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病發一月後免疫應答達高峰】英國《自然·微生物學...
【新冠肺炎病發一月後免疫應答達高峰】英國《自然·微生物學》雜誌27日發表一項醫學研究,英國科學家團隊確定了新冠病毒的免疫應答高峰以及遞減時間,他們發現,抗體應答在出現症狀後約一個月達到高峰,隨後開始下降。重症感染者產生的抗體應答最強,雖然這種應答會逐漸減弱,但中和抗體在症狀出現後的60多天時依然可被檢測到。
-
新冠肺炎病發一月後免疫應答達高峰
2020-10-28 07:20:23 來源:科技日報新冠肺炎病發一月後免疫應答達高峰對疫苗設計具有重要意義國際戰「疫」行動科技日報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微生物學》雜誌27日發表一項醫學研究,英國科學家團隊確定了新冠病毒的免疫應答高峰以及遞減時間,這項研究增進了我們對機體如何響應該病毒的理解,對疫苗設計與疾病管理具有較大意義。
-
國際最新研究: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應答會隨時間遞減
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自然-微生物學》26日發表一篇醫學研究論文指出,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免疫應答會隨時間遞減。這項研究增進了人們對機體如何響應新冠病毒的理解,對疫苗設計與疾病管理具有較大意義。該論文稱,已知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會對該病毒產生免疫應答,但這種應答的持續時間以及它對個體的保護時長都不明確。
-
國際最新研究顯示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應答會隨時間遞減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自然-微生物學》26日發表一篇醫學研究論文指出,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免疫應答會隨時間遞減。這項研究增進了人們對機體如何響應新冠病毒的理解,對疫苗設計與疾病管理具有較大意義。該論文稱,已知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會對該病毒產生免疫應答,但這種應答的持續時間以及它對個體的保護時長都不明確。
-
第十三章 免疫應答(三):免疫耐受--第一節 免疫耐受的發現
第十三章 免疫應答(三):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immunologic tolerance)是指免疫活性細胞接觸抗原性物質時所表現的一種異性的無應答狀態(a state of specific unresponsiveness)。
-
...和流感患者的免疫應答,發現新冠的獨特免疫通路,或增加T細胞凋亡
為了更深一層揭開這種奇特反應背後的謎團,來自國家傳染病臨床研究中心、國家疾控中心和華大基因的科學家團隊對比了新冠患者、甲型流感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的特徵,發現新冠患者具有與流感完全不同的免疫應答通路,其間活躍表達的基因更是可能會促進T細胞的凋亡。
-
牛津新冠疫苗2期臨床試驗:在健康老年人群中能誘導免疫應答
結果表明,老年人對該疫苗的耐受性比年輕人更好,且該疫苗可在老年人和年輕人體內誘導相似的免疫應答。研究團隊指出,如果該研究發現的免疫應答與預防SARS-CoV-2感染有關,那麼這一新發現將是振奮人心的。但這項研究並未評估該疫苗的有效性,需要通過正在進行的3期試驗來驗證。
-
/陳耀凱/張國中等解析新冠無症狀感染及重症感染適應性免疫應答...
考慮到適應性免疫應答(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在控制和清除病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適應性免疫反應在不同臨床症狀中的變化有助於闡明COVID-19的保護性免疫機制,並對疫苗研發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COVID-19患者在感染後短時間內能夠產生不同水平的特異性識別SARS-CoV-2病毒的IgG抗體【3,4】。
-
中國新冠疫苗傳好消息:全部產生免疫應答!概念股要嗨了?
摘要 【中國新冠疫苗傳好消息:全部產生免疫應答!概念股要嗨了?】疫苗實驗結果的好消息,勢必也會為其他上市公司的疫苗研發進程產生重要的激勵作用,對A股的新冠疫苗概念股也是一個巨大的利好。那麼A股的新冠疫苗概念股有哪些呢?
-
《柳葉刀》發表首個新冠病毒疫苗人體試驗,安全並能誘導快速免疫應答
《柳葉刀》(The Lancet)於5月22日在線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首個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苗(SARS-CoV-2)的1期臨床試驗發現:該疫苗是安全的,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並且能夠在人體內誘導產生針對SARS-CoV-2的免疫應答。這是一項在108名健康成人中進行的開放性試驗,第28天出現有希望的結果,最終結果將在第六個月進行評估。
-
Oncogene:中科院健康所發現增強免疫應答抗腫瘤新機制
2015年3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健康科學研究所的時玉舫研究員在著名國際期刊oncogene在線發表了他們關於抗腫瘤免疫應答的最新研究進展
-
B肝抗原不應答,免疫耐受的秘密在這裡!
B肝是一個長期困擾人們健康的疾病,而導致了B肝發展成為慢性疾病的秘密就在於免疫耐受。那麼小編今天就跟大家說說B肝免疫耐受的秘密。 近50年的研究與觀察發現,成年時期感染B肝病毒,大多為急性B肝,只有約1-5%的人發展成為慢性B肝。而1-5歲的兒童感染B肝,30-50%發展成為慢性,而圍產期感染B肝的新生兒,發展成為慢性的比率為80-90%。
-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冠抗體會消失」,群體免疫再被質疑
(觀察者網訊)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近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攜帶的病毒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有美媒形容,這一結論可能會對「群體免疫」論者構成「當頭一棒」——然而,中國研究人員早在6月份就已經做出類似發現,並在英國期刊上公布。
-
Nature:中國科學家揭示腦-脾神經環路控制抗體免疫應答新機制
通過小鼠模型,該研究發現了一條從大腦杏仁核和室旁核CRH神經元到脾內的神經通路;這條通路促進疫苗接種引起的抗體免疫應答,並可通過響應軀體行為刺激對免疫應答進行不同調控。據作者介紹,這是迄今發現的第一條解剖學明確、由神經信號傳遞而非內分泌激素介導的、中樞神經對適應性免疫應答進行調控的通路,它的發現為神經免疫學研究拓展出了一個新方向。
-
INOVIO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顯示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 |...
INOVIO公布了其新冠肺炎(COVID-19) DNA疫苗IN0-4800的臨床前研究數據,數據顯示了對新冠病毒(SARS-CoV-2)的強有力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這項研究發表在同行評審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題為《新冠肺炎候選DNA疫苗的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of a DNA vaccine candidate for COVID-19),由INOVIO的科學家和來自威斯達研究所(The Wistar Institute)、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英國公共衛生部(
-
INOVIO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顯示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
- 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文章證明產生了對新冠病毒的強有力中和抗體和T細胞應答 - 預計將於6月份得到1期臨床試驗的初步安全性和免疫應答數據 - 預計未來幾周將得到多項動物挑戰研究的數據 - 2/3期療效試驗計劃於7月或8月開始,正在等待監管部門批准 賓夕法尼亞州普利茅斯會議
-
同濟團隊首次發現並證實生殖細胞應對病毒入侵的免疫應答機制
如果說抗生素是有機體抵抗細菌入侵的強力武器,那麼piRNA是病毒入侵後生殖細胞中產生的護衛隊。但piRNA如何應對病毒入侵的機制仍然不得而知。10月10日,同濟大學客座教授翁志萍聯合美國麻薩諸塞州大學醫學院及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權威期刊《細胞》上聯合發表研究成果, 通過研究KoRV入侵考拉基因組首次成功揭示了從昆蟲到後生哺乳動物中普遍存在的piRNA對於逆轉錄病毒侵入機體的應答機制。
-
四、MHC對免疫應答中免疫細胞相互作用的限制(約束)作用
四、MHC對免疫應答中免疫細胞相互作用的限制(約束)作用 MHC另一個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是約束免疫應答過程中各類免疫細胞的相互作用,又稱為MHC的約束性(MHc restriction),包括免疫應答感應階段Mφ-Th之間,反應階段Th-B之間,以及效應階段Tc-靶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
-
『解讀』Nat Commun︱T細胞免疫應答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新貢獻
這一結果提示,在PD運動症狀確診前就已經存在了很強的免疫應答(圖1)。Nat Commun.2020; 11, 1875)那麼,鑑於這一個體案例的有趣發現,作者想進一步知道,在更大的群體或隊列中,是否也存在著類似的現象和結果?於是,作者在兩個隊列(PD組97人,健康對照組67人)中,進行了的探究(表2)。發現,與對照組相比,PD組也存在於上述相似結果,即PD組中也存在顯著的很強的免疫應答,且有11種不同的αSyn抗原表位。
-
曹雪濤專訪 | 新發《自然》子刊評述文章,談新冠肺炎免疫病理和...