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假作業抓100個科以上昆蟲

2020-12-08 大眾網

  學生在標本室精心製作昆蟲標本。

  一學生在觀察剛剛捕捉到的昆蟲。浙江農林大學宣傳部供圖

  正值暑假,浙江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專業2017級兩個班的57名學生正忙著一份特殊的作業:抓100多個科以上昆蟲500隻,並製成標本。

  為此,同學們「全副武裝」、各顯其能,用上了多種「海陸空」戰術、武器,「現在學生寢室肯定沒有了蚊子、蒼蠅、蟑螂。因為這些蟲子都成『寶貝』,被抓完了。」同學們說。

  今年暑假開始前,浙江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專業2017級的57名學生,接到王吉銳老師布置的暑假作業:利用暑假開始的半個月時間,進行課程野外實習,要求每5至7人為一組,分別到野外捕捉500隻以上昆蟲,並製作成昆蟲標本。為確保昆蟲種類的豐富性和標本質量,要求囊括涉及100多個科的昆蟲。

  一開始,同學們擔心,雖然學的是植物保護專業,也認識很多昆蟲,但真要去抓那麼多昆蟲,許多人還是覺得心裡發虛,因為不少昆蟲並不常見。

  接到任務後,同學們到學校周邊的草叢、農民的菜地,以及天目山自然保護區等抓捕各種昆蟲。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有沒有蚊子蒼蠅或者蟑螂,這些以往討厭的蟲子,成為同學們特別親切的「寶貝」。「一隻漂亮的蝴蝶或者一隻帥氣的獨角仙,都成了相互炫耀的『資本』。」不少同學說。

  許多昆蟲活動期在清晨和晚間,所以同學們就選擇清晨和傍晚外出抓昆蟲,中午則在標本室,將抓到的昆蟲製成標本。

  「也有一些昆蟲在中午才出來活動,為了捕捉這些昆蟲,又不得不頂著烈日。」一位同學告訴記者,一開始,大家抓的「俘虜」都是常見的知了、蜻蜓等,在抓了幾百隻蟲子後,大家則開始相互比較誰抓的蟲子罕見、誰抓的蟲子漂亮。

  體大而愚笨的獨角仙、20多釐米的竹節蟲、碩大的鳳蝶……各種罕見、漂亮的昆蟲,都是同學們的「戰利品」。

  為抓到滿意的昆蟲,不少學生也付出了「代價」。正在製作昆蟲標本的孫文婷說,不少蟲子有一定的攻擊性,有的還分泌毒液,所以在抓的過程中,起個包、被咬一口,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為此,外出獵捕昆蟲的學生,都穿上厚厚的長褲和長袖襯衫,用上了網兜、廣口瓶等各種「武器」,「即使這樣,很多同學還是被咬得『遍體鱗傷』」。

  「看似簡單,捉蟲其實需要對課本知識有熟練的認知。」植物保護171班的吳敏怡介紹,例如昆蟲的習性決定著它們出沒的地點,昆蟲的形態特徵幫助判斷和分類。「實習一段時間後,大家都已經戰勝內心恐懼,能夠獨立完成任務了。」

  吳敏怡說,捉蟲後的標本製作也很講究技巧,小型昆蟲可以直接採取針插;前後翅明顯的昆蟲,需要提前展翅。「展翅時必須小心,不能讓翅膀破損;鱗翅目昆蟲的翅膀,覆有的粉末也要儘量完整保留。」

  如今,在浙江農林大學15號學院樓的標本室裡,鳳蝶、蜻蜓、獨角仙、金龜子、竹節蟲、蠟蟬、蟑螂、蚊子、紅袖蠟蟬等各種昆蟲琳琅滿目,學生們還根據所屬的目、科、屬、種,將昆蟲按照標本製作的要求,進行分類製作、擺放。整個實驗室裡的昆蟲標本布置得特別有藝術感。

  「抓蟲子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增強了對專業的認知。」趙江濤同學說,看著這些美麗的標本,大家都很有成就感。「通過實習學到的知識是最深刻的,如蜻和蜓的區別,在於前後翅三角區是否有明顯不同,同時蜓的尾部末端膨大,蜻的尾部末端較細。」

  「抓蟲子增強了對昆蟲知識的認知。」何王軍同學也認為,標本的採集、製作、分類和鑑定,不僅直接觀察了解了昆蟲的形態、結構和生物學特性,以及與寄主植物和環境的關係,掌握常規的昆蟲學研究方法、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同時還在實習過程中培養了同學們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同學之間團結合作的精神。

  指導老師王吉銳表示,野外抓蟲子、製作標本是植物保護專業的教學環節之一,學校希望通過學生動手抓昆蟲,讓學植物保護專業的同學真正走出課堂,開闢新的學習環境,在動手過程中了解病蟲害,從中也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興趣。

  據悉,浙江農林大學暑期組織學生抓蟲子、做標本已不是第一次。王吉銳老師說,以前學生捕捉昆蟲、製作標本,都從數量上要求。為強調昆蟲的質量和豐富性,今年要求確保100個科以上昆蟲,且要求完整,不能「缺胳膊斷腿」,「這,對學生的專業要求更高」。

相關焦點

  • 特殊的作業:大學生暑假作業抓100個科以上昆蟲
    大學生暑假作業抓100個科以上昆蟲  正值暑假,浙江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專業2017級兩個班的57名學生正忙著一份特殊的作業:抓100多個科以上昆蟲500隻,並製成標本。  為此,同學們「全副武裝」、各顯其能,用上了多種「海陸空」戰術、武器,「現在學生寢室肯定沒有了蚊子、蒼蠅、蟑螂。因為這些蟲子都成『寶貝』,被抓完了。」同學們說。
  • 另類暑期作業:抓130個科的上萬隻昆蟲!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通訊員 陳勝偉暑假已至,浙江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專業2017級兩個班的57名學生,完成了一份聽起來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暑假作業——抓蟲。蚊子蒼蠅和蟑螂,都成了寶貝「我們寢室現在肯定沒有蚊子、蒼蠅、蟑螂,因為這些害蟲現在都是我們的寶貝,早被同學們抓光了。」之所以有這麼「重口味」的愛好,是因為浙農林大老師王吉銳布置的暑假作業:用半個月時間,以5—7人為一組,每組捕捉500隻以上的昆蟲,並按照規定製作昆蟲標本。
  • 捕捉兩萬餘只昆蟲囊括16個目120個科 這份暑假作業「很拉風」
    ……  這個暑假,浙江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專業2014級的60名學生,接到《昆蟲學》任課老師徐志宏教授布置的特殊暑假作業:暑假一開始就進行課程的野外實習,以四五人為一組,每組分別到野外捕捉1500隻以上的昆蟲,並按照規定製作成昆蟲標本。為了確保同學們捕捉到的昆蟲種類的豐富性,徐志宏還要求,所有學生們捕捉到的昆蟲,必須涉及昆蟲綱的16個目的120個科。
  • 浙江農林大學生的特殊作業:捉昆蟲!
    在浙江農林大學農學院的標本室裡,鳳蝶、蜻蜓、獨角仙、金龜子、竹節蟲、紅袖蠟蟬……將近17萬份昆蟲標本,大部分是歷屆農林大學生的「暑假作業」。這些昆蟲標本根據所屬的目、科、屬、種分類擺放,組成陣容龐大的昆蟲軍團。
  • 科學網—這個暑假從抓蟲子開始
    ■本報通訊員 陳勝偉 記者 袁一雪 雖然已經是暑假,但是浙江農林大學植物保護系2017級兩個班的57名學生,依然留在學校忙著做一份特殊的暑假作業:用半個月時間,到野外捕捉昆蟲並製作成標本。 為了抓到滿意的昆蟲、製作高質量的標本,他們在植物保護系教師王吉銳的指導下,運用多種戰術與「海陸空」多種武器尋找並捕捉昆蟲。有些學生甚至在和昆蟲的「戰鬥」中光榮負傷。截至目前,植保專業的學生們戰果纍纍——抓獲各類昆蟲數以萬計,完成高質量標本數千份,在實驗室裡建立了涉及100多個科的昆蟲軍團。
  • 這些大學生的暑期實習作業很特別 去野外捕捉600隻昆蟲
    暑假前,他們接到《昆蟲學教學實習》實踐課指導老師王吉銳布置的暑假作業:利用暑假開始的半個月時間,進行課程的野外實習,要求以5~6人為一組,每組分別到野外捕捉600隻昆蟲,並按照規定製作成昆蟲標本。為確保昆蟲種類的豐富性和質量,昆蟲要囊括涉及120個科。
  • 杭州女大學生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抓蟑螂:這是「寶貝」
    杭州有這麼一群女漢子,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抓蟑螂。每年暑期都是昆蟲繁殖的高峰季節。杭州有所大學的大學生,暑假作業就是捉昆蟲。眼下,浙江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專業2016級兩個班的55名學生,正在為《昆蟲學》課程的作業忙碌。55個學生要製作10000份昆蟲標本,並在實驗室裡組建陣容龐大的「昆蟲軍團」。對浙江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的同學們來說,被人們厭棄的蟑螂,那可是寶貝。
  • 農林大學生的暑期作業 捕捉製作10000隻昆蟲標本
    放假前,他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作業——捕捉昆蟲和製作昆蟲標本。為了抓到滿意的昆蟲、製作高質量的標本,他們用上了多種裝備和武器,雖然也有學生在和蜜蜂等昆蟲的「戰鬥」中光榮負傷,但是大家戰果纍纍:累計抓獲昆蟲數萬隻,製作有效昆蟲標本超過10000份,包含了18個目130個科,在實驗室裡成立了陣容龐大的昆蟲軍團。
  • 你的暑假作業是搬磚?是不是對我的專業有什麼誤會?
    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暑假必不可少的就是吃喝玩樂不,是暑假作業進入大學之前大家都說「上了大學就沒有暑假作業了」然而實際上我國大學專業各有千秋各個專業的作業也同樣豐富多彩這些作業給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有哪些「特殊」的暑假作業吧!
  • 浙大學生暑假在海南抓了只蟲,還和「鎮院之寶」有關!
    暑假期間,浙江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大二的42位學生進行了一次實習:在海南島用半個月的時間,捕捉5000餘只昆蟲並製做標本。為了抓到種類豐富的昆蟲,學生們白天在野外山林進行昆蟲採集,晚上還要在住地附近輪流值班,通宵作業。
  • 早讀社丨製作1萬隻昆蟲標本 這所大學的暑期作業很特別
    100天後 這裡將舉辦首個進口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據官方消息,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1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目前,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2800多家企業確認參展,預計到會國內外採購商將超過15萬人。7月26日,本端記者來到國家會展中心,帶大家看一看這片四葉草造型的「巨無霸」展館。
  • 天蛾科昆蟲的概述
    天蛾科昆蟲產卵量一般為200~300粒/雌,但有些種類產卵量則更大,如丁香天蛾(Psilogramma inereta)及構月天蛾(Parum colligata) 的產量可達到1000粒/雌以上。天蛾科昆蟲卵大致分為球形、扁圓形、橢圓形三種,但天蛾科昆蟲卵自卵巢管中排出時皆為圓形,只是產於寄主植物上後卵形有所變化。
  • 多彩暑假:參觀昆蟲博物館
    多彩暑假:參觀昆蟲博物館 2002年8月3日23:25  東方網     東方網
  • 大學生寢室養萬餘只昆蟲 分享了自己的「養殖心得」
    大學生寢室養萬餘只昆蟲 分享了自己的「養殖心得」時間:2016-12-08 21:1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學生寢室養萬餘只昆蟲 分享了自己的養殖心得 因為從小就對昆蟲感興趣,為了讓自己的愛好變得理所當然,最終選擇生物專業,並將大學宿舍變成了自己的昆蟲養殖所。
  • 一份特殊的暑假作業!孩子們看見了自己「最初」的樣子
    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孩子們都在抓緊暑假最後的尾巴,13歲的張宇塵和14個小夥伴一起,在人類胚胎工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裡學習了暑假的最後一課,並完成了一份特殊的作業。三滴小「水滴」裡有十多顆卵子 24日下午3點,在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初一讀書的張宇塵和14個小夥伴一起來到了位於渝中區金湯街人類胚胎工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這是實驗室一年一次的開放日,在這裡,孩子們看見了自己「最初」的樣子。
  • 日本孩子「別樣」暑假作業,至少用一個月時間。網友:我都想做了!
    一到暑假,許多中國小朋友就奔波於各種補習、興趣班之間,孩子的課業負擔甚至比平時還重。那麼在鄰國日本,小朋友們是如何度過暑假的呢?日本孩子的暑假作業:自由研究日本的兒童教育學家將孩子10歲之前的這一時間段,稱為「加速」時間段,並告誡父母們在孩子的「加速」時間段內,要養成孩子好的生活習慣,並注意在生活中和玩耍中寓教於樂,真正培養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和喜愛,為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這樣,孩子們才會隨著成長在學習中展開翅膀,一鼓作氣地「加速」「離陸
  • 盆栽裡的一片葉子動了下 竟是最會模仿的昆蟲翔葉䗛
    浙江在線9月5日訊 暑假期間,浙江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大二的42位學生進行了一次實習:在海南島用半個月的時間,捕捉5000餘只昆蟲並製做標本。  為了抓到種類豐富的昆蟲,學生們白天在野外山林進行昆蟲採集,晚上還要在住地附近輪流值班,通宵作業。
  • 大學生暑假賣豬肉:一天站8小時 回家只想躺著
    「一天站8個小時,腿都站麻了。」回憶起離開學校來賣豬肉的第一天,大學生封穎和文鑫紛紛表示,賣豬肉這份工作,真是個體力活,完全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你是不是很好奇:大學生居然跑來賣豬肉?上遊新聞了解到,暑假期間,就是有這樣的大學生,他們把賣豬肉當做鍛鍊自己、勤工儉學的一種方式。記者找到兩名大學生,帶你看看「大學生」和「賣豬肉」這兩個詞發生的奇妙「化學反應」。暑假賣豬肉 不在意旁人眼光 「老師,來看看今天的豬肉,想買點啥子?」
  • 蛟川書院2013年暑假必讀閱讀《昆蟲記》解析
    寧波奧數網7月31日訊 2013年蛟川書院新初一暑假作業要求必須閱讀課內名著閱讀四篇,除此前寧波奧數網整理分享的《伊索寓言》、《繁星•春雨》外,第三篇名著是《昆蟲記》,現小編將針對該名著以及作者進行相關的解析。
  • 《武夷山國家公園鉤蛾科尺蛾科首部昆蟲志》出版
    近日,武夷山國家公園組織出版了《武夷山國家公園鉤蛾科尺蛾科昆蟲志》,該志記錄了武夷山國家公園內分布的鉤蛾科4亞科35屬71種,尺蛾科5亞科196屬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