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三秋」生產中,郯城縣共完成玉米機械化收穫36.5萬畝、水稻機械化收穫14萬畝、冬小麥機播49.5萬畝,全縣農業機械上陣9000餘臺套。近年來,郯城縣農業機械化率逐年提高,不論是耕種、植保還是收割、存儲,農用機械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大顯身手。
郯城縣素有「魯南糧倉」的美譽,是糧食生產大縣,也是農機大縣。截至目前,全縣農機總動力達83.73萬千瓦,農用拖拉機達2.8萬臺,聯合收割機達4391臺,機引田間作業機具達4.9萬臺。該縣通過農業機械化、服務社會化提升農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帶動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不斷提升,為「魯南糧倉」保駕護航。
做好農機化服務工作。郯城縣農機部門組織工作人員和農機維修網點技術人員20餘人,組成檢修工作隊,深入鄉鎮村街和農機手家中,指導農機手對參加秋季作業的農業機械進行維護保養。開展農機教育培訓。採取送教下鄉、召開現場演示會等形式,對全縣2000餘名農機手、農機修理工等開展玉米籽粒機械化收穫、玉米秸稈切碎還田、機械化烘乾、高效植保等技術培訓,有效預防秸稈焚燒,確保秋收秋種,不誤農時。同時,對跨區作業機手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農機駕駛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隱患排查意識。通過規範聯合收割機插秧機跨區作業證發放程序,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採取預約申請、錯峰辦理、郵寄送達等方式,免費發放1000張跨區作業證。引導農機社會化服務。加強對農機合作社的指導,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機械優、效率高、質量好的優勢和生產主力軍的作用,動員全縣80餘家農機合作社組建了20多個農機作業隊,大力推廣訂單作業、承包作業、一條龍作業等服務模式,引導合作社與農戶籤訂農機作業合同,努力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率和作業效率,為農業豐產豐收提供了保障。
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為將農機購置補貼惠民政策落到實處,郯城縣不斷嚴格工作紀律,加大宣傳力度,規範補貼流程,2020年補貼資金預計使用1620萬元,超額完成補貼資金任務。同時,根據省、市農機報廢更新政策有關規定,該縣農機部門與財政、商務、行政審批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郯城縣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全縣共申請補貼機具2752臺,使用補貼資金1147.313萬元。
開展農機扶貧,提高群眾收入。郯城縣圍繞促進勞動力轉移,積極開展貧困戶就業技能培訓,堅持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農機化脫貧攻堅教育培訓工作創新的突破口,不斷採取措施推動。縣農機中心積極組織精幹力量、技術骨幹深入貧困村開展農機技術免費培訓。自2017年至今,已開辦培訓班6期,培訓貧困戶230人。通過技能培訓的貧困戶,職業技能和實際收入都有了明顯提高。
編輯: 提文凡 作者: 周寶雲 通訊員 霍連花 杜娟
【來源:臨沂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