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舊作看現實新作炒預期

2021-01-15 東方財富快訊

Q:請馬老師解釋一下農產品新作和舊作區別,是不是新作因為品質好一定比舊作貴呢,比如白糖,豆油豆粕,棕櫚油啊等,油粕都是壓榨的,有新作舊作區分嗎,請老師解釋一下!

我記得你這個問題,之前好像有說過,再簡單說一下吧,沒有什麼複雜的,都很好理解。

01 新作和舊作之分

農產品有一年生的,也有多年生的,一般情況下,我們所說的新作和舊作,主要是針對一年生的農作物,比如大豆、玉米、棉花這種的,對於多年生的,應該算不上農作物吧,只能說是木本植物,我們一般不去稱為新作舊作,例如你說的棕櫚,還有橡膠,油棕和膠樹都是多年生木本植物。

一般情況下,草本植物多是一年生的,木本植物多是多年生的。這種一年生的農作物它有個特點,一般很多農產品都是秋收季節豐收,一般在 10 月左右,這個時候豐收的農產品叫做新作,我們一般常說新作上市。然後一直供應到來年再次豐收。

每年春天的時候一般又要春種,一般在 3 月份左右,這個時候又要種新的農作物,我們把這個叫做新作。這個時候,我們把去年 10 月豐收的農產品叫做舊作,3 月開始種的農產品叫做新作。在新作豐收上市之前,我們一直消耗舊作。

類似的還有一些水果,例如蘋果和紅棗也有這種情況,我們把豐收的水果叫做應季水果,來年豐收之前消費的水果叫做反季水果。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知道應季水果比較便宜,因為剛剛豐收上市,供應相對充足,而反季水果更貴一些,因為庫存不斷消耗,同時倉儲成本較高。

02 新作和舊作的價格區別

你的邏輯是,新作的品質相對舊作可能更好一些,所以價格更貴一些。這個邏輯不成立。從根本上來說,供求決定價格,而不是質量決定價格。

當我們消費舊作的時候,價格取決於當下的供需情況。而新作的價格往往取決於市場對未來新作的供求預期,需求端基本上是相對穩定的,供應端則由於天氣影響存在不確定性。所以舊作的價格主要與供需現實有關,新作價格主要與供需預期有關。

另外,品質上新作和舊作基本上沒有太大差別,只要最終都能滿足交割標準,不存在過多的使用上的溢價,除非一個有交割屬性,一個沒有交割屬性,這種由於交割規則導致的不合理溢價,例如橡膠 09 合約、11 合約與 01 合約之間的溢價就是如此,老膠和新膠從實際使用上不會差那麼大,但是倉單有效期的規定,使得 01 合約具有金融屬性,而 09 和 11 合約喪失金融屬性,所以新膠和老膠溢價很大,這只是制度性溢價,並非功能性溢價。

然後,你說的棕櫚就更不存在什麼新作舊作了,這東西每個月都有產量,只不過產量不同而已,基本上也不存在新產的棕櫚油就比過去的棕櫚油質量溢價很多的問題,反而你會發現,在棕櫚增產周期,新增產的棕櫚越多,價格跌得越低。

所以,最直接影響價格的是供求關係,舊作體現的是當下現實的供求關係,新作體現的是市場預期未來的供求關係。新作往往容易炒作天氣市,如果舊作緊張的情況下,天氣還出問題,那麼現實和預期兩端發力,農產品就容易暴漲。

03 新作豐收時的價格波動

舊作看現實,新作炒預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預期最終要被證實或者證偽,記得傅海棠老師說過,農產品的大行情,往往發生在收穫季節,因為這個時候產量最終揭曉了,往往和之前的預期有較大偏差,從而容易走出大行情。

其實這個就是一個預期差的問題,例如,當天氣出了問題,市場開始炒作天氣影響減產,價格炒得非常高,這個時候收穫季節往往價格容易回落。

對於這種已經把預期打得很高的品種,沒必要等到去驗證結果,因為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結果無非三種:第一,減產超預期;第二,減產符合預期;第三,減產不及預期。

如果是減產超預期,但是價格已經炒到非常高了,投機資金再繼續網上炒的激情不足,這個時候利好反而未必大漲。就像傅海棠老師說的,供不應求只有發生在低價格的情況下才會大漲,高價格的情況下不一定!

如果是減產符合預期,預期兌現了,投機資金撤退了,價格還是會跌;如果是減產不及預期,那就容易出現踩踏式下跌。可見,無論結果怎麼樣,到了兌現的時候基本上沒有太大意義了。

這個就好像是股市中操作中小創的成長性一樣,你看是 PE 或者 PB 基本上沒有什麼意義,炒作成長股的核心在於炒作其成長的持續性,最主要的是看營收的增長,不看利潤,你要看利潤的話,那個 PE 沒法看,市盈率非常高。

所以,你買中小創這類成長股的時候,最核心的是看營收增速,一旦營收增速開始下滑了,就要撤了,管它是不是盈利呢,管它業績多好。甚至很多這類公司為了市值管理,財務造假都有可能,之前營收高增長,不斷做市值,到最後基本上都兌現不了利潤,所以你如果炒作這類股票,不用去管利潤,看成長性。

未來兌現利潤的時候,就跟新作兌現產量預期的時候一樣的,無論什麼結果意義都不大了。故事講完了,有人當真了,就陷進去了,有人聽完了故事的精彩和高潮之後就離開了,至於故事的結局,已經不關心了。

(文章來源:交易法門)

相關焦點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影評:難超舊作在影史地位
    一方面來說,本片與系列前作相比在劇情方面並沒有很大的突破,仍然是關於天賦卓越的主角成長並對抗邪惡勢力,甚至主線劇情和部分細節同舊作十分相似。但是,新作在人物塑造明顯更為細膩和嚴謹,在情感線的處理上環環相扣,在劇情走向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處理。所以即便跳不出前作的大框架,但新作並非是前作的照搬和翻版,而更像是前作的升華。  從製作方面來說,《星球大戰7》水平還是相當高的。
  • 油訊- 美元走弱糧價上漲,農產品期貨明年趨升 - 中國食用油網 - 導...
    美元貶值利好農產品出口不過,隨著各國糧食供應大國的天氣好轉,上周五芝加哥農產品期貨價格略為回落。其中,因對澳洲和加拿大小麥豐收的預期,減緩了對全球供應趨緊的擔憂,小麥期貨跌逾1%。艾德證券期貨投資策略總監文錦輝表示,近日農產品價格持續攀升,主要是因為美元下跌有利農產品等出口,因此不僅農產品價格,甚至商品價格也會趨升。第二,由於今年南美洲降雨量偏低,意味著南美洲的農產品供應有細少的缺口,惟11月中開始南美洲有降雨,因此去到11月中旬農產品價格開始回落。其次,在中美貿易協議下,中國持續從美國輸入大豆等農產品。
  • 中金公司:有色金屬價格已經反映預期,原油和黃金存在較大預期差,農...
    從期貨市場頭寸來看,投資者在過去一年裡將更多的資金投向農產品和有色金屬,而能源和黃金的期貨持倉是下降的。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年黃金價格大漲24.9%的同時,期貨市場投機持倉反而下降,反映的正是利率驅動和避險驅動之間的切換。從去年12月大宗商品資金流向看,市場預期繼續看多原油,但有色金屬看多氛圍開始轉淡,農產品內部分化加劇,對黃金的預期有所改變。
  • 聚焦農產品:豆粕、菜粕
    農產品(000061,股吧)品種深度分析及長期跟蹤。  聚焦農產品 12月1日內容看點:     1.策略回顧:  2、今日品種:豆粕、菜粕(1)豆粕:因拉尼娜天氣因素擾動,南美大豆有供應偏緊預期,疊加我國內生豬恢復速率加快,中長期看多豆粕價格
  • 談談現實與預期的差距 從鋅、鋁到錫
    在市場分析和實際交易中我們經常會發現: 多空雙方的觀點對峙,很大程度上可以為歸結為一方選擇了未來的預期,另一方選擇了當下的現實。這種預期與現實之爭,不僅推動了單邊行情的發展,也為期現套利、跨期套利、跨品種對衝等操作帶來了豐富的機會。 鋅礦山減產和復產的那些事兒 對鋅礦山減產的預期或者說炒作,從2014年左右就已開始,但受制於商品熊市的大背景而一路下跌。
  • 重慶女作家虹影舊作《上海王》 被拍成電影7月上映
    從《奧當女孩》到《米米朵拉》,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重慶本土著名女作家虹影要變身為童話作家的時候,她的舊作《上海王》翻拍成的電影下月也要和廣大觀眾見面了——這是8日晚,回到方所重慶店和讀者交流「走向故鄉的路」時,虹影自己透露的這部電影的最新動態。
  • 奔跑在現實中的童話,湯素蘭新作《犇向綠心》實現多重突破
    湯素蘭老師一直都在進行新的探索,試圖在作品中表達新的訴求:童話可以無限空靈和想像,但童話是否可以表現現實生活,尤其是表現我們生活中的重大題材和內容,《犇向綠心》就將兒童文學特有的兒童情趣和想像與現實生活相契合,表達了對孩童成長、親子溝通、學校教育等社會熱點的思考,以及對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時代之題的期冀。  李巖在致辭中對新作的出版表示祝賀,並感謝湯素蘭女士對天天出版社的信任。
  • 預期變成現實 白糖價格持續高位震蕩
    預期已經變成了現實,白糖價格上來了,但之前的驅動力已不復存在;直白的說,白糖期貨主力2101合約已經在5200上方了結了多頭頭寸,目前處於觀望,走勢維持高位震蕩盤整,要想突破這一形態,需要新的上漲驅動力。
  • 農產品界的米其林:水果界的大酋長——菠蘿
    酸爽可人的菠蘿,前來參加農產品界的米其林評選大賽,菠蘿帶著綠葉尖頂髮髻,身披金色方格長袍,頗有氣勢前來參加比賽,菠蘿作為水果界的大酋長,又有哪些百變風格,讓觀眾和評委們眼前一亮呢?菠蘿炒肉同樣將需要製作菠蘿碗,先將菠蘿掏空,在鍋中放少量食用油,放入切好的姜和蒜倒入鍋中,將切成丁的豬肉、菠蘿、青椒、紅椒,按順序放入鍋中,加入生抽和鹽上色提味,將炒好的菜放入預先做好的菠蘿碗中,菠蘿炒肉就製作完成了。
  • 農產品有哪些特點?農產品期貨有哪些品種?
    農產品有哪些特點?農產品期貨有哪些品種?  (二)季節性  農作物是典型的「季節性生產,全年消費」的品種,在農作物種植年度中,農產品同時收穫,集中上市,表現出明顯的的季節性特徵。  (三)波動性  農產品價格受種植而積、氣候、產量、庫存等條件,以及農業產業政策、補貼政策、國家收儲政策等影響,農業生產有豐產歉產之分,淡季旺季之別。因此,農產品生產和供給呈現出很大的波動性。
  • 圭一大難不死,魅音深情告白,寒蟬新作動畫又一次打破了系列定律
    這部新作動畫的後續展開也越來越難以預料了。被大石警官證實非正常死亡的梨花說到這裡,相信諸位已經發現這一次的動畫新作非同一般了吧。首先,這和新作一直的宣傳的「沒有人知道的雛見澤」有關。《寒蟬業》畢竟是續作動畫,如果不打破這些定律就很難和已經很成功的舊作動畫產生區別,也無法讓新作更有自己的特點,吸引到新老觀眾的關注,自然就無法達到這句宣傳語的效果。
  • 從預期差歷史規律看大類資產機會與風險 大宗商品價格在2021年將有...
    先找出處於宏觀周期主導地位、最強勢的資產類別;再找出最優的資產配置結構,如權益類資產配成長股還是價值股,商品資產配工業品還是農產品,債券類資產配利率債還是信用債;最後再找出最優的品種。結構性機會研究對應的是對衝策略,以深度策略報告與盤前宏觀洞見這一追蹤大類資產配置策略調整的日度產品相結合的形式為主。
  • 再通脹交易:農產品的哪些品種機會最大
    從行業角度看,47%的服務業企業、44%的貿易企業、42.9%的工業企業、38%的建築業企業表示在疫情中受到負面衝擊。  另外,印尼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是棕櫚油的主要生產國,其中,印尼佔全球產量的58%、馬來佔全球產量的26%。因有種植園工人檢測出新冠病毒、導致部分種植園停止生產,對棕櫚油供應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 農產品期貨品種有哪些?農產品期貨的季節性規律圖表一覽
    農產品期貨品種有哪些?農產品期貨的季節性規律圖表一覽。  農產品的季節性規律       白糖指數季節性圖表  白糖由於甘蔗的種植特性,三年牛,三年熊,規律很強,可以關注主產區產量預期,庫存  8—10月份,國產油菜籽榨季陸續結束,菜籽粕供應能力趨於減少,水產養殖卻進入對菜籽粕需求的旺季,呈現供應預期減少和需求顯著增加的供需格局,國內菜籽粕價格上漲趨勢較為明顯。  11月份到來年2月份,水產養殖行業採購旺季結束,國內菜籽粕價格一般呈現穩定或小幅下降。  很明顯,重點是6-7月份年內最低,和8-10月份的趨勢性上漲。
  • 讀馮驥才長篇小說新作《單筒望遠鏡》看過去及未來
    這是一個充滿象徵意味的意象,馮驥才的長篇小說新作《單筒望遠鏡》的故事就是由此而展開。  當然,大馮在他的新作中所呈現出的意象並不止單筒望遠鏡這一個。這位伴隨著新時期一同成長的著名作家固然以《鋪花的歧路》《雕花菸斗》等名篇隨著「傷痕文學」「反思文學」而成名,但他和那一茬「傷痕文學」作家相比始終又保持著自己鮮明的創作烙印,那就是在關注現實、反思社會問題之外,還有《神燈前傳》《神鞭》《三寸金蓮》和《陰陽八卦》等另一類文化歷史小說同樣引文壇注目。
  • 今年冬天或特別冷 這些投資已被提前炒熱?
    今年冬天或特別冷 這些投資已被提前炒熱?2020年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份,而即將到來的冬天或許也不平靜。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近期宣布:太平洋海水異常變冷所引發的「拉尼娜」現象已正式形成。中國國家氣候中心上月底也表示,預計今冬將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常常與 「更冷的冬天」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