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所否認為獐子島8億扇貝絕收「背書」

2020-12-04 搜狐網

  扇貝到底去哪兒了?冷水團是不是致死扇貝的「元兇」?

  10月31日獐子島召開海洋牧場災情說明會,同時發布一份來自中科院海洋所的會議紀要,被市場認為是權威科研機構對此事件的定災證明。

  11月5日,《第一財經日報》向中科院海洋所求證,該所相關部門一位不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願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中科院海洋所沒有為此次獐子島8億扇貝絕收事件做定災調查。

  此前《第一財經日報》採訪多位海洋生態和環境以及貝類養殖的專家均表示,這份會議紀要並沒有解釋清楚,北黃海冷水團是導致扇貝絕收的直接原因。

  「我們認可會議紀要,但這次是不是海洋災害,我們會議紀要裡沒有涉及到這一塊的問題。」該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

  「(海洋所)之前也沒有介入他們這件事(扇貝絕收),是他們(獐子島公司人士)過來,在我們所開了一個會。目前我們掌握的資料,還是他們在會議期間發布的會議紀要,目前我們也僅僅是到這一步,沒有最新的相關資料。」他強調。

  相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接受新華社採訪時稱,冷水團這個事一開始也不知道,發現異常之後,把數據提供給了海洋專家,根據監測平臺的數據來分析這種狀況。

  10月31日,獐子島在其發布的《關於部分海域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核銷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公告》中稱:「經過交流和討論,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專家對獐子島海域底播蝦夷扇貝畝產下降的原因達成了一些共識」。

  「我們當時只是一個會議紀要,不是定災證明,裡面沒有涉及到災害分析,也沒涉及到扇貝死亡的原因認定。」上述中科院海洋所人士稱。

business.sohu.com true 第一財經日報 http://business.sohu.com/20141106/n405822797.shtml report 1410 扇貝到底去哪兒了?冷水團是不是致死扇貝的「元兇」?10月31日獐子島召開海洋牧場災情說明會,同時發布一份來自中科院海洋所的會議紀要,被市場認為是權威科研機構對此

");}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海洋所與獐子島漁業召開聯合實驗室年會
    其中,聯合實驗室研發的鮑魚和扇貝新品種、新品系,使得獐子島漁業生產力得到顯著提高;研發的高效淨化和水處理設備、人工魚礁等新型養殖設施;扇貝病害預警和蝦夷扇貝產品安全管控以及扇貝加工下腳料和大型聚集藻的高值化加工利用等研究成果,有效延伸了產業鏈,提升產品價值。同時,雙方合作建立了具有全面調查與專項研究功能的海洋科學觀測研究平臺,起到了「千裡眼」和「順風耳」的作用,為企業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 獐子島稱扇貝又「大規模自然死亡」,深交所發關注函
    據獐子島公告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公司共採捕底播蝦夷扇貝17.8萬畝,其中2016年底播蝦夷扇貝3.1萬畝、2017年底播蝦夷扇貝14.7萬畝,底播蝦夷扇貝累計採捕量4558.66噸,平均畝產25.61公斤。從截至10月末的採捕作業生產、產銷量數據以及蝦夷扇貝產品狀態看,底播蝦夷扇貝並未出現異常情況。
  • 獐子島3億扇貝突然死了!到底為啥?當地居民道出原因……
    01損失超3億,獐子島的扇貝突然死了11月11日晚間,上市公司獐子島發公告稱,根據公司11月8日-9 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域 2017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 2 公斤;2018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 月平均畝產 25.61 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 「扇貝跑了」風波難了,獐子島前董事長萬字起訴書告證監會,天災曾...
    經過媒體密集報導,「扇貝跑了」「扇貝餓死了」等說法,已經深入人心;而獐子島也幾乎成了A股市場上「財務造假」「肆意妄為」的典型。證監會也從一開始現場核查後認可天災,演變為如今的定性造假。吳厚剛則始終在藉助海洋專家意見、法律專家意見和日本的扇貝災害鳴冤,這次訴訟或將成為他的殊死一搏。
  • 獐子島又爆雷,這次更奇葩:3億扇貝全死了!股民炸鍋:騙我可以...
    根據目前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域2017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月平均畝產25.61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損失超3億這一次的損失有多大?
  • 「科學三號」駛入獐子島為海洋牧場體檢
    隨著沉積物取樣設備將最後一個站點的樣本帶回甲板,9月26日,中科院海洋所「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圓滿完成了我國北黃海海洋牧場項目2012年航次考察任務。,代表了我國海洋科學考察的最高水平。9月21日,科考船駛入獐子島海域,全面勘察獐子島海洋牧場地質和水文等蝦夷扇貝、海參等生物生長環境的相關要素。據此航首席高級工程師欒振東介紹,北黃海海洋牧場項目的核心就是獐子島海洋牧場項目。在過去的5天的時間裡,研究人員相繼進行了精確海底地形大區面探測、底播試驗區塊精細化調查、原位探測與取樣、精細化地貌調查和沉積物埋深聲學探測等地質項目調查,同時針對海洋水文、海洋化學、海洋生態等方面開展了項目研究。
  • 獐子島的扇貝是我見過最有紀律性的動物
    他說再一再二不再三,他不信扇貝能成精。未曾想,一語成讖。11月11日,獐子島發布了風險提示:「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8成扇貝為何突然暴斃?扇貝本無腿,為何熱愛折返跑?
  • 「科學三號」考察船勘察大連獐子島海洋牧場
    新華網大連9月27日電(記者閆平)中科院海洋所「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26日圓滿完成我國北黃海海洋牧場項目2012年航次考察任務。大連獐子島也因此進入科學指導、精準投放、集成增殖、生態化、可持續的海洋牧場建設新時代。
  • 是什麼造就了獐子島扇貝「奇幻漂流」的一再上演?
    11月11日晚間,昔日「水產第一股」獐子島發公告稱,最近一次秋季抽測顯示,之前投放培養的扇貝出現「集體暴斃」,死亡率在90%以上,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存貨減值風險。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今天回應稱,從抽查情況看,扇貝是剛死的,判斷依據是軟體組織還附著在扇貝殼上,目前這一事件對財務影響不確定。2014年,獐子島就因「扇貝跑路」震驚市場,公司公告稱,原因是受幾十年一遇的冷水團影響,當年獐子島巨虧近12億元。2018年,獐子島扇貝又爆出「餓死」事件,這一年,獐子島的業績由原本預測的近1億元盈利,變為7.23億元的虧損。
  • 獐子島「扇貝冤案」真相大白:如何實現庫存精細化管理?
    「扇貝冤案」終於真相大白了。 相信關注財經新聞的朋友們,對獐子島這家公司都有印象。 因為他們家的扇貝,動不動就逃跑,而且連續五年,發生大規模扇貝逃跑或非正常死亡事件。
  • [公告]獐子島: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
    4、相關因素的影響分析 (1)北黃海受大生態系影響分析的依據:尹潔慧等(北黃海獐子島海域浮遊動物群落年際變化,海洋學報,第39卷第8期,2017年8月)指出:北黃海主要指位於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之間的半封閉區域,獐子島海域位於遼東半島東側,黃海北部,是北黃海重要的組成部分,該地區的物理環境較為復
  • 獐子島員工稱採捕方法對海底生態破壞嚴重:扇貝可能是嗆死的
    原標題:獐子島員工稱採捕方法對海底生態破壞嚴重:扇貝可能是嗆死的 摘要 【獐子島員工稱採捕方法對海底生態破壞嚴重:扇貝可能是嗆死的】11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在遼寧省大連市獐子島上採訪了多位扇貝養殖
  • 獐子島再收關注函:請說明扇貝死亡海域附近是否受災
    封面新聞記者 楊尚智11 月 20 日,在獐子島集團披露了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第二天,飽受爭議的獐子島再次收到了關注函。根據《公告》,從本次抽測數據來看,獐子島北部及東北部海域平均畝產較差,部分區域基本全部死亡。
  • 左手賣出右手買入,獐子島再現「迷惑」操作 董事直呼看不懂
    深交所秒下關注函兩家日本股東退出獐子島無奈接下股權同樣不能理解這番「迷惑」操作的還有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交易公告公布的當天,深交所就緊急下發關注函,要求獐子島說明本次轉讓和收購是否構成一攬子交易,普冷公司是否具備履約能力,與獐子島是否存在關聯交易等。4月6日晚間,獐子島針對深交所關注的幾處問題進行了回復。
  • 獐子島響應MSC海產品可持續倡議 致力保護海洋資源
    世界海洋管理委員會(MSC)6月8日,借世界海洋日之際在杭州舉辦了「中國可持續海產品市場發展倡議」活動,並與天貓、獐子島集團、華潤旗下Ole』及華潤萬家、深圳天虹超市、香格裡拉酒店集團共同承諾:優選可持續海產品、保護藍色海洋資源,努力在產業和市場端構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水產品市場。
  • 海參四大家族沉浮記:業績下滑 轉型失敗 頻現違規|好當家|獐子島|...
    海參行業裡,壹橋、好當家、獐子島、東方海洋曾被外界稱為中國海參業的「四大家族」。日前,由於債務違約,晨鑫科技控股股東劉德群所持上市公司2.21億股被陸續拍賣,又將這「四大家族」的命運拉回到公眾視野。2019年一季報顯示,還在從事水產行業的好當家淨利同比下降10.18%,東方海洋淨利同比下降87.88%,獐子島更是虧損4314.14萬元。在此期間,晨鑫科技、獐子島、東方海洋在企業內控上也出現了較大漏洞。2014年、2017年,獐子島分別虧損11.89億元、7.23億元,給出的理由為「扇貝跑了」、「扇貝又跑了」。
  • 北鬥揭獐子島扇貝騙局:27條採捕船數萬航行數據還原軌跡
    證監會提到,獐子島每月蝦夷扇貝成本結轉的依據為當月捕撈區域,具體區域無逐日採捕區域記錄可以核驗,這種無監督無核驗的成本結轉執行過程可能導致該公司利潤失真。在多次請獐子島提供相關記錄無果後,證監會請北鬥星通提供了獐子島公司相關船隻的北鬥定位信息。
  • 中國日報英文版:獐子島聯手挪威海膽公司助力全球海洋生態恢復
    獐子島集團與挪威海膽經濟公司(Urchinomics)於11月初籤署合作協議,挪威公司全球生態修復的海膽將由獐子島集團獨家銷售,實現從海膽養殖到海洋修復和消費需求的良性循環。       據挪威海膽經濟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武田剛介紹,過度捕撈和全球變暖帶來的海膽過度繁殖和增長正在造成全球範圍內一些沿海地區的海底荒漠化。
  • 大連獐子島發生「海龍捲」,雲柱猶如巨大漏鬥,網友:扇貝會不會被...
    9月3日,遼寧大連,有漁民拍到長海獐子島附近海域出現海龍捲。目前當地暫未接到人員傷亡的報告。龍捲風是積雨雲底部下垂的漏鬥狀(大象鼻子狀)的雲柱及其伴隨的非常強烈的旋風,又稱龍捲。由於漏鬥狀雲柱內氣壓很低,產生強大的吮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