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獐子島又爆雷,這次更奇葩:3億扇貝全死了!股民炸鍋:騙我可以...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今晚(11日),被股民吐槽了幾百次的上市公司獐子島又火了。沒想到「扇貝跑了」可以拍成連續劇,如果基金君沒記錯的話,這是2014年以來,該公司第四次跑了扇貝,不對,這一次獐子島直接說是扇貝死了。

太魔幻!

獐子島的扇貝突然死了

11日晚間,上市公司獐子島發公告稱,根據公司11月8日-9 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 域 2017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 2 公斤;2018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 月平均畝產 25.61 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正常情況一畝產20到30公斤的扇貝,突然就只剩下不到2公斤,畝產暴減超90%,這不就是扇貝又跑了麼?

大家來欣賞一下他們的公告內容。

獐子島公告稱,本次的抽測人員包括公司抽測船隻的船長及船上作業人員;公司貝類資源養護事業部、生產管理中心、財務中心、投資證券部相關人員;海洋產業專家,媒體。

具體方法為:出海前先將預先計劃選取的點位分配給各拖網抽測船隻,各船船長按照點位將船隻開到指定海域,船上工作人員實施抽測工作,抽測人員在抽測表上記錄好抽測的時點、經緯度、面積、存貨數值。監盤人員主要工作包括:觀察實際抽測時是否按事先選定的點位實施;監督蝦夷扇貝的計數、測標、稱重是否正確,抽測數據是否正確、完整地記錄在抽測表中。

抽測結果顯示,基於抽測現場採捕上來的扇貝情況看,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死亡時間距抽測採捕時間較近,死亡貝殼與存活扇貝的殼體大小沒有明顯差異,大部分死貝的殼體間韌帶具有彈性,部分殼體中尚存未分解掉的軟體部分。

根據目前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域2017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月平均畝產25.61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損失超3億

這一次的損失有多大?公告顯示,因本次抽測工作未完成,且部分海域蝦夷扇貝死亡情況可能還將持續,暫時無法判斷此次底播蝦夷扇貝死亡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及核銷的具體金額。

截至2019年10月末,公司上述2017年底播蝦夷扇貝(面積26萬畝)消耗性生物資產帳面價值1.6億元、2018年底播蝦夷扇貝(面積32.4萬畝)帳面消耗性生物資產帳面價值1.4億元,合計帳面價值3億元。

公司還解釋稱,蝦夷扇貝規模化底播增殖是北黃海最大的生物學事件,從日本引種至今已有近40年的歷史,北黃海生態環境複雜,沒有成熟的經驗可照搬,自然生態環境在不斷變化,底播增殖生產方式人為幹預程度較低,因此,在底播增殖過程中,會受所處海域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影響較大。

如底質、水文環境(水深、水溫、鹽度)、敵害、颱風、風暴潮、冷水團、養殖容量、自然災害、氣候異常等環境脅迫因子,均會對公司養殖區域的養殖產品帶來重大影響,影響到公司養殖產品的生存安全,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日本、加拿大、秘魯及我國山東等國家和地區均出現過扇貝養殖大規模死亡事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扇貝養殖產業在實現高投入、高產出、高收益的背後蘊藏著非常高的養殖風險。

深交所秒發關注函

獐子島的公告出來沒多久,深交所就發了關注函。

其中,深交所主要問了三個大問題:

1、2019年10月19日,你公司在回復我部《關注函》(中小板函【2019】第360號)稱,2017年度底播蝦夷扇貝投苗於2019年進入收穫期,本年度計劃收穫採捕約20萬畝。《公告》稱,截至2019年10月末,公司共採捕2017年底播蝦夷扇貝14.7萬畝,平均畝產25.61公斤。根據你公司採捕計劃,截至目前僅剩5.3萬畝未予採捕。

請你公司結合第四季度採捕計劃,說明上述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是否對你公司2019年度經營業績構成重大影響。

2、《公告》稱,10月末底播蝦夷扇貝並未出現異常情況。請你公司說明底播蝦夷扇貝在10月末至今短時間內出現較大面積死亡的原因、發現減值跡象的時間,以及此前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你公司是否存在隱瞞減值跡象的情況。

3、根據你公司《蝦夷扇貝存量抽測管理規定》,公司於每年4-5月、9-10月分別進行春季、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但你公司2019年秋測於11月才開始進行。請你公司說明於11月才進行抽測的原因,以及是否符合公司相關內部規定。

網友們都噴了

騙我可以,注意次數

獐子島前三季度虧損超3400萬

10月23日晚間,營業收入20.11億元,同比下降4.44%;實現淨利潤-3402.69萬元,同比下降245.53%。對於業績下滑,獐子島將主要原因歸為淨利潤為-1043.72萬元,同比下降-219.5%。

對於前三季度的虧損,獐子島列出的主要原因包括,受2018年海洋牧場自然災害影響,2016年、2017年底播的蝦夷扇貝可收穫資源總量減少,而由於海洋牧場養殖產品產量下降,底播蝦夷扇貝產銷量下降,相應折舊攤銷、海域使用金等固定成本無法攤薄,導致產品單位成本上升。同時,因海洋牧場增養殖品種重新規劃區域,致使海域使用金分配計入當期數額增大,獐子島整體利潤水平同比下降較大。

扇貝多次「跑路」聞名A股

2014年和2017年,獐子島兩次業績「大變臉」,市場將其形象的總結為:「扇貝跑了」、「扇貝又跑了」。

2014年10月,獐子島的扇貝「突然跑了」,震驚整個A股市場。當時,獐子島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穫期的蝦夷扇貝絕收。受此影響,獐子島2014年巨虧11.89億元。

到2018年1月,獐子島「扇貝跑路」升級2.0版本。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公司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預計2017年業績由盈利0.9億元至1.1億元,變為虧損5.3億至7.2億元。最後,公司在年報中解釋2017年虧損7.23億元的原因是,海洋災害導致扇貝瘦死。

2019年一季報,獐子島淨利潤虧損4314萬元,理由依然是「扇貝跑路」。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

不僅如此,「扇貝跑了」後「海參透支」?

今年10月中旬,有媒體刊載《扇貝跑了海參頂?獐子島為增添報表利潤涉嫌違規採捕》的報導,稱獐子島存在伏季休漁期開展野生海參採捕舉動,董事長吳厚剛內部回應表示,相關舉動是為了擺脫經營困境、增添全年報表利潤等。

連員工都看不下去,認為這是拔苗助長:按照海參的生長周期,初冬時節採捕一直是島上的傳統,彼時的海參採捕難度小、個頭大。折算下來,公司更有賺頭。在他們看來,休漁期採捕海參,這不僅打破了獐子島多年來大雪配額採參的傳統,更會嚴重透支公司未來海參業務的利潤。

股價暴跌超90%

證監會揭秘獐子島扇貝跑路

基金君看了一下,獐子島的股價已經從歷史最高點跌去了90%,市值僅剩下21億元。

7月10日晚間,獐子島公告,因涉嫌財務造假等原因,證監會對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對獐子島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

經過17個月的調查,結果認定獐子島及吳厚剛等人涉嫌財務造假、虛假記載以及未及時披露其他信息等問題。其中,獐子島披露的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年度報告,《關於底播蝦夷扇貝2017年終盤點情況的公告》和《關於核銷資產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公告》涉嫌虛假記載;獐子島披露的《關於2017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抽測結果的公告》涉嫌虛假記載;對2017年全年業績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未及時進行披露。

然而被罰的前一周,吳厚剛還曾公開表示「用代價換來了對風險的認知和敬畏」、「賠錢對不起股民」,稱獐子島從事海洋牧場建設經歷了很多「酸甜苦辣」,扇貝受災是探索海洋牧場實踐中的「坎坷」。

根據證監會的調查,獐子島存在隨意結轉的問題。獐子島2017年帳面記載採捕面積較真實情況多5.79萬畝,且存在將部分2016年實際採捕海域調至2017年度結轉成本的情況,致使2017年度虛增營業成本6159.03萬元。

調查還對比了獐子島2016年初庫存圖和2017年貝底播圖,結果顯示,部分2016年有記載的庫存區域雖然在2016 年和2017年均沒有顯示採捕軌跡,也沒有在2016年底播,但在2017年底重新進行了底播,根據獐子島成本核算方式,上述區域應重新核算成本,既往庫存成本應作核銷處理,致使2017 年帳面虛減營業外支出4187.27萬元。

獐子島還在2018年4月對其核銷資產與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公告披露中涉嫌虛假記載。根據公告,獐子島對107.16萬畝蝦夷貝庫存進行了核銷,對24.3萬畝蝦夷貝庫存進行了減值,金額分別為57757.95萬元和 6072.16萬元。

但證監會的調查發現,獐子島盤點未如實反映客觀情況,核銷海域中,2014 年、2015年和2016年底播蝦夷貝分別有20.85萬畝、19.76萬畝和3.61萬畝已在以往年度採捕,致使虛增營業外支出24782.81 萬元,佔核銷金額的42.91%;減值海域中,2015年、2016年底播蝦夷貝分別有6.38萬畝、0.13萬畝已在以往年度採捕,致使虛增資產減值損失 1110.52 萬元。

調查核算結果顯示,受虛增營業成本、虛增營業外支出和虛增資產減值損失影響,獐子島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虛減利潤27865.09萬元,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38.57%,追溯調整後,業績仍為虧損。

根據獐子島於2017年10月披露的公告,公司於2017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對底播蝦夷扇貝進行了抽測(下稱「秋測」),並於10月底披露秋測結果表示,已按原定方案完成全部計劃120個調查點位的抽測工作,對135萬畝海域的庫存進行了預估,公司底播蝦夷扇貝尚不存在減值的風險。

調查對比了獐子島公布的秋測記錄和北京北鬥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獐子島科研19」號船航行定位信息,發現「獐子島科研19」號船在公司記錄的秋測天數內,被航行軌跡證實執行計劃的點位極少。

調查結果顯示,秋測抽取但未實際執行的66個點位佔秋測全部披露點位的55%。其中,2014貝底播區域的21個點位中有19個點位已實際採捕,2015貝底播區域的14個點位中有2個點位已被實際採捕,合計至少21個點位已在2017年秋測執行前採捕完畢。因此,這些點位不存在被抽測的必要性。

除了涉嫌財務造假和虛假記載以外,獐子島在信息披露上也存在重大問題。

通過對公司年報和公告、詢問筆錄、公司相關財務數據明細和憑證、公司扇貝庫存圖和底播圖、採捕船隻航行軌跡數據和採捕面積測算數據、盤點和秋測記錄等資料的調查,證監會確認獐子島沒有對其2017年全年業績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進行及時披露。

2017年10月,獐子島單月虧損1000餘萬元。11月中旬,公司財務總監勾榮發現扇貝銷售數據大幅下降。截至11月末,獐子島虧損進一步加大,合併後當年利潤僅剩5000萬元左右,與三季報中全年盈利預測9000萬元至1.1億元相差遠超20%。

調查顯示,2018年1月 10日,獐子島財務總監勾榮已知悉扇貝12月銷售損失400餘萬元。且在不晚於2018年1月初時,勾榮已知悉公司2017年淨利潤不超過3000萬元,「2017年四季度業績下滑,全年業績與原業績預測偏差較大」,並向吳厚剛進行匯報。然而,直到1月30日,獐子島才發布2017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隨後申請了停牌。

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該信息在2018年1月初勾榮將全年業績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情況向吳厚剛匯報時觸及信息披露時點,應在2日內進行信息披露。但直到當年1月30日,獐子島方才對這一情況予以披露,涉嫌未及時披露信息。吳厚剛、勾榮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根據中國證監會對獐子島下達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吳厚剛及勾榮被處以30萬元罰款,證監會對吳厚剛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對勾榮等人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相關焦點

  • 獐子島的扇貝是我見過最有紀律性的動物
    如果要評選中國最傳奇的動物,獐子島的扇貝要講自己是第二,估計沒誰敢稱第一,獐子島的扇貝是我見過的最有組織,有紀律,顧大體,識大局的雙殼綱軟體動物了。它們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2014年,獐子島上市後出現第一次大虧損,一虧就虧了11.89億。
  • 獐子島3億扇貝突然死了!到底為啥?當地居民道出原因……
    01損失超3億,獐子島的扇貝突然死了11月11日晚間,上市公司獐子島發公告稱,根據公司11月8日-9 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域 2017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 2 公斤;2018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 月平均畝產 25.61 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 是什麼造就了獐子島扇貝「奇幻漂流」的一再上演?
    11月11日晚間,昔日「水產第一股」獐子島發公告稱,最近一次秋季抽測顯示,之前投放培養的扇貝出現「集體暴斃」,死亡率在90%以上,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存貨減值風險。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今天回應稱,從抽查情況看,扇貝是剛死的,判斷依據是軟體組織還附著在扇貝殼上,目前這一事件對財務影響不確定。2014年,獐子島就因「扇貝跑路」震驚市場,公司公告稱,原因是受幾十年一遇的冷水團影響,當年獐子島巨虧近12億元。2018年,獐子島扇貝又爆出「餓死」事件,這一年,獐子島的業績由原本預測的近1億元盈利,變為7.23億元的虧損。
  • 天首投資:北鬥抓住獐子島,項目盡調不能全靠高科技
    A股最大的謎團「扇貝去哪了」終於被解開:北鬥衛星定位揭開獐子島公司作假真相,虛增利潤1.31億元。過去幾年獐子島一直是A股一朵「奇葩」,「扇貝去哪」更是成了A股一個老梗,幾乎每年都會因為養殖的扇貝去向問題上幾次熱搜。
  • 中科院海洋所否認為獐子島8億扇貝絕收「背書」
    扇貝到底去哪兒了?冷水團是不是致死扇貝的「元兇」?  10月31日獐子島召開海洋牧場災情說明會,同時發布一份來自中科院海洋所的會議紀要,被市場認為是權威科研機構對此事件的定災證明。  11月5日,《第一財經日報》向中科院海洋所求證,該所相關部門一位不相關公司股票走勢願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中科院海洋所沒有為此次獐子島8億扇貝絕收事件做定災調查。
  • 獐子島員工稱採捕方法對海底生態破壞嚴重:扇貝可能是嗆死的
    原標題:獐子島員工稱採捕方法對海底生態破壞嚴重:扇貝可能是嗆死的 摘要 【獐子島員工稱採捕方法對海底生態破壞嚴重:扇貝可能是嗆死的】11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在遼寧省大連市獐子島上採訪了多位扇貝養殖
  • 「扇貝跑了」風波難了,獐子島前董事長萬字起訴書告證監會,天災曾...
    經過媒體密集報導,「扇貝跑了」「扇貝餓死了」等說法,已經深入人心;而獐子島也幾乎成了A股市場上「財務造假」「肆意妄為」的典型。證監會也從一開始現場核查後認可天災,演變為如今的定性造假。吳厚剛則始終在藉助海洋專家意見、法律專家意見和日本的扇貝災害鳴冤,這次訴訟或將成為他的殊死一搏。
  • 獐子島「扇貝冤案」真相大白:如何實現庫存精細化管理?
    相信關注財經新聞的朋友們,對獐子島這家公司都有印象。 因為他們家的扇貝,動不動就逃跑,而且連續五年,發生大規模扇貝逃跑或非正常死亡事件。 「獐子島總說:我也沒有辦法,天氣不太好,海水溫度變化無常,扇貝受不了,就逃跑或者死亡了……
  • 獐子島稱扇貝又「大規模自然死亡」,深交所發關注函
    11月11日晚間,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獐子島」)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11月8日-9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域2017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月平均畝產25.61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 左手賣出右手買入,獐子島再現「迷惑」操作 董事直呼看不懂
    左手賣出股權、右手再買入,買家總資產不及交易價的30%,董事棄權表示看不懂讓吃瓜群眾見識過太多奇葩行為的獐子島,這次又是什麼操作?而對於深交所對普冷公司履約能力的質疑,獐子島表示,普冷公司實控人GLP China Holdings Limited (Hong Kong)(以下簡稱GLP China)合併總資產256.89億美元,將通過增資向普冷公司或其關聯公司提供資金用於本次股權收購。雖然獐子島針對深交所的關注函作了回復,但這筆交易還有問題待解決。
  • 獐子島再收關注函:請說明扇貝死亡海域附近是否受災
    封面新聞記者 楊尚智11 月 20 日,在獐子島集團披露了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第二天,飽受爭議的獐子島再次收到了關注函。根據《公告》,從本次抽測數據來看,獐子島北部及東北部海域平均畝產較差,部分區域基本全部死亡。
  • 什麼鬼 扇貝又回來了 還帶著老婆孩子?華夏基金大佬2.5億「押注...
    焦點熱話  「扇貝故事大王」借東風放量漲停,股民心態炸裂!  今天A股,牛眼君注意到一個令人驚掉下巴的事件:消失已久的扇貝難道又回來了?這次還帶著老婆孩子?它就是漲停了,你說講究價值投資的股民們氣不氣?
  • 證監會通過北鬥導航衛星「找」蝦夷扇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我來跟大家說說:2016年,這波操作有什麼用?2014年、2015年已經連續虧損了,在2016年股票就應該被冠上「ST」的帽子了。「ST」是什麼?有退市風險的警告。如果2016年繼續虧損,那麼獐子島公司就很有可能被實施退市了。但是,2016年盈利了,「ST」就可以申請去掉了。重點是還扭虧為盈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這中間獲得投資者多少的投資?
  • 2018十大奇葩爆雷出爐!從造假到賭博,你掃中了幾個雷?
    2018十大奇葩爆雷出爐!從造假到賭博,你掃中了幾個雷?今天,我們就來數一數這一年最奇葩的那些雷。股票系列NO.1*ST長生實際是「*ST短命」?作為國內疫苗行業龍頭,*ST長生本有「白馬股」的外衣,公司淨利潤也穩健增長。即使在市場持續回調的時候,股價也從14元漲到30元。然而,一爆雷也是吊打所有上市公司。
  • 心動的信號3:首次約會,男生在遊樂園戳中「雷點」偵探團炸鍋
    心動的信號3:首次約會,男生在遊樂園戳中「雷點」偵探團炸鍋!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很多,題材類型也格外豐富多彩,但即便如此新一季《心動的信號》開播還是成功吸引了大家的廣泛關注。截止到目前為止,這一季節目播出兩期,已經有6位素人嘉賓出現在心動小屋,他們相處的時候雖然並不多,但在公布了職業、年齡之後彼此間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接下來3位男嘉賓和3位女嘉賓即將迎來她們在節目中的首次約會。這次約會對象的安排是由男生精心準備口紅,然後讓女生進行盲選。
  • 中科院海洋所與獐子島漁業召開聯合實驗室年會
    瀏覽量: 1842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3月4日,中科院海洋所與獐子島漁業在青島召開海洋生態養殖聯合實驗室
  • [公告]獐子島: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
    由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蝦夷扇貝個體在沒有食物補充時會消耗個體能量維持生命,當能量消耗到不足以維持生命體徵時生物個體死亡。2)由於海螺生態位與蝦夷扇貝不同,可以在餌料來源等海洋牧場限制因子方面避開與蝦夷扇貝競爭,因此著力推動資源養護與人工增殖補充。在獐子島周邊規劃30萬畝海螺高產區,在其外圍設置60萬畝穩產區,同時在烏蟒島附近海域規劃10萬畝海螺穩產區域,共計規劃出100萬畝的海螺增殖區。
  • 大連獐子島發生「海龍捲」,雲柱猶如巨大漏鬥,網友:扇貝會不會被...
    9月3日,遼寧大連,有漁民拍到長海獐子島附近海域出現海龍捲。目前當地暫未接到人員傷亡的報告。龍捲風是積雨雲底部下垂的漏鬥狀(大象鼻子狀)的雲柱及其伴隨的非常強烈的旋風,又稱龍捲。由於漏鬥狀雲柱內氣壓很低,產生強大的吮吸作用。
  • 雲求助|上市公司實控人爆雷頻現:股民損失咋辦?公司有啥影響?
    此消息一出,當晚匯納科技股吧就一片譁然,股民損失慘重,甚至有人稱其是「第二個仁東」。這一消息也反映在了股價上,23日開盤,匯納科技大跌12.44%,報18.30元,盤中跌停,截至發稿,報16.72元。對此,唐先生向封面新聞求助,「像匯納科技這樣實控人被刑拘,這對公司會有什麼影響呢?股民的損失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