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氏後人期盼將伍氏宗祠變文化地標
原標題:伍氏後人期盼將伍氏宗祠變文化地標 伍氏宗祠破敗依舊 羊城晚報記者 湯銘明 攝 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的伍氏宗祠成為了廣州首批歷史建築推薦名單中最古老的歷史建築。得知這個消息後,伍氏後人伍立橋長籲了一口氣。
-
探訪全國最大伍氏宗祠:德傳三百載 八方尋根來(圖)
探訪全國最大伍氏宗祠:德傳三百載 八方尋根來(圖) 2014-05-22 08:47:38近日,「雪花純生匠心營造」荊楚文化巡禮大型採訪活動來到位於陽新縣王英鎮大田村的伍氏宗祠。雖歷經3個世紀,古老的祠堂依舊保存完好,展示著獨特的宗族世家禮儀和文化內涵。 系出名門 子胥後人居於此 背靠綿延青山,面朝潺潺溪流,高大宏偉的伍氏宗祠就坐落在陽新縣浮屠鎮至鹹寧市的省級公路邊。
-
最美宗祠,南康伍氏!
宗祠內充盈著伍氏文化跟隨小南一起來看看吧魅力伍氏宗祠(伍氏宗祠)(伍氏宗祠內景)伍氏宗祠是省市內外伍氏宗親共同努力建成宗祠的一磚一瓦都是宗親們的心血見證著伍氏宗親團結一致、同心同德伍氏宗祠樂捐榜(三江鄉伍氏宗親樂捐榜)
-
廣州"曬"478處歷史建築名單 含伍氏宗祠遺蹟(圖)
廣州"曬"478處歷史建築名單 含伍氏宗祠遺蹟(圖) 2014-12-26 16:31:27 據了解,在冊歷史建築中最年長的有208歲,是建於1806年的伍氏宗祠遺蹟,最年幼的25歲,是建於1989年的南越王墓博物館建築群;最密集的區域是荔灣區耀華大街、越秀區鹽運西街、海珠區溪峽街。 伍氏宗祠遺蹟最年長 廣州是全國一次性公布歷史建築最多的城市,實現了廣州市歷史建築保護「零的突破」。
-
伍氏通知
翰苑伍公祠座落於廣東臺山大江鬥洞村,是紀念翰苑房一世祖伍正的宗祠;伍正,號「佳山公」,是歆公第三子伍商之子,與柱國公是叔侄關係。翰苑伍公祠最近一次重建是在三十年代,建設期間,因日本侵華戰亂停工,一直到現在近80年了,都是未完工狀,令人惋惜,不少華僑、熱心伍氏,紛紛提出重修翰苑伍公祠,並列入第九屆世界伍氏宗親總會四項決議之一,世總會於2013年11月8日,正式發文委任中山熱心宗親伍柏強,作為建設翰苑伍公祠的總負責人,經過前期各方努力,終於可以正式動工。
-
溫嶺橋伍伍氏宗祠:風雨飄搖二百載 殘垣還望東一隅
80歲的伍學友常常回到這裡,這片青瓦白牆仿佛會在瞬間變成時光穿梭機,帶著他回到記憶的最深處:氣派的伍氏宗祠立在村口,3間臺門上各有一匾,穿過中堂便是正廳,一連有5間房;東西兩桁各有4間房,存放著八寶箱、龍旗、轎子等物品。伍氏宗祠是橋伍村村民的根,而宗祠的消逝也成了村民們心中的痛。233年過去了,昔日輝煌的伍氏宗祠,如今只剩下一隅。
-
伍氏快訊 | 2019嘉應伍氏宗親總會川渝之行圓滿結束
中華伍氏網ID:chinawu5本網站是由民間伍氏宗親自發組織的非營利性公益平臺,不從屬任何機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公平公正,公開透明。我們旨在團結世界伍氏宗親,凝聚天下伍氏力量,傳播伍氏最新資訊及優良文化,為伍氏服務!所有管理人員不領一分工資,不謀一分私利,不向宗親收取一分錢!站長熱線:13480990598(微信同號)
-
海內外閩籍伍氏宗親聚首僑鄉福清懇親聯誼
海內外閩籍伍氏宗親聚首僑鄉福清懇親聯誼
-
伍氏愛心助學團發展歷程
2017年10月7日,伍尚佳、伍於和、伍欽平等團員走訪雲南荒田村,幫扶伍紅蘭一家,現場捐資1萬5千元,隨後在伍氏微信群發動捐款,共358名愛心人士捐款近4萬3千元,幫助他們一家建設愛心屋,資助伍紅蘭上學。
-
湖北陽新發現民國版《伍氏宗譜》[圖]
《伍氏宗譜》 東方網11月5日消息:4日上午,湖北陽新縣伍修利、伍淑安兩位老人將一本新發現的民國版《伍氏宗譜》送到湖北省博物館,要求將該館《荊楚百年英傑》展廳裡關於伍修權將軍的祖籍改過來。
-
伍氏宗親相約順德 共聚親情鄉誼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梁雯雯) 美國、印尼、廣西、福建、臺山、四會、茂名、陽江……默念這些地名時,伍肖葵驚訝,原來自己所屬的伍氏宗親的子孫後代生活足跡居然遍布海內外。「難得,難得呀!」昨日(10月29日),伍肖葵參加在順德舉行的世界伍氏宗親總會第九屆懇親大會時不禁感嘆。
-
伍氏宗族宣傳片,獻給伍家人!我姓伍,我驕傲!
一脈相承的宗族親情,讓全球伍氏無論遷徙有多遠,都不忘走在一起。世界伍氏宗親總會是於1979年11月在香港成立世界伍氏宗親總會籌委會,以僑港伍氏宗親會為籌備處,並於1980年在香港舉行第1屆世界伍氏宗親懇親大會暨總會成立大會。
-
伍氏特香包博餅送奔馳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11日晚,泉州電視臺演播室傳來陣陣歡呼聲,伍氏特香包董事長伍維國親自為博餅總狀元送出了一輛價值30.8萬元的奔馳轎車,至此,持續一個多月的伍氏特香包博餅大賽圓滿落下帷幕。
-
洞口宗祠群:鄉土「聖殿」何去何從
「你看,這四根柱子是不一樣大的,右邊的這根最大,左邊這根其次。」祠堂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蕭和平指著祠堂內的柱子說。柱子也有長幼尊卑,這是傳統倫理的含蓄表達。關於戲樓規制,洞口縣區域流傳的說法是:出過皇帝的姓氏,其宗祠中方可建戲樓。比如王氏、蕭氏、楊氏、廖氏等在歷史上均出過皇帝,因此宗祠建築中普遍建有戲樓。即使是顯赫的曾氏,因沒有出過皇帝,也是不能建戲樓的。
-
柴達木盆地: 伍氏獻文魚最後的家園
隨著棲息地被迅速抬升,伍氏獻文魚原始種逐漸進化成了伍氏獻文魚,以適應不斷變小繼而鹽化、鈣化的水域,直到滅亡。近些年來,來自很多國家的古生物專家,先後在柴達木盆地發現了一些魚化石,其中就有伍氏獻文魚化石。
-
客家伍氏族譜
伍氏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伍氏起源古老。傳說伍氏起源於上古時期,黃帝有臣子伍胥,他的後代非常興旺。其子孫後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為姓。春秋時,楚國有大夫伍參(伍子胥先祖),後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為姓。這支伍氏起源於楚國的王族之姓羋姓。伍氏在梁國郡發展成望族,世稱梁國望。姓纂:楚大夫伍參之後。
-
順德伍氏宗親為何祭拜伍子胥?
6月18日,順德第七屆水鄉民俗文化節啟動儀式在杏壇古朗村漱南伍公祠舉行。當天,伍子胥祭奠儀式同時舉行,來自海內外的不少伍氏宗親共聚一堂。據有關史料記載,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一作芸),字子胥,楚國人(今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以封於申,也稱申胥。
-
全國伍氏字輩收集
海明四川綿陽伍氏字輩:一應有福良尚第 三元銀國可登功四川綿陽三臺、涪城: 紹時興隆立志天星順四川廣安:世大(奉)明(成)自宗之生登朝逢國治澤厚忠貞顯四川廣安:一、?、元、文、友;世、代、雲、昌、再;大、朝、?
-
伍氏口罩:首位被提名諾貝爾獎的華人伍連德
在劍橋苦讀的伍氏,僅用了5年半就順利完成博士答辯,比普通人快了一年半。他是流行病學家、微生物學家和病理學家。他以第一位華人英國醫學博士的身份,回到馬來亞積極地研究熱帶疫病,並且熱心參與馬來西亞華社組織,倡議戒鴉片,對抗種族歧視及對抗英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