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稱扇貝又「大規模自然死亡」,深交所發關注函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寥寥數日扇貝「大規模自然死亡」? 因扇貝「花樣受災」聞名A股的獐子島又添新劇情。

11月11日晚間,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獐子島」)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11月8日-9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域2017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月平均畝產25.61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對此,深交所迅速下發關注函,要求獐子島說明上述風險是否對其2019年度經營業績構成重大影響,以及底播蝦夷扇貝在10月末至今短時間內出現較大面積死亡的原因、發現減值跡象的時間等。

據獐子島公告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公司共採捕底播蝦夷扇貝17.8萬畝,其中2016年底播蝦夷扇貝3.1萬畝、2017年底播蝦夷扇貝14.7萬畝,底播蝦夷扇貝累計採捕量4558.66噸,平均畝產25.61公斤。從截至10月末的採捕作業生產、產銷量數據以及蝦夷扇貝產品狀態看,底播蝦夷扇貝並未出現異常情況。

公告提到,基於抽測現場採捕上來的扇貝情況看,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死亡時間距抽測採捕時間較近,死亡貝殼與存活扇貝的殼體大小沒有明顯差異,大部分死貝的殼體間韌帶具有彈性,部分殼體中尚存未分解掉的軟體部分。

獐子島稱,公司貝類資源養護事業部為了準確制定2020年底播蝦夷扇貝產量預算,於11月3日對部分底播區域蝦夷扇貝存量進行了拖網摸底調查,過程中發現了個別區域扇貝出現死亡現象。為進一步掌握底播蝦夷扇貝目前存量情況,公司於11月7日啟動2019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目前相關分析工作正在進行,但尚未能獲知導致本次蝦夷扇貝大規模自然死亡的具體原因。

對於上述災害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影響,獐子島表示,截至目前2019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抽測尚未完成,具有不確定性,公司針對抽測已出現的狀況積極組織專家及時找出原因,並加速完成抽測,理清整體可能遭受的損失。同時,獐子島也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獐子島於10月14日回復深交所時表示,2017年度底播蝦夷扇貝投苗於2019年進入收穫期,本年度計劃收穫採捕約20萬畝,結合2019年春季抽測數據、本年實際採捕數據以及預計存量等數據測算,不存在減值風險。

在此次扇貝大規模受災之前,類似的劇情已在獐子島三度上演。

2014年10月,獐子島公告稱,2011年與2012年的底播海域蝦夷扇貝,因受冷水團異動導致的自然災害影響近乎絕收,獐子島集團因此巨虧8.12億元。這一事件被戲稱為「扇貝跑路」。

2018年1月,獐子島的扇貝又「餓死」了一批。根據當時的公告,由於2017年降水減少導致扇貝的餌料生物數量下降,養殖規模的大幅擴張更加劇了餌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溫度的異常,最後誘發大量扇貝餓死。2017年的業績由原本預測近1億元的盈利,變為7.23億元的虧損。

4月27日,獐子島發布一季報,公司一季度虧損4314萬元,這一數字相當於其2018年全年的淨利潤。公司稱,主要是受2018年海洋牧場災害影響,2016年及2017年底播的蝦夷扇貝可收穫資源總量減少。

更值得關注的是,獐子島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在2018年2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7月10日,獐子島公告稱,因涉嫌財務造假等原因,證監會對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對獐子島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

據證監會調查結果顯示,獐子島及吳厚剛等人涉嫌財務造假、虛假記載以及未及時披露其他信息等問題。其中,獐子島披露的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年度報告,《關於底播蝦夷扇貝2017年終盤點情況的公告》和《關於核銷資產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公告》涉嫌虛假記載;獐子島披露的《關於2017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抽測結果的公告》涉嫌虛假記載;對2017年全年業績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未及時進行披露。

獐子島成立於1992年9月,於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為水產養殖業、水產加工業、水產貿易業、冷鏈物流業等,主要產品包括蝦夷扇貝、海參、鮑魚、海螺、海膽。據獐子島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11億元,同比下滑4.44%;淨利潤虧損3402.69萬元,虧損額同比增加245.53%。

11月11日收盤,獐子島報收於3元/股,下跌1.64%。

相關焦點

  • 獐子島再收關注函:請說明扇貝死亡海域附近是否受災
    封面新聞記者 楊尚智11 月 20 日,在獐子島集團披露了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第二天,飽受爭議的獐子島再次收到了關注函。根據《公告》,從本次抽測數據來看,獐子島北部及東北部海域平均畝產較差,部分區域基本全部死亡。
  • 獐子島員工稱採捕方法對海底生態破壞嚴重:扇貝可能是嗆死的
    原標題:獐子島員工稱採捕方法對海底生態破壞嚴重:扇貝可能是嗆死的 摘要 【獐子島員工稱採捕方法對海底生態破壞嚴重:扇貝可能是嗆死的】11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在遼寧省大連市獐子島上採訪了多位扇貝養殖
  • 獐子島3億扇貝突然死了!到底為啥?當地居民道出原因……
    01損失超3億,獐子島的扇貝突然死了11月11日晚間,上市公司獐子島發公告稱,根據公司11月8日-9 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域 2017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 2 公斤;2018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 月平均畝產 25.61 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 是什麼造就了獐子島扇貝「奇幻漂流」的一再上演?
    11月11日晚間,昔日「水產第一股」獐子島發公告稱,最近一次秋季抽測顯示,之前投放培養的扇貝出現「集體暴斃」,死亡率在90%以上,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存貨減值風險。熟悉這一劇情的不止是投資者,還有監管部門:這一風險提示公告發布20分鐘後,深交所就發出了關注函,要求其說明最近抽測是否合規、有沒有隱瞞、會不會對今年經營業績構成重大影響。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今天回應稱,從抽查情況看,扇貝是剛死的,判斷依據是軟體組織還附著在扇貝殼上,目前這一事件對財務影響不確定。
  • 獐子島又爆雷,這次更奇葩:3億扇貝全死了!股民炸鍋:騙我可以...
    獐子島的扇貝突然死了11日晚間,上市公司獐子島發公告稱,根據公司11月8日-9 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 域 2017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 2 公斤;2018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 月平均畝產 25.61 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什麼意思呢?
  • 「扇貝跑了」風波難了,獐子島前董事長萬字起訴書告證監會,天災曾...
    他認為證監會是受媒體不實報導和輿論影響因素,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先入為主的認為獐子島及原告存在財務造假的故意,進而做出行政處罰。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經對本案進行了首次質證,目前正在等待正式開庭。同時,獐子島虛增利潤案也已經進入刑偵階段。 獐子島在5年中因養殖的底播蝦夷扇貝出現三次大規模死亡,備受輿論關注。
  • 中科院海洋所否認為獐子島8億扇貝絕收「背書」
    扇貝到底去哪兒了?冷水團是不是致死扇貝的「元兇」?  10月31日獐子島召開海洋牧場災情說明會,同時發布一份來自中科院海洋所的會議紀要,被市場認為是權威科研機構對此事件的定災證明。  11月5日,《第一財經日報》向中科院海洋所求證,該所相關部門一位不相關公司股票走勢願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中科院海洋所沒有為此次獐子島8億扇貝絕收事件做定災調查。
  • 左手賣出右手買入,獐子島再現「迷惑」操作 董事直呼看不懂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玉堯日前,網紅上市公司獐子島再次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說「再次」,因為這已經是獐子島半年來收到的第10封關注函了。備受深交所關注的獐子島,本次倒不是因為扇貝跑了,而是因為出售子公司時的「迷惑」行為。
  • 獐子島的扇貝是我見過最有紀律性的動物
    他說再一再二不再三,他不信扇貝能成精。未曾想,一語成讖。11月11日,獐子島發布了風險提示:「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8成扇貝為何突然暴斃?扇貝本無腿,為何熱愛折返跑?
  • 獐子島「扇貝冤案」真相大白:如何實現庫存精細化管理?
    「扇貝冤案」終於真相大白了。 相信關注財經新聞的朋友們,對獐子島這家公司都有印象。 因為他們家的扇貝,動不動就逃跑,而且連續五年,發生大規模扇貝逃跑或非正常死亡事件。
  • [公告]獐子島: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
    :002069 證券簡稱:獐子島 公告編號:2018-16 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的回覆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 新乳業收購「一隻酸奶牛」引深交所發關注函,最新回應來了
    記者 | 趙曉娟編輯 | 昝慧昉1新希望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新乳業(002946.SZ)在收購茶飲品牌「一隻酸奶牛」的進程中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1月12日,針對深交所1月8日下發的「要求補充披露交易標的主要財務數據、交易定價依據、相關資產是否存在權屬瑕疵」的關注函,新乳業拿出一份20頁的回覆公告,對定價依據、商標糾紛等一一回復。該公告緣起於1月5日新乳業披露的交易公告。當日,新乳業稱計劃收購酸奶飲品品牌「一隻酸奶牛」60%的股權,以成立新公司(重慶新牛瀚虹實業有限公司)的形式將資產置入,交易對價為2.3億元。
  • 中科院海洋所與獐子島漁業召開聯合實驗室年會
    其中,聯合實驗室研發的鮑魚和扇貝新品種、新品系,使得獐子島漁業生產力得到顯著提高;研發的高效淨化和水處理設備、人工魚礁等新型養殖設施;扇貝病害預警和蝦夷扇貝產品安全管控以及扇貝加工下腳料和大型聚集藻的高值化加工利用等研究成果,有效延伸了產業鏈,提升產品價值。同時,雙方合作建立了具有全面調查與專項研究功能的海洋科學觀測研究平臺,起到了「千裡眼」和「順風耳」的作用,為企業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 天首投資:北鬥抓住獐子島,項目盡調不能全靠高科技
    A股最大的謎團「扇貝去哪了」終於被解開:北鬥衛星定位揭開獐子島公司作假真相,虛增利潤1.31億元。過去幾年獐子島一直是A股一朵「奇葩」,「扇貝去哪」更是成了A股一個老梗,幾乎每年都會因為養殖的扇貝去向問題上幾次熱搜。
  • 大連獐子島發生「海龍捲」,雲柱猶如巨大漏鬥,網友:扇貝會不會被...
    9月3日,遼寧大連,有漁民拍到長海獐子島附近海域出現海龍捲。目前當地暫未接到人員傷亡的報告。龍捲風是積雨雲底部下垂的漏鬥狀(大象鼻子狀)的雲柱及其伴隨的非常強烈的旋風,又稱龍捲。由於漏鬥狀雲柱內氣壓很低,產生強大的吮吸作用。
  • 「科學三號」駛入獐子島為海洋牧場體檢
    隨著沉積物取樣設備將最後一個站點的樣本帶回甲板,9月26日,中科院海洋所「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圓滿完成了我國北黃海海洋牧場項目2012年航次考察任務。9月21日,科考船駛入獐子島海域,全面勘察獐子島海洋牧場地質和水文等蝦夷扇貝、海參等生物生長環境的相關要素。據此航首席高級工程師欒振東介紹,北黃海海洋牧場項目的核心就是獐子島海洋牧場項目。在過去的5天的時間裡,研究人員相繼進行了精確海底地形大區面探測、底播試驗區塊精細化調查、原位探測與取樣、精細化地貌調查和沉積物埋深聲學探測等地質項目調查,同時針對海洋水文、海洋化學、海洋生態等方面開展了項目研究。
  • 海參四大家族沉浮記:業績下滑 轉型失敗 頻現違規|好當家|獐子島|...
    海參行業裡,壹橋、好當家、獐子島、東方海洋曾被外界稱為中國海參業的「四大家族」。日前,由於債務違約,晨鑫科技控股股東劉德群所持上市公司2.21億股被陸續拍賣,又將這「四大家族」的命運拉回到公眾視野。公司原控股股東劉德群所持的上市公司9733萬股將被拍賣。
  • 深交所向天澤信息發出監管函
    每經AI快訊,2020年9月29日,深交所向天澤信息(SZ 300209,收盤價:13.89元)發出監管函:2020年4月28日,你公司披露《關於延期披露2019年經審計年度報告的公告》,擬將2019年年度報告披露時間延期至不晚於2020年6月10日。
  • 「科學三號」考察船勘察大連獐子島海洋牧場
    新華網大連9月27日電(記者閆平)中科院海洋所「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26日圓滿完成我國北黃海海洋牧場項目2012年航次考察任務。大連獐子島也因此進入科學指導、精準投放、集成增殖、生態化、可持續的海洋牧場建設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