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大學生物學院何崇聖副教授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Roberto Bonasio合作報導了TET2蛋白通過調控tRNA上RNA修飾來調節tRNA片段產生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何崇聖是論文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Roberto Bonasio為共同通訊作者。
何崇聖,湖南大學副教授,1985年出生於湖南郴州
何崇聖,湖南大學生物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植物RNA修飾。曾獲2013年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等獎勵。近年來,他在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等雜誌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
在這項研究中,何崇聖等研究人員以小鼠胚胎幹細胞為材料,利用CRISPR敲入的小鼠胚胎幹細胞為材料,通過改良CLIP-seq技術,發現TET2在體內與tRNA有特異結合。進一步研究發現在tRNA上,TET2能發揮甲基氧化酶的活性,將5-甲基胞嘧啶(m5C)氧化成5-羥甲基胞嘧啶(hm5C),從而調控一類重要的小RNA—tRNA片段的產生。
TET2是DNA甲基氧化酶,對DNA甲基化修飾進行嚴格的調節。TET2的這一功能跟胚胎發育、腫瘤發生等密切相關。該工作第一次在體內發現了TET2能與tRNA結合併調節hm5C修飾,同時發現了RNA上hm5C修飾影響tRNA片段產生的功能,拓展了人們對於TET2蛋白以及tRNA片段的認識。
該工作依託於湖南大學生物學院、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完成,並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業務費的大力資助。
湖南大學生物學院成立於2010年,由原生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和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合併組建而成。學院建有國家重大科技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111創新引智基地",擁有湖南省重點實驗室3個、工程研究中心1個。主持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際合作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等科研項目多項,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部省級自然科學獎等獎勵多項。
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大學)由國家科學技術部於2001年7月27日正式批准依託湖南大學邊建設邊開放,2002年11月1日通過科技部的驗收。近五年來,實驗室共發表SCI源刊論文1248篇,申請發明專利130項,獲授權發明專利72項。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歡迎關注"湖南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關於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湖南大學的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湖南大學新聞網、生物學院官網、化學化工學院官網、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