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馴化的生物不止狗狗,還有蟲子,和人類相處了5000年!

2020-12-05 怪咖科學社

人類進化的過程中,一直在馴化和人類共同成長生物,比如狗狗,當時狗狗的祖先灰狼,時常和人類鬥爭,於是灰狼敗在了人類手下,人類將灰狼的孩子帶回去馴養,馴養的過程中,人類發現灰狼的幼兒,更容易被人類馴養,終於它們隨著後期進化慢慢形成了狗狗,相信很多人希望自己能養只狗,甚至有很多人把狗狗當作自己家人,這是人類和狗狗的淵源。其實除了寵物,人類還成功馴化了昆蟲。

被馴化的昆蟲

隨著人類越來越多,有很多生物逐漸成為人類寵物,除了貓科動物之外,還有很多昆蟲成為了人類寵物一員,寵物的出現讓人類充滿了滿滿的寄託,其實兩者之間是互相鼓勵,互相幫助的關係。動物被人類成功馴化,這樣的情況十分常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被馴化的昆蟲。

這種昆蟲已經被人類養了5000年的時間,它的名字叫蠶寶寶,科學家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歷史壯舉,也是人類在歷史上唯一馴化昆蟲,其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關注蠶寶寶和螞蟻,發現它們早已形成被人類馴化的關係。

蠶寶寶的作用

螞蟻在刺激的情況下,會產生一種香甜可口的蜜汁,這對於螞蟻而言非常美味,兩者之間實現了共贏的關係,要說人類和蠶寶寶的淵源,還要追溯一名皇帝時期,當時皇帝的妻子剛剛發現養殖技術,隨後出現了各種紡織產品,雖然這只是坊間傳聞,但是我們不得不排除這件事情是真的,人類在這個過程中是怎樣將蠶寶寶馴化的呢?其實這是一個漫長而又有趣的過程,大約在5000年前野蠶出現了。它們和普通的蠶寶寶大不相同。

壓們會隨意飛行,所以馴養的過程中持續了很長時間,蠶寶寶的主要作用是吐絲用來織一些紡織產品,比如日常生活中蓋的被子,很有可能有蠶寶寶的功勞,尤其是絲綢和一些工藝品都和蠶寶寶吐的絲有關,絲綢之路的出現改變了人類歷史,隨著科技的進步,蠶絲用品似乎成為了人類必需品。

很多領域上,都有蠶寶寶的參與,比如手術縫合工具等等,並且它還能減少環境汙染,蠶寶寶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同時改變了人類生活,兩者之間處於一個互惠互利的關係,不知道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你有何看法呢?

相關焦點

  • 被人類馴化的不只有寵物,還有昆蟲,已經被中國人養了5000年!
    歷史上唯一被人類馴化的昆蟲,已經養了5000年,改變很多人命運!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馴化周圍的生物,比如狗狗,大約在2.5億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已經和狗狗的祖先「認識」了,人類在簡單會使用火之後,簡單的烹飪製作食物,食物的殘渣吸引了狗的祖先,起初人類與狗是處在對立面,久而久之,兩者之間建立了穩定友好的關係,狗狗慢慢的被人類馴化,成為了人類的朋友。
  • 貓咪與人類的相處過程並不全是自我馴化,人類定向繁育佔主要地位
    在談到貓咪和狗狗之間有什麼不同的時候,經常能看見有人這麼說:狗狗是由人類從狼馴化而來,從頭到尾都是人類馴化和繁育出來的;而喵星人則是主動靠近人類,二者是互惠互利的關係,現如今跟人類關係這麼好其實是自我馴化。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是從貓咪敏感、謹慎和以自身為重的性格這個角度來說的。
  • 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為什麼是狗?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就是狗。在人與狗相處的幾千年裡,彼此已經成為了分不開的好朋友。狗的馴化狗之所以被人類馴化,在科學界有幾個假說。第一個假說是人類馴化了小狼。雖然現如今的狗和狼區別很大,但是狗依然保持著狼的品性,奔跑速度達到了35公裡每小時,700磅的咬合力。人類雖然比較聰明,但是人類的咬合力以及奔跑速度都不行,需要依賴狼的捕食技巧。而狼又屬於雜食動物,食譜和人類相似,人類可以將自己的食物分一些給它們。所以在過去,狼經常和人類一起捕獵,久而久之就馴化成了狗。
  • 人類馴化動物,使其為人類服務,為何不馴化飛行動物為坐騎?
    毫無疑問,人類馴化動物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而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些動物被馴化,為人類生產食物和衣物,比如奶牛、母雞和綿羊,還有一些動物本身就成為了人類的食物,比如家豬。另一些動物則被馴化,為人類從事更高級的工作。牛幫助人類耕作、馬成為人類的坐騎、由狼馴化而來的狗則幫助人類狩獵和看家護院。
  • 這場馴化是你和喵崽長達萬年的雙向奔赴
    但第一隻和人類產生聯結的貓,時間線遠在3000年跨度之上。人類的第一隻小貓咪2000年,動物學家德裡斯科爾決定著手解答現代家貓起源這個棘手的問題。通過收集非洲南部、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蒙古和中東979隻野貓和家貓的DNA樣本,清晰地將貓分出了5個「世系」。
  •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狗能留在社會和人類做朋友,是因為吃它不划算
    就會讓你越發的覺得:「啊,我的狗狗真是這世界上最好的狗狗」。你說的都對,是的,它是,它永遠都是。狗狗為什麼可以如此親密的和人相處?動物界那麼多動物,為啥就狗狗和人的關係如此「奇妙」?其實在很久以前,人類就有馴化動物為自己服務的習慣。不管是當作食物還是當作幫手。而人類在馴化這方面做的可以說是出神入化,前蘇聯就拿狐狸做過馴化實驗。
  • 很難想像,狗狗居然能和這些動物友好相處
    狗狗是人類最親密的朋友,其實它也是很多小動物們最友善親和的大朋友。大到狐狸、烏龜,小到雞、青蛙,它們都能狗海納百川的包容,我們還有什麼不能包容它們的呢?狗狗與貓可以說是天生的死敵,養過喵星人和汪星人的可以說苦不堪言啊。
  • 萬物皆有痕,光從中生:馴化與被馴化,是人類進化史上的奇蹟
    到了2006年,仍在實驗過程中的幾乎全部銀狐都變得和馴化了的狼——犬一樣,對人類非常友好。」這些銀狐不僅對人類友好,還會搖尾巴,嗚嗚叫地引人注意,甚至會舔舐主人。同時,它們的外形也發生了變化,皮毛出現了棕色斑點,耳朵是打蠟的,腿和鼻子都變短了。它們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新品種的狐——喬治亞白狐。
  • 馴化動物有多難?為何人類祖先不多馴化點動物?要滿足這些條件
    人類誕生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了,那剛剛開始誕生的時候並不像現在這樣文明,當時的社會都是原始社會,是野蠻人的文明,當時的人們以打獵為生,捕食野味,由於技術的落後,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是很單一的,他們甚至會生吃野味。
  • 人類馴養動物幹擾自然選擇?科學發現你的寵物是在自己馴化自己
    在遠古時期,人類和其它的動物並不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就像以前所說的那樣,人類也是動物,只不過是高級動物而已。這就是說人類與其它動物相比,除了智慧較高以外,本質是一致的。現在,這個觀點顯然已經過時了,因為人類與動物的區別不僅僅是聰明與否的問題,而是產生了本質的區別。
  • 狗狗拉稀還有蟲子是什麼情況
    狗狗拉稀有蟲子,有可能是寄生蟲感染,也有可能是食物問題或狗狗本身的腸胃功能不好導致,這個就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了,刺激狗狗的腸胃會引起狗狗拉稀的情況,所以家長要及時發現以及正確方法的給狗狗驅蟲,保證狗狗健康的身體。就要找出原因去採取對應的措施來幫助狗狗了。
  • 科學養寵指南 | 狗狗與人的交往之教會狗狗喜歡和尊敬人類(上)
    這一期我們來講講第四階段訓練——狗狗與人的交往中的教會狗狗狗喜歡和尊敬人類。狗狗來到家裡的第一個月是必須與生人隔離的,不過為了補償這個社交真空期,主人可以在狗狗的安全範圍內讓它見到儘可能多的人。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所以一定要確保狗狗和人們的初次見面是愉快歡樂的,可以讓每個客人都親手餵給狗狗一些狗糧。
  • 狗狗和人類的聯繫最初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有兩種不同的理論
    2018年的電影《阿爾法》用好萊塢的方式回答了這個問題,故事發生在2萬年前的歐洲,那是一個寒冷而危險的地方,電影的主人公和一隻狼成為了朋友,建立了一種不太可能的夥伴關係。 這很浪漫,但只是電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人類和狗最初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不過,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我們最古老的家庭關係的真正起源。
  • 貓和人類相處了1萬年,這1萬年裡,貓都有哪些變化?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狗是已經被人類馴化的寵物,但貓是否被人類馴化,至今是個謎,更有學科解釋說,貓靠近人類,是它們自我馴化的結果。何為自我馴化?人類跟貓一起生活的歷史最早能追溯到一萬年以前,在一萬年前的某天,一隻野生貓咪聞到了人類部落裡的肉香味,飢腸轆轆的它不由自主地慢慢靠近人類部落。
  • 人類如何馴化自己?
    換言之,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情況下,人類在自己的演化過程中自我馴化,這種更隨和的舉止和態度造就了我們在地球上的成功,也令我們一直繁衍至今。  馴化症候群  此前,有關人類自我馴化的觀點曾多次引起科學家的不滿。一些人聲稱,人類的自我馴化將我們拉低到與其他物種同樣的地位,使我們像其他馴養動物一樣脆弱和具有依賴性。達爾文觀察到,不同物種的馴養動物之間有某些共同特徵。例如,家養動物的耳朵往往比野生動物的耳朵更鬆軟,尾巴更卷;它們體型更小,下巴凹陷,牙齒也更小。
  • 作為智慧生物的人類,可能只是贏了一場群體自我馴化的遊戲
    說人類是智慧生物,作為其中一員的你我,想必都不會反駁,要是在智慧生物前加上「唯一」倆字,不少人可能就會從智力以外的角度去思考,比如螞蟻、蜜蜂在分工上的過人之處,即便是以智力為評判標準,黑猩猩、海豚、大象也都能憑藉腦力榜上有名,那人類究竟是怎樣脫穎而出的呢?
  • 為什麼狗狗那麼害怕鞭炮聲,還有雷聲?
    如果家中有狗狗的朋友一定會發現,每當過年過節,我們人類總會放煙花炮竹慶祝這一時刻。當狗狗們聽到這些強烈的聲音的時候,都會躲在角落,草叢裡,或者往你懷裡鑽,甚至會嚇得全身發抖。那麼狗狗們為什麼會害怕這種聲音呢?
  • 最新科學研究表明:猴子和人類一樣,具有自我馴化能力
    馴化,一般是指一種生物為另一種生物,提供安全穩定的生存環境,最終讓野生動物褪其野性,馴化的結果,是被馴化方對馴化者產生,安全上的依託甚至依賴。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人類對狼的馴化,讓其對人類產生信任與依賴。
  • 對人類最友善的三種動物,第二種跟人類很像,第三種愛給人送禮
    導語:對人類最友善的三種動物,第二種跟人類很像,第三種愛給人送禮。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一直以來,人與自然的關係都是一大重點議題,隨著科學的發展進步,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讓我們生活的地球更加長壽。自然界中的很多動物與我們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野生動物傷人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這也是人和動物不能和諧共處的原因之一,不過凡事沒有絕對,有些動物對我們人類就非常友善。自然界中對人類最友善的三種動物,第二種跟人類很像,第三種愛給人送禮。
  • 人類進化史,也是一部物種馴化史
    《馴化》這本書,非常注重平衡知識性與趣味性。作者艾麗絲·羅伯茨善於把科學研究轉化成有趣的敘事。她是一名醫生、學者、作家和主持人,在BBC做過一些受歡迎的科普類節目。在《馴化》一書中,她橫跨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結合前沿基因科學,重新講述了一部物種馴化史。英國媒體稱之為與《人類簡史》《槍炮、病菌與玫瑰》比肩的人類史著作。再回到剛剛人類與狼和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