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智多星:數智化轉型浪潮下,如何建立企業的「中樞大腦」?

2021-01-10 CSDN技術社區

 

文/36氪 鄧詠儀

中國企業服務市場從1980年代開始發展,從初始的信息化階段走到當前的數智化,國內軟體也僅走過了快40年的時間,但增速和發展規模令人驚訝。近年來企業雲計算、5G等網際網路底層技術的革新為企業IT架構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當前,企業「上雲」已經不是新鮮事,更多企業已經在考慮上雲之後的數位化轉型怎麼做,如何才能與業務產生更多的連接,以期在未來創造更高價值。

用友自1988年成立,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企業服務市場的公司,可以說經歷了企業電算化到信息化到數智化全過程。相應的,用友的主要業務也經歷了財務軟體、企業管理軟體、企業雲服務三個大的發展階段。

用友上一代主打的ERP,是基於企業內部流程驅動建立的產品,能夠接觸到企業生產經營等全鏈條的數據,相當於一份完整企業行為的記錄。

而隨著數據量積累和信息化進程的不斷變化,用友逐漸發現了一大問題——企業需要從流程驅動走向數據驅動時代,否則難以適應未來快速發展的商業時代。

因此,用友提出企業從ERP走到BIP的歷程,這也體現出企業服務行業的一個趨勢:即從單個產品走向平臺和生態,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讓生態中的企業也能擁有數智化能力,才能更敏捷地實現數位化轉型和快速的商業創新。2020年8月,用友發布了YonBIP商業創新平臺,為成長型、大型及巨型企業數智化轉型提供解決方案。

YonBIP平臺能做什麼?

當前,YonBIP定位為數智商業應用基礎設施和企業服務產業共創平臺,底層應用了大數據、AI、雲計算、物聯網、5G等前沿技術。在架構上,則是基於雲原生、元數據驅動、中臺化、數用分離等技術架構,搭建起了技術平臺、數據中臺、智能中臺和業務中臺,這四個板塊也構成了YonBIP的技術底座主體:

其中,技術平臺基於雲原生技術,集容器雲、DevOps、服務治理、診斷與運維工具為一體 ,能夠滿足企業快速交付、應用微服務化、運維自動化等需求;

數據中臺則以數倉、大數據、AI等技術,對企業的數據進行梳理和治理,主要提供主數據管理、數據移動、畫像標籤、關係圖譜和智能分析服務等標準服務;

智能中臺則是作為決策大腦,為企業提供輔助決策體系,面向企業內外部開發者、ISV、生態夥伴、客戶等提供AI中臺支持;

業務中臺基於中臺化、能力化架構抽象了企業在組織、權限、流程等方面的通用能力,並且做到可復用、擴展和嵌入,提供數位化建模能力。在此之上,業務中臺還能幫助核心企業建立生態產業鏈,讓產業網際網路真正落地。

在四個板塊中間,「智多星」智能中臺作為YonBIP的「中樞大腦」,起到了指揮機構的作用。當前,智多星基於智能工場和智慧機器人兩大核心能力,能夠幫助平臺在完成數位化、信息化的基礎上,真正將數據用起來,並且將場景化的AI能力向外輸出和泛化。

這一中樞大腦是如何逐步發展,又是怎麼成為YonBIP的「頂層的發動機」,助力企業數智化轉型的?近期,用友數據中臺產品總監陳宏志接受了36氪的專訪,向36氪介紹了智多星智能中臺的定位、發展和未來方向。

智多星,定位企業中樞大腦,嵌入YonBIP各個板塊

陳宏志表示,隨著用友服務的企業發展得越來越大,體系越來越健全,很多企業面臨的困境在於:通過流程驅動來進行管理,許多特定的業務環節已經變得越來越臃腫,使得企業應對外部衝擊或業務轉型的速度也顯著變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用友首先從2017年開始建立了數據中臺,順應了當時「中臺化」的趨勢。在這一過程中,用友發現To B企業要做中臺化,與To C的邏輯截然不同——To C企業面對的是海量級的數據,而To B的數據樣本量小,但其場景的多樣性和個性化,決定了數據模態更為豐富。

因此,在考慮怎麼將數據「用起來」,走到數智一體的階段,成為了「智多星」智能中臺誕生的背景和目標。陳宏志介紹,隨著數據中臺的發展和數據治理能力的不斷加強,智多星也從去年開始逐步搭建起了完整的產品架構和能力。

首先,智多星是統一的智能化能力輸出引擎。智多星能夠與數據中臺互通,將數據輸入到智多星中,能夠對數據進行多樣地應用。

其次,對於企業在業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用戶可以按需隨時創建AI應用,並且在平臺上實現自主協同,從而快速應對商業變化。

再者,除了能夠處理數據外,用戶通過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方式生成的新數據,能夠實現反哺數據的作用,輔助用戶的下一步決策。

基於這樣的考慮,用友提出了「數用分離」的概念,如果說數據中臺偏向於「存」和「管」,那麼智能中臺則是偏向於「用」。也正因如此,當前智能中臺是一個基本上完全鬆耦合的架構,實現了組件化和高度可擴展性、可復用性和可遷移性,其能力能夠嵌入到整個YonBIP生態中的所有平臺中。比如,基於智多星構建的AI應用能夠在YonBIP平臺上實現無縫發布,做到開箱即用。

「智多星」如何應用落地?

從目標客戶群來看,智多星智能中臺面向企業內外部開發者、ISV、生態夥伴、客戶以及包括AI訓練師、AI標註師等人群。一個重要的目標則是在於,降低AI應用的門檻,創造企業級的高頻應用場景,能夠實現嚮導式、高效率的AI能力應用。

當前,智多星智能中臺的核心服務分為兩大部分:智能工場以及智慧機器人。

陳宏志表示,為了做到能讓更多人群應用智多星的能力,用友在智能中臺中預置了許多AI算法——智能工場由算法庫、場景化模型庫、計算引擎、模型工場、模型管理五大服務構成,預置了超過40種主流AI算法,數十種預訓練場景模板。通過與數據中臺能力的結合,能夠支持強人機協作場景下,智慧企業級的感知智能、群體智能、認知智能乃至組織智能的變革。

也就是說,將產品背後應用的AI模型共軛化、標準化,對模塊進行封裝,所能達到的效果是,一個企業客戶中不僅僅只有IT技術人員能夠使用,平臺將封裝好的,具有企業服務場景屬性的AI模塊的功能開放給業務域用戶,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對模塊進行組合,即可靈活發布成相應的雲應用。而在前端的UI層,智多星也能提供一定的定製以及可視化輔助決策。

採購雲是智多星應用較為成熟的場景。陳宏志以實際用戶舉例,當前用友YonBIP的採購服務十餘萬家B端客戶,覆蓋90%的行業。平臺上的客戶會將貨物品類、自身的供貨能力、資質等信息錄入,然後尋求商機推薦,但以前的匹配是相對粗顆粒度的,準確性不高。

對此,智多星平臺中提供了針對不同行業的預訓練模型,用戶即可以將現有的數據導入進行訓練,得到專屬標籤庫。隨後,用戶可以直接調用推薦模塊,智多星平臺會通過企業輸入的新數據以及企業留存在用友平臺上的歷史數據做推薦,提升匹配的準確度。若用戶覺得希望能夠長期使用,那麼可以直接在智多星中實現應用發布。

在推薦商機後,企業用戶的報價、議價和談判過程也可以在平臺上進行。此時,智能中臺中的機器人模塊即可起到作用,比如結合數據梯度加密和聯邦學習進行價格信息互換、信息審核、交易風險預警等工作,保證企業交易的安全性和提升交易效率。

相當於說,在這個場景中,智能工場中的AI能力能夠提升商機匹配的準確度,而智慧機器人則可以在業務流程中持續發揮自動化、智能化的作用。

未來:建立AI創新應用機制,持續打磨產品和融入生態

自上線以來,智多星已經作為中樞大腦,服務YonBIP生態中的各大版塊,除了上述的採購場景外,智多星還服務了包括營銷、庫存等場景,使用客戶覆蓋大型央企採購方、製造業用戶等,能夠有效提升拉新和促活效率。

在未來,「智多星」智能中臺會沿著怎樣的路徑繼續發展?陳宏志介紹了幾個方向。

從明年開始,智多星將會將已有的應用場景進行持續拓展,比如在營銷端會延展到新零售企業,覆蓋線上線下場景。此外,在營銷推薦等場景,用友也會服務更多企業,覆蓋更多B2B供應方;在製造業場景則重點建立供應鏈控制中心,讓AI應用快速落地。

另外,我們認為,發展企業級AI的本質是提供更私域的、群體級、組織級的數據智能服務。智能大腦也會持續建立「群體智能」和「認知智能」能力,深度應用聯邦學習等前沿技術進行安全信息互換,從而達到更好的AI學習效果。對此,用友也將建立創新的AI應用機制,應對小數據、多模態的跨企業級場景需求。

在部署層面,當前智多星平臺已經建立起了AIPaaS平臺的應用閉環,支持混合雲模式部署。陳宏志表示,由於用友服務的大型企業眾多,不少內部管理和治理的場景仍以私有雲部署為主,未來智多星的目標則是讓這些企業與外部相連的業務環節——如研發、生產、供應鏈、銷售、服務等場景,都落在整個YonBIP生態中,從而幫助企業連接更多合作夥伴,創造更大的價值。

【免責聲明:CSDN本欄目發布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CSDN無關。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即與CSDN聯繫,我們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相關焦點

  • 用友聯袂雲投集團舉辦數位化轉型論壇 推動雲南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11月24日,為貫徹落實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相關政策與部署,圍繞雲南省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現狀,在雲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雲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雲投集團」)、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用友」)、
  •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京:數智服務成就「用戶之友」
    用友掌舵人王文京的觀點代表了雲服務行業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當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緊迫性。作為中國最大的企業軟體和企業雲服務提供商,用友位居中國企業SaaS市場份額第一,並在財務雲、工業雲、供應鏈雲等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已累計為627萬家企業提供了雲服務。「數智化轉型事關企業生存,這個觀點不是我第一個提出的,但我贊同這種判斷。」王文京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 用友:「精」「智」賦能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用友作為全球領先的雲服務與軟體提供商,在同行業中擁有國內最大的工業客戶群體(60萬家)以及最成熟的營銷服務網絡。十三五期間,被工信部評為「雙跨平臺」的用友精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作為工業企業的賦能者,推動工業企業數智化轉型,助力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
  • 疫情反覆,小微企業如何利用數智化轉型備戰2021?
    2020年受疫情影響,"非接觸式"服務顯著改變了大眾的消費習慣,同時助推了各行各業(如: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社區配送等)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步伐。不過,疫情尚未徹底根除,對於當前還未轉型且生存壓力較大的小微企業而言,該如何備戰2021?
  • 中臺的進化,從「IT架構」到「數智化能力」
    傳統企業在全新的生產環境下,迫切需要改變舊有的生產模式。在新的工業背景下,企業間也需要打通數據通路,提高信息流通程度,降低溝通成本。企業需要進行數智化轉型,向更智能,更靈活方向轉變。在企業進行數智化轉型過程中,中臺理念為轉型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統一的中臺戰略將企業資源統一匯集,打破企業內固有的數據孤島,充分挖掘數據的價值,更靈活地面對前端業務需求。
  • 人民財評:高質量數智化人才該如何培養?
    「數位化」的核心是業務數據化,「數智化」的核心則是數據業務化。從「數位化」到「數智化」是一次新型數字商業基礎設施的重構、遷移和切換,是以消費者運營為核心的數字商業生態重構。 具體到企業來看,中國企業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數位化轉型了,經歷了傳統軟體安裝期和消費者在線化兩個階段。
  • 從名創優品的「數智化轉型」,看其如何實現「雲上」增長?
    數位化轉型的浪潮不可逆。在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研究報告(2020)》中提到,國內眾多行業頭部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已經從最初的探索嘗試階段發展到數位化驅動運營階段。而新興企業數位化建設更加兼容並蓄。生而數位化的年輕企業致力於應用全新的技術手段和商業模式顛覆傳統行業的競爭對手。名創優品無疑是代表之一。
  • 沈國梁:數智化時代,如何打造「高智商企業」?
    以5G為突破口,「新基建」為領頭羊,5G+直播、5G+AR/VR等效應的疊加,勢必實現企業新一輪的智能化發展思維升級,引發一場技術革命驅動下的商業模式變革。新信息化市場運作時代,從數位化到數智化,「高智商企業」將會有無限發展可能。
  • 十年又十年從「數智化」看京東轉型穩準狠
    在此背景下,11月25日,主題為「數智互聯·共塑未來」的JDDiscovery-2020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在京舉行。作為構建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的服務商,京東也首次向外系統地闡釋了京東數智化社會供應鏈未來十年的長期目標。
  • 主動擁抱數智化 賦能晉企新發展 安海青年企業家杭州對標學習感悟...
    安海鎮黨委書記張健龍表示,「鎮黨委政府組織此次活動,是希望通過本次的對標學習,讓安海的青年企業家在企業管理以及產品創新上引發更多思考,通過數智化來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更好地管控風險,精準把握企業現狀,提高決策能力,從而引領企業管理全面創新。」  「要主動擁抱數智化時代,賦能企業新發展。」「數智化時代的市場如何變化?」「未來的就業機會在哪裡?」
  • 「電子合同」成企業數智化轉型關鍵詞 上上籤第二屆籤引力大賽榜單...
    隨著新基建大潮的開啟,電子籤約萬業普及,成為眾多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首選入口。日前,由國內電子籤約行業領跑者上上籤電子籤約主辦的2020年第二屆「籤引力大賽」獲獎名單正式揭曉,正泰集團、百世集團、世茂集團等10家知名企業脫穎而出,入選「效率變革與創新獎TOP10」榜單。他們通過電子籤約科技在供應鏈、人事、物流、金融等不同場景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踐,成為中國企業智慧升級的典範。
  • 第二屆籤引力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電子籤約成企業數智化轉型首選入口
    隨著新基建大潮的開啟,電子籤約萬業普及,成為眾多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首選入口。日前,由國內電子籤約行業領跑者上上籤電子籤約主辦的2020年第二屆「籤引力大賽」獲獎名單正式揭曉,正泰集團、百世集團、世茂集團等10家知名企業脫穎而出,入選「效率變革與創新獎TOP10」榜單。他們通過電子籤約科技在供應鏈、人事、物流、金融等不同場景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踐,成為中國企業智慧升級的典範。
  • 被數智化供應鏈包裹的實體經濟,穿上了「反脆弱」的盔甲
    不難發現,從企業到行業再到國家經濟體,供應鏈正在成為互聯競爭的關鍵賽點。 不破不立:供應鏈數智化轉型的三大痛點 要建構新的產業邏輯,首先要有對於各個行業的特殊需求的理解,只有基於普遍存在的真實痛點的深刻理解,才能在供應鏈走向智能化的過程中,把握其與產業的契合點。
  • 百貨會轉型線上,加速企業變革,用友薪福社成企業轉型催化劑
    近年來,線下門店銷售增速持續放緩,為提升企業業績,越來越多的百貨零售企業開始利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轉型線上。如今,網絡購物、新零售、直播帶貨等運營模式逐漸成為百貨零售業新的發展方向,傳統零售百貨業正在經歷一場新的產業變革。
  • 用友網絡(600588.SH)擬1800萬元發起設立江蘇用友 持股90%
    格隆匯8月28日丨用友網絡(600588.SH)公布,公司擬以貨幣出資人民幣1800萬元,公司全資子公司用友優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用友優普」)擬以貨幣出資人民幣200萬元,共同設立江蘇用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市場監督管理機關核准的名稱為準,以下簡稱「江蘇用友」),公司持股
  • 數字經濟時代 中國移動如何搭建數智化客戶服務體系
    原標題:數字經濟時代,中國移動如何搭建數智化客戶服務體系   服務是客戶與
  • 「斜槓青年」成主流,用友薪福社洞察先機,促企業用工轉型
    當下,身兼數職的「斜槓青年」已成為一種潮流,也成為年輕人引以為傲的「潮」標籤。 其實,探究「斜槓青年」的發展史不難發現,「斜槓青年」這一詞來源於「Slash」,它特指不滿足於單一職業生活方式,擁有多種職業和身份的青年人群,最早由美國專欄作家提出,近幾年在中國開始迅速發展。
  • 京東宣布構建數智化社會供應鏈 全面服務全球15億消費者與近千萬企業
    廖建文表示,在京東與眾多合作夥伴的共同推動下,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已從2007年的18.4%降至目前的14.7%,這意味著數萬億物流損耗的減少。京東相信通過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的構建,未來十年這一數字將降至10%以內,比肩歐美等發達國家。
  • 洛必德科技受邀參加洞見2021中國企業服務年會
    11月19日,由中國軟體行業協會、中國總會計師協會指導,國內企業數位化領域專業媒體中國軟體網、專業研究機構海比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洞見2021中國企業服務年會」在北京香格裡拉飯店成功舉行。洛必德科技受邀參加此次盛會,服務機器人小洛在活動現場提供智能化服務。
  • 以開發者大賽為新起點 諾捷科技演繹用友平臺生態新範式
    尤其在企業加速應用數智化技術開展商業創新的今天,傳統管理軟體從開發模式到銷售模式,從實施模式到服務模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也迫切需要能夠便捷實現商業創新的平臺,但這樣的平臺如何構建?又會給平臺的參與者和企業客戶帶來怎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