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郡
原上市公司副總裁
原中國企業金融研究院副總裁
河北財經大學特聘顧問導師
融資規劃師導師&資深會計師
最近,獐子島「扇貝冤案」終於真相大白了。
相信關注財經新聞的朋友們,對獐子島這家公司都有印象。
因為他們家的扇貝,動不動就逃跑,而且連續五年,發生大規模扇貝逃跑或非正常死亡事件。
「獐子島總說:我也沒有辦法,天氣不太好,海水溫度變化無常,扇貝受不了,就逃跑或者死亡了……
監管沒有辦法下海數扇貝的真實數量,這麼多年來,獐子島說什麼就是什麼,一直把大眾當傻子耍。
今年真的把監管惹急了。
監管請來了北鬥衛星,調用衛星定位數據,對獐子島的27條採捕船隻、百萬餘條採捕航線軌跡進行分析,還原了船隻採捕軌跡,復原真實採捕海域,認定獐子島採捕面積虛報,財務造假。
這次監管把黑科技都用上了,衛星遙感、大數據技術……鬧這麼大動靜,最後罰款60萬元。
這是執行了舊的證券頂格懲罰制度,如果現在犯同類錯誤,頂格處罰就要1000萬了!
01
從獐子島事件到庫存管理
庫存管理是企業運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業財融合的關鍵。
存貨無法據實盤點,就無法分析企業資產,更無法分析企業價值。高估和低估庫存,對企業都是非常致命的。
如果像獐子島一樣,高估庫存,對大眾是不負責任的,換言之,是欺騙行為!
我們說,在各種業態的情況下,庫存可以根據兩個維度和四個象限,做出粗略的分類。
庫存的維度和象限
庫存兩個維度:
數得清,分得清
庫存四個象限:
分得清數得清(例如:家用電器,紡織設備,服裝等)
分得清數不清(例如:軟體開發,工程建築等)
數不清分不清(例如:林業,漁業)
數得清分不清(例如:酒業,珠寶,家禽)
02
零庫存與無庫存
最近,很多企業運用管理會計、管理思維,大談業財融合「零庫存」的理念。
「零庫存」是日本豐田汽車,20世紀60-70年代提出的及時生產理念。
其目的在於,避免產出無謂的庫存,強化庫存的流轉速度,力爭在存貨倉庫裡面不積壓無用的庫存。
如果缺乏管理會計基礎知識,把「零庫存」理解為「無庫存」,也就是企業沒有庫存是最佳經營狀態,就陷入了極端的思想。
正確的「零庫存」思想,是企業達到了良好的存貨流轉水平,從採購到生產到銷售,形成充分協調。產品生產完畢,就被銷售出去,或是以銷定產。
產品的庫存接近於零,而不是將「零庫存」理解成「無庫存」。
如果沒有庫存,就意味著沒有採購,沒有生產,也沒有銷售,這無異於讓企業歇業。
2個試想
試想1:一家餐飲企業,晚上8點來了一桌客人,點了六個菜品,其中三個菜品都已售罄,客人會怎麼理解?
試想2:一個生產季節性極強的收割機零配件企業,計劃訂單期已過,收割機在田間收割時傳動軸斷裂,需要購買傳動軸,而工廠沒有存貨。生產周期需要七天,這是什麼樣的感受?
管理會計「業財融合」的理論,對於「零庫存」有管理方法和工具,在應用時要摒棄教條主義,使用工具和方法要對標企業管理本身,要契合實際業務。
日本在正確認識管理會計時,有良好的做法和經驗。
他們將人、財和事件有機結合,多視角看待問題發展,確定決策和方案。
對於「零庫存」的管理理念,有相應的管理模型:有採購模型、最佳訂貨批量、有存貨模型、安全庫存模型和特殊情況的應急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