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微子探測法有助於使核能變得安全和透明

2020-09-1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近日運用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效應進行了一系列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狀況的試驗,有望將核反應堆遠程控制的精確度提高近1000倍。該項研究得到了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的資助。

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的方法之一是分析中微子輻射,這有助於防止可用於製造非法核武器的核燃料失竊。通常情況下對中微子輻射的分析是遠程進行的,以避免人們妨礙受到懷疑的核電站的運行。

中微子是在核反應中大量形成的實驗粒子,它們可以輕易穿越核電站的保護層。因此,為了阻止核反應堆中的中微子外洩,需要厚度足夠的「鉛牆」。通過分析中微子輻射,科研人員可以掌握核反應產生的同位素成分,以及反應堆活性區域中心內所發生的現象。

「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試驗核物理跨教研室實驗室主任亞歷山大·博洛茲德尼亞介紹說,在核反應堆運行時形成了所謂的武器鈽,而中微子輻射探測器在記錄反應堆活性區域同位素成分的變化時有助於發現這種物質。

俄羅斯科研人員運用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效應研發出全新的雙相發射探測器,完善了中微子探測法,有助於把核反應堆遠程控制的精確度提高近1000倍。

亞歷山大·博洛茲德尼亞稱,目前,研究人員已完成了對利用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效應所獲得數據的分析,大幅修正了理論模型。他表示,在這次試驗中使用了相對輕的氬核作為中微子靶。氬的性質接近於試驗性探測器中所採用的氙,價格卻僅相當於氙的幾分之一。

亞歷山大·博洛茲德尼亞稱,他們研發的新探測器技術有助於使核能變得安全和透明,因此吸引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關注。同時,該項新技術還可以用於分析太陽或超新星的中微子輻射,以了解它們內部所發生的過程。研究團隊計劃明年在俄羅斯加裡寧格勒核電站開展首批試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新中微子探測法可大大提高核電站安全性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莫斯科9月14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近日運用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效應進行了一系列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狀況的試驗,有望將核反應堆遠程控制的精確度提高近1000倍。該項研究得到了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的資助。
  • 新中微子探測法可大大提高核電站安全性
    科技日報莫斯科9月14日電(記者董映璧)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近日運用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效應進行了一系列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狀況的試驗,有望將核反應堆遠程控制的精確度提高近1000倍。該項研究得到了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的資助。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的方法之一是分析中微子輻射,這有助於防止可用於製造非法核武器的核燃料失竊。
  • 核能發展 安全才能行更遠
    如何科學認識被各國日益重視和發展的核電能源?核安全究竟能否保障?帶著種種問題,我們約請中國社科院的兩位研究專家撰文,請他們從科學的角度解讀分析  一問 如何保障核能的安全利用?  從美國三裡島核事故到蘇聯車諾比核災難再到日本福島核洩漏,每一次嚴重的核事故都會在核電發展的道路上投下陰影,也警醒人們更加關注核電站的安全。
  • 專家:中微子微粒將有助於遠程追蹤核電站的運行情況
    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NRNU MEPhI)開展了系列試驗,有助於把核反應堆遠程控制的精確度提高近1000倍。這種裝置的工作原理建立在不久前所發現的現象的基礎之上——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CENS)。該校新聞處報導了這項得到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Rosatom)支持的研究結果。監控核反應堆狀況的方法之一是分析中微子輻射。
  • 專家:中微子微粒將有助於遠程追蹤核電站的運行情況
    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NRNU MEPhI)開展了系列試驗,有助於把核反應堆遠程控制的精確度提高近1000倍。這種裝置的工作原理建立在不久前所發現的現象的基礎之上——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CENS)。該校新聞處報導了這項得到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Rosatom)支持的研究結果。
  • 科學理性認知中國核能安全
    4月15日是我國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作為能源領域重要的安全話題,核能安全備受公眾關注。我國核電運行水平如何,如何科學理性地認知我國核能安全和核能發展,針對上述問題,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楊波回答了記者提問。
  • 眾多國家發展核能態度正變得積極 公認核電優勢
    (原標題:眾多國家發展核能的態度正變得積極)儘管在某種程度上說,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核電,但核能發電的「棄存之爭」卻一直綿延不斷。可以看出,全世界至今尚未走出福島核電站事故噴射出的陰霾,但繼續發展核電的呼聲在很多國家卻越來越響亮和頻繁。目前全球共有31個國家建有核電站,已經投入運營的437個核電站機組可以提供全球10%的電力能源。廣泛採用核能技術的世界大國都認為自己擁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核電安全。科學家提供的一系列統計數字表明,核能更環保、高效和安全。
  • 中法在民用核能中 從「師徒關係」走向對等合作
    12月8日,法國總理讓-馬克·埃羅在參觀中法共建的廣東臺山核電站時稱,法中核能合作已進入新階段,未來雙方將向全球公眾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清潔能源。之前兩天,李克強總理在會見埃羅時也表示,中法將以共同開發第三方核電市場為新導向,加強核能合作。  短短30年時間,中法在民用核能合作領域,已經從單方面的技術引進,邁向瞄準第三方市場的全產業鏈合作。
  • 今日科技話題:量子熱力學、液體運載火箭、遠古海洋生物、新中微子探測法、「新氣候」、新算法
    火箭主要面向國內外商業衛星和有效載荷發射市場,提供更加經濟、高效、方便快捷的發射服務支持,形成產業帶動效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試驗核物理跨教研室實驗室主任亞歷山大·博洛茲德尼亞稱,他們研發的新探測器技術有助於使核能變得安全和透明,因此吸引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關注。同時,該項新技術還可以用於分析太陽或超新星的中微子輻射,以了解它們內部所發生的過程。研究團隊計劃明年在俄羅斯加裡寧格勒核電站開展首批試驗。
  • 核能在我國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藍皮書作為每年定期出版物,對外公布我國核能發展的重要年度數據,客觀、公正、專業地全面反映和分析我國核能行業發展狀況與趨勢。  藍皮書首席專家王毅韌從核電生產運行、核電工程建設、核能科技創新、核燃料循環產業、核電裝備製造、核能行業管理與安全保障以及核能國際合作7個方面介紹了2019年中國核能產業發展情況,並結合當前國內外形勢,對我國核能發展趨勢作出分析和展望。
  • 防範核恐怖主義 提振核能開發信心——解讀習近平主席在核安全峰會...
    專家認為,在全球核電逐漸復甦、核能運用日漸廣泛的背景下,中方宣布的一系列政策主張有助於共同防範核恐怖主義,增強本國和世界安全開發利用核能的信心。中美深化合作對於推動全球核安全治理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呼籲各國攜手應對核恐怖主義  核安全峰會自2010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今年是第四屆。
  • 中法兩國三院聯合發布「核能與環境」研究報告
    □記者 張楠  通訊員 劉兆陽 王聰慧 報導  本報榮成訊 記者從5月16日在榮成舉行的核能與環境國際高端論壇上獲悉,中國工程院、法國科學院、法國國家技術院聯合發布了主題為「核能與環境」的研究報告,並表示將在核能領域繼續加強合作,加快推動世界核能技術發展
  • 核能和太陽能的比較
    下面我們來看看核能和太陽能這兩種能源的優缺點。核能優勢1. 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汙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 汙染。 2. 核能發電不會產生加重地球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 3. 核能發電所使用的鈾燃料,除了發電外,沒有其他的用途。
  • 安全 合作 機遇—世界民用核能發展的三大關注點
    安全 合作 機遇——世界民用核能發展的三大關注點    新華社巴黎3月8日電(記者 李學梅) 在8日開幕的國際民用核能大會上,代表們就民用核能的發展前景展開討論。從他們的發言可以看出,在傳統能源消耗加快、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凸顯的今天,民用核能已成為各個國家和地區能源開發的重要選擇,而安全、合作和機遇則是其中的三大關鍵詞。    從核能誕生之日起,安全問題就如影隨形,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導致強輻射物質洩漏的災難令人難忘,如今任何與核安全有關的問題都讓媒體和公眾格外敏感。與會國家和地區代表也毫不掩飾他們對核安全的關注。
  • 中國核電站是否真的安全?核能還能治療癌症?答案全在這裡……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核能,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引起公眾強烈關注和廣泛討論的話題。核能到底是個好東西還是壞東西?它跟傳統能源相比有什麼優勢?中國的核電站,特別是最新的華龍一號核電站是否真的安全?核能除了發電、國防安全,它在民生民用方面還有哪些用處?
  • 核能科技創新:民用核能第一國的做法與啟示
    西屋、通用-日立等傳統核能技術公司,連同多家中小技術創新企業,共同開展先進核能技術的設計和研發,美國政府經過評估篩選,向技術成熟度和可行性較高的企業提供部分資金支持。據統計,目前美國共有五十多家企業開展核能技術創新。即便如此,研發具有革新意義的先進核能技術仍面臨諸多困難,難以在短時期內實現工程和商業化應用。
  • 核能解釋:核能原理以及和平利用核能的方式——輕水反應堆
    ​ ​「核能」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是「耳熟能詳」了。它最早被人們熟知是始於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子彈恐慌之後,核能成為了大戰的副產品,人們希望核能以和平的方式幫助世界上恢復原狀。每個人的想像都天馬行空。電力會自由無限制地生產出來嗎?核能能幫助解決南極冰川融化嗎?
  • 核能解釋:核能原理以及和平利用核能的方式——輕水反應堆
    「核能」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是「耳熟能詳」了。它最早被人們熟知是始於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子彈恐慌之後,核能成為了大戰的副產品,人們希望核能以和平的方式幫助世界上恢復原狀。每個人的想像都天馬行空。電力會自由無限制地生產出來嗎?核能能幫助解決南極冰川融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