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林偉大):12日,中國當代文學交流活動在克拉科夫舉行,魯迅文學獎得主朱輝、葉舟、張楚、黃詠梅、馬金蓮等五位中國作家做客克拉科夫雅蓋隆大學孔子學院,與波蘭學生、當地市民進行了一次面對面交流。
五位中國作家簡要介紹了各自文學作品的創作背景和所要傳達的中心思想。他們的作品源於生活,所展現的是內容豐富,情節生動的中國故事,利於國外讀者讀懂中國、了解中國。隨後,作家們就中國當代短篇小說的發展現狀、中波兩國文學作品交流等主題與現場觀眾進行了深刻探討。
參加此次見面交流會的波蘭學生和當代市民圍繞中國文學創作等話題,積極向五位作家進行提問。在回答「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能否讓其他身處異文化環境的讀者產生共鳴」這一問題時,朱輝表示,雖然讀者所處的文化環境不同,但人類對於喜悅、哀傷、擔憂、恐懼這些情緒的表達都具有相似性,小說作家對人類情感的表達和讀者閱讀作品時的感受可達成共鳴。在文學面前,溝通和互相理解都行得通。黃詠梅表示,表達內心情感的東西是可以跨越國際的,是可以通約的。在談到當前世界文學創作的大環境時,葉舟表示,在當前這個巨變的時代,世界的文學創作圖景好比「雜花生樹、萬物生長」。各位作家的精彩回答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五位作家還分別向克拉科夫孔子學院贈送了各自的文學作品。克拉科夫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韓新忠表示,期待波蘭讀者通過這些作品加深和拓展對當代中國的認識,他同時強調,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中波建交70周年之際,克拉科夫孔子學院還將舉辦各種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加強中國兩國文明互鑑,推動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