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經歷都是我們活過的證據,所有的記憶拼湊了內心的珍貴——謝欣
看舞蹈風暴的時候,謝欣的這句話擊中了我的心,甚至再次揭開了我內心珍貴的記憶,經歷是我們活過的證據,而記憶拼湊成一幅珍貴的拼圖。
古人靠文字和畫畫來記錄歷史,靠口述來傳遞家族記憶,後來有了膠捲,相機我們開始靠相片見證記錄留存歷史和記憶,慢慢的網絡的時候,手機存儲,網盤,甚至網絡上傳都在傳遞歷史和記憶。網絡上很多記憶的碎片,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親手留下的,你無意間留下的,都被沉積在記憶的碎片庫裡,有些你一輩子都不會知道!那些你上傳的照片,那些你上傳的言論,文字,心情都沒有消失,不過是換了個方式存在!
網絡上我們常說黑歷史被炸出,貼吧被炸吧,其實就是記憶的碎片被翻出!就像我發在微博,貼吧各種平臺的動態也好,文字也好,此刻所見不過是浮在網絡的一道數碼記憶碎片!我們人類的記憶是片面的,片段的,無意識的,或者刻意去捏造修改,讓自己相信這就是真正的記憶,就像那些夢境一樣,小時候看《安妮日記》夢見安妮和姐姐、父母,喜歡的男孩在集中營的事情,第二天醒來當真翻閱書的後面努力尋找這些劇情,卻發現是沒有的!曾經就這樣固執的覺得是有的,只是憑空消失!這就是我的記憶錯將夢境當真,捏造欺騙了我!
瑪麗亞.斯捷潘諾娃說:「過去值得回味,因為它永遠是虛構的」,在我看來如果記憶的的進度條是100%,那麼70%也有可能是虛構的!畢竟我到現在都錯把電影版紅樓夢的黛玉之死當成87電視劇版的結局!又或者我讀書的時候記錯書名卻一直跟同學說要借某本雜誌,而同學一直說沒有這本!這些虛假的記憶混夾在真實的裡面填滿了我的記憶空間。
《記憶記憶》是當代俄語世界著名詩人瑪麗亞·斯捷潘諾娃的新類型複合小說:既有歷史,也有哲學,更是文學。而它一開始吸引的我是封面上的冰人夏綠蒂,當我邁著輕快的步伐推開它這扇門的時候,卻發現這是個旋轉門,我在這個旋轉門裡轉來轉去,暈頭轉向,每當我正要踏出去就被作者大力一推,門又開始旋轉起來。
從歷史到哲學到文學,從太姥姥薩拉.金茲壘到猶太族人,從群體記憶到個人記憶到記憶碎片,從現代記憶到後記憶,從戈德切恩到夏洛特,從作者的記憶到另一個記憶,這期間我的記憶也開始飄忽起來,我的記憶又記住了點什麼啦!是冰人夏洛蒂,還是夏洛特.薩洛蒙的《人生?如戲?》,或者是康奈爾的盒子,又或者是兩條主線中的那條寫著插章的作者家族故事。甚至是若干照片裡那一張張詳細的照片描寫,讓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其實我不過是看了個文字描寫,連照片都沒有親眼所見,記憶記住的到底是什麼?圖片,影像還是文字或者是聲音,亦或者是味道,觸覺!到底什麼是記憶,或許我也不知道吧!
我只知道在這個旋轉門裡,我被夏洛特的《人生?如戲?》吸引,被康奈爾的盒子吸引,為廖吉克的部分難受等等觸發我記憶的點!
《記憶記憶》不是一次就能看懂的故事,你在這個旋轉門裡需要轉什麼才能找到出去的路,需要一次次的不同角度閱讀,而記憶的每一章都是獨立的,毫不影響你的閱讀,畢竟記憶本身就是碎片,無需去較真那條主線在哪裡,作者家族故事交代了什麼,那些歷史都藏了些什麼!以前我們靠文字和畫畫來記錄保存歷史,如今網絡時刻都在幫我們記錄,你可以隨時想起2020年的大事件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