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長補短法是全等三角形中的重要輔助線之一,因為在其它幾何題中應用較少,很多同學學完後就忘記了。但是,在圓中,也有不少題目可以與截長補短法結合考查。截長補短法的顯著特點就是證明:AB+CD=EF,這種類型的題目,當然也可能與勾股定理相結合,比如證明AB+CD=根號2EF等等。遇到這樣的題目,首先想一下能不能使用截長補短法進行證明,不行的話再想其它的方法。
阿基米德折弦定理:如圖,AB和BC是⊙O的兩條弦(即折線ABC是⊙O的一條折弦),BC>AB,M是弧ABC的中點,則從M向BC所作垂線的垂足D是折弦ABC的中點,即CD=AB+BD.
分析:要證明CD=AB+BD,可以發現,線段CD是最長邊,AB、BD為較短邊,那麼我們可以在CD上截取AB或BD,也可以延長AB或BD使之長度與線段CD的長度相等。利用截長補短法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全等三角形,最直接的輔助線為連接MB,在線段CD上截圖DH=BD,可以得到△MDB≌△MDH,但是無法再證明另外一對三角形全等。
雖然無法直接得到結論,但是給我們提供了證明的思路。在CB上截取CG=AB,連接MA,MB,MC和MG.
∵M是弧ABC的中點,
∴MA=MC
又∵∠A=∠C
∴△MAB≌△MCG
∴MB=MG
又∵MD⊥BC
∴BD=DG
∴AB+BD=CG+DG即CD=DB+BA
理解運用:BC是⊙O的直徑,點A圓上一定點,點D圓上一動點,且滿足∠DAC=45°,若AB=6,⊙O的半徑為5,求AD長.
分析:∠DAC=45°可分兩種情況進行討論,點D可能在點C的下方,也可能在點C的上方。可過點D作AC的垂線,構造出阿基米德折弦,然後通過勾股定理求出線段AD的長度。
這類題目綜合性強,正確作出輔助線是解題的關鍵。
中考數學專題有哪些?重難點是什麼?關注以下文章吧。
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二次函數實際應用題,這10分千萬不能丟
2020年中考專題複習,等角、倍角、最大角、範圍角問題,難度大
2020年中考專題複習,圓的相關概念性質、計算,「圓」來如此簡單
2020年中考專題複習,關注熱門考點的同時,冷門新穎題你關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