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健康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畢竟中年人的身上,不僅只承擔著對自己的責任,還有對父母和孩子的義務,而「保溫杯裡泡枸杞」似乎已經不能滿足身體的改變了。
還有更多的人,透支著自己的健康,為生活打拼著,所謂養生,似乎離自己很遙遠。
其實,不用那麼複雜,用簡單的方式,便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好。
比如,當你得到這四個信號時,一定要注意身體的健康,有一個也要警惕。
01脾氣暴躁
在中國傳統的養生學當中,修身養性是被十分看重的。
而它的表現形式就是心態平和,脾氣溫和。
當一個人十分暴躁的時候,他不僅是在攻擊對方,也是在傷害自己的身體。
前兩天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漫畫,上面寫著:
當有人惹你生氣的時候,那你要好好思考一下,把這個人變成乳腺增生存在自己的身體裡,到底值不值得。
雖然看到的人都忍不住笑了,但幽默背後,卻是實實在在的真理。
都說女人不要生氣,因為只要生氣不管是發出來還是壓下去,都會變成身體裡的一種病症。
其實對於男人來說也是一樣的。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在自己發火的時候總是傷害著自己的身體,畢竟發火是一個非常累的事情。
所以,一個脾氣暴躁的人,身體常常沒有性情溫和的人好。
反過來當一個人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他的脾氣也會變得暴躁起來。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脾氣太過於暴躁的時候,最好留個心眼,多注意一下身體的狀況。
02焦慮難安
人的性情分有很多種,有的人是急性子,有的人是慢性子。
有的人心很大,什麼都可以放下;有的人則不能承受壓力,有一點點事,就會如石頭一樣壓在心裡。
焦慮的人會把自己的焦慮分散到兩個地方,第一個地方,便是自己的內心,總是放大事情,讓自己坐立難安。
其實我們用心就可以發現,焦慮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事情。反而會給自己悲觀的暗示,比如有的人遇到生意差的時候,便開始焦慮,坐在那裡開始發愁,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多不順的事情,命運怎麼對自己這麼不公平。
這樣的焦慮是沒有用的,反而會讓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苦命人」:
因為焦慮,沒有心思做其他的事情,讓自己在其他地方再次失敗;
因為焦慮,喪失信心,沒有了認真生活的闖勁;
因為焦慮,心裡不痛苦,常年下來,把病攢在了身體裡。
尤其是把病留在身體裡,這是頂痛苦的一件事,說不好還要一筆昂貴的醫藥費,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第二個地方,就是把焦慮傳播給身邊的人,身邊的人感受的你的焦慮,一般會出現兩個反應,一個是和你一樣變得焦慮,那結果就是兩個人的身邊都慢慢變差,還有一個反應就是對方和你的看法不同,在試圖改變未果後,遠離你。
這更會影響到親密關係。而當這樣的事情發生時,焦慮的人只會更焦慮。
所以,一個焦慮的人,不管從哪個方向,帶給自己的,都是更加不好的事情,與其是對於身體。
03失眠多夢
運動、飲食、睡眠,是構成生命的重要三要素,如果細心,可以去觀察,一個長壽的人,在這三個方面都是特別注意的。
但是一般情況來說,運動和飲食都是比較好控制的,而睡眠則會有很多不可控因素。
比如長期熬夜,讓自己的生物鐘改變,即使想要早睡,也在一時半刻實現不了,或者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太大,哪怕是睡覺,也無法進入深度睡眠。
年輕的時候,很多人並不重視睡眠這一塊,甚至有人還會拿出古語來作為擋箭牌:
活著的時候何必多睡,死後自會長眠。
但是會休息的人,才是真正會工作的人。睡懶覺對我們的身體沒有什麼好處,可是在恰當的時間進入深度睡眠,卻是讓我們人體技能保持動力的秘方。
而且,一個人的睡眠還決定著他的脾氣。
我們都常常說女人在生完孩子後的一年,會變得十分暴躁,雖然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老公的不體貼,家人的不理解,生活圈子的變小,經濟上的壓力等。
但最重要的一點則是來自睡眠不足。
所謂嬰兒般的睡眠,不是說睡得多麼恬靜,而是睡兩個小時便哭。媽媽的睡眠便也因此而不斷中斷。
在無人替換的情況下,長期的缺乏睡眠,勢必讓身體狀況和脾氣都發生巨大的改變,比如煩心,看見什麼都壓不住心裡的火等。
對於其他人來說也是一樣,缺乏睡眠,同樣會讓自己的身體和性情發生改變。
04遇事悲觀
一個悲觀的人,是很難長壽的。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對兩批身體相似的老者進行心理暗示,一部分用積極的暗示,暗示他們的老代表的是智慧、閱歷和被尊重;一部分則用悲觀的暗示,暗示他們的老代表的是無用、拖累和被嫌棄。
一段時間後,得到積極心理暗示的人,身邊狀態越來越好;而得到悲觀心理暗示的人,身體狀態變得更差了。
有一個詞語叫「心想事成」,雖然它常常被當作是祝福語來出現,但是我們回顧生活,不難發生,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心想事成,尤其是你越害怕發生什麼,就會發生什麼。
有人可能會否認,誰沒事會去想壞的事情,那是你沒有注意你的潛意識,尤其是對於悲觀的人來說,總是會去想不好的事情,結果這些事情就真的發生了。
其實這也不是迷信,而是因為一個人的認知和思想會影響都他的行為,行為又導致結果的出現。
悲觀的人會讓事情變得糟糕,也會讓自己的身體變差。再打個比方,同樣被醫院診斷出重病,樂觀的人會積極的態度,讓自己的病情得到改變,悲觀的人則會消沉下去,哪怕只是誤診,也會變成真的。
人到中年,在自然法則的攻擊下,我們的身體勢必會呈下降趨勢,但這並非是不可逆轉的,避開對自己不好的習慣,用心生活,我們一樣會越來越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