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腳蚊「偷渡」入境被攔 是登革熱傳播媒介之一

2020-11-23 騰訊大閩網

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通訊員 田怡 記者 李曉平)近日,廈門東渡檢驗檢疫局對一批來自日本的進境貨櫃貨物實施衛生檢疫查驗,該批貨物為舊塑料包裝箱,起運地為日本東京,在實施預防性衛生處理後,檢驗檢疫人員在箱內發現蚊蟲蟲樣,經鑑定為白紋伊蚊。

白紋伊蚊俗稱「花腳蚊」,是登革熱的重要傳播媒介。去年肆虐東南亞多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的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過蚊蟲叮咬在人群中傳播,伊蚊是其主要傳播媒介,臨床表現為發熱,並有「三紅三痛」(顏面、頸部及胸部發紅,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痛)的症狀。

據介紹,2015年以來,東渡局共從9批進境貨櫃貨物中截獲蚊類,主要來自臺灣地區、日本等登革熱流行區。我市口岸部門一直在關注登革熱流行態勢,並採取相關措施積極防範。

(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

相關焦點

  • 夏天來臨「花腳蚊」開始活躍 合肥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小心登革熱
    被蚊蟲叮咬,除了瘙癢之外,更為嚴重的是,萬一被「花腳蚊」咬了,就有可能會患上登革熱。5月11日,合肥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專家為市民作出特別提醒。「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花腳蚊)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其潛伏期一般為3-15天,多數5-8天。臨床特徵表現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
  • 浙江省特別要當心「花腳蚊」·都市快報
    餘杭區發現首例登革熱病例,患者7月份曾去菲律賓支教  如果你最近要去非洲、東南亞和雲南省  要特別注意防蚊  浙江省特別要當心「花腳蚊」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江歆    本報訊 昨天,餘杭新聞網發布消息:餘杭區內發現首例登革熱病例。
  • 合肥網第e時間:「花腳蚊」猖狂,小心傳染登革熱
    合肥網第e時間:「花腳蚊」猖狂,小心傳染登革熱 資訊標籤: 合肥網第e時間
  • 「以蚊滅蚊」|雄蚊感染 雌蚊絕育,新滅蚊技術登上《自然》
    「最快1-3年,『以蚊治蚊』技術就可推廣應用。」巴西批准利用轉基因蚊子控制登革熱傳播,但目前,轉基因蚊子在大多數國家都面臨監管難題。「政府批准有難度。」本文轉載自「健言」本文原標題:「以蚊滅蚊」,對抗登革熱,這項技術登上了《自然》
  • 杭州白紋伊蚊劇增 白紋伊蚊最易傳播登革熱
    更可怕的是,它是傳播登革熱病毒的媒介。換句話說,如果這種蚊子咬了登革熱病人,又咬了你,那很不幸,你可能要染上登革熱了。在我國,由於旅遊業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登革熱具有典型的輸入性、突發性,具有傳播迅猛、發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少數重症病例死亡率高等特點。  登革熱有什麼症狀?
  • 對付登革熱 此蚊來「幫忙」
    登革熱、寨卡等疾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而白紋伊蚊就是傳播這些疾病的罪魁禍首。日前,頂級科學期刊《自然》發表了中山大學熱帶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奚志勇教授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該團隊通過共生菌與射線相結合的方法清除蚊媒群體,最終達到阻斷蚊媒疾病傳播的效果。這項「以蚊治蚊」的手法現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
  • 惡毒的花腳蚊子,你終於迎來了絕後的這一天
    瘧疾、登革熱、寨卡、黃熱病等十多種疾病均是它們的「傑作」,2015 年全球僅瘧疾病例就有 2.12 億,42.9 萬人死亡,非洲內陸每分鐘就有 2 個人因瘧疾而死。 面對蚊中「魁首」,不管你用什麼物理化學方法對付,效果都是不明顯的。殺蟲劑?電蚊香?還是基因編輯?結果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登革熱疫情高發,上海已報告9例輸入性病例,防控關鍵滅「花腳蚊子」
    近日,泰國、斯裡蘭卡、新加坡、巴西、巴拉圭、哥倫比亞等東南亞和南美洲國家登革熱疫情高發,其中新加坡病例超過20600例,遭遇「史上最嚴重登革熱疫情」。記者昨天從上海市疾控中心獲悉,截至目前,本市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9例。
  • 降低媒介傳播風險!秋冬季重點殺滅鼠及越冬蚊
    全國愛衛會最新發布了《關於開展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 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通知》,其中要求各地組織開展鼠、越冬蚊等重點病媒生物防制活動,以降低媒介傳播風險。通知提出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用千千萬萬個文明健康的小環境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社會大防線。
  • 揭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以蚊治蚊控制登革熱傳播
    據悉,此前,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研究出「以蚊治蚊」的方法,通過投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益蚊」使白紋伊蚊的種群密度降低,進而控制登革熱的傳播。  據介紹,胚胎注射,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生物學角度,都是整個項目進行過程中難度最大的一步,步驟的關鍵在於選對合適的時間、位置和菌種,成功裝進沃爾巴克氏體的胚胎將實現垂直傳播,使其後代始終攜帶該共生菌。  2 按3:1比例飼養雄雌蚊  在確認胚胎長大後的蚊子及其下一代攜帶共生菌,蚊子才能成為種源。
  • Nature:科學家利用細菌遏制登革熱傳播
    登革熱是一種主要由埃及伊蚊傳播的病毒性傳染病,兒童患者死亡率較高,如何控制登革熱傳播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澳大利亞和美國研究人員8月24日表示,這一難題或許可藉助沃爾巴克氏菌來解決,這種細菌可阻止登革熱病毒在蚊子體內複製增殖。自然界中約28%的蚊子體內天然攜帶共生菌——沃爾巴克氏菌,不過埃及伊蚊不在其列。
  • 上海現9例輸入性登革熱,看到花蚊子要警惕,去年我國2萬多人中招!
    近年來,東南亞地區每年登革熱疫情高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登革熱病例不斷輸入我國;另一方面是氣候變暖導致我國登革熱媒介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的分布範圍不斷向西、向北擴展,極易引起境內本地病例傳播和暴發。
  • 世界工廠產蚊500萬隻 每車間一周生產500萬隻雄蚊
    世界工廠產蚊500萬隻 每車間一周生產500萬隻雄蚊時間:2016-03-15 12:32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山大學建成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周產雄蚊5百萬隻 網易河北訊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中山大學今天宣布,該校奚志勇團隊首創的控制蚊蟲媒介技術經過初期試驗顯示,沃爾巴克氏菌可抑制蚊子體內的寨卡病毒
  • 秋蚊子叮人最疼,花腳蚊吸血最猛 30℃蚊子最愛
    白紋伊蚊(「花腳蚊」)     很多人覺得秋蚊子叮人最毒,專家稱,這是因為秋天來臨,母蚊最後一次吸血產卵,攻擊性更強。  長沙設15個監測點盯蚊子  長沙市疾控中心在市內設了15個成蚊密度監測點,其中居民區3個(文藝路有色冶金宿舍18棟、富綠小區、向韶村55棟),公園3個(馬王堆漢墓綠化帶、天心公園、月湖公園),醫院3個(馬王堆醫院、長沙市六醫院、利慈醫院),農戶和牲畜棚各3個。
  • 以蚊滅蚊,中山大學科學家研究滅蚊黑科技
    事實上,蚊蟲還是傳播病菌的媒介之一,世界上不少溼熱的地區都飽受蚊蟲傳病的困擾。 2019年7月18日,來自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奚志勇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雜誌上以長文形式線上發表文章,並通過現場試驗,證明了以蚊滅蚊技術對蚊媒種群進行區域性控制的可行性,該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
  • 為消滅登革熱,科學家用身體餵養幾千隻感染細菌的蚊子
    Ross這一瘋狂的舉動並非自虐,而是在為科學獻身--消滅登革熱。登革熱(dengue)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而消滅登革熱最關鍵的就是要消滅病毒傳播媒介--埃及伊蚊。一種稱為沃爾巴克氏體的細菌被選中為「天之驕子」,由此開啟了一場「以蚊治蚊」的戰鬥。
  • 中大科學家發明「以蚊治蚊」技術領先全球!袁隆平鍾南山紛紛點讚
    大洋網訊 登革熱、寨卡等疾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而白紋伊蚊就是傳播這些疾病的罪魁禍首。日前,頂級科學期刊《自然》發表了中山大學熱帶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奚志勇教授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該團隊通過共生菌與射線相結合的方法清除蚊媒群體,最終達到阻斷蚊媒疾病傳播的效果。這項「以蚊治蚊」的手法現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
  • 為消滅登革熱,澳科學家用身體餵養幾千隻感染細菌的蚊子
    Ross這一瘋狂的舉動並非自虐,而是在為科學獻身--消滅登革熱。登革熱(dengue)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典型的登革熱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驟,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劇烈酸痛,一小部分病例繼續發展為登革出血熱或休克症候群,引起皮下出血和嚴重嘔吐。
  • 荷蘭有五個城市發現攻擊性很強的虎蚊!專家說未發現感染
    不少人都知道,虎蚊是一種可以傳播登革熱等危險疾病的蚊子,荷蘭食品和消費品安全局(NVWA)此前宣布,迄今為止,在荷蘭的五個城市發現了虎蚊,分別是Westland、Lansingerland、Lelystad、Assen和Valkenburg aan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