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打破技術壟斷 為湖南傳感產業爭奪「話語權」

2020-12-05 星辰在線

  【編者按】

  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將於11月28至30號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大會以「創新引領 智造未來」為主題,充分展示長沙在網絡安全、智能製造方面的成就,並促成更多相關企業落地長沙。在大會召開前,星辰全媒體記者探訪了紮根長沙的相關企業,親身體驗產業項目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生產現場。

  (視頻。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 攝製)

  星辰在線11月1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 見習記者 周旭芳)「我這些年所思所做的,就是帶領團隊,讓湖南在傳感產業擁有更多話語權。」走進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精神矍鑠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國秋帶領星辰全媒體記者參觀了生產廠房,近距離體驗完整生產線的高效和科技之美。

  (技術工人正在生產線的最後環節進行觀察和操作。)

(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的本體組裝線。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 攝)

  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一間挨著一間,逐一參觀的時候,星辰全媒體記者發現,很多車間沒有一個操作員,機器都在電腦程式的指揮下高效工作。而在生產鏈條的最後一個環節,王國秋帶領星辰全媒體記者來到技術工人身邊,還從生產線上,直接拿起一個即將包裝的晶片做介紹。

  「這已經是經過多道工序的準成品了,手裡摸著還有熱度。」王國秋介紹完晶片後,又將晶片放在了生產線的專業放大鏡下。通過放大鏡可以看到,就在剛才,生產線上的智能機器已經在這個晶片上,快速安裝了四個肉眼看不到的金屬線。這麼細的金屬線通過機器,就可以快速地安裝到準確位置,機器的智能化精度可見一斑。

  目前,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的產線建設和技術完全自主可控,並且實現了量產。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金屬基壓敏晶片和傳感器,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廣泛應用,同時還有力推動了湖南乃至全國的工程機械、汽車、石油石化等產業發展。

  星辰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的產線,是一條高起點的微機械微電子系統產線,從材料、設備、工藝技術、製程、測試到封裝,都可以自主完成,避免了對國外技術或者企業的依賴。

  目前,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規劃專為汽車產業的第二條金屬基壓敏晶片生產線,生產線達產後,將達到工業4.0的標準。

相關焦點

  • 湖南啟泰:打造智能製造中國芯
    在大會召開前,筆者走進位於瀏陽高新區的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探尋這座「智慧工廠」的「智造」魅力。    十五年磨一劍    數學教授帶隊攻克「中國芯」    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保持較快增長,近5年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
  • 湖南工程機械液壓傳感器可望實現本地配套
    長沙工程機械產業規模全國第一,但液壓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還長期依賴進口,這個困局在本土企業長期不懈地科研攻關下正在破解。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液壓傳感器裝配線今年6月可望量產,將完全解決長沙乃至全國工程機械產業的液壓傳感器配套需求。
  • 國內首條壓敏傳感晶片產線落戶湖南,今年可產50萬顆晶片
    據新湖南客戶端報導,我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壓敏傳感晶片生產線已於1月16日在瀏陽高新區成功通線。近日,記者趕赴瀏陽,探訪了壓敏傳感晶片生產車間。上述壓敏傳感晶片生產線所屬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據該公司董事長王國秋介紹,目前壓敏傳感晶片生產線通線後,還需經過3個月的良率爬坡期。
  • 突破「卡脖子」技術 「小紐扣」彌補「中國芯」短板
    11月28日至30日,以「創新引領 智造未來」為主題的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將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充分展示長沙在網絡安全、智能製造方面的成就。大會召開前,記者走進位於瀏陽經開區(高新區)的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解密一顆「小紐扣」的「智造」之旅。
  • 杜家毫在長沙調研:加強科技創新 掌握核心技術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
    杜家毫在長沙調研時強調加強科技創新 掌握核心技術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7月21日上午,省委書記杜家毫深入瀏陽經開區、長沙經開區,調研產業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攻克和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省領導胡衡華、張劍飛參加調研。7月21日上午,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考察。
  • 莞企填補國內MEMS傳感晶片產業空白
    來自上海、香港的多位專家聚集在松山湖,他們想要做的是以更高性價比的產品打破國外廠商的壟斷。  2012年,他們在松山湖創立了廣東合微集成電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微」),並引入基於矽微機電系統(MEMS)振蕩器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經過幾年的探索,現在,依託這個創新團隊,合微自主研發的MEMS傳感晶片已成功實現產業化,今年銷售額有望突破8000萬。
  • 科技創新催生瀏陽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位於國家級瀏陽經開區(高新區)的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傳感器和物聯網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企業。從2006年創辦,到2019年建成當時全國唯一一條金屬基壓敏晶片量產線,十年磨一劍,啟泰傳感徹底改變了我國高端壓敏晶片長期依賴進口的狀態。
  • 聚焦半導體產業與等離子技術工藝——2019牛津儀器等離子技術研討...
    來自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德國Axitron、深圳瓏璟光電、湖南啟泰傳感科技、以及牛津儀器的技術專家為到會人員講解了半導體行業前沿動態和等離子技術應用實例。儀器信息網在會議期間採訪了牛津儀器等離子技術部中國區經理陳偉和中國區市場與工藝高級部門經理方子文博士,聽兩位大咖談半導體產業和等離子技術的最新進展。
  • 量子傳感技術在廣東哪些產業中優先應用?專家給出答案
    活動旨在集聚權威專家資源,探討我國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技術領域的前沿與熱點問題,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加快開發更多成果,為廣東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尋找新的發展極。本次論壇活動由廣東省測量控制技術與裝備應用促進會、廣東科技新聞工作者協會承辦。在此論壇上,「國家智能測控系統產業計量測試聯盟」宣告成立。
  • 奧比中光黃源浩:用最好的3D傳感技術賦能人工智慧時代
    受訪者供圖 這位生於廣東、畢業於北京大學、成為光學測量領域的青年科學家,7年前抱著「科研成果一定要走向產業」的決心,帶著光學領域的核心技術,一頭扎進3D傳感的國際競技場。 如今,他創立的公司奧比中光在人工智慧3D傳感領域的專利申請量比肩微軟、蘋果,擁有了全球3000多家客戶,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
  • 奧比中光黃源浩:向3D傳感「無人區」進發,爭做賽道領跑者
    奧比中光創始人、CEO黃源浩在實驗室組織技術攻關。受訪者供圖這位生於廣東、畢業於北京大學、成為光學測量領域的青年科學家,7年前抱著「科研成果一定要走向產業」的決心,帶著光學領域的核心技術,一頭扎進3D傳感的國際競技場。
  • 「十三五」期間湖南已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三湘都市報1月13日訊(記者 胡銳)今天,記者從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獲悉,「十三五」期間,湖南製造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 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舉辦
    本次論壇邀請中國工程院蔣莊德、徐芑南、侯立安、王浩和中國科學院姚熹、宋振騏等6位院士,暢談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的深度融合與發展。蔣莊德院士發言院士齊聚煙臺 暢談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微納傳感技術是高端傳感器智能製造的核心、關鍵環節,能夠結合產業需求,進行定製化的設計和加工,有效解決封裝技術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標準化等一系列關鍵性、共性的問題。
  • 多位院士齊聚煙臺共話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
    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18日舉行。 鍾欣 攝中新網煙臺8月18日電 (張玉雷)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18日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莊德、徐芑南、侯立安、王浩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姚熹、宋振騏等人齊聚山東煙臺,暢談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 3D傳感行業專題報告:下一代圖像傳感升級方向、AR定位底層技術
    在 不同的工作距離會有不同的精度,因此在比較不同3D 傳感相機時常用的口徑 是在X米處的誤差為Y 毫米。如果在比較精度時無工作距離,則失去了比較 的意義。3D 傳感技術在手機中的使用起源於2016 年聯想的Phab,當時應用的是 Google的ProjectTango 方案,旨在記錄設備的 全 3D 運動,同步為周圍環境建模。雖然當時該方案並未量產,但是拉開了 3D傳感在手機中應用的帷幕。
  • 甘肅省科學院傳感王國的探索者 心系解決部分行業關鍵技術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31日 10:11 來源:中新網甘肅分享到:圖為工作中的甘肅省科學院傳感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的宋玉哲。中新網甘肅新聞5月31日電 (王秀蓮 李小波)現任甘肅省科學院傳感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的宋玉哲,畢業時正值該院傳感技術研究所的轉型期和瓶頸期,急需能夠從事敏感材料的製備及其傳感性能研究方面的專業人才。憑藉身上那股不服輸的狠勁兒,在堆積如山的學術書籍和成百上千次的實驗中取得了滿意的成果。
  • 攜手美國常春藤名校,湖南"85後"教授研究成果,登上《自然》雜誌子刊!
    在這項研究中,何崇聖等研究人員以小鼠胚胎幹細胞為材料,利用CRISPR敲入的小鼠胚胎幹細胞為材料,通過改良CLIP-seq技術,發現TET2在體內與tRNA有特異結合。該工作依託於湖南大學生物學院、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完成,並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業務費的大力資助。
  • 2020年「湖南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湖南十大科技新聞」 湖南啟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應急專項,主要支持疫情防控技術集成示範、防控裝備研發應用、監測體系建設、病原檢測的新技術方法及產品研發與應用等四方向研究。
  • 平頂山市與湖南大學聯辦碳基材料科技創新專題培訓班
    8月28日,平頂山市與湖南大學聯辦的碳基材料科技創新專題培訓班在湖南大學舉行開班儀式。副市長劉穎出席。  平頂山市在煤焦油碳基材料、煤瀝青制針狀焦、超高功率電極、高爐用微孔和超微孔碳磚、特種石墨等領域擁有近40家企業,在全國石墨碳素行業標準制定、技術研發等方面擁有較大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