
裴豔中課題組在《Joule》發文揭示比玻璃更絕熱的新材料用於熱電...
裴豔中課題組在《Joule》發文揭示比玻璃更絕熱的新材料用於熱電能源轉換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7-10-09 瀏覽:
-
北京大學大氣環境化學張遠航團隊
,北京大學在全國首創大氣環境化學專業。1990年,張遠航從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畢業,獲博士學位,歷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大氣汙染的基礎理論和防治技術研究,主持開展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的研究,擔任「863」重大項目和科技部「藍天科技工程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組長,牽頭編制了「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實施方案,發表SCI文章百餘篇,被環境保護部授予「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領軍人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
-
北京大學化學學院朱戎課題組在金屬催化自由基反應研究中取得重要...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朱戎課題組提出利用鈷介導的自由基-極性交叉過程(Radical-Polar Crossover),在氫原子轉移(HAT)氫官能團化反應中初步實現了上述目標。這一最新進展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Xiao-Le Zhou1, Fan Yang1, Han-Li Sun, Yun-Nian Yin, Wei-Ting Ye and Rong Zhu*.
-
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報導新型RNA甲基化修飾的高清圖譜
2017年10月26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雜誌在線發表題為「Base-Resolution Mapping Reveals Distinct m1A Methylome in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Encoded Transcripts」的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